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教学课件ppt
展开1.了解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2.学习运用独句段使文章思路清晰的方法。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当年开始参与创建北京地质学院,此后长期在该校工作。1949年他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它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文章结集为《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问的脚印》。
第三部分:(30-31)阐释读懂“时间 的脚印”的意义。
请默读全文,划分结构,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1-4)提出“时间”的话题。
第二部分:(5-29)详细讲解岩石是怎样记录 时间的。
重 点 研 读
1.书上哪些段落介绍的是“石烂”到“新生”的过程呢?2.破坏岩石的因素有哪些?
破坏岩石的因素有阳光、霜雪、风沙、空气、水流、生物和人类
3.你能概括出“石烂”到“新生”过程中有哪 几个阶段吗?
1米代表3000-10000年;无论横竖下层早,上层晚
崩落(碎石,沙砾,泥土)
4.从7----21段内容看,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
提示:常见的逻辑顺序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概括;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特点到用途……
5.同学们请细品第14段的语言,这一段除了介绍人类是破坏石头的因素之一这个信息之外,还有什么意味在里面?
“当然”一词和强调人类制造的爆炸比地质作用速度快得多,含蓄地批评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是巨大的。
6.请画出第5-21段的结构图,分析段落之间的关 系, 梳理说明顺序。
第5段 总提下文第6段 自然界中岩石的各种现象第7段 过渡,引起下文第8段 石毁灭所呈现的现象第9段 概说呈此现象的原因第10—11段 空气和水中酸的作用第12段 雨水的作用第13段 生物的作用第14段 人的作用第15-18段 泥沙沉积的过程第19-21段 岩石初生的过程
7.第22段“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引出了下面哪几个段落?你能根据这些内容说说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吗?
生物化石---- 反映历史的发展
引出第23----26段
岩石结构----反映地壳的活动
石头颜色----反映远古的气候
重 点 研 读
8.阅读第27-29段,说说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识地球的 发展进程的。
9.阅读第30---31段,说说人类了解岩石的变 化有什么好处。
长毛兽化石----“第四纪 ”气候寒冷
三叶虫化石——“寒武纪”—海洋宽广
大树木化石——“石炭纪”—温暖潮湿
增加知识 找寻宝藏
1.请标出全文的独句段,共几段?分别是哪些?
一句话单独成段就是独句段。本文内容丰富,我们读起来并不感到冗杂混乱,正是因为作者使用了大量的独句段,在说明的内容之间铺路搭桥,使读者能够紧紧抓住作者思路,感到文章脉络清楚。
共9段第1、5、7、11、13、18、22、24、 27段
2.结合上下文,说说下面的独句段,在结构上起到什 么作用。
(1)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5段)(承上启下)
(2)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7段) (开启下文)
(3)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 成了岩石。 (8段) (承接上文)
(4)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22段)(承上启下)
(5)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 (24段) (总结上文)
(6)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 的发展过程。 (27段)(承上启下)
2.结合上下文,说说下面的独句段,在 结构上起到什 么作用。
这些独句段使本文部分与部分之间、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显得非常清楚。如果你将来写的文章内容很丰富,角度很多,不妨尝试使用这种写法。
语句: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 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批注: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只能留在 原地附近,而小沙砾却能被狂风、洪水、冰河 带到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的语言,大大增 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多处运用了拟人化的语句和比喻的句子,请你找出其中的三句,为它们做批注,写下你是如何理解它们的作用的。
宋代朱森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上进。”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学完这篇课文,你有没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寒武纪前形成了很多铁矿,石炭纪时期形成了许多煤矿?地质年代怎么划分?
期待你查阅资料,勤加思考,自已解决这些问题。
作者介绍北京故宫的铜壶滴漏,是不是跑题了?
为什么气候炎热时期生成的石头往往是红色,寒冷时期生成的石头往往是灰黑色?
初中语文时间的脚印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时间的脚印教学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树年轮,多音字,形近字,词语解释,课文内容分段,岩石记录了时间的脚印,时间的脚印,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词语积累,整体把握理清层次,精读课文探究内容,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时间的脚印,竺可桢,检查预习情况,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一部分1〜4,第二部分5〜29,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细读课文深人理解,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