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课 题 】七上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1课时)
【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及解读】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教学目标】
1.知道气温测定的方法,学会计算某地的日平均气温。
2.借助“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说出某地一天之内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能计算气温的日较差;运用“北半球大陆上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说出最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能计算气温年较差。
3.运用气温资料,学会气温曲线图的阅读与绘制,并说出气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模式】“二、五、三”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读图思考、小组合作。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的图片和温度计、直尺等。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 意图 |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 从学生当天的着装、感受入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自然得出结论:气温是变化的。 多媒体出示: | 观看大屏幕,讨论、探究。 学生1:早晨冷,中午热。夏天热,冬天冷。 学生2: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感觉非常舒适,但是昼夜温差比较大,容易着凉感冒。 学生3:凉爽的秋天过去了,我们都感到了冬天的寒意,我们的衣着也由秋装换成较厚的冬装,这说明气温发生了变化 |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讨论气温变化的感受,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 |
承转过渡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今天很冷或很热,实际是指大气的冷和热,那么什么是气温,气温又是如何观测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 ||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 多媒体出示: 点拨:月平均气温= 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 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 3.读图讨论气温的变化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大家有那些切身体验呢? | 一、自主学习,深度阅读课本气温与气温观测知识,完成下列的问题。 1.什么是气温? 我们把大气的____ 称为气温,一般用_____表示,读作_____。 2. 气温是如何测定的? 气象站观测的气温是放在______里的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计离地面____米,百叶箱门都朝_____,安置百叶箱的要求: 。 3.对气温的观测,一般在北京时间__时、__时、__时、__时。 二、思考分析: (1)温度计离地面1.5米的原因? (2)百叶箱门都朝北的原因? (3)安置百叶箱的地方空气为什么要畅通? (4)温度计为什么要放在百叶箱内? 三、读图、分析、探究: 1.读出该地2时、8时、14时、20时的气温值,计算平均值,得出该地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 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2. “举一反三”,如何用类似的方法求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 |
利用教师提供的信息及设计的问题,完成学习目标,培养综合能力。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分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通过读图、计算,培养学生的观察计算能力。
|
衔接过渡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也能测出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那么,如何描述一个地方一天的气温变化呢? | ||
自主学习
读图探究 | 点拨学生:用2分钟阅读第63页的文字和图4-2-2 1. 如何描述某一个地方气温的日变化? 2. 一天中最高、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刻?各是多少摄氏度?气温日较差怎么计算? 3. 如何才能将气温连续变化的过程更直观的表示呢? 4. 是否太阳一照射大气温度就会立刻升高呢?太阳一落山温度就会立刻降低呢? 5、一天中最高温为什么不是12时而是14时呢?
6. 如何描述某一个地方气温的年变化? 点拨:如何才能把一个地方、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的过程直观的表示出来呢?你能画出一个地方一年的气温曲线图吗?
7.读三地气温曲线图,完成问题。 |
学生看书直接回答: ①:晨凉、午热、夕暖、夜寒。 ②: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用气温曲线图,气温指平均气温 ④:因为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 ⑤:明确大气温度的直接来源是地面,太阳的热量先传到地面然后到大气,有一个过程,所以一天中最高温不是12时而是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读图 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读出某一个地方气温的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并计算气温年较差。 合作交流得出:一年中温度最高值不是出现在太阳直射或接近直射时,而是稍有滞后,最低值也不出现在太阳最斜射的时候。如北半球陆地最高温出现在7月份,最低温出现在1 月份,北半球海洋最高温出现在8月份,最低温出现在2 月份,南半球相反。 观察思考;观察热带、温带、寒带四季气温变化的不同特征的分布规律,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热带、温带、寒带四季气温变化的不同特征: 热带:_ _ 温带:_ _ 寒带:_ _ |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读出某一个地方气温的最高值、最低值和计算气温日较差。
培养学生思考和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从图中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
衔接过渡 |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观测气温,那么怎样将观测的气温资料绘制成气温曲线图呢?下面,我们就根据表格中的资料,按照提示的步骤,绘出济南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并分析回答问题。 | ||
合作探究 | 活动:1.点拨学生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2.提醒学生注意课本的友情提示,并给学生出示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步骤的歌诀: 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图名。 3.请一位学生上黑板绘图。 4.教师走到同学中间,指导学生绘图。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要点: 1.学生读书、绘图。 2. 学生困难较大的是纵横坐标的取值,因为没有经验,有的曲线画出来有瘦又长,有的又扁又平。 3.多数同学能正确绘图。少数同学画出了折线图,经老师指点后画正确了。 4.同学们互相学习,交流经验。 定点须准确, 连线过中心, 曲线要平滑, 两边莫出头, 科学又美观。 5.同组之间互相交流绘图成果。 |
通过绘制济南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
|
知识梳理 |
【当堂达标】
一、选择题
1.关于等温线图的判读,不正确的是( )
A.若等温线和纬线、海岸线或等高线大致平行,说明气温受纬度位置、海陆或地形影响明显
B.一般地说,等温线较平直,反映影响气温的因素较单一
C.等温线的稀疏和密集不能说明温差大小
D.等温线向低纬方向突出时,说明突出地区的气温低于同纬度相邻地区
2.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B.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C.中纬度气温高 D.各地气温高低与纬度没有关系
3.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B.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没有差异
C.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广阔,气温受海陆地分布影响小,等温线大致与经线平行
D.气温的高低除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影响外,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4.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 )
A.气温日较差 B.气温月较差
C.气温年较差 D.气温季较差
5.下列对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最高气温在热带海洋上
B.最高气温在热带岛屿上
C.最高气温在23.5°N附近的撒哈拉地区
D.同纬度的陆地、海洋气温一样
6.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
A.中午12时 B.上午10时 C.午后2时 D.午后4时
7.测得某地一日内的气温为下表,该地的日平均气温为( )
时刻 | 8 | 14 | 20 | 2 |
气温(℃) | 7 | 18 | 15 | 4 |
A.10℃ B.11℃ C.12℃ D.13℃
8.南半球海洋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 )
A.一月 B.二月 C.七月 D.八月
二、读图综合题
9.读图,回答问题:
(1)A地各月气温都在 ℃以上,气温年较差最 ,属于 带。
(2)B地七月气温约在 ℃,一月气温约为 ℃,年温差为 ℃。
(3)A、B、C三地都位于 半球。(南半球北半球)
10.读图 3.2-17回答:
(1)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 带的范围大体一致。
(2)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位于 洲,最冷的地方位于 洲。
(3)亚洲中部的 地区,年均气温在0℃以下,比同纬度其它地区低10℃,这是为什么?
(4)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 。
② 。
③ 。
答案
1、C 2、A 3、A 4、C 5、C 6、C 7、B 8、B
9.(1)20 小 热 (2)27 -5 32 (3)北
10.(1)热 (2)非 南极 (3)青藏高原 地势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4)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优点主要有:1. 本节课的地理知识理论性较强,本课的教学设计十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地理特点,从生活经验中理解地理现象的原因所在。让学生从读图中去进行提取、分析、归纳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位置的方法2.本课内容比较抽象,主要是让图说话,看图总结,初一的学生想象力不够丰富,分析起来有些困难,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我把课件做的比较详细,讲授时老师讲的也比较多,引导学生分析的比较多。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学习,从当堂达标情况来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天气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天气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时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