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3.2 溶液课时作业
展开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试卷(精编)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点表示在t°C时,甲、乙的溶解度不相等
B.35°C时,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70g
C.t°C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C时仍是饱和溶液
D.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大
2、水是生活中常见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必须:溶剂一定是水
B.生活常识:油锅着火用水来扑灭
C.人体必需: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D.实验认识:电解水说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和丙
B.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水的方法
C.当大量甲的固体中含有少量固体丙时,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将t2℃下甲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1℃,则可析出晶体质量为30g
4、属于溶液的是
A.珍珠奶茶 B.生理盐水 C.蒸馏水 D.石灰浆
5、下图为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t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升温到t2℃,均变成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1℃等质量的甲、乙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甲析出的晶体比乙多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较纯净的甲
D.t2℃等质量的甲、乙的溶液降低温度到t1℃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可能相等
6、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
A.面粉 B.麻油 C.食盐 D.泥土
7、如图所示,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底部的粉末减少,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氢氧化钠 B.碳酸钙
C.硝酸铵和氢氧化钙 D.氯化钠
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一定溶剂中固体溶质的溶解质量
B.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饱和溶液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请根据图1甲、乙、丙三中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在t3℃时,向盛有50.0g甲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g
(3)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4)在某温度下,分别向盛有等质量蒸馏水的两烧杯中逐渐加入固体溶质乙或丙,图2中x表示所加固体的质量,y表示溶液中溶质与水的质量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a点之前,该温度下两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B.该温度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比丙物质的溶解度大
C.该温度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50g
D.该温度时,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E.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乙物质的溶液,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偏高
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图中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
(2)A 、B、C三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___________。
(3)t1℃时,A 、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
(4)把A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任写一条)。
3、随着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请参与讨论下列有关问题:
(1)下列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水的蒸馏 ②水的蒸发 ③水的电解 ④水的净化
(2)在一些地方,用抽取的地下水洗衣服时,肥皂不易起泡沫且产生浮渣,其可能的原因是该地下水是__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3)有媒体曝光过,有一辆某品牌大货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汽车后轮突然冒出滚滚浓烟并燃烧起来,幸好消防人员及时赶到并用高压水枪喷射货车油箱和轮胎,才得以扑灭。请解释向轮胎喷水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水是常用的溶剂。若要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进行如下的操作:①计算(需要氯化钠2.5g):②用托盘天平称量2.5g氯化钠;③用___________(填“10mL”或“50mL”)量筒量取___________mL水(水的密度为lg/mL);④将两者置于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小明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1)图示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 (填序号),小红发现实验操作步骤不完整,应补充的是_____。
(2)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g.
(3)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4)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中混有不溶性杂质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氯化钠没有完全溶解
(5)把500g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g。
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1)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_____。
(2)将甲溶液由A点转变为B点,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填一种)。
(3)t2℃时,将80g丙的饱和溶液与20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
1、实验室用6.25g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和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该石灰石样品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
(2)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
(3)所用稀盐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中非气态物质的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试分析并计算:
(1)生成氧气的总质量是______g。
(2)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
(3)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过氧化氢溶液常用于家庭、医疗等方面,它具有杀菌、漂白、防腐和除臭等作用,医疗上常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消毒。若要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需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多少g?需水多少g?
4、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5 g石灰石样品,把125 g稀盐酸分5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 1 | 2 | 3 | 4 | 5 |
稀盐酸的用量 | 25g | 25g | 25g | 25g | 25g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20 | 15 g | 10 g | 5 g | 5 g |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2)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5、在80g质量分数为15%溶液里加入20g水或20g溶质(全部溶解),计算这两种方法制成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6、50gCu、Zn混合物跟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1g,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 H-1 S-32 O-16 Cu-64 Zn-65)
7、为测定一瓶久置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操作如图1所示,电子天平示数如图2所示。请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
(2)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向 100 克 16%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 100 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
(1)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9、为了测定一种钢样品的含量,小明称取了12.8g钢样品,投入装有20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样品中的其他物质不与酸反应)。在实验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称量,如下图所示。请计算:
(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g。
(2)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空气和水是人类无法离开的物质。
(1)空气中 ________ 含量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
(2)如图1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①红磷足量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燃烧产生的现象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 ___________________ 。
(3)生活中可用活性炭净水,是利用活性炭的 ________ 性。生活中可用 ___________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t2 ℃时,将甲、乙各80 g分别放到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现象如图2,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 ______ (填“a”或“b”)。
②M点的含义 _______ 。
③向烧杯A的溶液中继续加入15 g甲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
④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两溶液质量甲<乙
c.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d.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2、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兴趣实验,发现有的同学得到蓝色溶液,有的同学得到绿色溶液。老师提示这种现象可能与所得氯化铜溶液有关。同学们对这个现象进行探究。
实验1:探究影响氯化铜溶液颜色的因素
取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氯化铜溶液各20mL置于同样的烧杯中,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浴箱中加热(忽略溶剂蒸发)。待溶液温度恒定后,观察溶液颜色,记录如表:
烧杯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溶质质量分数/% | 5 | 5 | 5 | 10 | 10 | 10 | 20 | 20 | 20 |
水浴箱温度/℃ | 30 | 50 | 70 | 30 | 50 | 70 | 30 | 50 | 70 |
溶液颜色 | 浅蓝 | 浅蓝 | 蓝 | 蓝 | 蓝绿 | 翠绿 | 蓝绿 | 翠绿 | 墨绿 |
实验2:探究室温下氯化铜溶液的变色浓度范围
a、室温下,称取15.4g的氯化铜固体溶于35.0g水中,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30.6%的氯化铜溶液。
b、将上述氯化铜溶液依次加入等质量的水稀释,配制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铜溶液,观察溶液颜色,记录如表:
溶质质量分数/% | 30.6 | 25.5 | 21.9 | 19.2 | 17.0 | 15.3 |
溶液颜色 | 深绿 | 翠绿 | 蓝绿 | 蓝绿 | 蓝 | 浅蓝 |
(结果与讨论)
(1)实验1中,④⑤⑥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1的结果可知,③⑥⑨中影响氯化铜溶液颜色的因素是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3)室温下,小文将20g氯化铜固体溶于80g水中,则此溶液的颜色为___________。
(4)小昕配制了一杯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铜溶液,溶液为浅蓝色,若要使此溶液由蓝向绿色转变,可进行的操作有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将溶液放在水浴箱中加热到70℃
B.加入适量的氯化铜固体并使之溶解
C.加入适量的水稀释
(拓展探究)如何将绿色的氯化铜溶液变为蓝色或变黄呢?
(查阅资料)
(1)氯化铜溶于水后在水溶液中电离出大量的Cu2+和Cl﹣。
(2)氯化铜溶液的颜色会随着溶液中的Cu2+与其他离子形成不同的络合离子而改变。其中:水合铜离子[Cu(H2O)4]2+为蓝色:四氯合铜络离子[CuCl4]2﹣为黄色。
(3)由光学知识可知:黄色光+蓝色光=绿色光,因此,氯化铜溶液变绿的原因实际上是溶液中的[Cu(H2O)4]2+和[CuCl4]2﹣混合形成的。
(设计实验)
目的 | 步骤 | 现象 |
1、将绿色的氯化铜溶液变为蓝色 | 取少量绿色的氯化铜溶液,加入水 | 溶液变蓝 |
2、将绿色的氯化铜溶液变为黄色 | 取少量绿色的氯化铜溶液,加入稀盐酸 | 溶液未变黄 |
(5)请分析,步骤2中加入稀盐酸溶液未变黄的原因___________。
(6)若将将绿色的氯化铜溶液变为黄色,可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
3、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参与下图三个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探究活动一)探究影响木炭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木炭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_____。
(探究活动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同学们做了A试管和B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B试管中固体可溶,A试管中固体几乎不溶。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
(2)同学们又补充了C试管所示实验,他们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_____。
(探究活动三)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小明分别振荡三个软质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都变瘪且变瘪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1)小明认为二氧化碳与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你认为小明的结论_____(填“是或否”)正确,理由是_____。
(2)B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对比A瓶与_____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且溶质的溶解性更强。
4、某校同学们开展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活动。
(1)某同学设计不同实验方案,验证铁和铜两种金属活动性。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分别取等量的铁片和铜片于两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 | ___________ | 铁比铜活动性强 |
②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2)某小组做镁与稀硫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该反应很剧烈,还观察到试管内产生“白雾”,即对“白雾”进行如下探究:反应过程中,“白雾”产生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实验过程中,大家只听见氢气燃烧的爆鸣声而没有看见火焰,小组讨论如何实现氢气持续地燃烧并看见淡蓝色火焰呢?
(查阅资料)水蒸的存在,对氢气燃烧火焰的传播有很明显的阻滞作用,即水蒸气浓度越高,火焰传播的速度越慢。
(设计实验)经老师指导,同学们将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
(实验操作)取0.3镁条放入装有5.0g稀硫酸的试管中,将试管放入盛有冷水的锥形瓶中,反应开始后,用燃着的木条点燃试管口的氢气,观察到氢气持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解释与反思)(3)①锥形瓶中冷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在实验冷却恢复室温的过程中,同学们还发现镁条消失一段时间后试管内部产生了白色晶体。对此“意外”的现象,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请计算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室温下硫酸镁的溶解度为33.5g)。
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试卷(精编): 这是一份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试卷(精编),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复习试卷(精编): 这是一份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复习试卷(精编),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复习试卷【精编】: 这是一份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复习试卷【精编】,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