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期末达标测试卷
展开期末达标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R版)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0分)
(1)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2)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3)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4)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5)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7)绍兴民风淳朴,陆游《游山西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的民俗场景流传至今。
(8)《陋室铭》中,刘禹锡描写陋室优美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接到群众举报后,公安民警迅速出击,果断处置了这起打架斗殴。
B.同学们在写作文时要说真话、抒真情,切忌不要无病呻吟。
C.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及食用行为,关乎人们的生命安全,甚至是身体健康。
D.全面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创造文明城市的关键。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
宋代,福建的桥梁、渡口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__①__(A.sù B.shù)。宋初,各级官吏就把驿站、驿馆的修建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形成了八闽__甲__(A.四通八达 B.畅行无阻)的驿道。为了提高交通的运行__乙__(A.效果 B.效率),宋代的人们修建了许多桥梁。泉州洛阳桥、福清龙江桥、晋江安平桥、龙海江东桥合称福建古代四大桥梁,是省内保存最完整的宋代石梁桥。此外,莆田熙宁桥、延寿桥,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技术。闽东、闽北、闽西的láng__②__( A.阆 B.廊)桥, __丙__。
(1)为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2分)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两处。(2分)
甲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
(3)下列三个语句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 是木构技术的登峰造极之作
② 也体现着天人合一的艺术造诣
③ 展示了福建人民巧夺天工的工匠精神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7分)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头两句叙事抒情,诗人在辞官离京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质。
B.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C.“落红”实际上是自吐心曲,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5.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哪几种心情?请你概括。(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戊子,上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对曰:“人君虽圣哲①,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②,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③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释】①圣哲:道德高尚,天资聪明。 ②俊才:出众的才智。 ③曾:连……都……,竟然。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朕观《隋炀帝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勇者竭其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炀帝恃其俊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骄矜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
B.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
C.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
D.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3分)
(2)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2分)
9.魏征认为隋炀帝“覆亡”的原因是什么?(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18分)
漫步遵义古城
李光华
①一支军队,因为一次会议而反败为胜;一次长征,因为一次会议而起死回生;一座城市,因为一次会议而闻名遐迩。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能留下如此深刻记忆的,唯有遵义会议了。遵义因遵义会议而永载共和国史册。
②一座城市,必定有自己的文化地理灵魂。城市的文化地理灵魂,必定有相应的载体,犹如王府井之于北京,徐家汇之于上海,夫子庙之于南京。没有一个这样的灵魂,城市就只是钢筋水泥的聚合和地图上的一个符号。城市的文化地理灵魂,是历史积累的底蕴,因时光的流逝而更加芬芳,却不因岁月的转换而消磨了容颜。
③遵义老城,就是带着这样一副不因时光流逝而消磨的容颜,进入了游人的眼中。
④老城不大,房屋不高,街巷不宽。街上的行人,脚步不快不慢,目光平淡,行止里带着一派从容。临街的店铺,无论经营的是什么买卖,少有声嘶力竭的拉客之声。老板们或是平静地做着生意,或是淡淡地坐在门口,闲看人来人往。
⑤老城的房屋,一看可知是经过现代手段处理的。但这种处理,没有当代城市大拆大建的粗暴,而多了份小心翼翼的恭敬,又因这份恭敬,使得这种处理显得温柔了些,从而让老城保留了古代建筑的特点。犹如一位古代佳人,在重新淡淡化妆后,依旧“淡妆浓抹总相宜”地坐在自家门口,把自己最美的容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⑥老城不大,作为核心部分的红军街就更小。这里的建筑,保留了更多的古意,又因统一的规划而显得整齐有序。在这小小的街市上,集中了整个遵义的物产精华:仁怀的美酒,湄潭的茶叶,赤水的竹器,当然,还有遵义人耳熟能详的鸡蛋糕。青石铺就的街道上,南来北往的游人在一家家店铺中进进出出,或是提着遵义的特产,或是什么也没有带走,只是在脸上留下微微的笑意。
⑦转角处,一个小小的门面上,悬挂了两块牌匾,一块写的是“红军书屋”,一块写的是“遵义作家书社”。走进书屋,热情的书屋女主人未语先笑,热情爽朗,让人如沐春风。在商业化大潮汹涌席卷城市,越来越少有人读实体书的时代,在城市的一角,仍然有人在坚守着这一方文化水土,在克服重重困难坚守着自己的文化信仰。书屋女主人坚持文学写作,传承长征文化,如今,她已经出书九本,红军书屋也已成为了遵义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书屋的名声也已经走出遵义,无数喜爱文学和遵义的人们,在全国各地传扬着书屋的名声。
⑧走出书屋的游人,手里多了几本书屋主人的作品。也许她的文字不一定精美,但这一份坚守,一份坚强,就足以让人去感受,去品味。
⑨这份坚守与坚强,就是人间最美的作品。
⑩我在遵义的十多天里,随处能感受到遵义人的善良、温和,让我触及了遵义的灵魂,那就是在这座城市里随处可见的四个字:遵道行义。例如历史记载的红军长征后,大量的红军伤员得到遵义人的救助;也例如那位为百姓治病的红军军医龙思泉,在牺牲后百姓拼死保护其坟墓,称龙思泉为“红军菩萨”的故事。
!遵义,遵义,遵道行义,多么绝配的遵义灵魂!
(选编自中国作家网,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运用排比句,突出遵义会议的重要作用,引出写作对象。
B.第④至⑥段着重从市民、建筑和特产的角度,宏观上介绍遵义老城。
C.文章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展示了遵义城的精神风貌。
D.本文故事情节完整,从文化灵魂的高度表现遵义的历史底蕴。
11.作者认为:“城市的文化地理灵魂,必定有相应的载体。”那么,遵义文化地理灵魂的载体是什么?(3分)
12.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6分)
(1)使得这种处理显得温柔了些,从而让老城保留了古代建筑的特点。(赏析加点词)
(2)走进书屋,热情的书屋女主人未语先笑,热情爽朗,让人如沐春风。(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13.文末提到“遵义灵魂”,请结合全文,分析“遵义灵魂”的含义有哪些。
(6分)
(四)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13分)
①首先,什么是科学精神呢?我在此引用爱因斯坦的一段话:“真正对一个科学问题的提出才是关键,并不是问题的解决,因为问题的提出,包括对一个老的科学问题的重新描述和崭新描述,是真正对世界的贡献。”
②当然,最重要的科学精神就是批判性的思维,也就是质疑。在这种质疑声中,我们不断思想碰撞,不断改进提高,不断加深合作,最后推动科学往前发展。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达尔文的进化论,都是非常典范的质疑,最后带来了科学重大进展。
③所以,我想讲的是,科学精神就是求真,也就是实事求是。这里讲的求真不是简单的对错,而是在人类知识最前沿进一步求真、去探索。
④科学精神也包括独立和合作。这两个看似矛盾,实际是完全统一在一起的。所谓独立,任何一个重要的科学发现,往往来自于少数人,甚至个别人、一个人。而这些人在重大科学发现的过程中经常会经受一些磨难,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同意见,他们必须坚持自己的观点最后才可能成功,所以我们需要独立的思考。但是科学的发展,经常需要大家在一起合作。这种合作不只局限于团队内部合作,更依赖于团队之间的合作,甚至跨时代跨行业的合作。
⑤我举一个例子,那就是X射线的发现。1895 年,荷兰科学家伦琴先生发现了 X 射线的穿透力,最后在医学上带来了强大的应用。但是伦琴没有发现 X 射线还可以被衍射,而这一现象是上世纪被德国科学家劳埃发现的。劳埃发现了衍射之后,他并没有意识到 X 射线还可以帮助我们把物质结构解析得清清楚楚,而这一发现是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父子完成的,他们父子携手合作,推演出了著名的布拉格公式。这样的公式,最后应用于我们的分子结构解析,让我们可以窥探生命的奥秘。他们四人分别获得了1901年、1914年和 19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之间跨时代的合作,把人类整个文明往前推进了一大步,所以科学精神也是合作的精神。
(摘编自施一公《青年与科学精神》)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真正对一个科学问题的提出才是关键”阐明求真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第⑤段运用事例论证一切科技成果必须通过跨时代跨行业的合作才能实现。
C.哥白尼日心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都证明了质疑在科学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D.科学精神要靠全社会来共同传承,青年科学家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5.作者认为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
16.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践行科学精神?(6分)
(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19题。(10分)
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网络语言也随之涌现,校文学社准备刊发有关网络语言的文章,请根据材料作答。
【材料一】未成年人生活中使用网络语言调查结果(单位:%)
【材料二】
记者:________________
答:《新华字典》以何种标准收录网络词语,需要审慎思考。首先,这些词应当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日常使用频率也比较高,那些非常冷门的网络用语就没有收录的必要。再者,《新华字典》收录的网络流行词应当具备一定的内涵,才能随着时光的淘洗,进入经典字词的行列。还有一点不容忽视,《新华字典》毕竟不是口语或俚语词典,它更偏爱收录书面语,而多数网络词汇很难进入书面话语的范畴,这更增加了网络流行语进入字典的难度。
17.校文学社准备针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语言的总体情况写一则新闻,请根据材料一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3分)
18.材料二是一则采访片段,它对应的采访问题应该是( )(3分)
A.什么是网络流行词?
B.网络流行词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C.《新华字典》能不能收录网络流行词?
D.哪些网络词语会被《新华字典》收录?
19.校文学社准备向同学们推荐一些较有价值的网络流行词,编辑部认为“点赞”比“杯具”更值得推荐,请结合材料二分析理由。(4分)
(六)名著阅读,完成20-21题。(6分)
20.填空题。(3分)
《海底两万里》中,捕鲸手尼德·兰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________________,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在大西洋与________________展开肉搏时,尼德·兰差点被咬成两段,是________________救了他。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3分)
第一步他应当,他想好了,去拉包车。遇上交际多,饭局多的主儿,平均一月有上十来个饭局,他就可以白落两三块的车饭钱。加上他每月再省出个块儿八角的,也许是三头五块的,一年就能剩起五六十块!这样,他的希望就近便多多了。他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没有家庭的累赘,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儿就没有个不成。
“他的希望”指的是什么?这个事儿是怎么成的?请简要概括。
三、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比如,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竞赛,尝试着克服困难……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有收获。在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不论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尝试都会让我们成长。
请以《那一次尝试,让我成长》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期末达标测试卷
一、1.(1)往来无白丁
(2)阴阳割昏晓
(3)不畏浮云遮望眼
(4)山重水复疑无路
(5)凭君传语报平安
(6)濯清涟而不妖
(7)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8)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2.D
3.(1)①A ②B
(2)甲A 乙B
(3)C
二、4.C
5.前两句中,诗人既有离开朝廷的伤感,又有回归的喜悦豪迈;后两句表现了诗人辞官后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的满腔热情。
6.(1)看
(2)尽
(3)依仗
(4)傲慢
7.A
8.(1)君主即使道德高尚,天资聪明,也应当虚心接受别人的劝谏。
(2)前人的教训离我们不算远,是我们这些人的老师啊!
9.魏征认为隋炀帝覆亡的原因是:隋炀帝,仗着自己超人的才智,骄傲自大,固执己见,刚愎自用,所以尽管他嘴里说的是尧舜之美德,干的却是桀纣之所为。他没有自知之明,因此遭到覆亡的下场。
【参考译文】太宗贞观二年,皇上(唐太宗)对陪立两旁的大臣说:“我读了《隋炀帝集》这部书,发现文章的辞藻深奥渊博,也知道是肯定尧舜而否定桀纣的,但是做起事来为什么又相反了呢?”大臣魏征答道:“君主即使道德高尚,天资聪颖,也应当虚心接受别人的劝谏,这样才能使有智慧的人贡献他的才能,勇敢的人竭尽他的全力。隋炀帝仗着自己超人的才智,骄傲自大,固执己见,刚愎自用,所以尽管他嘴里说的是尧舜之美德,干的却是桀纣之所为。他没有自知之明,因此遭到覆亡的下场。”皇上说:“前人的教训离我们不算远,是我们这些人的老师啊!”
10.D 点拨:“故事情节完整”表述有误。
11.遵义老城。
12.(1)“温柔”是“温和”的意思,这里指遵义保留了老城特点,没有大拆大建,表现了遵义人对老城的爱惜恭敬之情。
(2)运用神态描写,表现了女主人的好客、热情,表达了作者对以书屋女主人为代表的遵义人的赞美和欣赏。
13.①遵义人温和善良,遵道行义,支持红军。
②遵义人坚守自己的文化地理灵魂,保留老城特色。
③遵义人坚守自己的文化信仰,坚持传承长征文化。
14.B
15.质疑、求真、独立、合作。
16.①让科学精神深入大众人心,让大众在行动中加以实践。
②增强科技的职业吸引力,让更多人从事科技工作。
③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取得创造性和突破性成果。
17.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语言现象较普遍(或:大多数未成年人会使用网络语言)
18.D
19.“点赞”的使用频率高,有一定的内涵,进入了书面话语的范畴,所以更值得推荐。“杯具”虽风靡一时,但仅仅是谐音,没什么内涵,所以不宜推荐。
20.儒艮 章鱼 尼摩船长
21.“他的希望”是指祥子希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最终,经过祥子的努力,风里来雨里去,茶里省饭里省,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三、22.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那一次尝试,让我成长”,对青少年来说,这个题目尤其有意义。尝试,即第一次有意识地、主动地去做一件从未做过的事。“尝试”是主动的行为,面对一种新的情境,从自身萌发出来的想要试一试身手的愿望并付之于行动,在这个过程中同时获得了新的感受、收获、经验、教训或启发。这里的尝试不排除同学们在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所做的事情。
题目中还有一个关键词是“成长”。成长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是心灵、思想、精神等多方面的成熟,要把自己从幼稚到成熟的历程展现出来。尝试的结果,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促进我们成长。因此,写作时,既可以写成功的尝试,也可以写失败的尝试。
写作要求中,虽然没限定文体,但这个题目只能写成记叙文。标题中的“我”,就要求我们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如果写诺贝尔、牛顿等人的尝试,就是离题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历的第一次尝试的事情有很多。如,尝试做饭、洗衣、骑自行车、干农活、改变不良习惯等好的方面,也有尝试逃课、顶撞老师等不好的方面。正反面都有,关键在于要有正确的、思想健康向上的立意。 例文略。
七年级下册综合达标测试卷: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综合达标测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阅读,综合,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达标训练测试卷: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达标训练测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记读·先贤行肩上任,精读·人生路人性美,第四句以第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2018)第一单元1 邓稼先/杨振宁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2018)第一单元1 邓稼先/杨振宁课堂检测,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选词填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