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试题
展开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猴子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B.猴子比孩子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C.孩子被猴子气急了,因为拼命追赶猴子。
D.大家知道,即使孩子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
B.“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6个节气。
C.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
3.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轻蔑(miè) 龇牙(zī) 目瞪口呆(dènɡ)
B.输赢(yínɡ) 咧嘴(niě) 吾矛(wú)
C.锣鼓(luó) 名誉(yù) 弗能应(fú)
4.《田忌赛马》一文选自( )
A.《后汉书》 B.《三十六计》
C.《孙子兵法》 D.《史记》
5.古代年龄称谓中,豆蔻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弱冠”是指( )
A.女子年满十五岁。 B.少年十三四岁的年纪。
C.女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D.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6.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B.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C.其人/弗能应也。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二、填空题
7.照样子,写句子
左抵右挡
惊 怪 声 击
七 八 挑 拣
名 实 顶 立
8.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说明孩子所处的境地。
A.绝境 B.乐境 C.险境 D.窘境
(1)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
(2)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
(3)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4)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9.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自相矛盾》选自《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2)《跳水》是 国著名作家 的作品,文章主要讲述了 的故事,让我们认识了一位 的船长。
(3)“娉婷及笄女公子”恰好用来形容芳芳,芳芳今年 岁了;她的堂哥今年刚二十岁,正值 之年;她的爸爸今年四十岁,正是 之年。芳芳希望爸爸能健康地活到一百岁,也就是 之年。
三、文言文阅读
10.阅读课文《自相矛盾》 , 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自相矛 盾 弗 能应也
(2)解释下列加横线字的含义。
誉之曰: 物莫能陷也:
四、现代文阅读
11.课内阅读。
齐威王正在( )地夸耀自己的马,看见田忌和孙膑过来了,便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
齐威王( )地说:“那就来吧!”
一声啰响,赛马又开始了。
孙膑让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场①(胜 输)了。
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让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②(胜 输)了第二场。齐威王有点( )了。
第三场,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②(胜 输)了一场。这下,齐威王( )了。
(1)在文中①②③3个括号里选出合适的词语。
(2)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上文的括号里。
心慌 得意洋洋 目瞪口呆 轻蔑
(3)你认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
12.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
公元前353年,魏国出兵攻打赵国。精通兵法的魏国大将军庞涓率领军队一直打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城下。赵国将有亡国危险,连连向齐国求救。
这一天,齐威王召来军师孙膑,准备拜他为将。
孙膑辞谢说:“我受过酷刑,是个身体残缺不全的人,不适宜担任主帅。”
原来,孙膑曾和庞涓一起学兵法。后来庞涓当了魏惠王的将军,自知才能不如孙膑,就把他骗到魏国,在魏惠王面前诬陷他,削去了他的膝盖骨,还在他脸上刺字,好叫他永远不能出来做官。不久他被救到齐国,齐威王拜他为军师。
现在,齐威王见孙膑这样谦让,就改派田忌为将,仍让孙膑作为军师。
大队人马到达齐国国境线上时,田忌准备挥师直往赵国,以解邯郸之围。
孙膑劝阻道:“且慢,将军先听我打两个比方——凡是要解开杂乱打结的绳索,切不可心急地使劲去扯,而要冷静地找出它的结头,然后慢慢地解;假如去排解互相凶狠地斗殴的人,千万不可卷进去打成一团,而要避开双方的拳脚,只消找个空当猛击其中一方空虚无备的腹部,待挨揍的那个对手捧着肚子跪了下来,那么原来互相殴斗的局面,也就会改变了。”
田忌问:“您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先不去赵国,是吗?”
孙膑慢条斯理地说:“是的。现在魏国主力正在猛攻赵都邯郸,国内相当空虚。我们只要直捣魏都大梁,占据他们的交通要道,袭击他们守备空虚的地方,那么魏军主力必然会从赵国撤兵,赶回去抢救。这样,我们既可解邯郸之围,又能狠狠打击魏军,不是比赶到邯郸去厮杀要便利得多吗?”
田忌采纳了孙膑“围魏救赵”的计策,率军直奔大梁。魏军主帅庞涓得到这个消息,只得丢下邯郸,慌忙回国解大梁之围。可是,当魏军赶到桂陵,田忌、孙膑却在这里设下了伏兵。疲惫不堪的魏军刚一交手,就被打得溃不成军。这一仗,庞涓损失了两万人马,自己也险些当了孙膑的俘虏。
(1)将这个故事的名字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孙膑采取这种办法营救赵国有哪些好处?根据下面的提示来分析。
①在赵国求救时,孙膑带兵进攻魏国是为了 。
②孙膑率兵占据魏国交通要道是为了 。
(3)文中孙膑所说的话应该用( )的语气来朗读。
A.激动、高兴 B.沉着、自信 C.焦急、慌张
(4)结合短文内容,分析下列人物的性格。
庞涓: 孙膑:
五、写作题
13.有一天早晨,你睁开双眼,发现自己竟然穿越了!这是什么地方呢?接下来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赶紧开启穿越之旅,将可能发生的故事写下来吧!
答案部分
1.C
2.B
3.B
4.D
5.D
6.D
7.大;小;东;西;上;下;肥;瘦;有;无;天;地
8.(1)B
(2)D
(3)C
(4)A
9.(1)韩非子·难一;说话、办事情要实事求是,前后一致,不能故意夸大事实
(2)俄;列夫·托尔斯泰;一只猴子引逗孩子爬上桅杆而使孩子处于危险境地,船长用枪逼孩子跳入大海,最后化险为夷;冷静、机智、果断
(3)十五;弱冠;不惑;期颐
10.(1)máo;dùn;fú
(2)赞美;没有不
11.(1)①输 ②胜 ③胜
(2)得意扬扬 ; 轻蔑 ; 心慌 ; 目瞪口呆
(3)孙膑是一个善于观察分析、胸有成竹、足智多谋的人。
12.(1)围魏救赵
(2)使魏军从赵国撤兵;在魏军撤回的途中设下埋伏,以打击魏军
(3)B
(4)阴险狡诈;足智多谋
13.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