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直线l1l2,被直线l3,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之比为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 三角形同步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和,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
A. B. C. D.
2、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3cm,4cm,5cm B.3cm,3cm,6cm C.5cm,10cm,4cm D.1cm,2cm,3cm
3、已知△ABC的内角分别为∠A、∠B、∠C,下列能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是( )
A.∠A=2∠B=3∠C B.∠C=2∠B C.∠A+∠B=∠C D.∠A:∠B:∠C= =3:4:5
4、一把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则( )
A.120° B.130° C.140° D.150°
5、在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3cm,9cm的两根木棒首尾顺次相接钉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
A.3cm B.6cm C.10cm D.12cm
6、利用直角三角板,作的高,下列作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7、如图,直线l1l2,被直线l3、l4所截,并且l3⊥l4,∠1=46°,则∠2等于( )
A.56° B.34° C.44° D.46°
8、当三角形中一个内角是另一个内角的2倍时,我们称此三角形为“特征三角形”,其中称为“特征角”.如果一个“特征三角形”的“特征角”为60°,那么这个“特征三角形”的最大内角的度数是( )
A.80° B.90° C.100° D.120°
9、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之比为3:4:5,则该三角形为(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10、两个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其中∠BAC=∠EDF=90°,∠F=45°,∠B=60°,AC与DE交于点M.若BC∥EF,则∠DMC的大小为( )
A.100° B.105° C.115° D.120°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已知ABC中,AB=5,AC=7,BC=a,则a的取值范围是 ___.
2、如图,点A、B在直线l上,点C是直线l外一点,可知CA+CB>AB,其依据是 _____.
3、如图,,,BE平分交AD于点E,连接CE,AF交CD的延长线于点F,,若,,则的度数为______.
4、如图,∠MAN=100°,点B,C是射线AM,AN上的动点,∠ACB的平分线和∠MBC的平分线所在直线相交于点D,则∠BDC的大小为__________度.
5、如图,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放置,则∠DOC的度数为______.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如图,在中,AD是BC边上的高,CE平分,若,,求的度数.
2、平面上有三个点A,B,O.点A在点O的北偏东方向上,,点B在点O的南偏东30°方向上,,连接AB,点C为线段AB的中点,连接OC.
(1)依题意补全图形(借助量角器、刻度尺画图);
(2)写出的依据:
(3)比较线段OC与AC的长短并说明理由:
(4)直接写出∠AOB的度数.
3、已知,△ABC中,∠C>∠B,AE平分∠BAC,M是AE上一点,MN⊥BC于N.
(1)如图①,当点M与A重合时,若∠B=40°,∠C=80°,求∠EMN的度数;
(2)如图②,当点M在线段AE上(不与A,E重合),用等式表示∠EMN与∠B,∠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③,当点M在线段AE的延长线上,连接MC,过点A做MC的垂线,交MC的延长线于点F,交BC的延长线上于点D.
①依题意补全图形;
②若∠B=α°,∠ACB=β°,∠D=γ°,则∠AMC= °.
(用含α,β,γ的式子表示)
4、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O按如图方式叠放在一起,其中∠A=60°,∠D=45°.
(1)如图1,若∠BOD=65°,则∠AOC=______ ;∠AOC=120°,则∠BOD=____ ;
(2)如图2,若∠AOC=150°,则∠BOD=_____ ;
(3)猜想∠BOD与∠AOC的数量关系,并结合图1说明理由;
(4)如图3三角尺AOB不动,将三角尺COD的OD边与OA边重合,然后绕点O按顺时针以1秒钟15°的速度旋转,当时间t(其中0<t≤6,单位:秒)为何值时,这两块三角尺各有一条边互相垂直,直接写出t的值.
5、已知:如图,点B、C在线段AD的异侧,点E、F分别是线段AB、CD上的点,∠AEG=∠AGE,∠C=∠DGC.
(1)求证:AB//CD;
(2)若∠AGE+∠AHF=180°,求证:∠B=∠C;
(3)在(2)的条件下,若∠BFC=4∠C,求∠D的度数.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再解不等式可得答案.
【详解】
解:设三角形的第三边为,由题意可得:
,
即,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
2、A
【解析】
【分析】
三角形的任意两条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根据原理再分别计算每组线段当中较短的两条线段之和,再与最长的线段进行比较,若和大于最长的线段的长度,则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否则,不能构成三角形,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 所以以3cm,4cm,5cm为边能构成三角形,故A符合题意;
所以以3cm,3cm,6cm为边不能构成三角形,故B不符合题意;
所以以5cm,10cm,4cm为边不能构成三角形,故C不符合题意;
所以以1cm,2cm,3cm为边不能构成三角形,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掌握“利用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
3、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依次计算判断.
【详解】
解:A、设∠C=2x,则∠B=3x,∠A=6x,
∵,
∴,
解得,
∴∠A=6x=,
∴△ABC不是直角三角形,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当∠C=20°,∠B=10°时符合题意,但是无法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
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A+∠B=∠C,,
∴,即△ABC是直角三角形,
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设∠A=3x,∠B=4x,∠C=5x,
∵,
∴,
解得,
∴,
∴△ABC不是直角三角形,
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记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并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4、B
【解析】
【分析】
由BC∥ED,得到∠2=∠CBD,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CBD=∠1+∠A=130°,由此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如图所示,由题意得:∠A=90°,BC∥EF,
∴∠2=∠CBD,
又∵∠CBD=∠1+∠A=130°,
∴∠2=130°,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5、C
【解析】
【分析】
设第三根木棒的长度为cm,再确定三角形第三边的范围,再逐一分析各选项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设第三根木棒的长度为cm,则
所以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掌握“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确定第三边的范围”是解本题的关键.
6、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直接根据高线的定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A、B、C均不是高线.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三角形高线的定义即过一个顶点作垂直于它对边所在直线的线段,叫三角形的高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C
【解析】
【分析】
依据l1∥l2,即可得到∠3=∠1=46°,再根据l3⊥l4,可得∠2=90°﹣46°=44°.
【详解】
解:如图:
∵l1∥l2,∠1=46°,
∴∠3=∠1=46°,
又∵l3⊥l4,
∴∠2=90°﹣46°=44°,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以及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8、B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一个内角α是另一个内角β的两倍得出β的度数,进而求出最大内角即可.
【详解】
解:由题意得:α=2β,α=60°,则β=30°,
180°-60°-30°=90°,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新定义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根据已知得出β的度数是解题关键.
9、A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外角和为360°计算,求出内角的度数,判断即可.
【详解】
解:设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度数分别为3x、4x、5x,
则3x+4x+5x=360°,
解得,x=30°,
∴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度数分别为90°、120°、150°,
对应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90°、60°、30°,
∴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外角和,掌握三角形外角和为360°是解题的关键.
10、B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算出∠C和∠E的度数,再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求出∠MDC的度数,在△CMD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可求出∠CMD的度数.
【详解】
解:在△ABC和△DEF中,
∠BAC=∠EDF=90°,∠F=45°,∠B=60°,
∴∠C=90°-∠B=30°,
∠E=90°-∠F=45°,
∵BC∥EF,
∴∠MDC=∠E=45°,
在△CMD中,∠CMD=180°-∠C-∠MDC=105°.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平行线的性质等内容,根据图形,结合定理求出每个角的度数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
1、2<a<12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得出a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ABC中,AB=5,AC=7,BC=a,
∴7﹣5<a<7+5,
即2<a<12.
故答案为:2<a<12.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做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在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点A、B在直线l上,点C是直线l外一点,
∴A、B、C可以构成三角形,
∴由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在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以得到:CA+CB>AB,
故答案为:在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熟知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
3、80°##80度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得出,可证AD∥BC,再证∠BAD=∠BCD,得出∠AEB=∠F,然后证∠ABC=2∠CBE=2∠F,得出∠ADC=2∠F,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得出∠CED=180°-∠EDC-∠ECD=180°-2∠F-3∠F=180°-5∠F,根据平角得出∠AEB+∠CED=180°-∠BEC=180°-80°=100°,列方程∠F+180°-5∠F=100°求出∠F=20°即可.
【详解】
解:∵,
∴∠ABC+∠BCD=180°,
∵
∴,
∴AD∥BC,
∵,
∴∠BAD+∠ADC=180°,∠BAF+∠F=180°,
∵∠ADC+∠BCD=180°,
∴∠BAD=∠BCD,
∵,
∴,
∵∠BAF=∠BAD+∠DAF,
∴∠BAF+∠AEB=180°,
∴∠AEB=∠F,
∵AD∥BC,
∴∠CBE=∠AEB,
∵BE平分,
∴∠ABC=2∠CBE=2∠F,
∴∠ADC=2∠F,
∵,
在△CED中,∠CED=180°-∠EDC-∠ECD=180°-2∠F-3∠F=180°-5∠F,
∵,
∴∠AEB+∠CED=180°-∠BEC=180°-80°=100°,
∴∠F+180°-5∠F=100°,
解得∠F=20°,
∴,
故答案为80°.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角平分线定义,平角,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角平分线定义,平角,解一元一次方程,关键是证出∠ADC=2∠F.
4、50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
解:∵CD平分∠ACB,BE平分∠MBC,
∴∠BCD=∠ACB,∠EBC=∠MBC,
∵∠MBC=∠MAN+∠ACB,∠EBC=∠BDC+∠BCD,∠MAN=100°,
∴∠BDC=∠EBC-∠BCD=∠MBC-∠ACB=∠MAN=50°,
故答案为:50.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是解答的关键.
5、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得:∠ACB=30°,∠ACD=45°,∠D=90°,从而得到∠OCD=15°,再由再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即可求解.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ACB=30°,∠ACD=45°,∠D=90°,
∴∠OCD=∠ACD-∠ACB=15°,
∴∠DOC=90°-∠OCD=75°.
故答案为:7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根据题意得到∠ACB=30°,∠ACD=45°,∠D=90°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85°
【解析】
【分析】
由高的定义可得出∠ADB=∠ADC=90,在△ACD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ACB的度数,结合CE平分∠ACB可求出∠ECB的度数.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求出∠AEC的度数,
【详解】
解:∵AD是BC边上的高,
∴∠ADB=∠ADC=90.
在△ACD中,∠ACB=180°﹣∠ADC﹣∠CAD=180°﹣90°﹣20°=70°.
∵CE平分∠ACB,
∴∠ECB=∠ACB=35°.
∵∠AEC是△BEC的外角,,
∴∠AEC=∠B+∠ECB=50°+35°=85°.
答:∠AEC的度数是85°.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ECB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
2、(1)见解析;(2)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3) ,理由见解析;(4)70°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即可求解;
(2)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可求解;
(3)利用刻度尺测量得: ,即可求解;
(4)用180°减去80°,再减去30°,即可求解.
【详解】
解:(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
(2)在△AOB中,因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所以;
(3) ,理由如下:利用刻度尺测量得: ,
AC=2cm,
∴;
(4)根据题意得: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方位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及其应用,中点的定义,明确题意,准确画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3、(1);(2),见解析;(3)①见解析;②
【解析】
【分析】
(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求出∠BAC=180°-40°-80°=60°.根据AE平分∠BAC,∠CAE=∠BAC=30°,利用三角形内角和∠C=80°,∠MNC=90°,得出∠CMN=10°即可;
(2)∠EMN=(∠C-∠B);证法1:如图,作AD⊥BC于D.根据AE平分∠BAC,可得∠EAC=∠BAC=(180°-∠B-∠C).根据,Rt△DAC中,∠DAC=90°-∠C,得出∠EAD=∠EAC-∠DAC=(∠C-∠B).根据AD⊥BC,MN⊥BC,可得AD//MN,得出∠EMN=∠EAD=(∠C-∠B).证法2:根据 AE平分∠BAC,得出∠EAC=∠BAC=(180°-∠B-∠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得出∠AEC=180°-∠EAC-∠C=90°-(∠C-∠B)即可;
(3)①依题意补全图形,当点M在线段AE的延长线上,连接MC,过点A作AD⊥MC交MC的延长线于点F,交BC的延长线上于点D,如图;
②∠AMC=.过A作AG⊥BC于G,MN⊥BC于N,可得MN∥AG,得出∠NME=∠GAE=(∠ACB-∠B),根据MC⊥AD,得出∠CFD=∠CNM=90°,可证∠NMC=∠D,
根据两角差∠AMC=∠NMC-∠NME=∠D-∠NME=∠D-∠ACB+∠B即可
【详解】
解:(1)∵∠B=40°,∠C=80°,
∴∠BAC=180°-40°-80°=60°.
又∵AE平分∠BAC,
∴∠CAE=∠BAC=30°,
∵∠C=80°,∠MNC=90°,
∴∠CMN=10°,
∴∠EMN=∠CAE-∠CMN=30°-10°=20°;
(2)∠EMN=(∠C-∠B). …
证法1:如图,作AD⊥BC于D.
∵AE平分∠BAC,
∴∠EAC=∠BAC=(180°-∠B-∠C).
∵,
∴Rt△DAC中,∠DAC=90°-∠C,
∴∠EAD=∠EAC-∠DAC
=(180°-∠B-∠C)-(90°-∠C)=(∠C-∠B).
∵AD⊥BC,MN⊥BC,
∴AD//MN,
∴∠EMN=∠EAD=(∠C-∠B).
证法2:∵AE平分∠BAC,
∴∠EAC=∠BAC=(180°-∠B-∠C),
∴∠AEC=180°-∠EAC-∠C=90°-(∠C-∠B),
∴∠EMN=90°-∠AEC=(∠C-∠B).
(3)①依题意补全图形,当点M在线段AE的延长线上,连接MC,过点A作AD⊥MC交MC的延长线于点F,交BC的延长线上于点D.如图;
②∠AMC=.
过A作AG⊥BC于G,MN⊥BC于N,
∴MN∥AG,
∴∠NME=∠GAE=(∠ACB-∠B),
∵MC⊥AD,
∴∠CFD=∠CNM=90°,
∵∠FCD=∠NCM,
∴∠NMC=180°-∠CNM-∠NCM=180°-∠CFD-∠FCD=∠D,
∴∠AMC=∠NMC-∠NME=∠D-∠NME=∠D-∠ACB+∠B,
∵∠B=α°,∠ACB=β°,∠D=γ°,
∴∠AMC=γ°-β°+α°.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角平分线定义,平行线性质,角的和差,补全图形,垂线定义,掌握三角形内角和,角平分线定义,平行线性质,角的和差,作图语句,垂线定义是解题关键.
4、(1)115°,60°;(2)30°;(3)∠AOC+∠DOB=180°,理由见解析;(4)时间t为2秒或3秒或5秒或6秒时,这两块三角尺各有一条边互相垂直.
【解析】
【分析】
(1)由于是两直角三角形板重叠,根据∠AOC=∠AOB+∠COD-∠BOD可分别计算出∠AOC、∠BOD的度数;
(2)根据∠BOD=360°-∠AOC-∠AOB-∠COD计算可得;
(3)由∠AOD+∠BOD+∠BOD+∠BOC=180°且∠AOD+∠BOD+∠BOC=∠AOC可知两角互补;
(4)分别利用OD⊥AB、CD⊥OB、CD⊥AB、OC⊥AB分别求出即可.
【详解】
解:(1)若∠BOD=65°,
∵∠AOB=∠COD=90°,
∴∠AOC=∠AOB+∠COD-∠BOD=90°+90°-65°=115°,
若∠AOC=120°,
则∠BOD=∠AOB+∠COD-∠AOC=90°+90°-120°=60°;
故答案为:115°;60°;
(2)如图2,若∠AOC=150°,
则∠BOD=360°-∠AOC-∠AOB-∠COD
=360°-150°-90°-90°
=30°;
故答案为:30°;
(3)∠AOC与∠BOD互补.理由如下:
∵∠AOB=∠COD=90°,
∴∠AOD+∠BOD+∠BOD+∠BOC=180°.
∵∠AOD+∠BOD+∠BOC=∠AOC,
∴∠AOC+∠BOD=180°,
即∠AOC与∠BOD互补;
(4)分四种情况讨论:
当OD⊥AB时,∠AOD=90°-∠A=30°,t=30°15°=2(秒);
当CD⊥OB时,∠AOD=∠D=45°,t=45°15°=3(秒);
当CD⊥AB时,∠AOD=180°-60°-45°=75°,t=75°15°=5(秒);
当OD⊥OA时,∠AOD=90°,t=90°15°=6(秒);
综上,时间t为2秒或3秒或5秒或6秒时,这两块三角尺各有一条边互相垂直.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互补、互余的定义,垂直的定义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5、(1)见解析;(2)见解析;(3)108°
【解析】
【分析】
(1)根据对顶角相等结合已知条件得出∠AEG=∠C,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证得结论;
(2)由∠AGE+∠AHF=180°等量代换得∠DGC+∠AHF=180°可判断EC//BF,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出∠B=∠AEG,结合(1)得出结论;
(3)由(2)证得EC//BF,得∠BFC+∠C=180°,求得∠C的度数,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D的度数.
【详解】
证明:(1)∵∠AEG=∠AGE,∠C=∠DGC,∠AGE=∠DGC
∴∠AEG=∠C
∴AB//CD
(2)∵∠AGE=∠DGC,∠AGE+∠AHF=180°
∴∠DGC+∠AHF=180°
∴EC//BF
∴∠B=∠AEG
由(1)得∠AEG=∠C
∴∠B=∠C
(3)由(2)得EC//BF
∴∠BFC+∠C=180°
∵∠BFC=4∠C
∴∠C=36°
∴∠DGC=36°
∵∠C+∠DGC+∠D=180°
∴∠D=108°
【点睛】
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及“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直线l1l2,被直线l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如图,在ABC中,点D,如图,已知△ABC中,B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训练,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已知,,,则的度数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若三角形的两边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