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部编版活板习题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活板习题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习题链接,课内知识优化练,课外阅读拓展练,经过经历,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笼罩捕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给加点词注音。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山门圮( )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 )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 )数小舟,曳( )铁钯( ),寻十余里无迹。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2)棹数小舟,曳铁钯( )( )(3)山门圮于河( )(4)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 )
▲3. 下面句中的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B. 尔辈不能究物理。C.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D.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4. 下面句中的“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闻之笑曰B. 当求之于上流C. 一老河兵闻之D. 其反激之力
5. 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B.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C.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D.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6. 下列句子,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B. 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判断。)C.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河兵的说法去找,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找到了石兽。)D. 竟不可得。(最后没有找到。)
7.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本文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果,而且作者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B. 寺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判断的错误,老河兵则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C. 文中写了两次“笑”: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写老河兵的“笑”,是因为他富有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判断。D.《河中石兽》的作者是清代文学家纪昀。纪昀,字晓岚,著有《阅微草堂笔记》《四库全书》等。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2)须其夜艾( )(3)阴布大网( )(4)叹其以诈相笼( )
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97页第8-11题。
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
【点拨】注意关键词“已而”解释为“不久”,“谓”解释为“认为”。
(惊醒后)不久什么也没看见,众雁就认为雁奴毫无根据地乱叫。
10. 两文分别讽喻了什么现象?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讽喻教条、孤立、静止地看待事物以致“主观判断”的现象。
讽喻只看表面现象,不辨真假,以致以怨报德的现象。
11. 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
①借事说理或寓理于事。作用:能使读者在生动具体的事件中领会作者所阐释的道理,更加发人深省,更具说服力。②叙议结合。作用:使读者既能获得具体的感受,又能获得理性的感悟,进而更加深入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活板习题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积累·基础练,语言建构·能力练,给加点字注音,靠近烘烤,磨刀石,如果只是,准备好了,顷刻随即,用标签标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写作 语言简明习题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目标,写作点拨,例文引路,那束美丽的阳光,写作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5 河中石兽精品习题课件ppt,文件包含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5河中石兽课件pptx、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5河中石兽同步习题docx、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5河中石兽教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