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斌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函数定向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变量x与y之间的关系是,当时,自变量x的值是( )
A.13 B.5 C.2 D.3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枣庄某学校利用周未开展课外劳动实践活动.如图反映的过程是:小强从家去菜地浇水,又去玉米地除草,然后回家.如果菜地和玉米地的距离为a千米,小强在玉米地除草比在菜地浇水多用的时间为b分钟,则a,b的值分别为( )
A.1.1,8 B.0.9,3 C.1.1,12 D.0.9,8
3、甲、乙两地相距180km,一辆货车和一辆小汽车同时从甲地出发,各自匀速向乙地行驶,货车的速度为60千米/小时,小汽车的速度为90千米/小时.小汽车到达乙地后,立即按原速沿原路返回甲地.则下图中能分别反映出货车、小汽车离乙地的距离y(千米)与各自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是( )
A. B.
C. D.
4、小斌家、学校、小川家依次在同一条笔直的街道上,小斌家离学校有2800米,某天,小斌、小川两人分别从自己家中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出发4分钟后,两人在学校相遇,小川继续前行,小斌在学校取好书包后,掉头回家,两人在运动过程中均保持速度不变,两人之间的距离y(米)与小斌出发的时间x(分钟)的关系如图所示(小斌取书包的时间、掉头的时间忽略不计),则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小斌的速度为700m/min B.小川的速度为200m/min
C.a的值为280 D.小川家距离学校800m
5、下列各自线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
A. B.C.D.
6、小刚以400米/分的速度匀速骑车5分,在原地休息了6分,然后以500米/分的速度骑回出发地.设小刚离家路程为(千米),速度为(千米/分),时间为(分)下列函数图象能表达这一过程的是( )
A. B.
C. D.
7、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函数y的值,若输入x的值为4时,输出的y的值为7,则输入x的值为2时,输出的y的值为( )
A.1 B.2 C.4 D.5
8、小亮从家步行到公交车站台,等公交车去学校.图中的折线表示小亮的行程s(km)与所花时间t(min)之间的关系.则小亮步行的速度和乘公交车的速度分别是( )
A.100 m/min,266m/min B.62.5m/min,500m/min
C.62.5m/min,437.5m/min D.100m/min,500m/min
9、下列关系中,一定能称是x的函数的是( )
A.y2=4x B.|y|=x-2 C.y=|x|-3 D.y4=64x
10、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2,BC=1,动点P从点B出发,沿路线B→C→D→A作匀速运动,那么△ABP的面积S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函数的表示方法通常有三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抛物线y=x2﹣x﹣3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m,0),则代数式2m2﹣2m+2019的值为_____.
3、向平静的水面投入一枚石子会激起一圈圈圆形涟漪,当圆形涟漪的半径r从3cm变成6cm时,圆形的面积S从________cm2变成________cm2.这一变化过程中________是自变量,________是关于自变量的函数.
4、小明从家跑步到学校,接着马上原路步行回家.如图是小明离家的路程y(米)与时间t(分)的关系图象,则小明回家的速度是每分钟步行____________米.
5、已知函数,那么_________.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图,把一些相同规格的碗整齐地叠放在水平桌面上,这摞碗的高度随着碗的数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如表格所示:
碗的数量(只) | 1 | 2 | 3 | 4 | 5 | … |
高度(cm) | 4 | 5.2 | 6.4 | 7.6 | 8.8 | … |
(1)用h(cm)表示这碗的高度,用x(只)表示这摞碗的数量,请结合表格直接写出h(cm)与x(只)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这摞碗的高度为11.2cm,求这摞碗的数量.
2、利用学过的的如何研究函数图象及性质的知识,研究新函数:的函数图象及性质:
(1)请通过列表、描点、连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此函数的图象;
(2)由函数图象,可以得到该函数的图象性质:
①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是 .
②函数的增减性为: .
③函数 (有/无)最值;
④函数的对称性为: .
3、如图,已知△ABC中,∠C=90°,AC=5cm,BC=12cm,P、Q是△ABC边上的两个动点,其中点P从点A开始沿AC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点Q从点C开始沿CB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其中一个点到达端点,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它们同时出发,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当t=2秒时,求PQ的长;
(2)求运动时间为几秒时,△PQC是等腰三角形?
(3)P、Q在运动的过程中,用含t(0<t<5)的代数式表示四边形APQB的面积.
4、汽车在发动后的前10秒内以匀加速a=0.8m/s2行驶,这10s内,经过t(s)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at2.
(1)求t=2.5s和3.5s时,汽车所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发动后行驶10m,15m所需的时间各为多少? (精确到0.1)
5、如图是一位病人的体温记录图,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2)护士每隔 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3)这位病人的最高体温是 摄氏度,最低体温是 摄氏度;
(4)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 摄氏度;
(5)图中的横虚线表示的含义.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解析】
【分析】
直接把y=5代入y=2x+1,解方程即可.
【详解】
解:当y=5时,5=2x+1,
解得:x=2,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已知函数解析式,给出函数值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就是解方程.
2、D
【解析】
【分析】
直接根据函数图像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解:此函数大致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①0﹣15分种,小强从家走到菜地;
②15﹣25分钟,小强在菜地浇水;
③25﹣37分钟,小强从菜地走到玉米地;
④37﹣55分钟,小强在玉米地除草;
⑤55﹣80分钟,小强从玉米地回到家;
综合上面的分析得:由③的过程知,a=2﹣1.1=0.9千米;
由②、④的过程知b=(55﹣37)﹣(25﹣15)=8分钟;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从函数图像中提取信息,读懂题意,理解函数图像的含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3、C
【解析】
【分析】
根据出发前都距离乙地180千米,出发两小时小汽车到达乙地距离变为零,再经过两小时小汽车又返回甲地距离又为180千米;经过三小时,货车到达乙地距离变为零,故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由题意得出发前都距离乙地180千米,出发两小时小汽车到达乙地距离变为零,再经过两小时小汽车又返回甲地距离又为180千米,经过三小时,货车到达乙地距离变为零,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理解题意并正确判断辆车与乙地的距离是解题关键.
4、C
【解析】
【分析】
根据路程÷时间求速度可判断A、B;利用小川继续行走的时间×小川的速度求出a的值,可判断C;利用开始 小斌与小川的距离-小斌到学校的距离可判断D.
【详解】
解:∵小斌家离学校有2800米,出发4分钟后到学校,
∴v小斌=,故选项A正确;
∵小川家离学校有3600-2800=800米,出发4分钟后到学校,
∴v小川=,故选项B正确;
小川继续前行,小斌在学校取好书包后,4分钟后掉头回家,
小川行走的路程为:200m/min×(8-4)=800m,
∴a的值为800m,故选项C不正确;
∵小川家离学校有3600-2800=800米,故选项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函数图像信息获取与处理,理解图像横纵轴的意义,折点的含义,终点位置的意义,掌握函数图像信息获取与处理的方法,理解图像横纵轴的意义,折点的含义,终点位置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5、C
【解析】
【分析】
根据函数的定义(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假设有两个变量,如果对于任意一个都有唯一确定的一个和它对应,那么就称是自变量,是的函数)逐项判断即可得.
【详解】
解:A、一个的值对应两个或三个的值,则此项不符题意;
B、一个的值对应一个或两个的值,则此项不符题意;
C、任意一个都有唯一确定的一个和它对应,则此项符合题意;
D、一个的值对应一个或两个的值,则此项不符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掌握理解函数的概念是解题关键.
6、C
【解析】
【分析】
因为小刚以400米/分的速度匀速骑车5分,可求其行驶的路程对照各选除错误选项,“在原地休息”对应在图象上表示时间在增加,而距离不变,即这一线段与x轴平行,“回到原出发地”表示终点的纵坐标为0,综合分析选出正确答案.
【详解】
解:∵400×5=2000(米)=2(千米),
∴小刚以400米/分的速度匀速骑车5分行驶的路程为2千米,
而选项A与B中纵轴表示速度,且速度为变量,这与事实不符,
故排除选项A与B;
又∵回到原出发地”表示终点的纵坐标为0,
∴排除选项D,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函数图象的意义.
7、A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已知运算公式公式得出b的值,进而代入求出x=3时对应的值.
【详解】
解:∵输入x的值是4时,输出的y的值为7,
∴7=2×4+b,
解得:b=-1,
若输入x的值是2,则输出的y的值是:y=-1×2+3=1.
故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值,正确得出b的值是解题关键.
8、D
【解析】
【分析】
根据图象可以确定他离家8km用了多长时间,等公交车时间是多少,他步行的时间和对应的路程,公交车运行的时间和对应的路程,然后确定各自的速度.
【详解】
解:由图象可知:他步行10min走了1000m,故他步行的速度为他步行的速度是100m/min;
公交车(30−16)min走了(8−1)km,故公交车的速度为7000÷14=500m/min.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问题的相应解决.需注意计算单位的统一.
9、C
【解析】
【分析】
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据此即可确定函数.
【详解】
解:根据函数概念可得: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其对应可得C中y是x的函数,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概念,关键是掌握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y是x的函数,x叫自变量.
10、B
【解析】
【分析】
运用动点函数进行分段分析,当P在BC上,P在CD上以及P在AD上时,分别求出函数解析式,再结合图象得出符合要求的解析式.
【详解】
解:点P从点B到点C,△ABP的面积S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S=×AB×BP=×2x=x;
因为从点C到点D,△ABP的面积一定:2×1÷2=1,
所以S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S=1(1≤x≤3);
点P从点D到点A,△ABP的面积S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S=×AB×AP=×2×(4﹣x)=﹣x+4.
所以△ABP的面积y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像,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别判断出从点到点以及从点到点,△ABP的面积S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关系.
二、填空题
1、 解析式法 列表法 图象法
【解析】
略
2、2025
【解析】
【分析】
首先把(m,0)代入y=x2-x-3可得m2-m=3,进而可得2m2﹣2m+2019的值.
【详解】
解:∵抛物线y=x2﹣x﹣3,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m,0),
∴m2-m-3=0,
随意m2-m=3,
2m2﹣2m+2019=2(m2﹣m)+2019=6+2019=2025.
故答案为2025.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根据点在抛物线上得出m2-m-3=0是解题的关键.
3、 9π 36π 半径 面积
【解析】
【分析】
先列出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两圆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解:当r=3时,圆的面积为9π;
当r=6时,圆的面积为36π;
这一变化过程中半径是自变量,面积是半径的函数.
故答案是:9π,36π,半径,面积.
【点睛】
考查了函数的定义:设x和y是两个变量,D是实数集的某个子集,若对于D中的每个值x,变量y按照一定的法则有一个确定的值y与之对应,称变量y为变量x的函数,记作y=f(x);变量:在一程序变化过程中随时可以变化的量.常量:在一程序变化过程中此量的数值始终是不变的.
4、50
【解析】
【分析】
根据总路程÷回家用的时间即可求解.
【详解】
解:小明回家用了15-5=10分钟,
总路程为500,
故小明回家的速度为:500÷10=50(米/分),
故答案为50.
【点睛】
本题考查由图象理解对应函数关系及其实际意义,应把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考虑清楚.
5、
【解析】
【分析】
根据函数的定义即可得.
【详解】
解:因为,
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函数值,掌握理解函数的概念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
1、(1)h=1.2x+2.8;(2)7
【解析】
【分析】
(1)根据表格中数据变化规律得出答案;
(2)根据函数关系式,当h=11.2cm时,求出相应的x的值即可.
【详解】
解:(1)由表格中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可得,
h=4+1.2(x−1)=1.2x+2.8,
答:h=1.2x+2.8;
(2)当h=11.2cm时,即1.2x+2.8=11.2,
解得x=7,
答:当这摞碗的高度为11.2cm,碗的数量为7只.
【点睛】
本题考查常量与变量,函数的表示方法,理解变量与常量的意义,根据表格中两个变量的变化规律得出函数关系式是得出答案的关键.
2、 (1)见解析
(2)①x≠0,y≠0;②在各自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③无;④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关于直线成轴对称
【解析】
【分析】
(1)列出若干组x,y的值,列出表格,在坐标系中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即可;
(2)根据图象直接得出结论.
(1)
解:列表
x | … | -3 | -2 | -1 | 1 | 2 | 3 | … |
y | … | -1 | 1 | … |
描点、画图:
(2)
由图象可得:
①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是y≠0.
②函数的增减性为:在各自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③函数无最值;
④函数的对称性为: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关于直线成轴对称.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画函数图象,函数的性质,属于基础知识,要能准确画出函数图象,从中得到函数性质,是一种基本的研究函数的方法.
3、(1)PQ=5cm;(2)t=;(3)S四边形APQB=30﹣5t+t2.
【解析】
【分析】
(1)先分别求出CQ和CP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解得即可;
(2)由∠C=90°可知,当△PCQ是等腰三角形时,CP=CQ,由此求解即可;
(3)由S四边形APQB=S△ACB﹣S△PCQ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1)由题意得,AP=t,PC=5﹣t,CQ=2t,
∵∠C=90°,
∴PQ=,
∵t=2,
∴PQ=,
(2)∵∠C=90°,
∴当CP=CQ时,△PCQ是等腰三角形,
∴5﹣t=2t,
解得:t=,
∴t=秒时,△PCQ是等腰三角形;
(3)由题意得:S四边形APQB=S△ACB﹣S△PCQ
=
=
=30﹣5t+t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列函数关系式,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
4、(1)2.5,4.9;(2)5,6.1
【解析】
【分析】
(1)根据公式,得函数解析式,根据自变量的值,得函数值.
(2)根据函数值,得相应的自变量的值.
【详解】
(1)∵s=at2,
∴s=×0.8t2=t2.
当t=2.5时,s=×2.52=2.5(m),
当t=3.5时,s=×3.52=4.9(m).
(2)当s=10时, t2=10,解得t=5(s),
当s=15时, t2=15,解得t≈6.1(s).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值,利用了函数的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
5、(1)时间,体温;(2)6;(3)39.5,36.8;(4)37.5;(5)人的正常体温
【解析】
【分析】
(1)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解答即可;
(2)根据横轴的特点即可求解;
(3)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即可求解;
(4)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即可求解;
(5)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即可求解.
【详解】
解:(1)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体温;
(2)护士每隔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3)这位病人的最高体温是39.5摄氏度,最低体温是36.8摄氏度;
(4)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37.5摄氏度;
(5)图中的横虚线表示人的正常体温;
故答案为:时间;体温;6;39.5;36.8;37.5.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常量和变量以及折线统计图,关键是正确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明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当时,函数的值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点A的坐标为,小斌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