![6.2.4 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2021-2022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课堂精讲练导学案(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829182/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2.4 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2021-2022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课堂精讲练导学案(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82918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2.4 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2021-2022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课堂精讲练导学案(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829182/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2.4 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2021-2022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课堂精讲练导学案(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8291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2.4 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2021-2022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课堂精讲练导学案(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8291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2.4 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2021-2022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课堂精讲练导学案(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82918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6.2.3 向量的数乘运算-2021-2022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课堂精讲练导学案(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学案 1 次下载
- 6.2.4 向量的数量积的概念-2021-2022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课堂精讲练导学案(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学案 1 次下载
- 6.3.1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2021-2022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课堂精讲练导学案(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学案 0 次下载
- 6.3.2-6.3.3 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 平面向量加、减运算的坐标表示-2021-2022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课堂精讲练导学案(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学案 0 次下载
- 6.3.4 平面向量数乘运算的坐标表示-2021-2022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课堂精讲练导学案(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学案 0 次下载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2 平面向量的运算导学案
展开6.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课时 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
导学案
编写:廖云波 初审:孙锐 终审:孙锐 廖云波
【学习目标】
1.了解数量积的运算律
2.会用向量数量积的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自主学习】
知识点1 向量数量积的性质
设a、b为两个非零向量,e是与b同向的单位向量.
(1)a·e=e·a=|a|cos〈a,b〉;
(2)a⊥b⇒a·b=0且a·b=0⇒a⊥b;
(3)a·a=|a|2或|a|=;
(4)cos〈a,b〉=;
(5)|a·b|≤|a||b|.
知识点2 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
(1)a·b=b·a(交换律);
(2)(λa)·b=λ(a·b)=a·(λb)(结合律);
(3)(a+b)·c=a·c+b·c(分配律).
【合作探究】
探究一 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
【例1】已知|a|=2,|b|=3,a与b的夹角为120°,试求:
(1)a·b;
(2)(a+b)·(a-b);
(3)(2a-b)·(a+3b).
[分析] 根据数量积、模、夹角的定义以及数量积的运算,逐一进行计算即可.
[解] (1)a·b=|a|·|b|cos120°=2×3×(-)=-3.
(2)(a+b)·(a-b)=a2-a·b+a·b-b2=a2-b2=|a|2-|b|2=4-9=-5.
(3)(2a-b)·(a+3b)=2a2+6a·b-a·b-3b2=2|a|2+5a·b-3|b|2=2×4-5×3-3×9=-34.
归纳总结:求向量的数量积时,需明确两个关键点:相关向量的模和夹角.若相关向量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向量的线性运算,则需先利用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及多项式乘法的相关公式进行化简.
【练习1】已知向量a与b的夹角为,且|a|=,|b|=2,则a·(2a+b)等于 .
答案:2
解析:a·(2a+b)=2a2+a·b=4-2=2.
探究二 向量的模
【例2】已知向量a,b满足a·b=0,|a|=1,|b|=1,则|a-3b|=________.
[答案]
[分析] 利用模的公式和数量积的运算律进行求解.
[解析] 因为a·b=0,|a|=1,|b|=1,
所以|a-3b|====.
归纳总结:
(1)要求几个向量线性运算后的模,可先求其平方,利用数量积的计算易解.
(2)已知两个向量线性运算后的模求某个向量的模,可把条件平方后化为所求目标的方程求解.
【练习2】已知单位向量e1,e2的夹角为α,且cosα=,若向量a=3e1-2e2,则|a|= .
答案:3
解析:因为a2=(3e1-2e2)2=9-2×3×2×cosα+4=9,所以|a|=3.
探究三 向量的夹角
【例3】已知非零向量a,b满足|b|=4|a|,且a⊥(2a+b),则a与b的夹角为( )
A. B.
C. D.
[答案] C
[分析] 利用向量垂直的判定和数量积公式进行求解.
[解析] 设a,b夹角为θ,由题意,得a·(2a+b)=2a2+a·b=0,即a·b=-2a2,所以cosθ===-,所以θ=.
归纳总结:求两向量a,b的夹角,通常借助于公式计算
【练习3】设两个向量e1、e2满足|e1|=2,|e2|=1,e1、e2的夹角为60°,若向量2te1+7e2与e1+te2的夹角为钝角,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
答案:(-7,-)∪(-,-)
解:由向量2te1+7e2与e1+te2的夹角θ为钝角,得
cosθ=<0,
∴(2te1+7e2)·(e1+te2)<0,
化简得2t2+15t+7<0,解得-7
设2te1+7e2=λ(e1+te2),λ<0,则
∴.
∴所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是(-7,-)∪(-,-).
探究四 向量垂直的判定
【例4】已知|a|=5,|b|=4,且a与b的夹角为60°,则当k为何值时,向量ka-b与a+2b垂直?
答案:k=
[分析] 利用向量垂直的性质,由(ka-b)·(a+2b)=0可求出.
[解] ∵(ka-b)⊥(a+2b),
∴(ka-b)·(a+2b)=0,
ka2+(2k-1)a·b-2b2=0,
k×52+(2k-1)×5×4×cos60°-2×42=0,
∴k=,即k为时,向量ka-b与向量a+2b垂直.
归纳总结:解决向量垂直问题常用向量数量积的性质a⊥b⇔,a·b=0.这是一个重要性质,对于解平面几何图形中有关垂直问题十分有效,应熟练掌握.
【练习4】P是△ABC所在平面上一点,若·=·=·,则P是△ABC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答案:D
解析:由·=·得·(-)=0,
即·=0,∴PB⊥CA.
同理PA⊥BC,PC⊥AB,∴P为△ABC的垂心.
探究五 向量数量积的综合应用
【例5】在△ABC中,=c,=a,=b,且a·b=b·c=c·a,试判断△ABC的形状.
答案:等边三角形
[分析] 易知a+b+c=0,分别将a、b、c移至等号右边,得到三个等式,分别平方后选取两个等式相减,即可得到a、b、c中两个向量的长度之间的关系.
[解] 在△ABC中,易知++=0,
即a+b+c=0,
因此a+c=-b,a+b=-c,
从而
两式相减可得b2+2a·b-c2-2a·c=c2-b2,
则2b2+2(a·b-a·c)=2c2,
因为a·b=c·a=a·c,
所以2b2=2c2,即|b|=|c|.
同理可得|a|=|b|,故||=||=||,
即△ABC是等边三角形.
归纳总结:依据向量数量积的有关知识判断平面图形的形状,关键是由已知条件建立数量积、向量的长度、向量的夹角等之间关系,移项、两边平方是常用手段,这样可以出现数量积及向量的长度等信息,为说明边相等、边垂直指明方向.
【练习4】若O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2|,则△ABC的形状为( )
A.等腰直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答案:B
解析:+-2=-+-=+,-==-,于是|+|=|-|,所以|+|2=|-|2,即·=0,从而AB⊥AC,故△ABC为直角三角形.
课后作业
A组 基础题
一、选择题
1.下面给出的关系式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0·a=0;②a·b=b·a;③a2=|a|2;④|a·b|≤a·b;⑤(a·b)2=a2·b2.
A.1 B.2 C.3 D.4
答案 C
解析 ①②③正确,④错误,⑤错误,(a·b)2=(|a||b|·cos θ)2=a2·b2cos2 θ≠a2·b2,选C.
2.设向量a,b满足|a+b|=,|a-b|=,则a·b等于( )
A.1 B.2 C.3 D.5
答案 A
解析 |a+b|2=(a+b)2=a2+2a·b+b2=10,
|a-b|2=(a-b)2=a2-2a·b+b2=6,
将上面两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减,得4a·b=4,
∴a·b=1.
3.已知|a|=1,|b|=,且a+b与a垂直,则a与b的夹角是( )
A.60° B.30°
C.135° D.45°
答案 C
解析 ∵(a+b)·a=a2+a·b=0,
∴a·b=-a2=-1,
∴cos〈a,b〉===-.
∴〈a,b〉=135°.
4.若|a|=1,|b|=2,c=a+b,且c⊥a,则向量a与b的夹角为( )
A.30° B.60°
C.120° D.150°
答案 C
解析 设向量a与b的夹角为θ,∵c⊥a,∴c·a=0.
又∵c=a+b,∴(a+b)·a=0,
即a2+b·a=0⇔|a|2+|a||b|cos θ=0.
又∵|a|=1,|b|=2,∴cos θ=-.故θ=120°.
5.已知向量a,b的夹角为120°,|a|=1,|b|=5,则|3a-b|等于( )
A.7 B.6
C.5 D.4
答案 A
解析 |3a-b|==
= ==7.故选A.
6.在边长为1的等边△ABC中,设=a,=b,=c,则a·b+b·c+c·a等于( )
A.- B.0
C. D.3
答案 A
解析 a·b=·=-·
=-||||cos 60°=-.
同理b·c=-,c·a=-,
∴a·b+b·c+c·a=-.
7.在四边形ABCD中,=,且·=0,则四边形ABCD是( )
A.矩形 B.菱形
C.直角梯形 D.等腰梯形
答案 B
解析 ∵=即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0即对角线互相垂直,∴四边形ABCD为菱形.
8.设θ为两个非零向量a,b的夹角,已知对任意实数t,|b+ta|的最小值为1.( )
A.若θ确定,则|a|唯一确定
B.若θ确定,则|b|唯一确定
C.若|a|确定,则θ唯一确定
D.若|b|确定,则θ唯一确定
答案 B
解析 |b+ta|2=b2+2a·b·t+t2a2
=|a|2t2+2|a|·|b|cos θ·t+|b|2.
因为|b+ta|min=1,
所以
=|b|2(1-cos2θ)=1.
所以|b|2sin2θ=1,
所以|b|sin θ=1,即|b|=.
即θ确定,|b|唯一确定.
二、填空题
9.已知a,b,c为单位向量,且满足3a+λb+7c=0,a与b的夹角为,则实数λ=________.
答案 -8或5
解析 由3a+λb+7c=0,可得7c=-(3a+λb),即49c2=9a2+λ2b2+6λa·b,而a,b,c为单位向量,则a2=b2=c2=1,则49=9+λ2+6λcos,
即λ2+3λ-40=0,解得λ=-8或λ=5
10.已知|a|=3,|b|=4,求|a-b|的取值范围________.
答案 [1,7]
解析 方法一 ∵||a|-|b||≤|a-b|≤|a|+|b|,
∴1≤|a-b|≤7,即|a-b|的取值范围是[1,7].
方法二 设θ为两向量a,b的夹角,则θ∈[0,π].
∵|a-b|2=a2+b2-2a·b
=a2+b2-2|a||b|cos θ=25-24cos θ,
∴|a-b|2∈[1,49],∴|a-b|∈[1,7].
1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1,∠BAD=60°,E为CD的中点.若·=1,则AB的长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取AB的中点F,
则=,
∴==-,又=+,
∴·=(+)·(-)
=2-·+·-2
=||2+||||cos 60°-||2
=1+×||-||2=1.
∴||=0,又||≠0,
∴||=.
三、解答题
12.已知非零向量a,b,满足|a|=1,(a-b)·(a+b)=,且a·b=.
(1)求向量a,b的夹角;
(2)求|a-b|.
解 (1)∵(a-b)·(a+b)=,
∴a2-b2=,即|a|2-|b|2=;
又∵|a|=1,∴|b|=.∵a·b=,∴|a|·|b|cos θ=,∴cos θ=,∴向量a,b的夹角为45°.
(2)∵|a-b|2=(a-b)2=|a|2-2|a||b|cos θ+|b|2=,∴|a-b|=.
13.设n和m是两个单位向量,其夹角是,求向量a=2m+n与b=2n-3m的夹角.
解 ∵|n|=|m|=1且m与n的夹角是,
∴m·n=|m||n|cos =1×1×=.
|a|=|2m+n|==
= =,
|b|=|2n-3m|=
=
= =,
a·b=(2m+n)·(2n-3m)=m·n-6m2+2n2
=-6×1+2×1=-.
设a与b的夹角为θ,则
cos θ===-.
又θ∈[0,π],∴θ=,
故a与b的夹角为.
14.已知|a|=4,|b|=3,(2a-3b)·(2a+b)=61.
(1)求a与b的夹角θ;
(2)求|a+b|和|a-b|.
解 (1)(2a-3b)·(2a+b)=61,
解得a·b=-6.
∴cos θ===-,
又0≤θ≤π,
∴θ=.
(2)|a+b|2=a2+2a·b+b2=13,
∴|a+b|=.
|a-b|2=a2-2a·b+b2=37.
∴|a-b|=.
15.已知非零向量a,b,且a+3b与7a-5b垂直,a-4b与7a-2b垂直,求a与b的夹角.
解 由向量垂直得
即
化简得
∴cos〈a,b〉===,
∴a与b的夹角为.
B组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已知向量,,且与的夹角为,则( )
A. B.2 C. D.14
【答案】A
【解析】,,
又,且与的夹角为,
所以
.
故选:A
2.设,若单位向量,满足:且向量与的夹角为,则( )
A. B. C. D.1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得,
,,,
又向量与的夹角为,
得,
又,,
则,
所以.故选:A.
3.在边长为3的菱形中,,,则=( )
A. B.-1
C. D.
【答案】C
【解析】
.
故选:C.
4.已知平面上三点,,满足,,,则(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故为直角三角形,且
故选:D.
5.(多选)下列命题中,结论正确的有( )
A.
B.若,则
C.若,则A、B、C、D四点共线;
D.在四边形中,若,,则四边形为菱形.
【答案】BD
【解析】对于A,,故A错误;
对于B,若,则,所以,,故,即B正确;
对于C,,则或与共线,故C错误;
对于D,在四边形中,若,即,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又,所以,所以四边形是菱形,故D正确;
故选:BD
6.(多选)若内接于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且,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D
【解析】由于内接于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且,
所以,两边平方并化简得,
,两边平方并化简得,
,两边平方并化简得.
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
,C选项错误.
,D选项正确.
故选:BD
二、填空题
7.已知向量与的夹角为120°,且||=3,||=2.若A=λ+,且⊥,则实数λ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由⊥知·=0,即·=(λ+)·(-)=(λ-1)·-λA2+2=(λ-1)×3×2×-λ×9+4=0,解得λ=.
8.已知向量,满足,,且向量,的夹角为,若与垂直,则实数的值为 .
【答案】
【解析】根据 与垂直得到( )·=0,
所以.
9.已知是非零向量,满足,则与的夹角是 .
【答案】
【解析】两个向量垂直,数量积为零,故,两式相减可得,故有.
10.若两个向量的夹角是,是单位向量,,,则向量与的夹角为 .
【答案】
【解析】因为两个向量的夹角是,是单位向量,,
可得,
又由,所以,
所以,
设向量与的夹角为,其中,
则,可得,
即向量与的夹角为.
11.已知向量满足,则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向量满足,
可得,,
即为,,
两式相减可得,
则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为.
故答案为:.
C组 挑战压轴题
一、填空题
1.已知,,,点在内,且,设,,则__________.
【答案】3
【解析】因为,所以,从而有.因为,所以,化简可得,整理可得.因为点在内,所以,所以,则
2.如图,O为△ABC的外心,,,∠BAC为钝角,M是边BC的中点,则等于___________.
【答案】2
【解析】如图,取的中点,可知,
因为M是边BC的中点,所以,
,
由数量积的定义可得,
因为,
所以,
同理可得,
所以,
,
3.如图,等腰三角形,,.,分别为边,上的动点,且满足,,其中,,,,分别是,的中点,则的最小值为_____.
【答案】
【解析】
;
,,代入上式得:
;
;时,取最小值;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
4.在面积为1的平行四边形中,,则___________;
点P是直线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1,即,
∴,
故.
,
取BC的中点Q,连接PQ,
则,,
∴
,
此时,,
故答案为:,.
5.设非零向量,,,满足,,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设,,
,
所以,
(令)
(仅当时取等号)
则的最小值是.
故答案为: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6.2 平面向量的运算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6.2 平面向量的运算学案,文件包含623向量的数乘运算解析版docx、623向量的数乘运算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8.4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8.4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导学案,文件包含841平面原卷版docx、841平面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7.2 复数的四则运算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7.2 复数的四则运算学案设计,文件包含722复数的乘除运算解析版docx、722复数的乘除运算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