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多样的栖息地》教案设计 教案 43 次下载
- 2.6《有趣的食物链》教案设计 教案 44 次下载
- 2.8《适应生存的本领》教案设计 教案 44 次下载
- 3.9《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教案设计 教案 43 次下载
- 3.10《煤、石油和天然气》教案设计 教案 42 次下载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下册7 做个生态瓶教案
展开7.做个生态瓶
【教材分析】
《做个生态瓶》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物和栖息地》的第三课,通过二年级下册《土壤与生命》、三年级下册《植物与环境》、四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单元及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对生物生存的条件、环境及生物生长需要的物质有了一定的认识,也了解了生物栖息地和栖息地上动植物间的食物关系。本课通过做个生态瓶,通过观察、实验、交流等学习方式进一步理解生态瓶中植物与动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以感性经历和理性分析科学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本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认识生态系统、探究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系统。第一部分,认识生态系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栖息地和食物链、食物网有了深入的了解,本课通过回顾已有概念和认识,直接引出生态系统概念,顺势提出生态平衡概念,学生容易理解。第二部分,探究生态系统组成,理解生态平衡。通过制作生态瓶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在观察生态瓶中的植物与动物,观察生物与非生物,深入了解生态系统,同时引发学生思考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第三部分,理解并学习如何保护生态系统。通过举例,发现身边存在大量生态平衡破坏的例子,分析生态失衡的原因,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非常重要。三个环节层层递进,前学生通过小型生态系统学习认识生态系统,理解生态平衡,形成生态保护意识,并身体力行践行生态保护。
【学情分析】
通过二年级下册《土壤与生命》、三年级下册《植物与环境》、四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单元及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生物生存的条件、环境及生物生长需要的物质有了丰富的感知和全面的认识,对生物栖息地和栖息地上动植物间的食物关系有了一定了解,学会了观察和记录方法,拥有一定的实验、分析能力。但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生态平衡的认识还缺乏全面、整体性的科学认识。本课教学就是通过学生设计、准备、制作一个生态瓶,将学生关于生态系统的零碎知识和前认知进在设计、准备、制作中进行系统化、统整化的思考、梳理,并在观察、实验、交流中直观感知生态系统的组成,理解生态系统中植物与动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以感性经历和理性分析科学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将学生之前的零散认知进行系统建构,形成对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科学思考、理性分析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生物与其栖息地,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讨论交流,理解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建立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概念。
2.能在制作生态瓶中探讨水、阳光、空气、温度、肥料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探讨生态瓶中各生物间的关系。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设计并制作生态瓶。
2.能细心观察生态瓶中的现象,发现生态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式探究影响生态平衡破坏的因素,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1.在观察、实验中,认识到保护身边多种多样生物非常重要。
2.科学实验、尊重事实,能在探究中积极提问,并能运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在观察实验、分析梳理中,体会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能结合本课所学,身体力行,从点滴小事出发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教学重点】
理解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建立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概念。
【教学难点】
制作生态瓶,学会分析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
【教学准备】
材料:课件、水草、小鱼、沙子、池塘水、大口塑料瓶、湿润的土壤、低矮的小草、小虫等。
【教学过程】
一、实地观察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一般可能在花坛中看到些什么?
学生交流:花、草、蚂蚁、小虫、泥土、枯树枝……
教师小结:生物生存在不同的环境中,我们把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作生态系统。
2.教师提问:花坛中的这些生物,会相互影响吗?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学生交流:花草枯萎,以新鲜花草为食的动物就会缺乏食物,有的动物会死亡,数量就会变少;如果以嫩草为食的小动物死亡,草的生长就不受控制疯长……
3.教师提问:花坛中的植物与动物间会相互影响,怎样能说花坛的生态是平衡的呢?
学生交流:生活在花坛中的动物与植物的数量变化不大,就是处于平衡的状态。
4.教师小结: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作生态平衡。
[设计意图:以花坛为例,组织学生尽可能全面、细致地说出花坛中的生物等,让学生建立生态系统的感性认知,理解生态系统,并通过思考、分析这些生物之间的联系与相互的影响,认识生态平衡。]
二、做个生态瓶,模拟水域或陆地生态系统
(一)制作生态瓶。
1.教师讲述:我们了解了花坛的生态系统,初步讨论了它的生态平衡问题。生态平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一起来深入研究。
2.教师提问:要想深入研究生态问题,我们先来自己制造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瓶。你觉得,要制作一个生态瓶,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呢?做哪些准备呢?
学生交流:需要考虑模拟哪一个生态系统,需要考虑准备哪些生物等放入生态瓶,需要考虑生态瓶中的生物生存、生长的环境……
3.教师提问:生物生长的环境都有那些呢?
学生交流并梳理:陆地生态系统(山林、农田、草地、花坛……)、水域生态系统(河流、湖泊、海洋……)
教师追问:假如我们要模拟我们身边的陆地生态系统或常见的水域生态系统,你会怎样设计生态瓶?
学生交流:需要放入植物、需要放入动物……
教师追问:光有这些生物就够了吗?还需要哪些非生物?
学生交流:土壤、阳光、空气、水……
教师补充:除了植物、动物,那些看不见的微生物也对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土壤中、动植物上,就生存着很多微生物。
教师小结:所以,制作一个生态瓶,我们需要在生态瓶中放入动物、植物、微生物,需要提供它们生存、生长必须的条件,如土壤、阳光、空气、水……
4.教师布置:为方便大家制作生态瓶,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分别有池塘水、水草、沙子、大口塑料瓶。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选择模拟的生态系统。
●做水域生态瓶的方法。
实验步骤:(1)取一些池塘里的水,放到大口塑料瓶里。
(2)在瓶子底部铺一些沙子,栽一些水草 ,再放几条小鱼到瓶子里。
(3)密封瓶子,把它放在窗台上。
●做水域生态瓶的方法。
实验步骤:(1)在大口塑料瓶里放一些湿润的土壤,铺平。
(2)在瓶子里种一些低矮的小草,放几只小虫。
(3)盖紧瓶盖,把它放在窗台上。
学生活动。
教师各小组巡视、提问、指导。
5.教师提问:各小组都设计好了生态瓶,每一小组选择一个代表来介绍一下自己小组的生态瓶模拟了哪种生态环境,是怎样设计的,其他组仔细听汇报小组的设计,有建议的可以直接举手提出。
学生交流介绍小组设计方案。
(二)观察生态瓶。
1.教师提问:生态瓶制作好了,请同学们观察你们的生态瓶,说一说生态瓶中的各部分是怎样模拟生态系统的?分析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和环境是怎样维持平衡的?
学生回答:
我们这个水域生态瓶中,水草制造养料,为水中浮游生物提供食物,同时为小鱼提供氧气。小鱼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食物短缺时,也会吃水草),排泄物为水草提供肥料,在这里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微型世界。
小草通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吸收瓶子里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分,释放出氧气和水蒸气,水蒸气经过液化又流回土壤,继续溶解土壤中小草所需的矿物质。小虫以小草为食,产生排泄物以及二氧化碳供植物生长需要,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能维持短暂的平衡。
2.师:针对不同的生态瓶,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以下问题。
水域生态瓶:预测一下,不喂食,瓶子里的鱼可以活多久?放更多或更大的鱼到瓶子里,情况会怎样?
生: ……
师分析:在这个水域生态瓶里,水草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供水中浮游生物和小鱼为食。如果不喂食物,鱼可以通过吃水草或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能活几天甚至几周,但是随着水中的食物越来越短缺,氧气也会大量减少,鱼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如果放更多或更大的鱼到瓶子里,食物数量不变,捕食者的数量增大,瓶子里的生产者会减少得很快,鱼的生存时间也会大大减少。
陆地生态瓶:预测一下,不打开盖子,瓶子里的小草可以活多久?
生:……
师分析:如果不打开盖子,瓶子里的小草可持续生长一段时间(时间长短取决于小草的数量、瓶子里的水分、光照和温度以及小虫吃草的速度等因素)。一段时间过后,由于小虫吃掉了大量的小草,瓶子里的氧气会逐渐减少,小虫可能先死去,然后,瓶子里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少,无法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小草会渐渐枯萎。
5.教师小结: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网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食物网中的某一种生物变化大,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条件就会受到影响或破坏,进而也会影响环境。如果破坏了生物生存的环境,最终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在实际场景中深入思考生态瓶中每一种生物、非生物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生态平衡的破坏是一个“链式反应”,理解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会 “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种生物的数量大变化,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被破坏,造成生态失衡,引发严重的后果。对生态平衡不但有概念的建构,更有感性的体悟、深刻的思考。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中环境破坏的后果,能让学生从保护生物、保护环境的全面角度理解生态平衡的维持。]
三、了解人类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1.教师提问:同学们,看,你们认识这种小动物吗?(出示图片)
学生交流:海獭。
教师讲述:海獭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哺乳动物,群居,除繁殖外,几乎终生海栖。夜间将海藻缠在身上枕浪而睡,以防止被冲走。海獭皮毛极为致密,每平方厘米皮肤达12.5万根毛发,为动物界之最。海獭的毛皮既轻柔又保暖,一度成为人们竞相拥有的保暖物品,引来人类捕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捕杀海獭引发的生态危机故事。
学生阅读图文:18 世纪晚期至 20 世纪早期,人们为了得到海獭毛皮而肆意捕杀海獭。随着海獭数量的不断减少,海胆(海獭的主食)数量逐渐攀升。它们疯狂地吃所有的海藻(海胆的主食),致使海藻数量大大下降。于是,鱼、小海蟹等其他动物因失去食物来源和栖息地而导致数量锐减。就这样,因为缺少海獭来限制海胆的数量,这个小型生态系统就遭到了破坏。
2.教师提问:人类为获得珍贵的海獭皮毛,肆意捕杀,造成了怎样的恶果?
学生交流:海獭减少,造成海洋里的生态平衡被破坏。
教师追问:海洋里的生态平衡是怎么因为其中的一种动物——海獭减少而破坏的呢?
学生交流:海獭被捕杀,海獭的食物海胆天敌一下子减少了,海胆就大量繁殖,数量快速增多;而海胆的食物海藻就会快速减少;而以海藻为食、为栖息地的鱼、小海蟹等其他动物因缺少食物、失去栖息地就会大大减少,这样生态平衡被破坏了。
3.教师提问:在我们的身边,你听说过哪些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例子呢?
学生举例:……
师出示PPT。
4.教师提问:面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你想说什么?我们该怎么做?
学生交流:我们要尊重自然中的生命,不随意破坏植物,不乱砍乱伐,要保护身边的各种动物,不猎杀野生动物。
教师追问:如果遇到别人有破坏生态平衡,例如偷捕鱼、偷捕鸟的行为,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交流:我们要及时制止。
教师提醒:前提是能保证自身的安全。老师的建议是,在有大人时请身边的大人去沟通提醒。如果已经非法捕鱼或捕鸟,可以偷偷拍照再报警,由警察来处理。
教师追问:是不是只有保护植物,保护动物,才是保护生态系统?还有哪些行为也会破坏生态平衡?
学生交流:除了保护植物、动物,还要保护环境,保护水、空气、土壤……
教师提问:具体可以怎样做呢?
学生交流:不乱扔垃圾、垃圾分类回收、保护水、监督提醒他人保护环境、遇到违法破坏环境的行为报警……
教师小结:人类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具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力,而人类的很多行为都会破坏生态平衡,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保护植物、保护动物、保护生物生存的环境,时刻提醒自己并努力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还要监督提醒他人保护生物、保护环境。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在故事阅读与深入分析中理解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平衡破坏事例,进一步理解生态平衡破坏会引发严重后果。并鼓励学生发现身边的生态平衡破坏的事例,反思自身行为,感受生态保护人人有责,人人可为,人人必为,并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从切实的行动中落实生态保护行动。]
【板书设计】
7.做个生态瓶
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
模拟实验——制作生态瓶
生物
生态瓶的额基本构成 非生物
密闭环境
过度放牧
生态平衡的破坏因素 大量喷洒农药
过度捕捞
过度捕杀
……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下册7 做个生态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2384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7 做个生态瓶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习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 热传递7 热辐射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 热传递7 热辐射精品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物体的运动7 运动的快慢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物体的运动7 运动的快慢优秀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