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展开本章达标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地球大气从地面向上,可延伸到数千千米高空。根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平流层的主要特点是 ( )
A.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B.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
C.能反射无线电短波信号
D.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2.影响大气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B.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C.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
D.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019年国庆节上映的电影《中国机长》根据真实事件改编。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由重庆飞往拉萨,在起飞半小时后、飞行高度9 800米时突发事故,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副机长曾半个身子被吸出机外,经机组人员齐心协力,最后所有人和飞机都安全返航,机长刘传健创造了比“萨利机长”更伟大的航空奇迹。下图是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影片中航班返航过程中遇雷暴云,剧烈颠簸,此时飞机所处大气分层为 ( )
A.甲 B.乙
C.丙 D.丁
4.航班突发事故时机上人员面临的危险不包括 ( )
A.低温 B.强风
C.辐射 D.缺氧
“玉兔号”月球车具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规律”。图1为“玉兔号”月球车,它沉睡了一个黑夜后首次醒来。专家这样形容它: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玉兔号”月球车使命大、本领强。图2为地球表面热量交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图1
图2
5.月球车在月球表面执行任务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包括 ( )
①自转周期短,太阳能供电不足
②月面昼夜温差大,仪器易损坏
③易受宇宙强辐射干扰
④月面松软,凹凸不平,易打滑翻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材料中提到的“太阳翼”接收的辐射可以对应图2中的 ( )
A.② B.③ C.⑤ D.⑦
特朗勃墙是一种依靠墙体独特的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消耗、仅依靠被动式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其冬季白天工作原理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图示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的工作原理属于 ( )
A.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B.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C.特朗勃墙的逆辐射原理
D.空气隔层的保温作用
8.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集热墙可能为白色
B.乙气流为上升气流
C.甲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隔层
D.丙气流为暖气流,流进空气隔层
地冰花也称“霜柱”,是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在风小、低洼、潮湿而松软的地面,水汽从土壤缝隙向上蒸发产生凇结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下图为地冰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9.最容易形成地冰花的时间和天气是 ( )
A.晴朗的白天
B.晴朗的夜晚
C.多云的白天
D.多云的夜晚
10.我国北方地冰花发育最为普遍的地区是 ( )
A.高山地区 B.丘陵山区
C.平原地区 D.沙漠地区
随着我国城市数量的增多、规模的扩大,热岛强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下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1.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晴天热岛强度一直高于阴天
B.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
C.晴天正午时,热岛强度最大
D.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
图1为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2为该地区近地面与海拔600米处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题。
图1
图2
12.下列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深度解析)
A.②地气压高于①地
B.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③地比④地高
C.④地气压高于③地
D.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下图是某城市热岛形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3.郊区绿地的存在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作用,主要是因为 ( )
A.郊区绿地能过滤吹向城市的污染物质
B.郊区绿地能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C.郊区绿地能防风固沙、涵养水源
D.郊区绿地能减弱市区噪声,就近吸收固体废弃物
14.如果该城市的热力环流圈的空间半径为10.15千米,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该城市建设工业卫星城的理想距离是离城市 ( )
A.5.6千米 B.10.15千米
C.12.5千米 D.101.50千米
一个地区的风受局地风与背景风的共同影响。某气象研究团队选取河北崇礼山区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两个冬季的气象观测资料,探究了山谷风的日变化特征。在观测到山谷风的时日,该地山风一般自22时起,至次日7时结束;谷风一般自10时起,至16时结束。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5.有利于观测到较强山谷风的天气条件是 ( )
A.背景风较弱的晴天
B.背景风较弱的阴天
C.背景风较强的晴天
D.背景风较强的阴天
16.在观测到山谷风的时日,影响崇礼山区山风与谷风时长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背景风速 B.植被覆盖
C.昼夜长短 D.山坡坡度
读2020年2月11日某时刻我国部分地区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7.图中乙地的风向是 (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18.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南半球某日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9.上图中关于甲、乙两地间气流流向的箭头,正确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0.下列关于图中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
A.a地为阴雨天气
B.b地风力最大
C.c地气压为1 004~1 008 hPa
D.d地风向为西南风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环流探测装置、测温探头、食用色素(红色、蓝色)、烧杯。(图1)
实验步骤
①分别向环流探测装置的1、2号柱内加入适量红色、蓝色色素。
②再分别向1、2号柱内加入等量温水,水位接近柱口。
③将环流探测装置分别放入两个装有不同温度的水的烧杯中。
④用测温探头测水温,得到的数据是甲烧杯10℃、乙烧杯30℃。
实验现象:1、2号柱内水的颜色都呈混合色。
图1 图2
(1)该实验模仿的自然地理现象是 。实验后,红、蓝水开始流动,请在下图中用实线箭头画出该实验模拟的大气运动状况。(3分)
甲 乙
(2)图2中A、B、C、D四地可以模拟图1的环流探测装置,则气压由高到低进行排列为 。若想让水流动得更快些,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2分)
(3)形成实验中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请填写以下框图说明其过程。(4分)
(4)若该现象发生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则代表郊区的是 ,请说出城郊之间热力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有 。(3分)
22.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 ,F ,I 。(3分)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 。图中I的作用是什么?(4分)
(3)阴天的昼夜温差一般比晴天小,其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4)深秋我国北方农民常用浓烟笼罩菜地,以防止寒潮造成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2分)( )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5)如果夜晚多云,人工制造烟雾防御冻害所起到的作用将变 (填大或小)。(2分)
23.威海市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城市风的课题研究。图甲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图乙为部分课题研究成果。读图,回答问题。(11分)
(1)图甲中近地面受热的点是 点(填字母),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A、B、C、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3分)
(2)D点比B点的气温 (填高或低),原因是什么?(2分)
(3)威海市夏季的某一天特别炎热的中午,若其气压状况如图甲所示,则容易形成雷阵雨天气的是 点(填A或B),原因是什么?(2分)
(4)在图乙中的四条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城市风的流动方向。(2分)
(5)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威海市的热电厂应布局在图乙中的 处,城市绿地应布局在 处(均填数字序号)。(2分)
24.下图是某气象局绘制的某日10时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有M、O、P三个气压中心,高压中心是 。(2分)
(2)图示地区位于 半球,判断依据是 。(4分)
(3)图中②③④三处中,风力最大的是 处,理由是 。(4分)
(4)下列等压面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甲—乙沿线气压分布状况的是(2分) ( )
答案全解全析
本章达标检测
1.A | 2.D | 3.D | 4.C | 5.C | 6.D | 7.D | 8.C |
9.B | 10.C | 11.D | 12.B | 13.A | 14.C | 15.A | 16.C |
17.B | 18.D | 19.C | 20.C |
|
|
|
|
一、选择题
1.A 据所学知识可知,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上升,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A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极光多出现在高层大气,B选项错误;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信号,是因为该层温度高,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而电离层主要分布在高层大气中,C选项错误。
2.D 对流层的热量绝大部分来自地面,所以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故D选项正确。
3.D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大气对流运动旺盛的是对流层,图中丁层为对流层。
4.C 航班突发事故时,飞机处在9 800米的高度,位于对流层的上部。在对流层上部高寒缺氧,且风力较大,故机上的人员面临的危险有低温、强风和缺氧。
5.C 月球的自转周期较长,太阳能供电充足;月球上由于没有大气层,昼夜温差极大(可达310℃);由于受到太阳的影响,月球车容易受到宇宙强辐射干扰;月球的表面松软,凹凸不平,月球车在上面容易打滑翻车。故C选项正确。
6.D “太阳翼”接收的辐射是太阳辐射,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故太阳辐射不会被削弱。图2中的⑦是未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大气吸收太阳辐射,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⑤表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故D选项正确。
7.D 读图可知,特朗勃墙吸收了太阳辐射而增温,由于玻璃和空气隔层对集热墙散发的热量起到阻断作用,使热量传递到室内,体现了空气隔层的保温作用。
8.C 吸热效果最好的是黑色,A错误。图中乙处在背阴处,气温较低,气流以下沉为主,B错误。由于空气隔层气温较高,气流以上升为主,室内气温偏低,气流以下沉为主,故通过集热墙上下的通道,室内空气和空气隔层形成了热力环流,甲气流为暖气流,从空气隔层流入室内,丙气流为冷气流,由室内流入空气隔层,故C正确,D错误。
9.B 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因此地面降温快,气温低,最容易形成地冰花。
10.C 地冰花的形成除了气温要达到冰点外,还需要在潮湿而松软的地面。高山地区风力大且较干燥,不会形成地冰花;丘陵山区地表坚硬,地面缝隙少,水汽不易向上蒸发,不易形成地冰花;沙漠地区较干燥,地表水汽不足,不会形成地冰花。
11.D 图中显示,晴天热岛强度绝大多数时间高于阴天,A错误。阴天也存在热岛效应,只是相对于晴天要弱一些,B错误。晴天时,8:00左右热岛强度最大,C错误。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一个在8:00左右,一个在16:00左右,D正确。
12.B 图2显示,A地近地面与海拔600米处垂直气压差比B地大,说明A地近地面是高压,B地近地面是低压,故②地气压低于①地,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高,A、D选项错误;在海拔600米处,③地为高压,④地为低压,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③地比④地高,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
做这类题要注意掌握以下规律:(1)通过等压面判读气压高低时,一定要注意是近地面还是高空,还要明确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高低正好相反。(2)要准确抓住气温、气压、垂直气流和天气状况之间的关系。近地面的气温高低是根本原因,可以这样思考:近地面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为高压,气流下沉增温水汽不易凝结,为晴天;近地面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为低压,气流上升降温水汽容易凝结,为阴雨天。
13.A 做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作用”,B、C、D选项都体现不出这一作用。绿地具有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的作用,当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城市时,郊区绿地能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质。
14.C 为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卫星城应建在城市热力环流圈之外,以避免工业卫星城排放的污染物被城市风带入城区。该城市的热力环流圈的空间半径为10.15千米,故该工业卫星城要建在离城市10.15千米之外,101.50千米处离主城区太远,就不属于卫星城了。C选项符合要求。
15.A 一个地区的风受局地风与背景风的共同影响,山谷风是局地风,应在背景风较弱的时候较强。而在晴朗的夜晚,昼夜温差较大,空气对流运动较强,山谷风也较强;若是在阴天,昼夜温差小,空气对流运动较弱,山风和谷风都不明显。所以,有利于观测到较强山谷风的天气条件是背景风较弱的晴天。
16.C 2016年冬季和2017年冬季相比,崇礼山区植被覆盖变化不大;同一区域短期内,山坡坡度也不会变化,没有变化或变化不大的要素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明显变化,故可排除B、D选项。背景风速只会影响山风或谷风的强度,不会影响“时长”,故排除A选项。昼夜长短会影响山坡与谷地的“受热时间”,进而影响山风与谷风的时长,故C选项正确。
17.B 图中显示,乙地左侧为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由于地处北半球,向右偏转45°左右就是该地的风向,即西南风,B项正确。
18.D 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图中丁地的等压线最为密集,说明该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则风力最大。
19.C 从乙地到甲地的气流流向其实就是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气流从高压中心乙流向低压中心甲,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风向总是向左偏转且与等压线斜交,观察图中四条气流流向,只有③符合题意,故C选项正确。
20.C a地在高压脊附近,说明该处气流下沉,多为晴朗天气,A选项错误;b地等压线不是最密集的,所以b地不是风力最大的地方,B选项错误;c地位于1 004 hPa和1 008 hPa两条等压线之间,其气压介于两者之间,C选项正确;d地位于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应该向左偏,为东北风,D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21.答案 (1)热力环流 绘图如下:
(2)B>D>A>C 甲烧杯内放冰或乙烧杯加热
(3)冷热不均
(4)甲 城市中生产与生活活动释放了大量热量,导致城市温度比郊区高,城郊之间受热不均而形成热力环流
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增加水体面积、节能减排、合理布局建筑物、增加空气流通性等(任答一点即可)
解析 (1)甲烧杯水温低,1号柱色素收缩下沉;乙烧杯水温高,2号柱色素膨胀上升。图1中横向的玻璃柱中,下面的向右流,上面的向左流,最后红、蓝两种色素相互混合。很显然该实验模拟的自然地理现象是热力环流。(2)热力环流中各点气压高低的判断,本着以下原则:在垂直方向上,低处的气压高于高处;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故图2中四地气压按由高到低应该是B>D>A>C。要让水流动得更快,只要让两个烧杯的温差变大即可。(3)冷热不均→大气产生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大气产生水平运动,最后,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共同组成热力环流。(4)城市和郊区之间气温高低不同,导致城区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于是就形成了在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区,在高空风由城区吹向郊区的热力环流。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可从降低城区气温的方面考虑。
22.答案 (1)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2)受大气的削弱作用影响,太阳辐射被削弱 把热量归还给地面,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3)阴天时白天云量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夜晚云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所以昼夜温差小。
(4)D
(5)小
解析 (1)根据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方向判断,A代表太阳辐射,F代表地面辐射,I代表大气逆辐射。(2)从数量上看,A>D,其原因是受大气的削弱作用影响,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图中I为大气逆辐射,其主要作用是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3)阴天的昼夜温差一般比晴天小的主要原因是多云(阴天)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高,故昼夜温差较小。(4)深秋我国北方农民常用浓烟笼罩菜地,以防止寒潮造成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了大气逆辐射。(5)如果夜晚多云,人工制造烟雾防御冻害所起到的作用将变小,因为云层本身就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23.答案 (1)A 地面冷热不均。 B>A>C>D。
(2)低 海拔高,离地面远,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少。
(3)A A点为低压,气流上升,水汽遇冷凝结,容易形成雷阵雨天气。
(4)图略(顺时针方向)。
(5)② ①
解析 (1)从高空等压面分布状况可以判断出,C点为高压,那么近地面的A点就是低压,说明A点受热,气流上升,因此在近地面形成低压。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近地面的气压高于高空的气压,故A、B两点气压高于C、D两点;而在近地面,B点气压高于A点;在高空,C点气压高于D点。故A、B、C、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B>A>C>D。(2)对流层中海拔越高,气温越低,D点比B点海拔高,故D点气温低。原因是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海拔越高,离地面越远,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越少,气温就越低。(3)从图甲中可以判断出A点为低压,气流上升,水汽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逐渐下降,容易成云致雨,再加上是炎热的中午时刻,所以,A点容易形成雷阵雨天气。(4)由于城区人口多,热源多,故城区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区。(5)热电厂会污染大气,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威海市的热电厂应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圈之外,适宜布局在②处;城市绿地对大气有净化作用,应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圈之内,布局在①处。
24.答案 (1)P
(2)北 水平气流向右偏转
(3)③ 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
(4)D
解析 (1)通过图中的气流方向,可以判断出M、O为低压中心,P为高压中心。(2)根据各气流方向,可以判断出各点的气流都是向右偏转的,所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3)图中显示,③处等压线密集,说明该处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则其风力最大。(4)先判断出甲—乙沿线近地面大气的气压变化趋势:从甲到乙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再升高,对比四幅图,排除A、B。但由于高空的等压面和近地面的应该相反,而C项中的却相同,故D项正确。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