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4 母鸡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4 母鸡教案,共3页。
课题
母鸡
课型
精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疙、瘩”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会写“讨、厌”等15个字,会写“理由、心事”等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我”对母鸡态度前后的变化,并说出变化的原因。
3.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
重难点
体会作者对母鸡态度的变化,感受母鸡的特点。
教学设计
备注
板块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回忆旧知: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动物,作家老舍先生家里养了很多小动物,有猫,有狗,还有鸡,能说说在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有什么特点吗?
课件出示要求会读、会认的生字,①生根据拼音齐读两遍。②本课口字旁的字可以放在一起学习;形声字“凄、瘩、聋、哼”可以放在一起学习,同时注意轻声字“瘩”和多音字“恶”。③去掉拼音后开小火车读。
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①出示汉字,齐读两遍。②重难点字的书写:孵(笔画多,左半边为“卵”),警,歪(“不”和“正”两个竖不能连起来)③请学生在生抄本中认真书写这几个字。④有时间需要在投影仪中进行展示。
课件出示较难理解的词,指导学生读对,并通过图片、近义词、造句等方法理解意思:疙瘩,细声细气,颤颤巍巍,如怨如诉,欺侮,一声不哼,下毒手,掘地,顶尖锐。
听范读,自由跟读,后指生轮流朗读,相机正音,并在朗读过程中画出表示作者对母鸡态度的句子。
明确: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课文用了哪一句话把讨厌母鸡和喜爱母鸡这种态度的转变联系起来的呢?根据这个过渡句,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明确:①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②第1-3自然段:讨厌母鸡;
第4-10自然段:不再讨厌母鸡。
6.指导学生用连贯通顺的话,把课文两部分内容连接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老舍先生开始的时候讨厌母鸡,在母鸡养育了一群雏鸡后,他改变了看法,觉得母鸡是一位英雄,不再讨厌母鸡了。
板块二:讨厌母鸡
指生读第1自然段:
组内讨论作者讨厌母鸡的第一个原因:叫声难听,没完没了。
指生圈画能够表现母鸡叫声难听的词句:嘎嘎(连用两次),细声细气,颤颤巍巍,如怨如诉。
指生再读,尤其体会作者将抽象的讨厌化为具象的方法(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指生读第2自然段,组内讨论作者讨厌母鸡的第二个原因:欺软怕硬。
指生读第3自然段
组内讨论作者讨厌母鸡的第三个原因:拼命炫耀。
作者使用夸张手法来表现母鸡爱炫耀的特点: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板块三:态度转变
指生读第5自然段:
组内讨论作者不再讨厌的第一个原因:保护鸡雏
圈画出母鸡保护小鸡的动词:“挺着脖儿,立刻警戒,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这些动词都能表现出母鸡的英勇和警惕。
指生读第6自然段:
组内讨论作者不再讨厌的第二个原因:寻找食物,喂养鸡雏
标画出母鸡自己吃事物和喂养鸡雏的状态,通过对比表现母鸡对鸡雏的爱护
指生读第7自然段,组内讨论作者不再讨厌的第三个原因:勤教本领、悉心照料,并圈画能够表现母鸡负责、不辞辛苦的动词:半蹲、伏、一声不哼。
指生读第8自然段,组内讨论作者不再讨厌的第四个原因:半夜警觉。
生齐读第9自然段,说一说作者不再讨厌母鸡的原因:它是鸡母亲,这是对母鸡的赞美,更是对普天之下母亲的赞美。
板块四:课堂小结
师结合《猫》总结老舍语言的特点:通俗,口语化。
课件展示本课主题,生齐读,并做笔记:
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描写了自己对母鸡由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变化,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下册母鸡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年级下册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4 母鸡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4 母鸡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谜语导入,激发兴趣,字词学习,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