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四章一次函数专题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A车从甲地到乙地,B车从乙地到甲地,A车的速度为60千米/小时,B车的速度为90千米/小时,A,B两车同时出发.设A车的行驶时间为x(小时),两车之间的路程为y(千米),则能大致表示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2、如图,在一个单位为1的方格纸上,△A1A2A3,△A3A4A5,△A5A6A7,,是斜边在x轴上,斜边长分别为2,4,6,...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A1A2A3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2,0),A2(1,-1),A3(0,0),则依图中所示规律,A2021的横坐标为( )
A.-1008 B.-1010 C.1012 D.-1012
3、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280km的A、B两地相向而行,乙车比甲车先出发1小时,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途径C地,甲车到达C地停留1小时,因有事按原路原速返回A地.乙车从B地直达A地,两车同时到达A地.甲、乙两车距各自出发地的路程y(千米)与甲车出发所用的时间x(小时)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①乙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②甲车从C返回A的速度为70千米/时;③t=3;④当两车相距35千米时,乙车行驶的时间是2小时或6小时,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已知直线y=kx+b和y=mx+n交于点A(﹣2,3),与x轴分别交于点B(﹣1,0)、C(3,0),则方程组的解为( )
A. B. C. D.无法确定
5、如图,过点A(0,3)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相交于点B,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 )
A.y=2x+3 B.y=x﹣3 C.y=x+3 D.y=3﹣x
6、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点D沿BC自B向C运动,作BE⊥AD于E,CF⊥AD于F,则BE+CF的值y与BD的长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下列函数的图像过点(-1,1)的是( )
A. B. C. D.
8、已知点A(a+9,2a+6)在y轴上,a的值为( )
A.﹣9 B.9 C.3 D.﹣3
9、一次函数y=mx﹣n(m,n为常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mx﹣n≥0的解集是( )
A.x≥2 B.x≤2 C.x≥3 D.x≤3
10、若直线y=kx+b经过A(0,2)和B(3,-1)两点,那么这个一次函数关系式是( )
A.y=2x+3 B.y=3x+2 C.y=-x+2 D.y=x-1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到x轴的距离为 ___.
2、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当x满足 _____时,y≥1.
3、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4、线段AB=5,AB平行于x轴,A在B左边,若A点坐标为(-1,3),则B点坐标为_____.
5、河北给武汉运送抗疫物资,某汽车油箱内剩余油量Q(升)与汽车行驶路程s(千米)有如下关系:
行驶路程s(千米) | 0 | 50 | 100 | 150 | 200 | … |
剩余油量Q(升) | 40 | 35 | 30 | 25 | 20 | … |
则该汽车每行驶100千米的耗油量为 _____升.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在正比例函数y=(k-3)x|k-3|中,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求k的值.
2、甲、乙两人沿同一直道从A地去B地,甲比乙早1min出发,乙的速度是甲的2倍.在整个行程中,甲离A地的距离y1(单位:m)与时间x(单位: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求乙离A地的距离y2(单位:m)与时间x(单位: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在图中画出乙离A地的距离y2(单位:m)与时间x(单位:min)之间的函数图象;
(2)若甲比乙晚5min到达B地,求乙整个行程所用的时间.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直线y=﹣x+8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
(1)A点坐标为 ,B点坐标为 ;
(2)若动点D从点B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沿射线BO方向运动,过点D作OB的垂线,动点E从点O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沿射线OA方向运动,过点E作OA的垂线,两条垂线相交于点P,若D、E两点同时出发,此时,我们发现点P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请求这条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3)在(2)的基础上若点P也在直线y=3x上,点Q在坐标轴上,当△ABP的面积等于△BAQ面积时,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
4、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平行于直线,且经过点.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式.
5、某次大型活动,组委会启用无人机航拍活动过程,在操控无人机时应根据现场状况调节高度,已知无人机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速度相同,设无人机的飞行高度h(米)与操控无人机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中的实线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无人机的速度为多少?
(2)图中a表示的数是 ;b表示的数是 ;
(3)无人机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共有 分钟.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解析】
【分析】
分别求出两车相遇、B车到达甲地、A车到达乙地时间,分0≤x≤、<x≤、<x≤2三段求出函数关系式,进而得到当x=时,y=80,结合函数图象即可求解.
【详解】
解:当两车相遇时,所用时间为120÷(60+90)=小时,
B车到达甲地时间为120÷90=小时,
A车到达乙地时间为120÷60=2小时,
∴当0≤x≤时,y=120-60x-90x=-150x+120;
当<x≤时,y=60(x-)+90(x-)=150x-120;
当<x≤2是,y=60x;
由函数解析式的当x=时,y=150×-120=80.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理解题意,确定分段函数的解析式,并根据函数解析式确定函数图象是解题关键.
2、C
【解析】
【分析】
首先确定角码的变化规律,利用规律确定答案即可.
【详解】
解:∵各三角形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直角顶点的纵坐标的长度为斜边的一半,
A3(0,0),A7(2,0),A11(4,0)…,
∵2021÷4=505余1,
∴点A2021在x轴正半轴,纵坐标是0,横坐标是(2021+3)÷2=1012,
∴A2021的坐标为(1012,0).
故选:C
【点睛】
本题是对点的坐标变化规律的考查,根据2021是奇数,求出点的角码是奇数时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3、B
【解析】
【分析】
由乙车比甲车先出发1小时,与出发地的距离为千米,可判断①,由 千米/时,可判断②,由小时,可得可判断③,利用检验的方法计算当乙车行驶的时间是2小时或6小时时,两车相距的路程可判断④,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由函数图象可得:乙车比甲车先出发1小时,与出发地的距离为千米,所以乙车速度为:35千米/时,故①不符合题意;
乙车行驶280千米需要的时间为:小时,
所以甲车返回的速度为:千米/时,故②符合题意;
由小时,所以 故③符合题意,
当乙车行驶2小时时,行驶的路程为:千米,
此时甲车行驶1小时,千米,
所以两车相距:千米,
当乙车行驶6小时时,行驶的路程为千米,距离A地70千米,
此时甲车行驶了4个小时,行驶的路程为千米,此时在返回A地的路上,
距离A地千米,所以两车相距千米,故④不符合题意;
综上: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理解点的坐标含义,特别是利用检验的方法判断④,可以化繁为简,都是解本题的关键.
4、A
【解析】
【分析】
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定义知,该方程组的解就是组成方程组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图象的交点.
【详解】
解:由图象及题意得:
∵直线y=kx+b和y=mx+n交于点A(﹣2,3),
∴方程组的解为.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5、D
【解析】
【分析】
先求出点B的坐标,然后运用待定系数法就可求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详解】
解:由图可知:A(0,3),xB=1.
∵点B在直线y=2x上,
∴yB=2×1=2,
∴点B的坐标为(1,2),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则有:,
解得:,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3;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等知识,根据题意确定直线上两点的坐标是关键.
6、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过点A作AD′⊥BC于点D′,由题可知,当点D从点B运动到点C,即x从小变大时,AD也是由大变小再变大,而△ABC的面积不变,又S=AD,即y是由小变大再变小,结合选项可得结论.
【详解】
解:过点A作AD′⊥BC于点D′,如图,
由题可知,当点D从点B运动到点C,即x从小变大中,AD也是由大变小再变大,
而△ABC的面积不变,又S=AD,即y是由小变大再变小,
结合选项可知,D选项是正确的;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题中没有给任何的数据,需要通过变化趋势进行判断.
7、D
【解析】
【分析】
利用x=-1时,求函数值进行一一检验是否为1即可
【详解】
解: 当x=-1时,,图象不过点,选项A不合题意;
当x=-1时,,图象不过点,选项B不合题意;
当x=-1时,,图象不过点,选项C不合题意;
当x=-1时,,图象过点,选项D合题意;
故选择:D.
【点睛】
本题考查求函数值,识别函数经过点,掌握求函数值的方法,点在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满足函数解析式是解题关键.
8、A
【解析】
【分析】
根据y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解:∵点A(a+9,2a+6)在y轴上,
∴a+9=0,
解得:a=-9,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y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是解题的关键.
9、D
【解析】
【分析】
观察直线位于x轴及x轴上方的图象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值即可完成解答.
【详解】
由图象知:不等式的解集为x≤3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数形结合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C
【解析】
【分析】
把两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中,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求得k与b的值,从而求得一次函数解析式.
【详解】
解:由题意得:
解得:
故所求的一次函数关系为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其一般步骤是:设函数解析式、代入、求值、求得解析式.
二、填空题
1、3
【解析】
【分析】
根据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是点到轴的距离,可得答案.
【详解】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到轴的距离为3.
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是点到轴的距离,横坐标的绝对值是点到轴的距离.
2、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函数的图象确定答案即可.
【详解】
解:观察图象知道,当x=0时,y=1,
∴当x≤0时,y≥1,
故答案为:x≤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的知识,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次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能力及对解不等式的考查.
3、##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得k>0,2k-3<0,求解即可.
【详解】
∵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k>0,2k-3<0,
∴k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像分布与k,b的关系,根据图像分布,列出不等式,准确求解即可.
4、(4,3)
【解析】
【分析】
由题意根据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等求出点B的纵坐标,进而依据A在B左边即可求出点B的坐标.
【详解】
解:∵AB∥x轴,A点坐标为(-1,3),
∴点B的纵坐标为3,
当A在B左边时,∵AB=5,
∴点B的横坐标为-1+5=4,
此时点B(4,3).
故答案为:(4,3).
【点睛】
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性质,主要利用了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等.
5、10
【解析】
【分析】
根据表格中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得出函数关系式即可.
【详解】
解:根据表格中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可知,
行驶路程每增加50千米,剩余油量就减少5升,
所以行驶路程每增加100千米,剩余油量就减少10升,
故答案为:10.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的表示方法,理解表格中两个变量的变化规律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三、解答题
1、2
【解析】
【分析】
根据正比例函数得出|k-3|=1,解得解得k1=4, k2=2,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可得k-3<0,根据不等式解集取舍即可.
【详解】
解:根据题意,可得|k-3|=1且k-3<0,
∴k-3=1或k-3=-1,
解得k1=4, k2=2,
∵k-3<0,
∴k<3,
∴k=2.
【点睛】
本题考查正比例函数定义以及自变量函数性质,掌握正比例函数定义以及自变量函数性质是解题关键.
2、(1)乙离A地的函数解析式为:,函数图象见详解;(2)甲整个行程所用的时间为.
【解析】
【分析】
(1)根据甲乙的速度关系和甲比乙提前一分钟出发即可确定乙的函数图象经过两个点,点,点,设,将两个点代入求解即可确定函数解析式,连接两个点作图即可得函数图象;
(2)设甲整个行程所用的时间为x ,由(1)可得:甲的速度为,乙的速度为,利用甲乙的路程相同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解:(1)由图可得:甲的速度为:,
∵乙的速度是甲速度的两倍,
∴乙的速度为:,
乙比甲晚出发,
∴乙经过点,点,
设,将两个点代入可得:
,
解得:,
,
∴乙离A地的函数解析式为:,
连接点,点并延长即可得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2)设甲整个行程所用的时间为x,由(1)可得:甲的速度为,乙的速度为,
∴,
解得:,
∴甲整个行程所用的时间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根据问题情境绘制出函数图像,建立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关键.
3、(1)(6,0)、(0,8);(2)y=8﹣2x;(3)点Q的坐标为:(0,)或(,0)或(,0)或(0,).
【解析】
【分析】
(1)令x=0,则y=8,令y=0,则x=6,即可求解;
(2)由题意得: ,从而得到 ,进而得到点P(2t,8﹣4t),则有x=2t,y=8﹣4t,即可求解;
(3)分两种情况:①当点Q在AB下方时,当点Q在AB上方时,即可求解.
【详解】
解:(1)∵y=﹣x+8,
令x=0,则y=8,令y=0,则x=6,
∴A点坐标为(6,0),B点坐标为(0,8);
(2)由题意得:,
∴点P(2t,8﹣4t),
则x=2t,y=8﹣4t,
故点P所在的直线表达式为:y=8﹣2x;
(3)当点Q在AB下方时,
将y=3x与y=8﹣2x联立并解得:x=,y=,即点P(,),
当△ABP的面积等于△BAQ面积时,点Q在过点P且平行于AB的直线上,
设过点P且平行于AB的直线表达式为:y=﹣x+b,
将点P的坐标代入上式得:=﹣×+b,解得:b=,
故函数的表达式为:y=﹣x+,
当x=0时,y=,当y=0时,x=,
即点Q(0,)或(,0).
当点Q在AB上方时,
同理可得:点Q的坐标为:(,0)或(0,);
综上点Q的坐标为:(0,)或(,0)或(,0)或(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次函数与动点问题,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
【解析】
【分析】
首先设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然后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平行于直线求出k的值,然后将点代入求解即可.
【详解】
解: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一次函数的图象平行于直线,
∴,
∵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3),
,
∴b=2.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点睛】
此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表达式,两条一次函数图像平行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表达式.
5、(1)无人机的速度为25米/分;(2)2;15;(3)9.
【解析】
【分析】
(1)根据无人机在第6-7分钟,1分钟内从50米的高度上升到了75米的高度,进行求解即可;
(2)根据(1)中求得的结果,由路程=速度×时间进行求解即可;
(3)根据函数图像可知无人机空中停留的分为第a-6分钟和第7-12分钟,由此求解即可.
【详解】
解:(1)∵无人机在第6-7分钟,1分钟内从50米的高度上升到了75米的高度,
∴无人机的速度为75-50=25米/分;
(2)由题意得:,,
故答案为:2,15;
(3)由题意得:无人机停留的时间=6-2+12-7=9分钟,
故答案为:9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从函数图像获取信息,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正确读懂函数图像.
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一次函数y=ax+b,已知点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