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口分布 练习(原卷版)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 - 副本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4193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人口分布 练习(原卷版)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 - 副本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4193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人口分布 练习(原卷版)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 - 副本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4193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人口分布 练习(解析版)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419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人口分布 练习(解析版)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419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人口分布 练习(解析版)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4193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11人口分布练习解析版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docx、11人口分布练习原卷版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副本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同步练习题一、单选题(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校高二期中)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完成下面小题。1.亚马逊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的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 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2.巴西高原东南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适宜 B.文化单一 C.地势崎岖 D.水力资源短缺【答案】1.B 2.A【解析】1.亚马逊河流域以平原为主,地形单一,A错误;区域内属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居住环境差,人口分布少,B正确;区域内生物资源、水资源、水能资源丰富,C错误;区域东临大西洋,D错误。故选B。2.巴西地处热带,终年高温,巴西高原东南部,地势较高,气候凉爽,适合居住,A正确;该地是西方殖民者首先开发的区域,文化多元,B错误;高原面上较为平坦,起伏小,且地势崎岖不利于形成聚落,C错误;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且资源短缺不利于人口聚集,D错误。故选A。(2021·黑龙江·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二期中)下图为加拿大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加拿大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南部多北部少 B.西部多东部少 C.中间多四周少 D.均沿河分布4.哈德孙湾沿岸人口稀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 B.水源 C.矿产 D.交通【答案】3.A 4.A【解析】3.读图,结合加拿大人口密度的图例可知,加拿大南部人口密度多在1-50人,北部人口密度1人以下,人口集中分布在南部地区,故其人口分布的特点是南多北少,A正确;BCD错误。故选A。4.据图,哈德逊湾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不适合人类生产生活,故人口稀少,A正确;哈德逊湾附近矿产资源丰富,有河流流经且临海,水源充足,海运便利,BCD错误。故选A。(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世界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人口占洲总面积及总人口的比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A.大洋洲 B.南美洲 C.亚洲 D.欧洲6.图示信息显示,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是( )A.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 B.集中于中低纬度地区C.集中于沿海地区 D.集中于交通便利地区【答案】5.A6.C【解析】5.读图可知,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的比例最高的大洲是大洋洲,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6.根据图中信息,世界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的比例在40%左右或以下,但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的比例都在40%以上,说明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沿海地区集中,C正确,根据图中信息无法得出人口,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低纬度地区、交通便利地区,ABD错误,所以选C。(2022·全国·高一)下图为中国人口分布图,图中黑河一腾冲线被称为“胡焕庸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完成下面小题。7.“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巨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发展 B.自然条件C.生育政策 D.地区开放程度8.下列能提高“胡焕庸线”西侧人口密度的合理措施是( )A.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B.强制实施人口西迁C.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D.实施海水西调工程【答案】7.B8.C【解析】7.结合图示可知"胡焕庸线”东侧地形较为平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自然环境优越,农业基础好,经济条件好,交通发达,人口集中分布,适宜人居;而西侧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降水较少,生态脆弱,环境的承载力小,经济落后,人口分布少,因此我国“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巨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自然条件,故B正确;经济发展水平、生育政策、地区开放程度不是导致我国人口分布东西差异的主要因素,ACD错误。所以选B。8.加大资源开发力度短期内可行,但未来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该措施不可取,A错误;强制实施人口迁移可能会出现社会动荡,引发一系列问题,B错误;实施海水西调工程工程量大,对沿途影响重大,甚至引发生态环境改变,D错误;“胡焕庸线”西侧气候较为干旱,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生态环境脆弱,因此要提高该地区人口密度,应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大该地区的人口承载量,C正确。所以选C。(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世界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不均衡性,形成了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目前全世界大约3/4的人口分布在5%的陆地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地区中,属于人口分布稠密区的是( )A.非洲地区 B.东亚地区 C.西亚地区 D.南极地区10.在世界上,人口稀疏区往往(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深居内陆、气候湿润 C.气候恶劣、远离海洋 D.靠近沿海、土壤肥沃11.在热带多雨地区,人口稠密的地方不是平原,而是高原和山地。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 C.土壤 D.气候12.我国人口分布可以分为东南和西北疏密悬殊的两部分,东南半壁人口稠密,西北半壁人口稀疏,此界线是( )A.漠河---腾冲线 B.秦岭--淮河一线 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黑河--腾冲线【答案】9.B10.C11.D12.D【解析】9.东亚地区气候适宜,地形比较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人口分布稠密,B正确。非洲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密度较小,A错误。西亚热带沙漠广布,山丘多,平原少,气温高,温差大,大部分地区不适宜人口居住,人口稀疏,C错误。南极地区终年酷寒,自然环境恶劣,没有常住人口分布,D错误。故选B。10.世界上人口稀疏区往往分布在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恶劣的地区,B错误、C正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区,靠近沿海、土壤肥沃的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交通便利,人口往往比较稠密,A、D错误。故选C。11.热带多雨地区,平原气候湿热,蚊虫滋生,不利于人类生存,A错误。高原和山地气候较为凉爽,蚊虫少,更有利于人类生存。因此影响热带多雨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气候,D正确,水源、土壤不是主要原因,B、C错误。故选D。12.由所学知识可知,“胡焕庸线”以西以北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干旱,自然环境恶劣,西北半壁人口稀疏;以东以南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季风气候显著,自然环境较好,东南半壁人口稠密,该线是以从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A错误、D正确。秦岭--淮河一线呈东西走向,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题意的“东南半壁人口稠密,西北半壁人口稀疏”不符合,B、C错误。故选D。(2021·河南·高二阶段练习)下表为我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五个行政区的面积、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数据统计。读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概况第六次人口普查第七次人口普查地区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总量(万人)人口密度(平方千米)人口总量(万人)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上海市0.632310362924873948湖北省18.5957233085775310陕西省20.5637331823953192四川省48.58041166836717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66218113258516 13.上海市人口密度远高于其它省市的首要因素( )A.位置 B.政治 C.面积 D.经济14.湖北省人口增幅较小,主要原因有①人口容量达极限值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③生态环境恶化④人口迁移频繁(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答案】13.D14.C【解析】13.影响我国的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目前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根据所学可知,上海市地处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对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因此人口迁入较多,人口密度较大。上海的人口密度与位置、政治、面积有一定关系,但不是首要因素,ABC错误。故选D。14.湖北省人口容量并未达到极限,①错误;湖北省地处中西部地区,随着经济发展,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增长为虽为正值,但人口增速较慢,②正确;湖北省生态环境虽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并未恶化,③错误;湖北省经济落后于东部地区,对人口的吸引力较低,人口迁出较多,因此人口增幅较小,④正确。②④正确,故选C。二、综合题15.(20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二中学高二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35年,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提出了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瑷珲—腾冲线,后改称黑河一腾冲线(图中虚直线)。近一百年来,我国人口分布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中国人口密度突变线(图中黑实线)是一条重要的人地关系突变线,它综合反映了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强度的限制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约束的适应。(1)指出图中虚线西北侧人口聚集区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2)有人预测中国人口密度突变线今后可能向西推移,试说明理由。【答案】(1)特点:人口聚集区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呈斑块状或带状分布于新疆绿洲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河谷地区。原因:虚线西北侧局部地区水源较充足,地形平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热量较为充足,适合农业发展。(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密度突变线以西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环境人口容量增加,人口密度增加;跨流域调水工程能够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用水问题,缓解当地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使得生活和生产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人口密度增加。【解析】本题以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为载体,考查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特点及原因等内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1)读图分析可知,分布特点:人口聚集区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呈斑块状或带状分布于新疆绿洲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河谷地区。原因:虚线西北侧局部地区,像新疆绿洲因为有天山昆仑山高山冰雪融水形成绿洲;河西走廊因为有祁连山冰雪融水补给,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因为靠近黄河,能够引黄灌溉,使得水源较充足,地形平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而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只有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热量较为充足,适合农业发展,适合人类生存。(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密度突变线以西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环境人口容量增加,人口密度增加;跨流域调水工程能够缓解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用水问题,再加上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节水农业发展、耐旱作物种植以及人们的节水意识提高,都能够缓解当地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使得生活和生产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人口密度增加。16.(2021·江苏·高二学业考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目前世界人口处在快速增长的时期,我们形容为“人口爆炸”,截止2021年11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75.9亿之多,但人口密度在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全球夜间灯光地图可以帮助人们直观地观察到全球人口的分布状况。全球夜间灯光地图是利用卫星对地球各区域的夜间进行遥感拍照,收集地面的灯光照明情况并成像绘制而成。图为某日全球夜间灯光地图。(1)说明世界人口总体分布特点。(2)说出南美洲人口分布特点并解释原因。(3)夜间灯光地图会有一定误差,请分析其原因。【答案】(1)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主要集中在距海较近地带;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地带;主要趋向于城镇地区。(2)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和山间谷地。原因是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疟疾肆虐;而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间谷地气候凉爽,雨量适中,排水通畅,超出疟蚊分布上限,人们可免受疟疾等疾病袭扰。(3)有些区域实际人口数量较多,但因经济发展水平低,而导致灯光暗淡。【解析】(1)根据材料,全球夜间灯光地图可以帮助人们直观地观察到全球人口的分布状况。从图中可看出,北半球中低纬度及其近海地区亮度大,说明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主要集中在距海较近地带;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地带;主要趋向于城镇地区。因为北半球中低纬度,特别是近海地带,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城镇人口密度大,乡村人口密度小。(2)从图中可以看出,南美洲的巴西高原,高原的东南沿海,亮度较大,说明这些地区人口多。南美洲热带面积大,热带地区的平原(如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合居住,而高原和山间谷地气候凉爽,雨量适中,排水通畅,有利于人们生存和居住,所以南美洲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和山间谷地。 (3)非洲人口较多,但图中反映的亮度并不大,主要是因为非洲经济发展水平低,而导致灯光暗淡,所以用夜间灯光地图观察人口分布会有一定误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一节 人口分布同步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一课一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人口分布课堂检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