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共7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面说法错误的一组是( )A.《宝葫芦的秘密》的作者是张天翼。B.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C.《巨人的花园》的作者是法国的王尔德,译者是巴金。D.《海的女儿》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2.下列汉字的书写规则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一项是( )A.肝 B.固 C.艳 D.矩3.画线词语和括号内解释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从来不敢期望(过高地希望)的最美好的事情,现在终于成了现实。B.可是,她的耳朵听不见这欢快的音乐,她的眼睛看不见这神奇(极其崇高而庄严)的仪式。C.小人鱼向东方凝望(注目远望),等待着晨曦的出现。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花园里洋溢着常年孩子们欢乐的笑声。B.奶奶讲了个宝葫芦的故事。C.来给你们讲个故事。D.她马上立刻将那把锋利的刀远远地抛到海里。5.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B.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漂浮在空中。C.这一朵朵菊花,远看像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绣球,近抚好似一匹匹细腻的丝绸。D.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二、填空题6.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要求( ) 冲着( )紧要( ) 冲锋( )7.积累展示。(1)“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少年时要勤读书。同样告诫我们勤奋读书的名言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图片,完成练习。 经仔细观察,我发现上图是童话故事《_____》中的插图,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8.读拼音,写词语。奶奶jiѐ shào( )的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掉进了kū long( )了,她的妈妈diào qiǎn( )了许多动物冒着hū xiào( )的寒风,chāi chú( )了旁边的围栏去营救,一旁还有一些小动物在wéi chí( )着秩序。三、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手和脑的故事一天,手欣赏着自己精心制作的一件作品,骄傲地说:“我确实是万能的,如果没有我,怎么能制造出这样精美的东西,人们哪里有美满的生活呢?”他得意扬扬,越说越兴奋,大有目空一切的气势。大脑听了很不服气,大声地说:“你这么自大,太过分了。其实,你有什么了不起?如果不是我在动脑筋,你哪有这样的成就?你不过是依从我的命令行事罢了。”手立即加以反驳:“胡说!你只是空想,不做一事,哪里比得上我一天到晚都埋头苦干,制造出无数有用的东西!”他们因为吵了嘴,就谁也不理睬谁。大脑每天计划怎样改良机械、怎样设计精密的仪器,希望用机械来代替人力,减轻人们的负担,却始终无法实现。而手呢,也只是习惯了整天忙忙碌碌地工作,但是做出来的东西,总是缺乏良好的性能。至于什么缘故,他也莫名其妙,弄不清楚。眼睛看见他们互不相让,又气又急,就对他们说:“你们这样相持下去,终究不是办法,必须互相配合才对。手的劳动依靠大脑的帮助,才能进步;大脑的思想,得到手所提供的经验,也就更灵活,更精明了。这样,才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地进步。”听了眼睛的忠告,手和脑都醒悟过来,他们于是和好如初了。9.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得意扬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空一切:___________________10.用一句话概括手和脑争吵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手和脑争吵后谁也不理睬谁,造成了怎样的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蜘蛛、蚕和老桑树一天,蜘蛛正在老桑树上结网。它随风飘荡,把蛛丝从这个树枝挂到那个树枝上,不大一会儿(工夫 功夫),一张美丽又牢靠的捕虫网结成了,它摊开手脚,高傲地躺在网上休息。忽然,一阵沙沙的响声传来,蜘蛛四处一看,原来有条蚕在吃桑叶。蜘蛛冲着蚕大声喝道:“你这个坏家伙,为什么吃桑叶?”“为什么吃桑叶?”蚕慢吞吞地反问,“我是蚕,蚕不吃桑叶吃什么?”“我知道你是蚕。”蜘蛛摆出一副学者的派头说道,“但我不准许你吃桑叶,你不知道我在这儿结网捕捉害虫、保护桑树吗?”“知道,可我不是害虫。”蚕慢吞吞地(分辩 分辨)道,“我不吃桑叶怎么吐丝?”“在我看来,凡是损害树木枝叶的都是害虫,凡是害虫都是我的敌人。”蜘蛛腆起胸脯,威严地说,“当然,我也知道你和别的害虫不同,你会吐丝,可你吐丝非得吃桑叶吗?我就不吃桑叶怎么也能抽丝呢?再说你吐的是什么丝,你的丝能结网吗?”蚕听蜘蛛这么说,不禁笑了。心想,我的丝要能结网,那我不也成了蜘蛛了!蚕不着急,不生气,仍然慢吞吞地说:“你会抽丝,我会吐丝,但我们的丝不一样,这正是我吃桑叶而你不吃桑叶的缘故。我吐的丝不能结网,可是能……”“住口!”蜘蛛愤怒地打断蚕的话,厉声说,“你当我不知道你的丝能做什么?你吐丝又是为了什么?这我知道得很清楚,你吐丝是为了给自己做坟墓,你是个自私自利的家伙。”“不对!”温和的蚕被激怒了,它抬起头,理直气壮地说,“我吐丝做茧不是为死,我的死正是为了吐丝做茧!”它们两个正吵得不可开交,老桑树答话了,它对蜘蛛说:“你不能光从现象上论是非,更不能只讲一面理”蜘蛛委屈地说:“蚕吃了你的叶子,你还为它说话,可是我……”老桑树说:“你为我服务,我很感谢。可是我的叶子正是为蚕服务的呀!”蜘蛛问道:“那蚕又为谁服务?难道它当真不是为自己?”老桑树说:“对。它不是为自己,是为人类服务!不光它,我们都是为人类服务的。”…………一天天过去了,蚕开始吐丝做茧了,它日夜不停地工作,吐出很多很多又细又长的丝,慢慢地将自己的身子缚起来……蜘蛛见这情景,大吃一惊。它对蚕说:“蚕,你长得又白又胖,身体很好,还可以活很长时间,为什么要……”“我的丝已经吐完了。”蚕慢吞吞地说,“我以前对你说过,我是为了吐丝做茧而死的。”蜘蛛眼看着蚕安然地用丝将自己封闭起来,又眼看着农人将蚕茧拿走,织成绸缎,做成漂亮的衣服。至此,蜘蛛完全明白了,它多么后悔当初对蚕说那些无礼的话呀!可是要向蚕道歉已经来不及了。13.在文中用“√”选择正确的词语。14.读一读,填一填,画一画。(1)文中 在保护桑树, 在为蚕服务,它们都在为人类服务。(2)“至此,蜘蛛完全明白了”中“此”指的是什么?用“﹏﹏﹏”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3)这篇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用“ ”在文中画出来。1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在我看来,凡是损害树木枝叶的都是害虫,凡是害虫都是我的敌人。”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蜘蛛是从现象论是非,只讲一面理。B.面对蜘蛛的责问,蚕三次“慢吞吞”地跟蜘蛛说话,可以看出蚕很温和C.从“一副学者的派头”“腆起胸脯”“威严”等可以看出蜘蛛为自己保护桑树感到骄傲。D.文中的蜘蛛是一只自私、骄傲的蜘蛛,只为自己,处处为难别人。16.蜘蛛、蚕和桑树的共同品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蜘蛛、蚕和桑树,你更喜欢哪一个形象?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读完这篇童话,你有什么切身的体会?(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谈一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书面表达19.习作从幼时起,我们就听过,读过许多童话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自己写一写童话故事,请你从下面这几种动物中选择三个以上作为角色,自编童话故事。大象 猴子 狐狸 猫头鹰 河马 刺猬要求:1.题目自拟。2.把童话内容写清楚,写具体,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3.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1.C2.B3.C4.B5.A6.yāo chòng yào chōng7. 不管什么时候 都可以开始读书 少年不知勤学苦 老来方悔读书迟 一日读书一日功 一日不读十日空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拇指姑娘 拇指姑娘8.介绍 窟窿 调遣 呼啸 拆除 维持9.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 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10.他们都认为自己了不起,认为自己的功劳比对方大。11.手只能盲目地工作,而脑只能整天空想,很多好计划没法实现。12.只有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把事情办好。13.功夫 分辩14.(1)蜘蛛 桑叶(2)蜘蛛眼看着蚕安然地用丝将自己封闭起来,又眼看着农人将蚕茧拿走,织成绸缎,做成漂亮的衣服。(3)你不能光从现象上论是非,更不能只讲一面理。15.D16.心里想着他人,为他人服务,唯独不想着自己。17.喜欢桑树,他理解蚕,劝说蜘蛛,不卑不亢,谦和有度。18.读了这篇童话,我明白了“不能光从现象上论是非,更不能只讲一面理”的道理。19. 狐狸和猫头鹰的故事 在一片树林里,住着狐狸一家,小狐狸有一只心爱的宠物小鸟。一天,小鸟突然生病了,狐狸妈妈把小鸟赶出家门,小狐狸又伤心又愤怒,对妈妈大声申讨:“为什么要赶小鸟?生病了可以治呀!"狐狸妈妈说:"反正活不了多久,它病的这么重,治不好的。”小狐狸听后,只好出门亲自去寻找自己的小鸟,找呀找,找了好久,没找到小鸟,就去找朋友诉说。 他走到大象家门前敲门,大象打开门,看到小狐狸一脸难过的样子,关心的问:“发生什么事了?”小狐狸哽咽着说:“我的小鸟病了,妈妈赶走了它!”大象笑着安慰他:“别着急嘛!来想一想怎么吧!”小狐狸坐下来,大象给他倒了一杯水,说:“你妈妈这么做是不对,但是他也是关心你,担心小鸟会把病传染给你,你可以和妈妈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找到小鸟,带小鸟去找猫头鹰医生看看,能不能治好。” 于是,小狐狸心里一下子觉得有希望了,立刻拉上大象一起去找小鸟,找呀找呀,当他们遇到小猴时,问:“小猴,有没有看到一只生病的小鸟?”小猴说:“啊,就在这棵大树下,有一只生病的小鸟遇到了猫头鹰医生,被猫头鹰医生带回家治病去了,不知道是不是就是你要找的那只小鸟呢?” “啊,太谢谢了!再见!”说完,小狐狸拉着大象奔向猫头鹰家。果然,猫头鹰救下的那只小鸟,正是小狐狸心爱的小鸟,小狐狸一面感谢着猫头鹰,一面高兴得热泪盈眶,小鸟也是一样,见到小狐狸开心得不得了,先前的委屈一扫而光。从此以后,小狐狸一家,幸福的生活着!狐狸妈妈也知道自己错了,以后,小鸟就是狐狸一家真正的一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