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 沂蒙山小调 教学设计 (3)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 沂蒙山小调 教学设计 (3)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沂蒙山小调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音版七年级下册沂蒙山小调教案及反思,共3页。
    2学情分析
    学生大多都喜欢流行音乐,对民歌这一类的作品不是很感兴趣,所以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听”“唱”“演”“创”等手段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让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魅力。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3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沂蒙山小调》
    难点:拖腔的演唱的特点及在歌词中衬词的强力度演唱以及编创活动。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视频导入
    出示视频《舌尖上的中国--山东煎饼》
    这是一档以各地区特色美食为题材的纪录片,我们所看到的是山东沂蒙山区民间传统家常主食煎饼,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土特食品,但是让人们最早认识山东沂蒙山的并不是美食,而是民歌。什么样的民歌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呢?让我们随着音乐,一同走进民歌,来感受民歌带给我们的视觉盛宴。
    活动2【讲授】学唱新歌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首民歌。
    聆听《沂蒙山小调》(播放彭丽媛演唱的。)这是由我们的第一夫人也是我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彭丽媛演唱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我们的国母祖籍也是山东的。
    提问:这首民歌是几拍子的?情绪是怎样的?
    (歌曲是3拍子的,歌词简短,只有四句,歌曲优美抒情,旋律舒展,富于歌唱性,她的前身是《反对黄沙会》,后由原来的抗日主题改为歌颂沂蒙山的自然风光和人们幸福生活为主题的民歌,这首《沂蒙山小调》已经传唱六十年了,早已成为沂蒙山的代名词,人们认识沂蒙山就是从这首歌开始的。)
    (设计意图:初次聆听,通过提问,能够对山东民歌有初步的了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这首民歌的印象。)
    3.学唱歌曲(出示曲谱)
    (1) 教师范唱,请同学仔细观察 聆听,这首民歌有什么特点?
    从歌词上,(那个)(哎),是衬词,假如我们去掉衬词,同学们再来听听哪种更能体现这首民歌的特点?当然是前者,因为有衬词,活跃了节奏,舒展了歌腔,更能表达歌曲欢快喜悦和抒情赞美的情感特点。衬词的演唱柔和圆润。
    (2)学生跟老师小声模唱,还有什么特点?
    从旋律上,每一句的尾音与下一句的起音形成各种形式的重叠,这种手法在音乐中叫“鱼咬尾”,就像三条小鱼相互咬着尾巴似的。全曲共四句全,构成了民族曲式结构中的起——承——转——合一段体,属于民族五声调式中的徵调式。
    (3)学生演唱一遍,继续找出特点。
    拖腔,一字多音,每一句都以结束音为中心,做回返的拖腔,(212、161、656),就像连绵起伏的青山,四句层层递降(2165),增加了音乐的延伸流动,演唱时应唱出悠扬高远的韵味。
    (4) 找出难唱的地方,着重解决。咬字吐字要清晰。
    “山上”“草低儿”,我们演唱时要唱“草地儿”,用山东民歌中常见的“打得儿”的唱法加以强调,就非常生动的突显“山东味”,让人听起来十分的过瘾。
    (设计意图:分析歌曲,解决着这节课的重点难点,进一步加深对学生的印像。)
    (5)完整演唱《沂蒙山小调》
    活动3【活动】编创
    1、欣赏齐秦萨顶顶版和中国新生代陈相胤版的《沂蒙山小调》
    找出与我们今天学唱的不同。
    (演唱形式为男女对唱,唱法也有所不同。这足以真是的印证和解释民歌的“不确定性”和“非唯一性”。
    2、分组,我们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首民歌进行加工改造吧。可以通过改变音乐要素(速度、节拍等)或是演唱形式演唱风格等。道具各种打击乐器、草帽等。
    活动4【讲授】拓展
    这首《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带有山歌风格的小调民歌,所以民歌的体裁非常丰富,其中以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最具代表性。
    劳动号子:是直接伴随着体力劳动而歌唱的民歌,起着统一劳动节奏步伐、调整呼吸、振奋情绪的作用,其演唱形式以一领众合最为常见,具有吆喝、呐喊的特点。欣赏《船工号子》四川民歌
    山歌:一般指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发思想感情的民歌。演唱时不受节奏的约束,音乐较自由,即兴性强,曲调一般具有高亢嘹亮、爽朗奔放的特点,歌曲带吆喝性歌腔,演唱形式一般以独唱或对唱为主。如云南民歌《弥渡山歌》《放马山歌》、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广西壮族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蒙古族民歌《鸿雁》等等
    小调:小曲,是指流传于城镇集市的民间歌曲。常用衬词衬句加强感情表达。如书上的山西小调《桃花红杏花白》、湖北小调《龙船调》“正月里是新年(哪咿哟喂),妹娃我去拜年(哪嚯喂)”、还有我们今天的这首《沂蒙山小调》。
    活动5【练习】巩固
    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相信同学们对民歌有了了解,让我们再次回到今天学的民歌《沂蒙山小调》,齐唱一遍,在歌声中结束。

    相关教案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小调集萃欣赏沂蒙山小调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小调集萃欣赏沂蒙山小调教案设计,共1页。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沂蒙山小调教案:

    这是一份人音版七年级下册沂蒙山小调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授课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沂蒙山小调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音版七年级下册沂蒙山小调教学设计,共2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