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02第二单元-07语文园地-教案03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6755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02第二单元-07语文园地-教案03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6755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公开课教案
展开课 时 教 学 设 计
课题 | 语文园地二 | |||||
第( 2)课时 | 授课时间 |
| ||||
教学 目标 | 1.了解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即在左右结构的字中,偏旁在左侧,整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如“艳、植、睛”。上下结构的字,偏旁在上方,整个字要写得上小下大,如“霜、害、最”。 2. 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 3.能正确认读这9个成语,做到读准字音,读熟词语。 | |||||
重难点 | 教学重点:1.养成先看后写再对照的写字习惯。 2.了解日积月累中成语背后所隐含的寓言故事。 教学难点:了解日积月累这些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 |||||
教 学 过 程 | 二次备课 | |||||
一、笔精墨妙,体验书法 1.预习自学 仔细观察“书写提示”列出的9个字,找出它们的偏旁,把偏旁和另外一部分作对比。 2.检查自学 明确每个汉字的偏旁 艳——“丰”字旁,静——“青”字旁,植——“木”字旁 霜——“雨”字头,睛——“目”字旁,害——“宀” 最——“日”字头,需——“雨”字头 3.师生合作找出这些汉字字形特点 (1)汉字各部分的占格情况 左右结构的字: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旁在左侧,整个字就要写得左窄右宽,比如“艳、植、睛”这三个字。 上下结构的字:同样是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旁在上方,就要写得上小下大,比如“霜、最”这两个字。 (2)找一找这些汉字主要由哪些笔画写成。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这些汉字都是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但是这些笔画的长短是不同的。 (3)学生根据总结的书写规律和注意事项进行写字练习。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旨在引导学生写好汉字。因此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这些汉字的共同特点,这些共性就是书写这些汉字时的注意事项。学生只有明白了这些规律,才能完成呢既定目标。】 二、集腋成裘,感悟经典 1.自学预习 (1)借助拼音将“日积月累”中的9个成语读熟,做到读准字音。 (2)查阅相关资料,找一找这9个成语分别对应哪些寓言故事。 2.检验自学成果 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好这些成语 邯(hán)郸(dān)学步 滥(làn)竽(yú)充数 自相矛(máo)盾(dùn) 杞(qǐ)人忧天 3.小组合作展示成果:交流搜集的寓言资料 在这一环节中,对于学生不易理解的寓言,教师应进行及时的点拨指导。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姿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未得其能,又忘记自己的走姿,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故事讲的是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有个人想偷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比喻自欺欺人。 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将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 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 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楚国有个搞祭祀活动的人,祭祀完了以后,拿出一壶酒赏给门人们喝。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足够,一个人喝则有剩余。我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正要喝,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给它画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然后他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后以“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无益。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杞人忧天:出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塌下来,吃不好饭,睡不着觉,有个智者从天体构成对他进行了开导,终释疑惑。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 井底之蛙:出自《庄子•秋水》:一只青蛙生活在井里,它很快乐,但是它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所以孤陋寡闻,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 杯弓蛇影:出自《风俗通义•怪神》:应郴请杜宣饮酒,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杜宣以为杯中有蛇,疑心喝下了蛇,心忧而病,应郴听说杜宣生病后来看望杜宣,杜宣看到墙上的弓后病就好了,后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扰。 学生明确这9个成语蕴含的道理后,再次朗读。 【设计意图:对于从寓言故事所演化而来的成语,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这一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查阅资料进行学习的能力,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提升语文素养。】 |
| |||||
板书 设计 | 语文园地二 1、书写提示:明确每个汉字的偏旁 艳——“丰”字旁,静——“青”字旁,植——“木”字旁 霜——“雨”字头,睛——“目”字旁,害——“宀” 最——“日”字头,需——“雨”字头 2、日积月累:明确这些寓言故事的含义 | |||||
课堂 检测 |
| |||||
教学 反思 |
| |||||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获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语文园地获奖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平台,词句段的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公开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公开课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7 鹿角和鹿腿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7 鹿角和鹿腿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读文探究,品读重点句段,课堂小结,拓展延伸,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633f99c0b075e38f5ace03cbecdd91f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