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 水的组成课时练习
展开1.5水的组成 同步自测
一、单选题
1.电解水时,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如图所示)。现将一定质量0.2%的氢氧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中产生气泡速度比B中快 B. 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大于0.2%
C. B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 产生气体的体积就是参与反应水的体积
2.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一种溶液;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④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用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
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④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 C. ① D. ①②
4.水是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小北同学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 ④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⑤在加热情况下,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⑥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一种物质
A. ①②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④
5.关于电解水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所用的水越纯净越好 B. 正负两极的气体体积比为2:1
C. 该实验说明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 通过该实验可确定水由氢和氧组成
6.下列是某同学对水的一些认识:①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②“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蒸发;③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夏季丰富,冬季欠缺;④分别运用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得到的水,蒸馏法得到的水最为纯净;⑤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⑥多种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③④⑥
7.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一种物质;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③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④沿海各地可用的淡水资源肯定丰富。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8.关于电解水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B. 和负极相通的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C. 从微观上分析: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 这个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9.水通电分解时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水的化学性质 B. 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
C. 水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D. 水分子的个数
10.下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 2:1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1.关于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
C.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D.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2.电解水的实验时看到的现象是( )
A. 两极都有气体生成,正极出气多
B. 正极出氧气,负极出氢气。
C. 可以看到体积比VH2:VO2=2:1
D. 两极都有气体生成,正极的玻璃管内汇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二、填空题
13.图中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乙与装置甲有相比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
(2)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
(3)在D处,应使用燃烧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答:________。
(4)通过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14.水通直流电后,在接电源正极的电极上产生气体甲是________;在另一极产生能用火柴点燃的气体乙。甲乙气体的体积比是________;该实验能说明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15.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保持不变的粒子是________和________,生成的新粒子是________和________。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________可以再分,________不能再分。
16.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图1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___(填“1”或“2”);
(2)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2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用到了活性炭,在过滤过程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对水中的部分杂质具有________功能。
17.在做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中,由于纯水不导电,因而不能用纯水做电解实验,而是用稀硫酸溶液等,实验才能成功。
(1)现有五组学生分别用60克10%的硫酸溶液通电来测定水的组成,实验中硫酸不发生分解,下面是其中四组同学各自实验后获得的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
组别 | 氧气体积 (毫升) | 氢气体积 (毫升) | 终止实验时硫酸的质量分数 |
甲组 | 80 | 160 | 10% |
乙组 | 180 | 90 | 10% |
丙组 | 140 | 278 | 11% |
丁组 | 200 | 100 | 11% |
(2)若另有戊组同学实验后测得终止实验时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2%,求该组同学实验过程中电解的水的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 D 2. C 3. C 4. C 5. D
6. D 7. B 8. D 9. B 10. A
11. D 12. D
二、填空题
13. (1)便于检验生成物
(2)增强水的导电性
(3)燃着的木条
(4)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4. 氧气;1:2;氢和氧(元素)
15. 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氢分子;氧分子;分子;原子
16. (1)2
(2)C;变大
(3)吸附
17. (1)丙组
(2)设实验过程中电解水的质量为X,由电解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列出等式:
60g×10%=(60g-X)×12%
解得:X=10g。
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D
【解析】
A.相同时间内,试管A中生成的气体比B中气体多,因此A中产生气泡的速度比B中快,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由于水的分解,那么水的质量变小,而氢氧化钠的溶质质量不变,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氢氧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大于0.2%,故B正确不合题意;
C.B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小,则B中为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产生氢气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但产生气体的体积肯定不等于参加反应的水的体积,故D错误符合题意。
2. C
【解析】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因为只有一种物质,因此不是混合物,自然不是溶液,故①错误;
②水是组成人体和动植物的关键物质,因此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故②正确;
③水的固态叫冰,气态叫水蒸气,液态叫水,因此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故③正确;
④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故④正确。
那么正确的是②③④。
3. C
【解析】
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可增加导电粒子的浓度,从而能增强水的导电性,故①正确;
②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大于甲,因此为氢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②错误;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小,因此为氧气,但是不能燃烧,故③错误;
④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故④错误。
正确的只有①。
4. C
【解析】
①⑥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因此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 故①错误,⑥正确;
②人体的70%都是水,因此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故②正确;
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分别为冰、水和水蒸气,故③正确;
④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故④正确;
⑤在通电情况下,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故⑤错误。
那么正确的是②③④⑥。
5. D
【解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过程和原理分析即可。纯净水是绝缘体,而电解水的实验中,水的导电能力越强,反应则越快,因此实验用的水不能太纯静,故A错误;正极上产生氧气,负极上产生氢气,二者的体积之比为1:2,故B错误;实验中生成氧气和氢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C错误,D正确。
6. D
【解析】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②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地表径流,错误;③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夏季丰富,冬季欠缺,正确;④分别运用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得到的水,蒸馏法可得到纯净的水,正确;⑤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2.53%,错误;⑥多种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正确;
7. B
【解析】根据水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析即可。
①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一种物质,故①正确;
②生物体内绝大部分都是水,因此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故②正确;
③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故③正确;
④沿海各地的水资源十分丰富,但几乎都是海水,淡水资源十分有限,故④错误。
那么正确的是①②③。
8. D
【解析】
A.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
B.和负极相通的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是氢气,故B错误;
C.从微观上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C错误;
D.这个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故D正确。
9. B
【解析】
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发生化学变化,而水的化学性质肯定会改变,故A不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都会保持不变,故B符合题意;
C.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的组成和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故C不合题意;
D.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的个数会减少,故D不合题意。
10. A
【解析】
A.纯水的导电性较弱,在电解水实验中常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此项正确。
B.电解水实验中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是氢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此项错误。
C. 电解水实验中所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此项错误。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此项错误。
11. D
【解析】物质宏观上由元素组成,微观上由分子或原子构成,据此分析即可。
A.水是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所以它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故A错误;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组成的,故B错误;
C.水由水分子构成,而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C错误;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正确。
12. D
【解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电解水时为增强导电性,常加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两极产生气泡,且体积为负二正一,负极产生氢气能燃烧,正极产生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电解水结论证明了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A、电解水负极产生气体多,不符合题意;
B、 正极出氧气,负极出氢气 属于结论,不是现象,不符合题意;
C、 现象中不能确定氢气和氧气,不符合题意;
D、 两极都有气体生成,正极因产生的是氧气,所以玻璃管内汇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
13. (1)便于检验生成物
(2)增强水的导电性
(3)燃着的木条
(4)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解析】
(1)装置乙与装置甲有相比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便于检验生成物。
(2)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
(3)根据乙图可知,D处生成气体的体积比C处气体体积大,因此生成的是氢气,应该用燃烧的木条将其点燃,从而确定它的种类。
14. 氧气;1:2;氢和氧(元素)
【解析】水通直流电后,在接电源正极的电极上产生气体甲是氧气;在另一极产生能用火柴点燃的气体乙。甲乙气体的体积比是1:2;该实验能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15. 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氢分子;氧分子;分子;原子
【解析】根据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及化学变化的实质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不可再分,化学变化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水分子,保持不变的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生成的新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
16. (1)2
(2)C;变大
(3)吸附
【解析】(1)根据图1可知,试管2中产生气体的体积小于试管1中产生气体的体积,因此试管1中产生的是氢气,试管2中产生的是氧气;
(2)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发生改变,改变的是体积,也就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C。
②将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保持不变,但是溶液的质量减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变大。
③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用到了活性炭,在过滤过程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对水中的部分杂质具有吸附功能。
17. (1)丙组
(2)设实验过程中电解水的质量为X,由电解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列出等式:
60g×10%=(60g-X)×12%
解得:X=10g。
【解析】(1)水电解能产生氢气和氧气,产生氢气和氧体的体积之比为2:1,但实际实验中有很多原因使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比值只能近似为2:1。实验中由于溶剂水的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2)可根据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计算出电解后的总质量,也可以用等量关系列出等式求电解水的质量。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生物圈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生物圈同步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下册3 阳光的组成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3 阳光的组成一课一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氧气习题: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氧气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