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3. 分类与整理导学案
展开课题
练习课
课型
练习课
学习目标
1.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
2.学会自主分类,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
3.学会分析收集到的数据,获取数学信息。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掌握对物件进行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学习难点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练习一第1题数学挂图或课件。
学具准备:彩笔。
教学环节
导学案
达标检测
知识点1:按给定的标准分类计数。教材第29页练习七第2题
( )个○( )个
( )个□( )个
( )个△( )个
分析:第(1)题按水果的种类分一分,让学生按图上的顺序先数梨的个数,再根据个数涂一涂,涂好后引导学生填出梨的个数。第(2)题按卡片的形状分类,指导方法同上。
数一数,填一填。
答案:(1)(5)个(4)个(6)个
(2)○(7)个□(4)个△(4)个
知识点2:不同标准下的分类及用简单统计表呈现分类结果教材第31页练习七第5题
(1)将这些动物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把分组的结果表现出来。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分析:
(1)引导学生弄清“分类的标准”,再用统计表呈现出来。指导可按照行进的方式分为飞行的与爬行的;也可以按繁殖方式分为胎生的和卵生的。
(2)结合上面的统计表提问题并解答。
2.六年级(1)班同学喜欢吃水果的人数情况如下。
(1)喜欢吃西瓜的人最多。
(2)喜欢吃桃的比喜欢吃西瓜的少12人。
(3)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问题:喜欢吃苹果和喜欢吃香蕉的一共有多少人?
列式:7+10=17(人)
答案:(1)
(2)飞行动物比爬行动物少多少只?
6-3=3(只)
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30页第3题。
3.完成教材第31、32页第6、7、8题。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课堂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自评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特点主要体现在:
1.加强对技术方法的指导。在分类计数时,教师适时地给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如数1个划1个;每数一类中的一个,做上相同的标记等,保证收集到的数据正确。
2.在学生分类、整理信息的基础上,注意发现、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能根据整理的结果推出新的信息,从而使学生逐步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3.注意把所学知识和学生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
数学六年级上册2 分数除法优质导学案: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上册2 分数除法优质导学案,共3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 分数除法优秀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 分数除法优秀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写出下面各题中的单位“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2 分数除法优质第4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2 分数除法优质第4课时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