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心脏和血管》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五下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261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心脏和血管》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五下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261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青岛版 (六三制)五年级下册3. 心脏和血管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心脏和血管》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五年级下册《人体内部的秘密》单元的第三课时。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食物到哪里去了》、《我们的呼吸》,了解了我们的身体、身体需要的营养、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带领学生继续认识人的血液循环系统。
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科书以简活的文字提示了学生探究活动所需要的材料:长胶管、漏斗、秒表等。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活动一:测一测我们的脉搏。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测试脉搏活动。引导学生主要测试人在静止、轻微运动、制烈运动等状态下的脉搏。二是探究脉搏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脉搏的产生是由心脏跳动引起的。活动二:找-找我们的心脏和血管。包括三个环节。一是探究心脏的位置,了解心脏的形状、结构。引导学生探寻心脏在人体中的位置。二是认识血管的组成及在人体中的分布特点。利用人体血管分布示意图观察,知道以心脏为中心,血管呈放射状发散向全身各处,越往身体末端,血管越密集,血管越细微,形成网络结构。三是总结认识心脏和血管的统一性作用。这一环节提供给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是间接的,引导学生从课前搜集的大量资料中认识心脏和血管的有关知识。第三部分自由活动。首先通过心血管患者的图片,提示了高血压、心脏病、项脉硬化等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然后通过科学饮食,参加体育锻炼、拒绝烟酒等图片让学生明白: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元凶,因此要合理安排饮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二是“制作一个简易听诊器”。此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自由活动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第四部分拓展活动。“测一测不同年龄、 不同性别人的心跳,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课外更多地关注心跳和血液循环方面的内容,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心脏, 血管,测量心跳等,使学生了解心脏、血管组成了人体奇妙高效的运输线路,把养分和氧气送到全身各处,知道影响心跳的各种因素,了解基本的心血管保健知识。
【学生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了解了肌肉和骨骼、人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本节课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的血液循环系统。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心脏和血管,测量心跳等活动,使学生知道心脏和血管的作用。知道影响心跳的各种可能因素。了解心血管病的基本预防和保健知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怎样保护它们。
2.知道心脏的形状及位置;探究了解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2.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3.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4.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
2.愿意合作交流,珍爱生命。
3.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重 难 点】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心脏跳动和脉搏的规律。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心脏与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图片、自制听诊器等。
教师准备:课件、手表或秒表、统计图表、听诊器、游戏规则、相关资料袋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PPT 3 出示]同学们见过中医如何为病人诊病吗?学生:号脉……
2.指导学生触摸自己的脉搏。
3.教师:同学们知道脉搏是怎样产生的吗?(学生猜测)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脉搏有心跳产生。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心脏和血管”。(板书课题)
二、实验探究、掌握新知。
(一)实际体验,指导学生探究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
1.教师指导学生触摸脉搏,测试在安静条件下,一分钟的心跳次数。
[PPT 4 出示]播放《感恩的心》歌曲,学生一边跟着唱,一边学做动作;唱首歌后,作较剧烈活动(跳一段即兴的舞蹈)后再测量一下脉搏的次数。
[PPT 5 出示]出示统计表,(学生统计)并填写统计表。
脉搏跳动测试记录表
2.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三次记录的结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会同一个人,心跳的快慢与运动,情绪等有关。不同的人心跳的快慢也不同,可能与身体的胖瘦,大小,是否经常锻炼有关。
(二)指导学生认识心脏的位置、形状、结构、作用。
1.指导学生认识心脏的位置。
出示心脏的图片和人体的正面画像,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把图片贴到人体正面画像心脏所在的位置。并提问:你依据什么贴在这里?
学生尝试贴图。教师:再出示人体半身模型,使学生感受心脏的准确位置。
2.指导学生认识心脏的形状和构造。
(1)[PPT 6 出示]认识心脏的形状。
(2)[PPT 7出示]教师课件展示心脏的结构,认识心脏的结构。
学生认识心脏是由发达的心肌构成,内部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3.指导学生认识心脏的作用。
[PPT 8 出示]教师:(播放心脏跳动的声音)这是什么声音?同学们听到过自己的心跳声吗?学生静坐体会,用听诊器听心跳的声音,听自己的、互相听同学的心跳声。教师:让我们来听一听心脏的声音吧,用听诊器同学之间互相听对方的心跳声音,静静的感受心脏的声音和节奏,听完后,看哪个同学准确地把它描述出来。
[PPT 8 出示]再次出示心脏的声音,共同感受一心脏的跳动。
4.实验研究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教师提问,发出这种声音的心脏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感受心脏的作用。
介绍实验器材:
[PPT 9 出示]教师边讲边展示视频:这是一个输液器,把输液器的一端放到红色的水中,红色的水模拟血液。手捏着这个输液器的滴管,这个滴管模拟心脏,用力挤压它,滴管收缩了,松开手,滴管舒张,不断地这么做,看看有什么现象?
学生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体会血液在心脏收缩、舒张时血液在血管中的循环。
(三)指导学生认识血管的知识。
指导学生针对科学书第9页有详细的介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研究。使学生了解心脏和血管是如何工作的,血管有哪些种类……
[PPT 10 出示]随着学生的交流小结血管类型。
[PPT 11 出示]讲解血管的作用。
[PPT 12 出示]课件展示血液地流动。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四)怎样保护心脏和血管?
教师:生活中同学们见过患心脏疾病的人吗?了解哪些保护心脏和血管的知识?请同学们在校做内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后整理汇报。
[PPT 13 出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怎样保护心脏和血管的知识介绍,然后出示课件,进行小结。
三、 巩固提高、拓展空间
[PPT 14 出示]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活动,而且对活动数据的分析,能够发现问题,得出结论,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课后,请同学们课下尝试下面的两个探究活动。
1.课下尝试制作一个简易听诊器。
2.测一测不同年龄、性别人的心跳,分析有什么发现。
【板书设计】
3.心脏与血管
倒置的桃子形状
形状
一般在胸腔左侧
位置
心脏
与自己的拳头大小差不多
大小
血管:动脉血管、静脉血管
测试人
状态
安静
轻微运动
剧烈运动
心跳次数
我的发现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一年级上册3 看一看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一年级上册3 看一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重 难 点,器材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岛版 (六三制2017)三年级上册3 动物的翅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2017)三年级上册3 动物的翅膀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器材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岛版 (六三制2017)四年级上册3 鸟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2017)四年级上册3 鸟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器材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