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6年级上册教学资料1放大镜课件PPT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318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6年级上册教学资料1放大镜课件PPT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318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6年级上册教学资料1放大镜课件PPT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3186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6年级上册教学资料1放大镜课件PPT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3186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6年级上册教学资料1放大镜课件PPT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3186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科版6年级上册教学资料1放大镜课件PPT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3186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科版6年级上册教学资料1放大镜课件PPT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3186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科版6年级上册教学资料1放大镜课件PPT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31866/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1.放大镜教学课件ppt
展开1.《放大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微小世界”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和观察视野的不断扩大线索,引导学生利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从而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进步历程,以及在探索微观世界进程中出现的卓越人物和研究成果。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微小物体、查阅微小世界相关资料等形式,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同时体会到观察工具的重要作用。本课是该单元的起始课,将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了解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为后续学习观察工具的演变奠定基础。
教材共分4个部分。聚焦: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中经常要用到放大镜帮助观察,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问题旨在引发学生回忆,了解学生关于放大镜的前概念。聚焦的问题指向两个方面:一是放大镜的功能及在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中的应用;二是放大镜的结构特点,聚焦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引起学生观察镜片的兴趣。探索:核心词是“观察”和“比较”。探索活动1是观察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近视眼镜的镜片,这是一组有一定结构的材料,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初步建立放大镜镜片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探索活动2是比较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不同,这一活动指向凸度对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影响。研讨:这部分三个问题,层层递进。第1个问题是“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物体的放大作用得出,也可以通过观察不同透明材料也会有放大作用得出,如塑料镜片。第2、3两个问题是“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有什么不同?”“镜片的放大倍数跟什么有关?”,指向放大镜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之间的关系。拓展:引导学生应用放大镜的特点,自制一个放大镜。通过活动,学生认识到只要和放大镜一样具有透明、中央厚而边缘薄的结构特点,该物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学生通过探究和研讨,真正地把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一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他们的科学学习。但是他们对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及相互关系并不了解。学生知道放大镜能放大,但大多数学生没有主动观察过放大镜的结构;学生不一定知道不同放大镜放大倍数会不同,需要在比较不同放大镜镜片边缘和中央的厚度差异,即镜片中央凸起的程度(凸度)去发现。本课鼓励学生在带着新的问题,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发现放大镜的结构、功能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学习和了解一些关于放大镜的简单光学知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放大镜又叫凸透镜,镜片是透明的,中央厚边缘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
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在观察比较不同镜片的活动中发现放大镜的结构特点。
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体验放大镜的功能。
科学态度目标:
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表现出对放大镜的结构、功能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
了解人类对微小世界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人类发明放大镜的动力。认识到从用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了解放大镜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等许多方面。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在观察比较不同镜片的活动中发现放大镜的结构特点。
难点:探究放大镜的结构、功能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
【材料准备】
学生:放大镜镜片、玻璃片、近视眼镜镜片、围棋子、写着“科”字的纸、直径相同但凸度不同的三种放大镜镜片、实验记录单
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课件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聚焦
- 放大镜前概念调查
教师活动:出示放大镜,这个物品大家一定不陌生,它的名字是?
学生回答:放大镜。
教师提问:看来大家对它都很熟悉,的确,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中经常要用到放大镜帮助观察,大家对放大镜有多少了解呢?不妨替放大镜自我介绍一下。提示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用途等方面展开。
学生活动:小组内讨论交流。
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图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将放大镜移到一定的位置,使眼睛能看到清晰而又放大的图像为止(请学生演示,师相机指导)。使用过程中需要爱护放大镜,如不用手指直接摸镜片,使用完毕装入盒子,避免镜片与尖锐物体接触等。
放大镜的应用——在科学课的学习中,我们会使用放大镜观察蜗牛、蚂蚁等小动物以及植物的根、茎、叶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使用放大镜查看比较小的文字、物品等;在科研工作中,比如考古研究、地质考察、农业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也会用到放大镜。
- 关注放大镜的结构特点
教师:同学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老师给大家提供了4种工具,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近视眼镜的镜片、围棋子,请用这四种工具分别观察纸上的文字,对比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关于放大镜的前概念,回顾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点,引导学生关注放大镜的镜片。)
二、探索
- 实验1:对比观察,认识放大镜的结构特点
学生活动:用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近视眼镜的镜片、围棋子观察大小相同的文字,找出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的镜片。
教师提问:放大镜能把物体图像放大,它的镜片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种镜片的结构特点,比较能放大物体图像的镜片与普通玻璃片、近视眼镜的镜片、围棋子,提示从侧面观察四种物体的形状,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将镜片的特点用简图加文字描述的方式进行记录。
学生活动:小组内讨论交流。
学生分享,教师补充小结:放大镜不但是中央厚边缘薄,而且是透明的,只有两个条件均具备,才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 实验2:对比观察,发现凸度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提问: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大呢?
学生活动:用直径相同但凸度不同的三种放大镜镜片进行观察,比较不同放大镜镜片侧面,找出影响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因素(凸度)。
学生分享,教师补充小结: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设计意图:此部分安排两项活动,期望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研讨,逐步明晰放大镜镜片的特点。)
三、研讨
- 引导学生回顾放大镜的结构特征(研讨1)
教师总结: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学完了这节课,你知道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了吗?(镜片具有“凸”、“透”的结构特点)
- 引导学生回顾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研讨2、3)
边回忆实验过程边小结,先给三种放大镜放大图像的情况进行排序,然后观察三种放大镜,并用简图的方式描述三种放大镜在凸度上的区别,发现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设计意图:这部分三个问题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由“认识到放大镜的结构特点”上升到“发现倍数越高的放大镜,镜片的凸度越大”。)
四、拓展
任务:根据放大镜镜片的特点,自制一个放大镜。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我们要选择什么材料,怎样制作,二是如何检验它是否具有放大作用?
可选材料有:透明集气瓶、圆筒玻璃杯、圆底烧瓶、烧杯、水、塑料薄膜、铁丝等。目的是让学生自制放大镜,体会不同材料的放大作用,巩固凸透镜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自制一个放大镜”拓展活动,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放大镜特点的理解。)
【板书设计(生成)】
- 放大镜
有放大作用
特点:凸、透
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学生记录单设计】
【班级记录表设计】
“比较放大镜镜片、玻璃片、近视眼镜镜片、围棋子结构特点”班级记录表
日期:
| 1组 | 2组 | 3组 | 4组 | 5组 | 6组 | 7组 | 8组 | 9组 | 10组 | 11组 | 12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0-2021学年1.放大镜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放大镜评课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方法一,方法二,不加水能否放大,加水能否放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1、放大镜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教科版1、放大镜图文ppt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活动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上册1.放大镜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册1.放大镜课文配套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放大镜,玻璃片,近视眼镜,中央厚边缘薄,厚薄均匀,中央薄边缘厚,放大倍数大,放大倍数小,一样厚,凸度越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