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18 小猴子下山第2课时导学案
展开18.小猴子下山
第2课时导学案 | |
学习目标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3.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
学习重难点 | 重点 : 能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难点: 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
学习资源 | 导学案、课件、讨论、活动、随堂检测 |
学习过程 | 学习内容 |
一、复习导入 | 小猴要下山去干什么呢?它收获了什么?让我们走进童话故事《小猴子下山》,寻找答案吧! 出示课题。 |
二、课文品读 |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 (1)先由老师选出小朋友易读错的生字,让他们看熟形、记住音,再把选出的卡混在其他卡片中。 (2)老师手拿一摞卡片,让小朋友轮流上台抽,抽出一张并读出卡片上的生字,并组词。 二、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 指名朗读第一小节。 请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来小猴子先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好东西? 一块玉米地 看了又大又多的玉米 2.看图片叙述本部分故事内容。 (二)学习第二小节。 1.同学们,小猴子扛着玉米?来到哪里? 一棵桃树下 2.理解:满树 是说树上全部都是,表示桃子很多。 还可以说: (1)今天超市打折,(满场)都是人。 (2)春天来了,(满地)都是绿色。 (三)学习第三小节。 1.小猴子扔了玉米摘桃子,他还会遇到什么呢? 又大又圆的西瓜 2.课文中“又大又多的玉米”、“又大又红的桃子”、“又大又圆的西瓜” 训练:又×又×的太阳 又×又×的的苹果 又×又×的×× 3.固定句式训练: 小猴子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 小猴子走到__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猴子走到__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中用了几个动词,请找出来。 捧 扔 摘 5.此时,小猴子的心情是怎样的? 高兴 (四)学习第四小节。 1.自由朗读一遍第四小节。 用上“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来说一说第四段的内容。 小猴子走到(西瓜地),看见(小白兔),就(扔了西瓜,去追小白兔) 2.用“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来说一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小猴子走到(桃树下),看见(桃子),就(扔掉了玉米)。 小猴子走到(西瓜地),看见(西瓜),就(扔掉了桃子)。 (五)学习第五小节。 1.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表达一下小猴子的心情? 伤心、失望、后悔 2.小猴子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去? 因为什么也没有得到。 3.从小猴子身上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
三、总结感悟 |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从小猴子身上知道: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
四、巩固练习 | 1、根据课文填空。 2、比一比,再组词。 |
五、课后作业 |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
小学语文小猴子下山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小猴子下山学案设计,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谈话交流,导入新课,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巩固生字,指导写字,细读文本,理清脉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识字(一)3 小青蛙第2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识字(一)3 小青蛙第2课时导学案,共1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课文 620 咕咚第2课时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课文 620 咕咚第2课时学案及答案,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