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597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5977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5977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农业区位因素
一、单选题
山区耕地撂荒是我国当前重要的土地利用变化现象,中科院在2015-2016年对全国25个省份的山区县进行了耕地撂荒数据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78.3%的村庄出现了撂荒现象,各山区县平均撂荒率为14.32%。下左图示意2014-2015年中国各省山区县耕地撂荒发生频率,右图示意201-2015年中国各省山区县耕地撂荒率(撂荒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百分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文资料可知( )
A.全国整体撂荒频率高、撂荒程度高
B.各省撂荒率与山区面积成正比
C.撂荒频率越高的地区撂荒程度越高
D.长江流域撂荒现象最明显
2.山区耕地撂荒最根本的驱动力是( )
A.劳动力不足 B.区域城镇化、工业化
C.地形限制机械化发展 D.生态退耕
芍药为多年生草本花卉,喜光照、耐旱,植株在一年当中随着气候节律的变化而产生阶段性发育变化,主要表现为生长期和休眠期的交替变化。休眼期的春化阶段要求在0℃低温下,经过40天左右才能完成,然后混合芽方可萌动生长。“北种南移”的芍药在杭州园林裁种时出现块根腐烂和开花逐年变差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芍药“北种南移”的主要原因是( )
A.芍药生长需水少 B.南方花卉种类少 C.芍药观赏价值高 D.南方育种水平高
4.芍药在杭州园林栽种时出现生长不良,是因为( )
A.夏季高温造成块根腐烂 B.伏旱天气降低开花质量
C.冬季温暖植株休眠缩短 D.光照不足花期时间缩短
5.要克服芍药“北种南移”的栽种困境,可以( )
A.向南扩大种植范围 B.推广销售鲜切花蕾 C.采用棚内盆栽模式 D.培育低需冷量品种
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以特定地理属性为基础,地域性特征明显,具有特定的品种、品质、人文地理及生产方式,突出生产地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和文化等特色,以区别于其他地域农产品,受国家保护。下图示意中国部分地理标志农产品在我国东北、西北、长江中下游、西南四个农业区的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的农业区分别是( )
A.西南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北区、西北区 B.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西北区、东北区
C.东北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北区、西南区 D.西北区、西南区、东北区长江中下游区
7.④农业区的粮油棉麻、蔬菜、瓜果、茶叶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资源丰富 B.地理环境多样 C.农业科技发达 D.对外交通便利
草地生产力是指草地能够生产产品的能力,根据畜牧业生产的全过程草地生产力可以表示为一定时期(通常指一年)内单位面积(通常按1亩或1公顷计算)生产植物性产品(饲草饲料)的能力。下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同类型下草地生产力多年平均年内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类型下草地生产力最高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9.宁夏回族自治区提高草地生产力的合理措施是( )
A.扩大灌溉水量 B.压缩人工草地
C.扩大种植业 D.提高放养数量
我国棉花生产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棉花生产形势发生变化。图1示意1950-2015年我国棉花产量、面积及单产的变化,图2示意1950-2015年我国棉花产量重心和面积重心的迁移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我国棉花年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政策 B.技术 C.气候 D.土地
11.2010-2015年期间,我国棉花生产( )
①单产优势区主要分布在西北棉区 ②西北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面积增加
③单位产量和播种面积均波动下降 ④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面积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2010年以来,我国棉花生产重心移动说明西北棉区( )
A.水热条件改善 B.荒漠化得到缓解 C.市场距离缩短 D.劳动生产率提高
位于云贵高原的某村,石多土少,主要种植水稻和玉米。农户是当地耕地的经营主体,平均每户拥有地块10.7块,地块平均面积约0.5亩(1亩约667㎡),下图为该村某农户耕地质量和面积大小接近的地块分布示意(数字表示地块与农户之间的劳作距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农户调整地块种植结构,其中最便于改种蔬菜的地块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该村农户的种植业很难实现规模化生产,主要是由于该地的耕地( )
A.沙化严重 B.分散碎片化 C.土层较薄 D.质量差异大
南繁是指将水稻、玉米、棉花等夏季作物的育种材料,在当地秋季收获后,零季拿到我国南方亚热带或热带地区进行繁殖和选育的方法。每年9月到次年5月,在三亚、乐东和陵水的田间地头会出现一群群"追逐阳光的候鸟",他们是从事南繁工作的科技人员,每年有近万人之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三亚市、乐东黎族自治县和陵水黎族自治县作为南繁基地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毗邻南海,海运便利 B.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C.平原面积广阔 D.光热资源丰富
16."追逐阳光的候鸟"对当地的影响( )
A.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B.促进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
C.不利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D.不利于农村风貌的改观
宣化区位于河北省北部的张家口市,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当地特产牛奶葡萄以独特的“漏斗架”栽培方式著称于世,2007年被评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当地对葡萄架型进行了改良,实现了规模化种植,而庭院种植仍然以漏斗架为主。下图是传统的漏斗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宣化牛奶葡萄品质优良,且具有不可移植性,主要原因是( )
A.独特的自然环境 B.特有的栽培方式 C.悠久的种植历史 D.有地理标志认证
18.传统的漏斗架栽培方式的优势主要是( )
①水肥集中②通风良好③成本较低④光效较高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9.目前,农民庭院葡萄种植仍然以漏斗架为主的原因是( )
A.集约利用土地 B.发展旅游观光 C.提高葡萄产量 D.改善人居环境
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到2016年底,我国备美专业村达到60473个。其中,经济总收入超亿元的专业村2398个,超十亿元的151个;专业村从业农户达到1746万户,占专业村农户总敏的80.4%;专业村2016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72元,比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高出13.8%.在大量乡村里现空心化、贫困化的情况下,专业村镇往往展现出持续的发展活力。下图示意专业村镇形成与发展因素分析框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专业村镇形成的基础条件是( )
①市场②地形③资源④技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1.皖南地区专业村镇的主导产业最可能是( )
A.苹果 B.茶叶 C.水稻 D.蔬菜
山东济南章丘大葱,其葱白肥大,甘芳可口,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大葱平均高度1.0-1.8米,最高可达2.51米。大葱生长期采用培土技术,将土壤分次培于植株根部以延长葱白长度,培土越高,葱白越长。2020年入冬以来,国内大葱价格持续上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章丘大葱生长地的环境特点是( )
A.生长期长,一年一熟 B.土壤深厚疏松
C.春夏降水丰沛 D.坡度大,排水好
23.章丘大葱种植过程中不断培土的主要目的是( )
①减弱光照影响②防止旱涝灾害
③提供充足水分、养分④防止植株倒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4.2020年入冬以来,国内大葱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 )
A.市场需求量增多 B.种植面积减少
C.绿色环保要求提高 D.交通运送能力差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
B.山地较盆地内部生物多样性更丰富
C.地表起伏大势由风力作用决定
D.土壤透气透水性好,肥力强
26.关于图中甲乙两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可托海镇有利于中俄边境贸易的发展
B.乙区域河谷地带盛产品质良好的瓜果
C.乙区域山麓因水草丰美,作为夏季牧场
D.甲区域中的主要河流下游航运价值大
二、综合题
27.阅读教材资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拉美西斯二世神庙位于埃及与苏丹交界处的尼罗河西岸,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修建阿斯旺水坝时,埃及政府为了保护文物免遭水淹,决定搬迁神庙。同时库区淹没部分地区,使得库区的10万努比亚人的移民,不得不迁移到其他地方,给他们生活带来不小的影响。
(1)尼罗河为什么会定期泛滥?
(2)尼罗河为沿岸人民从事耕作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3)为解决灌溉水源不稳定的问题,修建了阿斯旺大坝,请阐述其利弊。
28.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牡蛎,肉质肥美,深受人们的喜爱,是我国主要的养殖经济贝类之一,南北方均有分布,多采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两广是牡蛎的养殖大省,牡蛎喜食海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尤其喜食硅藻,每天能过滤150-200升含有各种浮游生物的海水。牡蛎的生长过程中,会利用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和钙元素,形成碳酸钙壳体。下图为两广沿海地区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当牡蛎繁殖时,若长时间处于高盐度海水中,会使其排不出卵而憋死,牡蛎排卵期主要在夏季,排卵后牡蛎食用口感会变差。牡蛎的最佳品尝时间各地不同,两广地区是10月至春节前后,北方是12月至次年清明。中科院研究所培育出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品种,该品种“高蛋白、低脂肪”,具有无法繁育后代的特质。
(1)简述两广地区养殖牡蛎的自然区位优势。
(2)分析两广地区大规模养殖牡蛎带来的有利影响。
(3)据材料二,推测我国牡蛎市场供应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2020年12月4日,央视财经频道新闻截屏,针对上述新闻,四川某高校学生进行了如下调查:
关于猪肉市场价格波动的相关因素分析报告(摘要)
2020年12月4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41.79元/公斤,比12月3日上涨0.9%。在四川有做腊肉习俗,今年猪肉价格上涨,民间有言论说:宁愿不吃肉了,也不能让肉吃了我。可见猪肉涨价对居民生活产生了巨大压力和影响。
对此问题,我组对四川省三台县进行了相关调查和分析。结果如下:
(一)腌制腊肉原料:猪肉、羊肉及其脏器和鸡、鸭、鱼等,猪肉占比最高。
(二)本地生猪生产情况:本地自然环境适合养猪。目前,存栏数量500头以上猪场3家,小规模猪场10家,其余多为农家散养,生猪存栏量较充足。本地专业屠宰厂3家,日屠宰量80头左右。
(三)近期,冷冻食品外包装发现新冠病毒活体,本地实施防控,超市冷冻猪肉存量少。
(四)2020年11月30日起,中南六省全面实施生猪跨省禁运。
(1)分析四川省三台县近期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2)指出三台县养猪产业存在的问题。
(3)请为当地猪肉价格上涨引发的社会问题出谋划策。
参考答案
1.D2.B
1.据图文资料可知,全国整体撂荒频率在25%以下,撂荒程度大多在30%以下,整体较低,A错误。各省撂荒率中重庆和江西最高,但这两个省区山区面积不是最大,B错误。撂荒频率最高的地区是甘肃、湖南等,但甘肃、湖南等省撂荒率不是最高,C错误。长江流域中四川、重庆、湖南、江西等地撂荒现象最明显,D正确。故选D。
2.
山区耕地撂荒最根本的驱动力是区域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农民有了农业之外的就业机会,收入更高,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对家庭承包土地实施撂荒,B正确。山区劳动力充足,A错误。地形限制和生态退耕影响较小,CD错误。故选B。
【点睛】
撂荒频率是出现撂荒村庄和调查村庄的比值。
3.C4.C5.D
3.由材料可知,芍药“北种雨移”是在杭州园林中裁种,芍药为多年生草本花卉,芍药的大花、单花、阔叶的特性,在江南地区园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所以芍药“北种南移”的主要原因是芍药观赏价值高,故选C。
4.由材料可知,植株阶段性的发育变化,主要表现为生长期和休眠期的交替变化,而休眼期的春化阶段要求在0℃低温下,经过40天左右才能完成,然后混合芽方可萌动生长。所以“北种雨移”的芍药在杭州园林裁种时出现块根腐烂和开花逐年变差现象,是因为南方纬度较低,温度较高,冬季较短,冬季温暖植株休眠缩短,C正确。芍药为多年生草本花卉,喜光照、耐早,所以导致出现生长不良的原因不会是高温和伏旱天气,AB错误。杭州纬度较低,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充足,D错误。故选C。
5.由材料分析可知,芍药休眼期的春化阶段要求在0℃低温下,经过40天左右才能完成,而杭州纬度较低,温度较高,导致裁种时出现块根腐烂和开花逐年变差现象,所以克服困境可以培育低需冷量品种,D正确。扩大种植范围、推广销售和棚内盆栽并不能克服芍药“北种南移”的栽种困境,ABC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考察芍药“北种南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从材料中提取出有用的地理信息,再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C7.B
6.根据图中信息,最好判断的是西北区,西北区基本上没有水产养殖,图中水产养殖中③图例代表的数量最小,即可知③代表的是西北地区,所以排查选项AD,剩下BC两项,再看④代表地区蔬菜、茶叶和瓜果产品数量最多,所以④应该是垂直地带性显著的西南地区,东北地区的茶叶并不多,茶叶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地区,即排除B,剩下C正确,故选C。
7.根据上题结论,④为西南地区。作物种类多的先决条件是自然环境差异性大,西南地区地形起伏大,垂直地带性分异显著,即地理环境多样是农产品数量多的主要原因,B正确。土地资源东北更丰富、农业科技、对外交通长江中下游区更发达、便利,ACD错误,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与作物之间的关系,不同地区由于不同的自然环境,主要的农业生产结构就会不同。
8.B9.A
8.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类型下草地生产力7、8月份最高,主要原因是此时降水较多。B正确,ACD错,故选B。
9.扩大灌溉水量导致土壤含水量增加,提高草地生产力,A正确。其它都不能提高草地的生产力,甚至会降低。A正确,BCD错,故选A。
【点睛】
本题组主要考查的农业的自然条件的改造有关知识。
10.B11.C12.B
10.我国的气候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变化的,故C错误。由图1可知我国耕地面积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故D不是主要原因。政策因素对棉花年产量的影响较小,故不选择A。可推测技术进步导致单产上升,为其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故选择B。
11.由图2可知,棉花产量中心和面积中心都集中在西北地区,故①正确。西北棉区的面积增加,但长江流域面积明显向西北内陆转移,到2015年已经转移到了甘肃中部、北部。故长江流域减少,②错误。由图1可知,单位产量波动上升,故③错误。根据前面分析,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都减少④正确。故选择C。
12.一个地方的水热条件,由其气候、地形等条件决定。在很短的时间内无法改变,故A错误。西北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三北防护林使得荒漠化得到缓解,棉花生产重心向西北移动,B正确。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离市场较远,C错误。劳动成产效率不会导致我国棉花生产重心移动,D错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的相关知识。
13.D14.B
13.结合图示地块分布,丁地块离宅基地最近,最适合种植蔬菜;甲、乙、丙等地离宅基地远,不适宜采摘,故选D。
14.该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平坦的耕地很少,农户的种植业很难实现规模化生产,主要是由于该地的耕地分散碎片化 ,B正确。贵州的沙化严重、土层较薄不是规模化的限制因素、质量差异不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组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的有关知识。
15.D16.A
15.由材料可知,“南繁是指将水稻、玉米、棉花等夏季作物的育种材料,在当地秋季收获后,零季拿到我国南方亚热带或热带地区进行繁殖和选育的方法”,读图可知,三亚市、乐东黎族自治县和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省南部,纬度低,光热资源丰富,能够9月到次年5南繁育种的需求。故选D。
16.结合材料分析,"追逐阳光的候鸟"指从事南繁工作的科技人员,每年有近万人之多,这些科技人员的迁入有利于促进当地餐饮、住宿、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A正确,C错误;这些科技人员以中青年人口位置,每年迁往海南的目的是进行育种科研,不是养老度假,不会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B错误;育种基地主要分布在农村,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改变农村风貌,D错误。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答本题需要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作出判断。
17.A18.D19.B
17.宣化牛奶葡萄品质优良,且具有不可移植性,一定是当地的是自然环境具有独特性,其他地方不具备,故A正确。任何一种栽培方式不管多独特,都是可以复制的,具有移植性,故B错。材料未提及种植历史悠久,故C错误。有地理认证标志不意味着品质好且不可移植,故D错误。故选A。
18.传统的漏斗架种植可以集中水肥于根部,促进牛奶葡萄的发展,保证其品质较高,①正确。漏斗架规格庞大,植株较多,分布密集,无法保障通风问题,故②错误。漏斗架规格庞大,由葡萄藤架和支撑架构成,成本较高,故③错误。漏斗架在充分利用光照的同时,使光照较为均匀,故④正确。综上所述,故选D。
19.近年来,当地对葡萄架型进行了改良,实现了规模化种植,而庭院种植仍然以漏斗架为主,原因是吸引游客,发展旅游观光,B正确。不能规模化,不能集约利用土地,A错。不能提高葡萄产量、也不能改善人居环境,CD错。故选B。
【点睛】
本题组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的有关知识。
20.C21.B
20.由图可知,专业村镇形成的基础条件是地形和资源,市场是促进的,技术是关键条件,②③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1.皖南地区有三条西南至东北走向的山系,即池州九华山山系、黄山山系和皖浙边界的天目山山系。这样的地形特征适合种植茶叶,B正确。苹果不适合在皖南的亚热带种植,水稻和蔬菜不适合在山地大面积种植,AC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组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
22.B23.D24.B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相关知识。
22.章丘大葱主要种植于山东济南章丘,属于北方地区,暖温带,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A项错误。根据题意,章丘大葱需要不断培土,培土越高,葱白越高,济南章丘主要的土壤是褐土,土壤深厚且较为疏松,B项正确。山东位于华北平原,春季降水较少,C项错误。济南章丘地形平坦,多为丘陵、平原,坡度较小,且种植大葱不可以斜栽斜种,不宜在坡度较大地方种植,章丘大葱种植区主要位于中部平原地区,D项错误。故选B。
23.大葱培土主要是为了使葱白增长和更嫩,培土后葱叶向上生长,拔高葱白的高度,埋起来不见阳光,不进行光合作用,葱白会更嫩,所以培土可以减弱光照影响,①正确。培土有利于排水,但并不是防止旱涝灾害的措施,②错误。培土后可以有效的增加大葱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面积,但不是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③错误。通过培土,根系入土更深,植株根系更加发达,支撑能力增加,抗倒伏能力大大加强,④正确。AB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
24.2020年入冬以来,国内大葱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种植面积减少,受到近两年大葱种植收益下降和疫情的影响,农户担心后期会有疫情反复,害怕收获时销售不畅,主动减少了种植面积,B项正确。二是受到天气影响,山东章丘在大葱黄金生长期受到台风影响导致大面积减产,三是受到劳动成本上升的影响。而市场的需求没有明显的增多趋势,A项错误。章丘大葱品质优良,绿色健康,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C项错误。山东省济南市是重要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交通便利,D项错误。故选B。
【点睛】
章丘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种植大葱。章丘大葱主要产于中部的平原地区,该范围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生态环境优美。大葱主产区土壤以褐土为主,土层深厚、土质较为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合作物生长。水利条件优越,地下水源充足。该区光照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冬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积累。
25.B26.B
25.图示区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较大;地表形成的山地、盆地分布格局是由内力作用形成;因气候干燥,植被稀少,土壤以肥力低的荒漠土为主,排除A、C、D;盆地为温带荒漠,生物缺乏,山地因水分和热量的变化形成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B正确。
26.可可托海镇地处中蒙边境山区,不利于中俄边境贸易发展;乙区域山地海拔较高处因夏季冰雪融化,水草丰美且较凉爽,为夏牧场;甲区域的主要河流为额尔齐斯河,汇入鄂毕河注入北冰洋,通航时间短,且不为主要运输通道,航运价值不大,A、C、D错;乙区域河谷区域为伊犁河谷,为新疆降水最丰富的地区,水源充足,盛产各类瓜果。B正确。
【点睛】
本题组主要考查新疆北部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相关知识。
27.(1)成因: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埃塞俄比亚高原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尼罗河进入汛期,所以每年都会定期泛滥。
(2)①为中下游带来了肥沃的土壤;②降低中下游两岸土壤盐碱度;③河水为中下游两岸带来了灌溉水源(但不稳定)。
(3)①积极影响:阿斯旺大坝的修建,提高了尼罗河灌溉、防洪、发电、养殖、航运等综合效益。②消极影响:生态方面尼罗河下游沿岸平原失去了定期泛滥带来的天然肥料,土壤肥力下降;河口外海域内的沙丁鱼因失去饵料而减少;尼罗河下游径流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加重,海岸遭到侵蚀而后退;社会方面产生淹没文物、移民问题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及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大坝建设的利弊。
【详解】
(1)本题主要考查了河流泛滥的原因,主要从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来考虑。读图可知,尼罗河上游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北半球夏半年,气压带风带北移,埃塞俄比亚高原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青尼罗河进入汛期,所携带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淤积,所以每年都会定期泛滥。
(2)由所学知识可知,河流携带的泥沙淤积为中下游地区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尼罗河河水下渗,地下水位上升,溶解两岸土壤盐分,降低土壤盐碱度;河水为中下游两岸农业发展带来了充足的灌溉水源。
(3)由所学知识可知,工程建设产生的影响应从有利方面和不利两方面来回答。积极影响:阿斯旺大坝的修建,提高了尼罗河灌溉、防洪、发电、养殖、航运等综合效益。消极影响:尼罗河下游沿岸平原由于失去了定期泛滥带来的天然肥料,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河口外海域内的沙丁鱼因失去饵料而迁往地中海北部;尼罗河下游径流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加重,海岸遭到侵蚀而后退;大坝建设,蓄水后会淹没文物、库区有大量人口需要迁移。
【点睛】
28.(1)低纬地区,气温较高,降水丰富(稀释海水,适应牡蛎排卵需要);入海河流众多,营造咸淡水交汇的环境,藻类丰富;河流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浮游生物多;海岸线曲折,形成众多海湾,浅海滩涂宽阔;两广沿岸红树林广布,海水水质优良。
(2)为人们提供美味和营养来源;作为一种经济贝类,能够创造经济收入;过滤海水的悬浮物和污染物,净化水质,减少赤潮的爆发;吸收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和钙元素,具有强大的固碳功能。
(3)夏季优质牡蛎供给不足。措施:加大科技研发,改良品种(培育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品种,全年保持肉质肥美);改善牡蛎养殖环境,控制养殖密度,提升牡蛎品质;适当扩大优质牡蛎养殖规模。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相关知识。
【详解】
(1)本题主要考查牡蛎养殖的自然区位优势,结合牡蛎的生长要求答题即可。两广地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降水丰富,降低海水的盐度,避免被憋死;牡蛎喜食海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尤其喜食硅藻,而两广地区的入海河流众多,营造咸淡水交汇的环境,藻类丰富,同时河流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浮游生物多,满足牡蛎的事物需求;海岸线曲折,形成众多海湾,浅海滩涂宽阔;两广沿岸红树林广布,海水水质优良,为牡蛎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
(2)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有利影响。牡蛎肉质肥美,为人们提供美味和营养来源,深受人们的喜爱;同时,牡蛎可以作为一种经济贝类,能够创造经济收入;每天能过滤150-200升含有各种浮游生物的海水,过滤海水的悬浮物和污染物,净化水质,减少赤潮的爆发;利用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和钙元素,形成碳酸钙壳体,吸收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和钙元素,具有强大的固碳功能。
(3)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牡蛎市场供应可能面临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问题:由材料“牡蛎的最佳品尝时间各地不同,两广地区是10月至春节前后,北方是12月至次年清明。”得出,牡蛎市场存在的问题是夏季优质牡蛎供给不足。
改进措施:从材料中“中科院研究所培育出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品种,该品种‘高蛋白、低脂肪’,具有无法繁育后代的特质。”可以得到,加大科技研发,改良品种,培育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品种,全年保持肉质肥美,满足夏季的供应需求;也可以同过人工干预,改善牡蛎养殖环境,控制养殖密度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提升牡蛎品质;适当扩大优质牡蛎养殖规模,满足市场需求。
【点睛】
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三大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A.气候——光照:影响农作物分布和产量;热量:影响农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降水:年降雨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B.地形——影响农业类型、农作物的垂直分布等,平原种植业,山区林业牧业;C.水源——是半干旱、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影响;D.土壤——土壤的酸碱性、肥力、土层的厚度、土壤的质地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影响;酸性土壤适宜种茶树、柑橘、竹、马尾松、杉木等;碱性土壤适宜种甜菜、沙棘、枸杞等。
2)技术经济因素:A.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类型和经营方式);B.技术装备——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将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加强农业的专业化进程;C.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培育良种、病虫害防治、作物栽培等;D.种植方式——单作、间作、套种、混作、连作;E.耕作制度——熟制,一年几熟
3)社会经济因素:A.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B.交通运输——对园艺业、乳畜业等影响大(冷藏保鲜技术使农产品的市场在地域上得到扩展);C.政策——国家宏观调控,引导农户调整农业生产;D.农产品的消费状况。
29.(1)近期为制作腊肉时节,猪肉需求量大;生猪调运受限;疫情防控,冷冻猪肉补给不足;面临春节,养殖户囤积生猪。
(2)多为农家散养,产业规模小;管理难度大,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屠宰加工能力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3)鼓励寻找腊肉原料的替代品;加强物价部门市场监管;提升屠宰场加工能力。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的有关知识。
【详解】
(1)三台县近期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主要从市场需求变化、疫情防控的限制、养殖户供给变化等方面来分析。在四川有做腊肉习俗,近期为制作腊肉时节,猪肉需求量大;中南六省全面实施生猪跨省禁运,生猪调运受限;冷冻食品外包装发现新冠病毒活体,本地实施防控,超市冷冻猪肉存量少。即将面临春节,养殖户囤积生猪,太高价格。
(2)根据材料信息,三台县养猪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养殖规模、环境污染、加工能力都能方面。存栏数量500头以上猪场3家,小规模猪场10家,其余多为农家散养,多为农家散养,产业规模小;规模小,管理难度大,散养易对环境造成水和空气污染;本地专业屠宰厂3家,日屠宰量80头左右,屠宰加工能力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3)当地猪肉价格上涨引发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猪肉价格上涨导致其它物价上涨,所以需要采取措施降低猪肉价格。积极鼓励农民加大饲养投入,积极鼓励寻找腊肉原料的替代品;加强物价部门市场监管,防止垄断和哄抬物价行为;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屠宰场加工能力。
【点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复习练习题,共7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2课时课时训练,共5页。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1课时测试题,共6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