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展开2021-2022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认真选择(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华古诗词浩如烟海。下列古诗词中除哪项外,都描述了生命现象( )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B.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一叶落知天下秋。植物的落叶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哪些特征( )
①生长发育
②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③适应环境
④繁殖后代
⑤遗传和变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④⑤
3.李时珍是我国16世纪卓越的医学家、药学家,他为了探究穿山甲的主要食物是否为白蚁,特地跑到山里,对穿山甲的生活习性进行较长一段时间的实地察看和记录。他主要采用下列哪种方法进行研究(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文献法 D.比较法
4.一块正在被农民耕种的田地里,生产者是( )
A.耕地的老农 B.田地里的庄稼
C.耕地的牛 D.田地里的所有植物
5.南极科考队员工作完成后返回时必须将使用过的塑料、金属等物品带离南极,还要把人的尿液、粪便带离南极,因为南极( )
A.分解者很少 B.没有消费者 C.治污设施少 D.没有分解者
6.生物实验室的水族箱里生活着水生的植物和动物以及其它小生物。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原因是( )
A.动物会释放二氧化碳
B.植物能为动物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C.其它小生物会分解动物和植物
D.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一定的调节能力
7.学习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后,老师设计如图概念图来表示动植物细胞结构之间的关系,图中阴影部分的内容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⑥线粒体 ⑦液泡
A.①⑤⑥⑦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
8.使用显微镜时,可参照如图快速判断“污物”的位置,图中①②分别为( )
A.装片、目镜 B.装片、装片 C.目镜、目镜 D.目镜、装片
9.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④控制细胞内物质的运输
B.西瓜的汁液主要来自于⑤
C.⑦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D.②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10.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角度看,图中与其它三者不同的是( )
A. B.
C. D.
1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首先滴加的液体应该是( )
A.清水 B.酒精 C.碘液 D.生理盐水
12.洋葱被称为“蔬菜皇后”,对癌症、心血管等疾病有预防作用。洋葱细胞分裂时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细胞的哪个结构提供的( )
A.线粒体 B.线粒体和叶绿体
C.叶绿体 D.细胞核
13.下列生物体的结构与结构层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筛管——器官 B.叶——组织 C.血液——组织 D.蕃茄——系统
14.疟原虫与草履虫的基本结构相似,部分时期寄生在人的红细胞内,破坏血红蛋白。有关疟原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单细胞生物 B.有细胞壁和线粒体
C.会引起人体贫血 D.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15.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角度看,如表选项中与图相符的是( )
1
2
3
4
A
蛋白质
细胞核
染色体
细胞
B
细胞
染色体
蛋白质
DNA
C
植物体
根
输导组织
细胞
D
人体系统
器官
肌肉组织
上皮组织
A.A B.B C.C D.D
16.在载玻片上滴甲、乙两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连通两滴培养液,在甲的左侧放少许食盐(如图),发现草履虫从甲转移到乙中,这一实验说明生物能( )
A.繁殖后代 B.进行呼吸
C.由小长大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7.下列连线不能正确表示生物与其主要特征的是( )
A.石花菜——有根和叶的分化
B.银杏——有种子无果实
C.墙藓——有茎和叶的分化
D.油菜——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18.某同学想探究“植物的生活是否需要无机盐”,于是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培养。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本实验提出的假设是植物的生活需要土壤浸出液
B.实验说明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C.A装置中的水可以用池塘水或井水代替
D.本实验采用的是无土栽培技术,A 组和B组形成了对照实验
19.如图为绿色开花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示意图,其中的①~④依次表示的结构是( )
A.卵细胞、胚胎、胚、果皮 B.卵细胞、胚、种子、果皮
C.种子、果皮、胚、果实 D.胚泡、种子、果皮、胚
20.给植物输液打针如图所示,这是近年来植物施肥常见的方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输液袋中肥料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
B.输液针应插到植物茎的本质部(内含有导管)
C.输液针应插到植物茎的韧皮部(内含有筛管)
D.肥料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是蒸腾作用
21.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农业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粮食、蔬菜和花卉的生产。使用营养液栽培植物时,需要不断向营养液中通入空气(如图),这样做最主要的目的是( )
A.促进蒸腾作用进行 B.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C.促进无机盐的吸收 D.促进叶的光合作用
2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与此无关的是( )
A.某同学跑步消耗的能量来自早餐中的米饭
B.小兔以草原上的绿草为食
C.大树为小动物们遮风挡雨
D.小鸟以草籽为食
23.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有时要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但有时又要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下面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低温贮藏水果、蔬菜
B.小麦种子晒干入仓
C.贮藏粮食时,密闭的粮仓内冲加二氧化碳
D.农田及时松土
24.找关键词是学习生物的好方法。小明记录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键词如下,错误的是( )
选项
项目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A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B
条件
需要光
不需要光
C
场所
叶绿体
线粒体
D
实质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A.A B.B C.C D.D
25.下列不属于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是( )
A.森林覆盖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B.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沙化
C.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趋势
D.人均森林资源丰富
二、感受图形(本大题包括26~28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26.(5分)如图是五种不同植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A是肾藏,B是银杏,C是葫芦藓,D是桃,E是衣藻。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内填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中植物只能生活在水中的是衣藻,它所代表的植物类群与其他植物类群相比较,主要特征是 。图中可以产生孢子且体内具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的是[ ] 。
(2 )图中①②所示结构都是植物的 器官;但二者在结构上存在明显不同,其中②比①多了起保护作用的 ,因而生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都更强。
(3)图中植物都与环境密切依存,其中[ ] 所属类群的植物对环境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非常敏感,常做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7.(5分)大熊猫的学名叫猫熊,是我国的国宝。大熊猫的数量很少,在自然状况下很难相遇,因此繁殖后代比较困难。科学家正尝试用克隆的办法来繁育大熊猫,克隆过程示意图如下:
(1)如图所示的克隆过程中,新组合的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来自 (写标号)。
(2)大熊猫的体细胞内有2n条染色体,大熊猫卵细胞内有n条染色体,新组合的细胞内有 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的主要成分都是 和蛋白质。
(3)下面关于大熊猫的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之间的层次关系图,正确的是 。
(4)大熊猫A是一只雄性大熊猫,B和C是雌性大熊猫,新生大熊猫D的性别为 性。这说明了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28.(5分)如图是菊花植株的相关结构.请据图回答(“[]”内填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1)构成菊花植株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图甲中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吸收的大部分水分通过图丙中的[①]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图丙的[③] 是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作用。
(3)图乙从开花到结果必须经历 两个重要生理过程。花的主要结构是 。
三、科学探究(本大题包括29~31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29.(5分)BMI( 体重指数)指标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测试项目,可以衡量人体的肥胖程度( BMI<185偏瘦、BMI为18.5﹣23.9正常、BMI≥24超重)。为研究肥胖与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关系,科研人员开展了实验研究。请你根据实验研究过程以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在口腔中,食物中的小部分淀粉被唾液中的淀粉酶分解为 (填“麦芽糖”或“葡萄糖“)。
(2)实验采集不同BMI范围受试者的新鲜唾液,用碘淀粉比色法(通过比较或测量溶液颜色深浅确定含量的方法),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实验步骤如表所示:
试管
处理方法
1号试管
测定管
加入淀粉液
1.0mL
1.0mL
加入不同液体后摇匀
0.1mL清水
A
加入碘液
0.5mL
0.5mL
加入蒸馏水
加至25mL
加至25mL
水浴保温5分钟
B
37℃
①测定管“A”处应加入 ,本实验中设置1号试管的目的是起着对照作用。
②1号试管“B”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 ℃。
③首先,通过目视比色法(用眼比较溶液颜色的深浅)观察,记录并比较不同受试者测定管蓝色褪去时间,若褪色时间越快,褪色越彻底,说明唾液淀粉酶活性 (填“越高”或“越低”)。
④科研人员利用光电比色法(借助光电比色计测量溶液吸光度,求出被测物质的含量),进一步测定不同BMI指数范围受试者唾液淀粉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平均值如图所示,分析数据可知,肥胖与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关系是 。
30.(5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进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结果整理于如表.请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说明部分,均认为条件适宜)
组别
装置
标号
种子所处的环境
种子
数
发芽率
(%)
温度(℃)
湿度
光照
甲
A
25
潮湿
有光
100
96
B
5
潮湿
有光
100
0
乙
C
25
干燥
无光
5
0
D
25
潮湿
无光
5
100
丙
E
25
潮湿
有光
100
97
F
25
潮湿
无光
100
98
(1)甲组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需要 .
(2)乙组设计的实验与甲、丙两组的相比,设计上存在着缺陷,请指出: .
(3)要证明光照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无影响,应选用 组的实验装置,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4)装置A、E、F中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原因是 (种子处于休眠期除外).
31.(5分)如图是探究植物进行某些生理活动过程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A装置在实验中为B装置中的绿色植物提供 。
(2)当甲试管中的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
证明B中植物进行了 作用。
(3)将玻璃罩内叶片取下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4)该装置在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罩内壁会出现许多水珠,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
四、分析应用(本大题包括32~3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32.(10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谚语或者诗句。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其中的食物链可以写成: 。
如果黄雀被大量捕杀,则蝉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会 (填“增加”、“减少”“不变”)。
(2)“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说明黄鼠狼和鸡的关系是 (填“竞争”、“共生”、
“寄生”、“捕食”)。
(3)“春雨贵如油”说明 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4)“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叶化作春泥是因为生态系统中 所起的作用。
33.(10分)甲,乙两地出产同种甜瓜,甲地甜瓜比乙地的甜。经调查,在甜瓜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详见如表。
平均温度(℃)
甲地
乙地
白天
33
33
夜间
12
22
(1)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 进行,所以甲地甜瓜比乙地的甜,是因为甲地甜瓜 消耗的有机物少。
(2)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环境温度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为 。
(3)如图是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测得甲地甜瓜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绘制成的曲线图。分析曲线并回答问题:
①7﹣10时的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的原因是 。
②10﹣12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是因为此时间段温度高,导致气孔关闭,因此进入叶肉细胞中的 ,光合作用减弱。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认真选择(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华古诗词浩如烟海。下列古诗词中除哪项外,都描述了生命现象( )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B.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解答】解:ABD、诗中的:向阳花、红杏、小荷、蜻蜓都具有生物的特征,都属于生物,故诗中的现象都属于生命现象;
C、诗中没有生物,不包含生命现象。
故选:C。
2.一叶落知天下秋。植物的落叶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哪些特征( )
①生长发育
②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③适应环境
④繁殖后代
⑤遗传和变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④⑤
【分析】生物的主要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植物的落叶现象首先说明②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同时体现了③生物对寒冷环境的适应特征。
故选:C。
3.李时珍是我国16世纪卓越的医学家、药学家,他为了探究穿山甲的主要食物是否为白蚁,特地跑到山里,对穿山甲的生活习性进行较长一段时间的实地察看和记录。他主要采用下列哪种方法进行研究(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文献法 D.比较法
【分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分类、观察、实验等方法等。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李时珍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察看和记录穿山甲的生活习性的。
【解答】解:A、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B、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医学家李时珍就是在自然状态下来研究药物的。
C、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
D、比较法是一种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故选:B。
4.一块正在被农民耕种的田地里,生产者是( )
A.耕地的老农 B.田地里的庄稼
C.耕地的牛 D.田地里的所有植物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自养的细菌也属于生产者。
(3)消费者主要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还有寄生的细菌、病毒、植物。
(4)分解者是指细菌、真菌等腐生微生物和少部分腐生动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解答】解:A、耕地的老农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A不符合题意。
B、田地里地庄稼是指人种植的农作物,一般是指人们日常所食用的一些谷物,都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属于生产者,B符合题意。
C、耕地的牛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C不符合题意。
D、田地里有些植物如菟丝子,寄生在其它植物体上,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消费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南极科考队员工作完成后返回时必须将使用过的塑料、金属等物品带离南极,还要把人的尿液、粪便带离南极,因为南极( )
A.分解者很少 B.没有消费者 C.治污设施少 D.没有分解者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大多数的细菌、真菌能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这些腐生的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解答】解:由于人体尿液、粪便须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才能转变成植物可利用的无机物,而南极地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都较少,尤其是分解者,所以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
故选:A。
6.生物实验室的水族箱里生活着水生的植物和动物以及其它小生物。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原因是( )
A.动物会释放二氧化碳
B.植物能为动物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C.其它小生物会分解动物和植物
D.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一定的调节能力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解答】解:实验室中的水族箱里生活着水生的植物和动物以及其它小生物。可见这样的水族馆既包括了水族箱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是一个生态系统。
故选:D。
7.学习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后,老师设计如图概念图来表示动植物细胞结构之间的关系,图中阴影部分的内容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⑥线粒体 ⑦液泡
A.①⑤⑥⑦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
【分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解答】解: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洋葱鳞片叶细胞中无叶绿体(绿色部位的细胞中具有),所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同的结构是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⑥线粒体。
故选:B。
8.使用显微镜时,可参照如图快速判断“污物”的位置,图中①②分别为( )
A.装片、目镜 B.装片、装片 C.目镜、目镜 D.目镜、装片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显微镜视野中污点位置的判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解答】解: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移动玻片,污物移动,在玻片上;污物不动,转动目镜,污物移动在目镜上,污物不动,在物镜上。
故选:A。
9.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④控制细胞内物质的运输
B.西瓜的汁液主要来自于⑤
C.⑦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D.②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分析】观图可知: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解答即可。
【解答】解:A、④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A错误;
B、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所以西瓜的汁液主要来自于⑤液泡,B正确;
C、⑦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C错误;
D、②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 作用,D错误.
故选:B。
10.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角度看,图中与其它三者不同的是( )
A. B.
C. D.
【分析】因为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植物没有系统这个结构,故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解答即可。
【解答】解:组织:细胞经过分化形成了许多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群,把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做组织,C属于组织,
器官:生物体的器官都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的,这些组织按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叶、茄子、心脏属于器官,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首先滴加的液体应该是( )
A.清水 B.酒精 C.碘液 D.生理盐水
【分析】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步骤:
①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滴: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③刮。用消毒的牙签在口腔内侧刮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④涂: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
⑤盖:盖上盖玻片,注意避免产生气泡。
⑥染:用碘液染色,用吸水纸吸引。
【解答】解: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人的细胞液的浓度与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一致,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因吸水而膨胀,或失水而皱缩,应向载玻片上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
故选:D。
12.洋葱被称为“蔬菜皇后”,对癌症、心血管等疾病有预防作用。洋葱细胞分裂时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细胞的哪个结构提供的( )
A.线粒体 B.线粒体和叶绿体
C.叶绿体 D.细胞核
【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解答】解: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13.下列生物体的结构与结构层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筛管——器官 B.叶——组织 C.血液——组织 D.蕃茄——系统
【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解答】解:A、筛管属于输导组织,能够运输有机物,A错误。
B、叶是器官,由不同组织构成,B错误。
C、血液属于流动的组织,是结缔组织,C正确。
D、番茄属于生殖器官,不是系统,D错误。
故选:C。
14.疟原虫与草履虫的基本结构相似,部分时期寄生在人的红细胞内,破坏血红蛋白。有关疟原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单细胞生物 B.有细胞壁和线粒体
C.会引起人体贫血 D.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分析】生物圈中有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他们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解答即可。
【解答】解:A、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疟原虫属于单细胞生物,A正确;
B、疟原虫属于单细胞动物,无细胞壁,B错误;
C、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疟原虫每发作一次就破坏大量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会引起人体贫血,C正确;
D、疟原虫是单细胞的动物,一个细胞就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B。
15.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角度看,如表选项中与图相符的是( )
1
2
3
4
A
蛋白质
细胞核
染色体
细胞
B
细胞
染色体
蛋白质
DNA
C
植物体
根
输导组织
细胞
D
人体系统
器官
肌肉组织
上皮组织
A.A B.B C.C D.D
【分析】由图示可知,1包含2,2包含3,3包含4,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4细胞包含2细胞核,2细胞核中有3染色体,3染色体包括1蛋白质和DNA,与图不相符。
B、1细胞包含细胞核,细胞核中有2染色体,染色体包括蛋白质和DNA,3和4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与图不相符。
C、植物体具有根,根中含有输导组织,组织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与图相符。
D、系统是由器官组成的,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但是肌肉组织和上皮组织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与图不相符。
故选:C。
16.在载玻片上滴甲、乙两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连通两滴培养液,在甲的左侧放少许食盐(如图),发现草履虫从甲转移到乙中,这一实验说明生物能( )
A.繁殖后代 B.进行呼吸
C.由小长大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草履虫具有应激性,即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在甲草履虫培养液左侧放少许食盐,会使培养液的浓度增大,草履虫失水,甚至会把草履虫杀死,因此食盐对草履虫来说是不利刺激,故草履虫从甲向乙运动。
故选:D。
17.下列连线不能正确表示生物与其主要特征的是( )
A.石花菜——有根和叶的分化
B.银杏——有种子无果实
C.墙藓——有茎和叶的分化
D.油菜——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分析】(1)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解答】解:A、石花菜是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A错误。
B、银杏属于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B正确。
C、石花菜藓属于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C正确。
D、油菜属于被子植物,有真正的花和果实。D正确。
故选:A。
18.某同学想探究“植物的生活是否需要无机盐”,于是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培养。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本实验提出的假设是植物的生活需要土壤浸出液
B.实验说明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C.A装置中的水可以用池塘水或井水代替
D.本实验采用的是无土栽培技术,A 组和B组形成了对照实验
【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磷肥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钾肥则有利有机物向植物储存器官内转运。土壤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分析解答。
【解答】解:A、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本实验唯一变量是无机盐,而不是土壤浸出液,故作出的假设是植物的生活需要(或不需要)无机盐,A错误;
B、通过这个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还不能说明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B错误;
C、因为池塘水或井水中也可有无机盐存在,为保证变量唯一性,A装置的水不能用池塘水或井水代替,C错误;
D、无土栽培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配制而成的营养液来培养植物的做法。本实验采用的是无土栽培技术,实验中,设计A盛蒸馏水试管的目的是与B组形成对照,D正确。
故选:D。
19.如图为绿色开花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示意图,其中的①~④依次表示的结构是( )
A.卵细胞、胚胎、胚、果皮 B.卵细胞、胚、种子、果皮
C.种子、果皮、胚、果实 D.胚泡、种子、果皮、胚
【分析】一朵完整的花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由于细胞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子房逐渐膨大,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解答】解: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子房的发育如下:
可见,①应填卵细胞,②胚,③种子,④果皮。
故选:B。
20.给植物输液打针如图所示,这是近年来植物施肥常见的方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输液袋中肥料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
B.输液针应插到植物茎的本质部(内含有导管)
C.输液针应插到植物茎的韧皮部(内含有筛管)
D.肥料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是蒸腾作用
【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有机物,水和无机盐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
【解答】解:A、给植物打针输液就是在枝干上用针由上向下刺45度的斜孔至木质部,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水和无机盐,A正确。
B、植物茎的木质部里有导管,运输的是水和无机盐,所以“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植物茎的木质部,B正确。
C、植物茎的韧皮部里有筛管,运输的是有机物,C错误。
D、肥料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是蒸腾作用,D正确。
故选:C。
21.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农业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粮食、蔬菜和花卉的生产。使用营养液栽培植物时,需要不断向营养液中通入空气(如图),这样做最主要的目的是( )
A.促进蒸腾作用进行 B.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C.促进无机盐的吸收 D.促进叶的光合作用
【分析】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保证培养液中有充足氧气,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解答】解:营养液中的植物长期在液体的环境中,根因得不到充足的氧,影响呼吸,从而影响生长,培养过程中要经常给营养液通入空气,其目的是促进植物根部呼吸。
故选:B。
2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与此无关的是( )
A.某同学跑步消耗的能量来自早餐中的米饭
B.小兔以草原上的绿草为食
C.大树为小动物们遮风挡雨
D.小鸟以草籽为食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是完成了物质转化: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同时放出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二是完成了能量转化: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是自然界中的能量源泉。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促进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解答】解:ABD、某同学跑步消耗的能量来自早餐中的米饭、小兔以草原上的绿草为食、小鸟以草籽为食都体现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生物圈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的来源。ABD不符合题意;
C、大树为小动物们遮风挡雨体现了大树对小动物的保护,不能体现为小动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的来源,C符合题意。
故选:C。
23.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有时要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但有时又要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下面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低温贮藏水果、蔬菜
B.小麦种子晒干入仓
C.贮藏粮食时,密闭的粮仓内冲加二氧化碳
D.农田及时松土
【分析】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受水分、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影响。
【解答】解:A、温度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低温贮藏水果、蔬菜可以抑制水果、蔬菜呼吸作用,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B、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
C、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浓度高都会抑制呼吸作用,藏粮食的仓库中充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抑制了粮食呼吸作用,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延长了粮食的储藏时间;
D、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土壤板结,土壤中的氧气减少,不利于根的呼吸;给植物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
因此,选项ABC的目的都是为了抑制呼吸作用,选项D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呼吸作用。
故选:D。
24.找关键词是学习生物的好方法。小明记录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键词如下,错误的是( )
选项
项目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A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B
条件
需要光
不需要光
C
场所
叶绿体
线粒体
D
实质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A.A B.B C.C D.D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和氧,并储存能量的过程,用公式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
(2)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互相联系、互为相反的两个过程,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为: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条件
光
有光无关
场所
叶绿体
线粒体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
产物
有机物、氧
二氧化碳、水
能量
储存能量
释放能量
联系
相互联系、互相依存
根据表格对比可知:光合作用应该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因此选项D的说法错误。
故选:D。
25.下列不属于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是( )
A.森林覆盖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B.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沙化
C.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趋势
D.人均森林资源丰富
【分析】人类社会因发展而大量砍伐森林、过度放牧、破坏植被,使我国植被遭到巨大破坏,解答即可。
【解答】解: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①森林覆盖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②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沙化;③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趋势;人均森林资源丰富不属于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故选:D。
二、感受图形(本大题包括26~28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26.(5分)如图是五种不同植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A是肾藏,B是银杏,C是葫芦藓,D是桃,E是衣藻。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内填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中植物只能生活在水中的是衣藻,它所代表的植物类群与其他植物类群相比较,主要特征是 生活在水中,无根、茎、叶的分化 。图中可以产生孢子且体内具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的是[ A ] 蕨类植物 。
(2 )图中①②所示结构都是植物的 生殖 器官;但二者在结构上存在明显不同,其中②比①多了起保护作用的 果皮 ,因而生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都更强。
(3)图中植物都与环境密切依存,其中[ C ] 葫芦藓 所属类群的植物对环境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非常敏感,常做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分析】1、根据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
2、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3、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
4、图中A肾蕨是蕨类植物,B银杏是裸子植物,C葫芦藓是苔藓植物,D桃子是被子植物,E衣藻是藻类植物。
【解答】解:(1)E衣藻生活在水中,无根、茎、叶的分化,属于藻类植物。图中A蕨类植物植株长得比较高大,结构也更为复杂,是因为A有真正的根,并且分化出了输导组织。
(2)图中①是种子,②是果实。种子和果实都属于生殖器官。B、D两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用种子繁殖,但D类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3)C葫芦藓是苔藓植物。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苔藓植物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故答案为:(1)生活在水中,无根、茎、叶的分化;A蕨类植物。
(2)生殖;果皮。
(3)C苔藓植物。
27.(5分)大熊猫的学名叫猫熊,是我国的国宝。大熊猫的数量很少,在自然状况下很难相遇,因此繁殖后代比较困难。科学家正尝试用克隆的办法来繁育大熊猫,克隆过程示意图如下:
(1)如图所示的克隆过程中,新组合的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来自 B (写标号)。
(2)大熊猫的体细胞内有2n条染色体,大熊猫卵细胞内有n条染色体,新组合的细胞内有 2n 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的主要成分都是 DNA 和蛋白质。
(3)下面关于大熊猫的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之间的层次关系图,正确的是 A 。
(4)大熊猫A是一只雄性大熊猫,B和C是雌性大熊猫,新生大熊猫D的性别为 雄 性。这说明了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分析】克隆指的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者基因相同的动物。它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
【解答】解:(1)图中大熊猫的培育是经过供核细胞和受体细胞(去核)的结合形成融合细胞,进行细胞分裂、分化,从而形成胚胎细胞,再进行胚胎移植,因此科学家培育出大熊猫所采用的生物技术是克隆技术。在此过程中A供核,B供细胞膜和细胞质,细胞分裂、分化需要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有机物。
(2)大熊猫B的卵细胞是在 卵巢(器官)中产生的,其中有n条染色体,则新组合的细胞中有2n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的主要组成物质都是蛋白质和DNA。
(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因此,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大小关系如图A。
(4)A供核,B供细胞膜和细胞质,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所以新生大熊猫D的性别为雄性。
故答案为:
(1)B
(2)2n;DNA
(3)A
(4)雄
28.(5分)如图是菊花植株的相关结构.请据图回答(“[]”内填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1)构成菊花植株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细胞 。
(2)图甲中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 ] 成熟区 吸收的大部分水分通过图丙中的[①]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图丙的[③] 叶脉 是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作用。
(3)图乙从开花到结果必须经历 传粉和受精 两个重要生理过程。花的主要结构是 花蕊 。
【分析】图甲根尖的结构,其中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
丙图中①是上表皮,②是栅栏组织,③是叶脉,④是气孔。
【解答】解:(1)菊花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2)根的生长主要是图甲中C分生区细胞分裂和B伸长区细胞伸长的结果。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图甲中A成熟区,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木质部里的导管向上运输到叶。水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由叶的④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图丙的③叶脉是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作用。
(3)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花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因为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故答案为:(1)细胞
(2)A成熟区;叶脉
(3)传粉和受精;花蕊
三、科学探究(本大题包括29~31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29.(5分)BMI( 体重指数)指标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测试项目,可以衡量人体的肥胖程度( BMI<185偏瘦、BMI为18.5﹣23.9正常、BMI≥24超重)。为研究肥胖与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关系,科研人员开展了实验研究。请你根据实验研究过程以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在口腔中,食物中的小部分淀粉被唾液中的淀粉酶分解为 麦芽糖 (填“麦芽糖”或“葡萄糖“)。
(2)实验采集不同BMI范围受试者的新鲜唾液,用碘淀粉比色法(通过比较或测量溶液颜色深浅确定含量的方法),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实验步骤如表所示:
试管
处理方法
1号试管
测定管
加入淀粉液
1.0mL
1.0mL
加入不同液体后摇匀
0.1mL清水
A
加入碘液
0.5mL
0.5mL
加入蒸馏水
加至25mL
加至25mL
水浴保温5分钟
B
37℃
①测定管“A”处应加入 0.1mL蒸馏水 ,本实验中设置1号试管的目的是起着对照作用。
②1号试管“B”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 37 ℃。
③首先,通过目视比色法(用眼比较溶液颜色的深浅)观察,记录并比较不同受试者测定管蓝色褪去时间,若褪色时间越快,褪色越彻底,说明唾液淀粉酶活性 越高 (填“越高”或“越低”)。
④科研人员利用光电比色法(借助光电比色计测量溶液吸光度,求出被测物质的含量),进一步测定不同BMI指数范围受试者唾液淀粉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平均值如图所示,分析数据可知,肥胖与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关系是 BMI值越小,人体越瘦,唾液淀粉酶活性越强 。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解答】解:(1)淀粉的消化先是经过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初步消化,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之后在小肠中彻底分解为葡萄糖。
(2)①依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和对照的基本原则,1号试管应该是对照组,不含唾液淀粉酶,因此1号试管应该滴入0.1mL蒸馏水,与测定管形成对照。
②本实验的变量为唾液淀粉酶的有无,除此之外其他因素均相同,所以B处温度同样为37℃。
③测定管滴加碘液后变蓝,但是测定管中含有唾液淀粉酶,会将淀粉分解,蓝色则会消失,蓝色褪去时间越快,褪色越彻底,说明唾液淀粉酶活性越高。
④通过比较柱状图所示数据可知,偏瘦的人唾液淀粉酶活性最高,偏胖的人唾液淀粉酶活性最低,由此可得出:BMI值越小,人体越瘦,唾液淀粉酶活性越强。
故正确答案为:(1)麦芽糖
(2)①0.1mL蒸馏水
②37
③越高
④BMI值越小,人体越瘦,唾液淀粉酶活性越强
30.(5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进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结果整理于如表.请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说明部分,均认为条件适宜)
组别
装置
标号
种子所处的环境
种子
数
发芽率
(%)
温度(℃)
湿度
光照
甲
A
25
潮湿
有光
100
96
B
5
潮湿
有光
100
0
乙
C
25
干燥
无光
5
0
D
25
潮湿
无光
5
100
丙
E
25
潮湿
有光
100
97
F
25
潮湿
无光
100
98
(1)甲组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需要 适宜的温度 .
(2)乙组设计的实验与甲、丙两组的相比,设计上存在着缺陷,请指出: 种子的数量较少 .
(3)要证明光照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无影响,应选用 丙 组的实验装置,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
(4)装置A、E、F中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原因是 种子已失去生命力 (种子处于休眠期除外).
【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①充足的空气、②适宜的温度、③适量的水分.自身因素为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据此解答.
【解答】解:(1)在实验中,甲组A装置种子处在湿润的25℃环境中,甲组B装置种子处在干燥的5℃环境中,变量是温度,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结果甲组B装置中的种子不萌发,而甲组A装置种子萌发,可以得出结论为: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故甲组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2)乙组的实验设计与甲、丙两组相比,设计上存在着缺陷是种子的数量较少.
(3)丙组中E装置的种子和F装置的种子除光照以外其他条件均相同,唯一的变量是光照.所以,要证明光照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无影响,应选用丙组的实验装置,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4)装置A、E、F中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原因是种子已失去生命力(种子处于休眠期除外).
故答案为:(1)适宜的温度
(2)种子的数量较少;
(3)丙;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4)种子已失去生命力;
31.(5分)如图是探究植物进行某些生理活动过程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A装置在实验中为B装置中的绿色植物提供 二氧化碳 。
(2)当甲试管中的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 氧气
证明B中植物进行了 光合 作用。
(3)将玻璃罩内叶片取下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淀粉 。
(4)该装置在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罩内壁会出现许多水珠,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蒸腾作用 。
【分析】(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5)氧气有帮助燃烧的特性,如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装满氧气的瓶口,木条猛烈燃烧,表明氧气有帮助燃烧的特性。
【解答】解:(1)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A瓶中加水后种子的呼吸作用加强,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能量,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的增多使B装置内的幼苗的光合作用增强。
(2)氧气有助燃的特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当甲试管中的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它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3)碘液遇淀粉变成蓝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将玻璃罩内叶片取下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到的现象变蓝色,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4)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因此,该装置在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罩内壁会出现许多水珠,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
(2)氧气;光合
(3)淀粉
(4)蒸腾作用。
四、分析应用(本大题包括32~3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32.(10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谚语或者诗句。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其中的食物链可以写成: 树→蝉→螳螂→黄雀 。
如果黄雀被大量捕杀,则蝉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会 减少 (填“增加”、“减少”“不变”)。
(2)“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说明黄鼠狼和鸡的关系是 捕食 (填“竞争”、“共生”、
“寄生”、“捕食”)。
(3)“春雨贵如油”说明 水分 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4)“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叶化作春泥是因为生态系统中 分解者 所起的作用。
【分析】(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3)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4)细菌和真菌将植物的残枝落叶,动物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5)沧海桑田”是指海洋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转变,据此解答。
【解答】解:(1)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由生产者开始,由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即: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最高级消费者。因此,螳螂捕食蝉,黄雀捕食螳螂组成的食物链是:树→蝉→螳螂→黄雀。因为黄雀捕食螳螂,所以如果黄雀被大量捕杀,那么螳螂会因为天敌减少,数量增多,从而造成在一定时间内蝉的数量将减少。
(2)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竞争、寄生、合作等。黄鼠狼吃鸡,属于吃与被吃的捕食关系。因此,“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黄鼠狼和鸡之间是捕食关系。
(3)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因此,“春雨贵如油”是在强调水分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一个重要非生物因素。
(4)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是分解者。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因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的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能将花瓣中的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并供植物体重新利用。
故答案为:(1)树→蝉→螳螂→黄雀;减少。
(2)捕食。
(3)水分。
(4)分解者。
33.(10分)甲,乙两地出产同种甜瓜,甲地甜瓜比乙地的甜。经调查,在甜瓜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详见如表。
平均温度(℃)
甲地
乙地
白天
33
33
夜间
12
22
(1)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 全天 进行,所以甲地甜瓜比乙地的甜,是因为甲地甜瓜 夜间 消耗的有机物少。
(2)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环境温度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为 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 。
(3)如图是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测得甲地甜瓜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绘制成的曲线图。分析曲线并回答问题:
①7﹣10时的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的原因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光照强度不断增加,光合作用便不断加强 。
②10﹣12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是因为此时间段温度高,导致气孔关闭,因此进入叶肉细胞中的 二氧化碳减少 ,光合作用减弱。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解答即可。
【解答】解:(1)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白天和夜间都能进行,而两地外界环境条件中白天的温度相同,而夜间温度不同,甲地比乙地的夜间温度低,甜瓜的呼吸作用弱,甲地甜瓜比乙地甜瓜消耗的有机物少,所以,甲地甜瓜体内所含有机物比乙地的多,甲地甜瓜比乙地的甜。
(2)甲地比乙地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乙地夜间温度高,呼吸作用强,所以,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与呼吸作用的关系是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
(3)①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在一定温度和二氧化碳供应充足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光照强度不断增加,光合作用便不断加强。
②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加,温度不断增高,在12时左右温度很高,蒸腾作用加强,气孔大量关闭,进入叶肉细胞中的二氧化碳减少,从而使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故答案为:
(1)全天;夜间。
(2)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
(3)随着时间的推移,光照强度不断增加,光合作用便不断加强;二氧化碳减少。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