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第6节 电能习题课件ppt
展开(中考• 镇江)下列选项中,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家用电器是( )A.油烟机 B.电热毯 C.洗衣机 D.电风扇
(2020•娄底)下列事例,属于防止电流热效应产生危害的是( )A.养鸡场使用电热孵化器孵小鸡B.家里使用电热水壶烧水C.小明妈妈用电熨斗熨衣服D.电脑温度过高时,风扇会及时启动,给电脑降温
(中考•武汉)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的变化反应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装置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B.将左边容器中的电阻丝换成10 Ω的电阻丝后,就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C.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比右侧的大D.该实验装置是利用U形管中液体的热胀冷缩来反应电阻丝放出热量的多少的
【点拨】本题考查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由图可知,装置中两个5 Ω的电阻并联后再与一个5 Ω的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右端两个电阻的总电流和左端的电阻电流相等,即I右=I左,两个5 Ω的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知I右=I1+I2,两电阻阻值相等,则支路中电流相等,I1=I2,
所以右边容器中通过电阻的电流是左侧通过电流的一半,即是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由Q=I2Rt可知,左边容器中电阻产生的热量多,温度升得较快;因此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左侧液面高度差更大。将左边容器中的电阻丝换成10 Ω的电阻丝后,左右两端的电阻和电流都不同,没有控制好变量,所以不能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中考•宿迁)电炉中的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后变得很烫,而连接电炉的导线却不怎么热,主要是因为( )A.通过导线的电流小于通过电阻丝的电流B.导线的绝缘皮隔热C.导线散热比电阻丝快D.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阻丝的电阻,导线上产生的热量很少
(中考•自贡)将规格都是“220 V 100 W”的一台电风扇、一台电视机和一把电烙铁分别接入同一家庭电路中,通电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用电器产生的热量相同B.电风扇产生的热量最多C.电烙铁产生的热量最多D.电视机产生的热量最多
小明家的电热毯内的电阻丝断了,他爸爸把断了的电阻丝搭在一起,电热毯仍能使用,但不久又会在搭接处烧断。会在搭接处烧断的原因是( )A.电阻丝上搭接处电阻较小,造成局部过热B.电阻丝上搭接处电阻较大,造成局部过热C.电阻丝上搭接处电流比其他处电流小,造成局部过热D.电阻丝上搭接处电流比其他处电流大,造成局部过热
(中考•济宁)某导体电阻为10 Ω,通电5 min产生的热量是1 200 J,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在相等时间内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_J。
(2020•长春)一根100 Ω的电阻丝接入电路后,通过它的电流是0.2 A。求:(1)电阻丝两端的电压;
解:由题知,电阻丝电阻R=100 Ω,通过的电流I=0.2 A,由欧姆定律可得,电阻丝两端电压:U=IR=0.2 A×100 Ω=20 V;
(2)通电10 s电阻丝产生的热量。
解:由焦耳定律可得,通电10 s电阻丝产生的热量:Q=I2Rt=(0.2 A)2×100 Ω×10 s=40 J。
(中考·呼和浩特)判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下面公式选用正确的是( )A.UIt B.I2RtC.U2t/R D.前面三个都可以
【点拨】由于电热器是纯电阻电器,把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因此学生误认为在任何情况下,电热都等于电功。事实上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 (电功) 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才可用计算电功的公式来计算Q。一般情况下,利用焦耳定律Q=I2Rt计算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
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某同学将两段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1、R2分别密封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套装置。已知所用蓄电池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R1<R2,装入烧瓶的煤油质量相等。下列有关此探究活动的各种表述,错误的是( )
A.在此实验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温度计示数变化的大小体现出来的B.甲装置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是否有关C.比较相同通电时间内a、c两支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是否有关D.在相同的通电时间内,d温度计所在烧瓶中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最多
(中考•淄博)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阻大小的关系: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盛着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煤油,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甲烧瓶中的金属丝是铜丝,电阻比较小,乙烧瓶中的金属丝是镍铬合金丝,电阻比较大。
(1)通电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________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大,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________,产生的热量越多。(2)本实验使用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通过两段金属丝串联的方式,控制________及________相同;还使用了转换的科学方法,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想把该装置改成探究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则他应将其中一个烧瓶中的煤油换成________相同的水,将甲烧瓶中的铜丝换成与乙烧瓶中镍铬合金丝的________相等的镍铬合金丝,并将两个烧瓶中的金属丝做绝缘处理。
(中考•自贡)把一个标有“10 V 3 W”的小灯泡和定值电阻R串联后接在电压为12 V的电源上(如图所示),小灯泡恰能正常工作。该电路工作10 s定值电阻产生的热量是( )A.60 J B.36 J C.30 J D.6 J
(2020•丹东)如图是某品牌足浴盆工作时的简化电路,它有加热功能和按摩功能。加热电阻的阻值为48.4 Ω,电动机线圈电阻为2 Ω,电源电压为220 V稳定不变。求:
(1)加热电阻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是多少?
(2)在足浴盆中加入体积为4 L、初温为20℃的水,加热电阻正常工作420 s,它的电加热效率为80%,则水的温度会升高到多少摄氏度?[c水=4.2×103J/(kg•℃)]
解:加热电阻正常工作420 s产生热量:Q放=W=Pt=1000 W×420 s=4.2×105 J,电加热效率为80%,所以水吸收热量:Q吸=80%×Q放=80%×4.2×105J=3.36×105 J,
(3)启动按摩功能时,电动机启动,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为0.1 A,按摩10 min,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解:由焦耳定律可得,按摩10 min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Q=I2Rt=(0.1A)2×2 Ω×10×60 s=12 J。
(说理题)家用电器中有时会发生短路现象,例如,改装电器时,不小心使火线和零线直接连通造成短路,电线绝缘皮刮破或烤焦,电线盒用电器使用年限过长,绝缘皮破损或老化,也会使火线和零线直接连通或电器进水造成短路。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可知,由于导线的电阻很小,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非常大,会产生大量的热,使导线的温度急剧升高,很容易造成火灾。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解释: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非常大”和“很容易造成火灾”的原因。
(2020•宁波模拟)初春时节,小征的爸爸到小区门卫岗亭值夜班,岗亭里没有暖气,为了给爸爸取暖,小征把家里的电取暖器送到岗亭使用。接通电源工作一段时间后,小征发现电阻丝热的发红,而连接电阻丝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请你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帮助小征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解:因为电阻丝和导线是串联,通过的电流相等。但电阻丝的电阻比导线的电阻大得多,根据Q=I2Rt,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所以电阻丝热的发红,而连接电阻丝的导线却不怎么热。
(说理题)小明家装修,为了美观,想把所有电线都埋藏在墙壁里(俗称走暗线)。小明在查阅有关资料时了解到:埋藏在墙壁里的电线,要整条铺设,不能在墙壁里中途接驳。请你运用电学的相关知识解释其道理。(提示:导线接驳处的电阻增大)
解:在家庭电路中,导线接驳处因接触不良,该处的电阻较大,因为导线接驳处与其他导线串联在电路中,所以通过的电流相等、通电时间相等,根据Q=I2Rt,接驳处产生的热量较多,往往比别处更容易发热,甚至引起火灾。
(2020•宜昌)现在很多家庭和办公室采用新型管线饮水机,这种饮水机没有水仓,打开出水开关立即给水加热,出水口随即流出热水,停止出水时,加热就会停止。如图甲是某品牌新型管线饮水机,其额定电压220 V,额定功率为2 100 W。市面上还有另一种传统管线饮水机,如图乙,它有水仓,把水仓内的水加热到设定温度后供人饮用,若无人饮用时,水仓的水温降到一定程度后重新加热,功率为800 W左右。
(1)甲饮水机正常工作时电流有多大(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假如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设流入水温为18℃,流出水温为98℃,它每分钟流出多少千克热水?[c水=4.2×103J/(kg•℃)]
(2)小明家准备购置饮水机时,妈妈认为甲饮水机功率太大,浪费电,而且可能导致空气开关经常跳闸。请你判断哪一种饮水机更浪费电,并简要说明理由。你怎么解决甲饮水机导致空气开关跳闸的问题?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节 核能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节 核能习题课件ppt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6节 电能习题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6节 电能习题ppt课件,文件包含第6节电能pptx、电子教案第6节电能doc、补充习题第6节电能docx、预习作业第6节电能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节 核能习题ppt课件: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节 核能习题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习题链接,裂聚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