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22 出师表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22 出师表备课课件ppt,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第一段分析,第二段分析,严明赏罚,理清思路把握结构,课堂小结,理清课文思路,广开言路前提,赏罚分明关键,亲贤远侫核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诸葛亮(181─234) 三国时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早年避乱于荆州,曾躬耕于南阳隆中。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共图大业。次年,他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击败曹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称帝后,拜他为丞相。刘备死时托付他辅佐后主刘禅,后卒于军中。
“表”是古时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奏章。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表文的内容一般不外乎议论和叙事,又往往带有抒情色彩。学习这篇文章,要注意领会诸葛亮在文中所表露的思想感情,了解文中诸葛亮的一些名言。
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223年),蜀国和吴国的联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实力本来不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更加困乏。于是诸葛亮派人和吴国修好,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然后趁魏国君主曹丕(pī)身死、魏国大将司马懿被贬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帷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出兵北伐,企图巩固蜀汉政权、消灭魏国进而统一中国,复兴汉室。
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崩殂( ) 疲弊( )陛下( ) 恢弘( )妄自菲( )薄( )以塞( ) 驽钝( )陟( )罚臧( )否( )裨( )补阙( )漏
郭攸( )之 费祎( )行( )阵和睦长( )史 猥( )自夙( )夜忧叹以彰其咎( ) 咨诹( )以遗陛下( )斟( )酌( )损益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
先帝:批三国是时期蜀汉的创建者刘备,221-223年在位
先帝在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的时候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
益州疲弊,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我们蜀国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候。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然而侍奉、守卫的大臣们在朝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在疆场上舍身作战,
盖追先帝之殊遇, 欲报之于陛下也。
都是追念先帝(对他)的厚遇,想(把先帝的恩情)报答给陛下的缘故。
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
皇上听闻(的范围)。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意见
(陛下)应该广泛听取(群臣们的)意见,以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
恢弘志士之气, 不宜妄自菲薄,
发扬提振将士们的勇气, 不应该随意地看轻自己,
引喻失义, 以塞忠谏之路也。
说一些不恰当的话, 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 罚 臧 否,
皇宫中和丞相府中,都是一个整体,晋升、处罚、赞扬、批评,
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不应该(因在皇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和尽忠行善的人,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应当交给负责专职的官员来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以显示陛下公平清明的治理,
不宜偏私, 使内外异法也。
宫内和丞相府的赏罚不同
不应该偏袒徇私, 使宫内和丞相府的赏罚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 良实,
侍中郭攸之、费祎和侍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忠良、诚实的人,
志虑忠纯,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他们的)志向和思虑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 事无大小, 悉以咨之,
我认为宫中的事情, 无论大小, 都拿来问问他们,
然后施行, 必能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弥补缺失,阙漏:缺失疏漏
这样以后再去施行, 一定能够弥补缺失, 有启发和帮助。
将军向宠, 性行淑均, 晓畅军事,
性情品德善良公正。淑:善。均,公正、公平
将军向宠, 性情品德善良公正, 精通军事,
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武官名,负责统领都城的警卫部队。向宠为中部督
当年试着任用时,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
愚以为营中这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
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 都拿来问问他, 一定能使部队团结和睦,
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德才有高有低的将士各得其所,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兴隆昌盛的原因;
亲小人, 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近小人, 疏远贤臣, 这是东汉倾覆衰败的原因。
先帝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东汉桓帝刘志(147-167在位)灵帝刘宏(168-189在位)他们在位时,都宠信宦官,政治腐败
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慨叹和痛心遗憾的。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
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宛,这些都是忠贞可靠,能够能死报国的忠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盛,就可以计算着日期来等待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东汉郡名,辖境包括今河南南部和湖北北部一带。诸葛亮隐居地隆中当时属南阳郡
我本来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种,只求能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
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不奢求在诸侯中有名望,。先帝不因我的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降低自己的身份屈尊就卑,三次到草庐里来拜访我,拿天下大事来询问我,
由是感激, 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
覆灭,颠覆。这里指兵败。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打败
(我)因此十分感奋激发,于是答应先帝(愿为他)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我)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命,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从那时以来已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
刘备在临终前,把军事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并对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在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接受遗命以来,
夙夜忧叹, 恐托付不效, 以伤先帝之明,
早晚忧愁叹息,担心先帝托付的事情未能奏效,以致损害先帝的圣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蜀汉后主建兴元年(223)蜀汉南方四郡先后发生叛乱。建兴三年(225)三月,诸葛亮率师出征,同年五月冒着致病的瘴气强渡泸水
指建兴三年(225)秋,诸葛亮率军平定了南方的叛乱
所以(我)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贫瘠、未开垦的地方。现在南方叛乱已经平定,兵器准备充足。
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
应当劝勉鼓励并率领全军将士,北伐平定中原地区,希望竭尽(我的)平庸才能,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原来的都城,指东汉都城洛阳
铲除奸邪的势力, 振兴恢复汉朝, 迁回旧日的国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处理事务)斟酌情理,考虑得失。损,减少。益,增加。
至于斟酌情理,考虑得失,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的责任。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成效,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
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用来祭告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盛德的言论,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
以彰其咎。 陛下宜自谋, 以咨诹善道,
揭示他们的过失。彰,公布
询问(治国的)好方法。诹,询问
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询问(治国的)好方法,
察纳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
识别和采纳正直的进言, 深切追念先帝留给陛下的诏命。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这样的话)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现在我即将远离(陛下),面对着奏表,禁不住流下了眼泪,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阅读第一段,思考: 作者指出当时的形势如何?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内外大臣表现如何?内外大臣如此,作者希望国君又当如何?由此得出作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
阅读第二段,思考: 作者提出的第二条建议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条建议?
阅读第三、四、五段,思考: 作者提出的第三条建议是什么?这三段是怎样衔接起来的?
(亲贤远侫)亲贤臣,远小人
阅读第六、七段,思考: 在表达方式上,这两段与上文有何不同?主要内容应怎样概括?请逐句加以理解。
1.叙己志向:身份,生活,追求——品格高远
2.叙“三顾草庐:宽宏大度,不耻下问——由是感激
3.叙共患难经历:创业艰难——效忠心愿
1.叙托孤之事,提挈全段
2.受命以来的心情、行动
3.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出师目标
阅读第八段,思考: 如果将第一句后用“;”,“以彰其咎”后用“。”,好不好?
其次,严格要求朝廷诸臣
1、不能分清内外责任;2、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3、由内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不致让刘禅反感。
部分 段落 要点 表达方式
古今词义古义:今义:古义:今义:
痛心遗憾。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今义:古义:今义: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感动,激动。由是感激。
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此皆良实。优劣得所。
光,名词用为动词,发扬光大。
恢弘,形容词用为动词,发扬扩大。
良实,形容词用为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优劣,形容词用为名词,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亲贤臣。远小人。攘除奸凶。
亲,形容词用为动词,亲近。
远,形容词用为动词,疏远。
奸凶,形容词用为名词,奸邪凶顽的人。
一词多义 效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感激由是感激。臣不胜受恩感激。
通假字裨补阙漏。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表余数。
常见虚词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先帝不以臣卑鄙。以光先帝遗德。以塞忠谏之路也。受命以来。
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1、写作思路:以“出师” 为中心
首先,危急形势下出师, 提出治国建议;
然后,陈述出师理由,表达感激之情效忠心愿;
最后,要求批准出师,表达出师决心。
2、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部分 段落 要点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作者在本篇所表达的思想可用 、 六个字来概括
一句,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中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愿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表中着重回顾了 和 两件大事,表达了诸葛亮的“北定中原”坚强意志和 之情。
作者写这篇表的用意是希望后主
表中13次提到先帝,作用是:
勉励后主“光先帝遗德”、“深追先帝遗诏”,以完成先帝未竟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大业。
文中隐藏了许多成语,能找出来吗?
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
引喻失义 作奸犯科 苟全性命 裨补阙漏 指日可待 察纳雅言
下边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你能说出描写了他的哪些具体的事件吗?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过厅对联
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繁,始延得汉家正统济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骋,愿佑兹蜀部遗黎 ——过厅对联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满襟。----杜甫《蜀相》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中间。-------陆游《书愤》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2 出师表集体备课ppt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仲伯间,岳飞行书《出师表》,学习目标,文学常识,写作背景,作者简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武侯祠匾额对联选,公平严明的治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2 出师表备课ppt课件,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22 出师表教案配套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出师表诸葛亮,初读通字音,指刘备,指帝王之死,即蜀汉,困苦穷乏,确实的确,宫廷内,特别的知遇,开扩扩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