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5 挑山工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并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通过写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3、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说明的道理。了解挑山工,感受其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冯骥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民间文艺家、画家,1942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慈溪县。冯骥才早年在天津从事绘画工作,后专职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化研究。他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小说和绘画作品,并有多篇文章入选中小学、大学课本,如散文《珍珠鸟》、《挑山工》。
泰山贯穿山东中部,泰安市境内,绵亘于泰安、济南、莱芜三市之间,古称“岱山”、“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泰山前邻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济南。泰山雄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大海,西靠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东西长200千米,南北宽约50千米,主脉,支脉,余脉涉及周边十余县,盘卧面积达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
1、自学生字,打开智慧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3、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
ɡuà dài zhé jìnɡ zī wǔ nù褂 贷 哲 竞 姿 舞 怒
平衡 曲折 诵读 喧闹包蕴 哲理 陡直 登攀腾云驾雾 心悦诚服 意味深长
1、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如果觉得自己说不好,也可以说一说你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或读懂了什么。2、小组讨论解疑释惑。各小组选择出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准备在全班交流。
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作者登泰山时,看到挑山工登山时走的路程比游人长,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而产生了疑问,后来,通过一个挑山工几次超过他的事实,以及与挑山工的对话,解开了不解之谜,并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
自由小声朗读课文,找出写挑山工登山的特点的段落,写作者的亲身经历的段落,写作者受到启发后的段落,并注上符号。
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扁担两头垂下几根绳子,挂着沉甸甸的物品。
登山的时候,他们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垂着,伴随着步子有节奏的一甩一甩,保持身体平衡。他们的路线是折尺形的——先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台阶,就到了台阶的右侧;再转过身子, 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又转回来,每次转身,扁担换一次肩。
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使东西不碰台阶,省些力气,对膝头有好处。
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为什么挑山工的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是什么现象使作者感到很奇怪?为什么感到奇怪? (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有关语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
“腾云驾雾”是什么意思?
原指传说中利用法术乘着云雾飞行。作者形容挑山工“像仙人那样腾云驾雾”,是感叹挑山工登山之快,对挑山工的领先感到吃惊,不可理解。
为什么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而速度并不比游人慢?作者的这个不解之谜是怎么得到解决的?
挑山工:肩膀上挑着担子,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得一个劲儿往前走。游人:东看西看,玩玩闹闹,走走停停,高兴怎么就怎么。
指含着的意思耐人寻味,值得很好地体会。
有普遍意义的道理,有深刻意义的话。
山民几句朴素的话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游人东看西看,玩玩闹闹而挑山工目标专一,坚持不懈,一个劲地向上登,所以总是走到了游人的前头。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 “它”不仅指( ),还指( ), 作者需要“它”是用来( )。
挑山工负重坚持不懈地登山的形象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课文通过挑山工登山,虽然身担重物、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揭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地做下去,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2、摘抄文章的优美语句。3、写一篇读后感。4、请你为作者从泰山回来画的那幅画题词或题诗。5、建议阅读有关课外书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5 挑山工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5 挑山工课文ppt课件,共8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5 挑山工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5 挑山工示范课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识记·理解,朗读句子,挑山工的动作,挑山工的外貌,挑山工的语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5 挑山工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5 挑山工示范课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5挑山工,挑一挑,查词典,找近义词,货物重保持平衡,货物重,路程长,挑山工快游人慢,不解之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