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孙权劝学》课件(共31张PPT)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22年)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123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孙权劝学》课件(共31张PPT)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22年)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123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孙权劝学》课件(共31张PPT)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22年)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1230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孙权劝学》课件(共31张PPT)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22年)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1230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孙权劝学》课件(共31张PPT)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22年)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1230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孙权劝学》课件(共31张PPT)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22年)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1230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孙权劝学》课件(共31张PPT)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22年)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1230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孙权劝学》课件(共31张PPT)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22年)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1230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4 孙权劝学课文ppt课件
展开《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294卷,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书名为宋神宗所定,取意“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资治”两字意谓著“帮助”“治理”。“通”则意谓著博通古今的“通史”。“鉴”则有引为“借镜”之意。 该书以政治、军事为主,涉及经济、文化等。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二百二十二种。
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人。三国时吴国名将、战略家、政治家和外交家。 东吴四英将第二位,文武全才。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三国吴帝国的创建者。死后追封为吴大帝。 曹操与孙权对阵,曹操攻而不能破,且见吴军阵容整肃,孙权英武异常,深为羡慕。于是就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语。后人常以此比喻希望晚辈英贤。
出自《资治通鉴》的成语: 身先士卒 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 口蜜腹剑、望风而逃、为所欲为 剖腹藏珠(破开肚子把珍珠藏进去。比喻为物伤身,轻重颠倒。) 刮目相看、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初,权谓吕蒙 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 当涉猎,见 往事 耳。卿言多务,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语气词,表示反问,“吗”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 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①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②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节词(组词)或二是对同一事物或行为,古人和今人有不同的指称,翻译时应用现代的指称去替换古代的指称。③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④补——补充省略部分,使其意思完整⑤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主要是句首发语词和句末语气词)
①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赵惠文王五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惠文王五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夺取了阳晋,被任命为上卿。于是廉颇凭借他的勇猛善战在诸侯各国闻名。
②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节词(组词)或二是对同一事物或行为,古人和今人有不同的指称,翻译时应用现代的指称去替换古代的指称。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惑(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句中的“修”现在讲“长”,这里指身高;“服”现代讲“穿戴”。
③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中划线部分要按“求可使报秦之人”来译。
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
句中划线部分译成时要放在“短屈原”前面作状语。(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您为别人的困难而焦急表现在哪里呢?
④补——补充省略部分,使其意思完整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坐谈。(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和他坐着交谈。)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游褒禅山记》)
距离华山洞百余步(的地方),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
⑤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主要是句首发语词和句末语气词)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吾;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句中的两个“也”都是起舒缓语气作用的,“而”是起连接作用,都不必译出。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安:哪里。疑问代词。 戏:取笑。 安敢:怎么敢。疑问副词。 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 昧:黑暗。
古义: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
2.他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①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②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并且现身说法,以“卿言多务,孰若孤”回应了吕蒙的推脱③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
“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孙权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郑重严肃,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可见关心和厚望。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表达了吕蒙和孙权怎样的心态和感情?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表现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后一句,语重心长,言辞恳切,含关心爱护之情。
3.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和“结友”,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
分角色朗读,读出孙权的语重心长、鲁肃的惊叹和吕蒙的自信。
爱才,关爱部下,善劝,好学
能听取别人意见,勤奋好学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1. 隶:属于。3.生:生长到。 4.求:要。5.异:对……感到诧异。6.借旁近:就近借来。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7.与:给。8.收族:团结宗族。收,聚,团结。10.意:主旨11.一:全。
伤仲永(伤:哀伤,叹息。)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指:指定。 就:完成。文:文采。 理:道理。邑人:同(乡)县的人。奇:对……感到惊奇(奇怪)。稍稍:渐渐。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乞:求取。利其然:认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日:每天。名词作状语扳(pān):通“攀”,牵,引。环:四处,到处。谒:拜访。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明道:宋仁宗赵祯年号。从:跟随。先人: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前时之闻:以前的名声。复:又,再。泯(mǐn)然众人矣:完全如同常人了。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众人,常人。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王子:王安石的自称。通:通达。 悟:聪慧。受:接受。 天:先天。贤:胜过,超过。于:比。材:同“才”,才能。卒:最终。于:被。不至:没有达到要求。至,达到。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彼其:他。已:停止。耶:表示反问,相当于“吗”、“呢”。
人教部编版4 孙权劝学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4 孙权劝学示范课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文怎么学,重点字词归纳,特殊句式的判定,读出人物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2018)4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2018)4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曹操魏,孙权吴,刘备蜀,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孙权劝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4 孙权劝学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4 孙权劝学说课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链接之背景介绍,知识链接之主要人物,理清思路,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人物形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