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送友人教学设计
展开1.结合注释疏通诗意,背诵诗歌。
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理解诗歌主旨,学会鉴赏古诗词情景交融的写法。
3.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理解诗歌主旨,学会鉴赏古诗词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一起领略古代诗歌之美。
二、自我研学
1.作家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其诗风多雄奇豪迈,感情奔放,充满丰富的幻想。诗中多用夸张和神话,富于浪漫主义色彩。有《李太白集》《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等,皆为人传诵。
2.背景介绍。
唐朝天宝末年(约为公元754年),李白在安徽宣城送别友人,挥毫写下此诗。
宣城是李白最崇拜的诗人谢眺所居住、担任太守的地方,风景优美,筑有谢朓楼等名胜古迹。
三、整体感知
1.精读课文,注意朗读断句和节奏。
送/友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疏通文意。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河水围绕着城东缓缓流过。
首联描写送别的环境,透出轻快愉悦的气息。这里有山的青绿,有水的流转,一静一动,相映成趣。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译文: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颔联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所归依。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表达了对朋友深切的关心。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译文:浮云漂浮不定,就像游子行踪不定,落日缓缓而下,似乎有所留恋,正如我们难舍的情谊。
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以浮云孤飞、来去不定,喻游子之心;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的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
李白化用古典诗句,借马鸣之声来抒离别之情,表达了感伤、惜别的心情。
四、合作探究
1.本诗的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描绘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点出送别地点,烘托了作者的送别之情。
2.本诗中的“孤蓬”“浮云”“班马”这些意向表达了“游子意”,请问是如何表现的?
明确:“飞蓬”离根后随风而去,不知落脚何处,写出游子旅途漫漫,前途未定;“浮云”飘忽不定,写出游子行踪不定;“班马”为离群之马,分手之际,萧萧长鸣,写出游子告别友人的孤独和惆怅。
五、本诗小结
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并了解诗意及思想感情。
2.搜集李白的其他写景诗歌,写一篇关于李白的诗歌短评。
语文八年级下册送友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送友人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整体感知,研读赏析,拓展延伸,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送友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送友人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美读悟情感,绘图背诵古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