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1 杨氏之子教案
展开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情趣。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2.紧扣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情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紧扣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教学难点:
能参考注释,理解课文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惠。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读。
(一)激情谈话,导入课题。
我国古代有许多聪明过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流传至今。话说梁国就有一个这样的小男孩,他用巧妙的语言回答了对方的问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他的语言魅力吧!(出示几张我国古代聪明过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图片)
(二)简介作者
刘义庆
(403年--444年)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他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
(又名《世说》),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
(三)自读感悟。
出示自读要求:带着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②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不明白的,做上记号,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
自读检查:
1.指名读课文,同学检查字音是否正确。
2.分小组讨论:读完课文,你能不能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字词揭秘。
我会认
(1) 出示第一行生字(课件出示)
yì qín
造 诣 家 禽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学生领读,齐读。
(2) 出示认读生字组词。(课件出示)
wèi 因为 他因为这件事受到了处分。
为
wéi 难为情 他不仅不觉得难为情,居然还振振有词。
yìng 应声 他因为这件事受到了处分。
应
yīng 应该 我们应该爱护公共财产。
我会写
出示生字:梁、诣、禽
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梁、诣、禽”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
梁liáng
结构:上下
部首:木
组词:栋梁 房梁
造句:我们是国家的栋梁。
书写指导:““氵”呈弧形,“刅”左点不在撇上,与右点呼应。
诣yì
结构: 左右
部首:讠
组词:造诣 苦心孤诣
造句:李教授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书写指导:“讠”点斜,横不宜长,折短,提稳住重心。
禽qín
结构:上下
部首:人
组词:飞禽走兽 禽兽
造句:森林里有数不清的飞禽走兽。
书写指导:“人”要盖住下部,笔画尽量舒展。
学习词语
⑴惠:同“慧”,聪明的意思。
⑵诣:拜访。
⑶乃:就,于是。
⑷示:给……看。
⑸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三、课文精讲。
整体感知
1.读了课文之后,谁能说说课文题目的意思?
明白题目的意思吗?(“杨”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之”的意思是——的。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2.你贵姓?也可以称为——氏之子或之女。学着课题的样子说说自己或同桌吧。
3.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的儿子很聪明。一天,孔君平到他家拜访,孩子用巧妙的语言回答了对方的玩笑话。
初读课文,读出韵味
1.自读课文,看看跟我们现在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指名朗读课文。
⑴ 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
惠、曰、禽、诣。
⑵ 引导学生读准停顿:
课件出示: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参考注释,自学课文:
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①圈画句中的“甚”和“惠”,解释两个字的意思。
②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让学生明白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①圈画句中的“诣”和“乃”,解释两个字的意思。
②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君平来拜见杨氏子的父亲,可是父亲不在,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
③提出问题:你从这句话读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家时,孔君平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孩子,可见,他和孩子也很熟,想和这个孩子开个玩笑。
为设果,果有杨梅。
①圈画句中的“为”和“设”,解释两个字的意思。
②这句话的意思是:孩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③提出问题:你从这里体会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是一个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的孩子。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①圈画句中的“示”、“曰”和“此”,解释三个字的意思。
②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引导学生体会孔君平语言的幽默风趣。
③提出问题:孔君平为什么要这样说?
让学生明白: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①圈画句中的“应声”、“曰”、“未闻”和“家禽”,解释四个词的意思。
②这句话的意思是:孩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引导学生体会杨氏之子回答的委婉机智。
③读一读下列的句子,注意朗读节奏及重音。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④朗读指导
译文:在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杨氏子的父亲,可是父亲不在,于是便叫孩子出来。孩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你认为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表现在哪儿?(课后第二题)
②杨氏之子是个怎样孩子?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运用图片分析:孔君平和杨氏之子两个人都在姓氏上做文章,结果杨氏之子略胜一筹。从而得出结论:杨氏之子是一个聪明机智、幽默风趣、有礼貌的孩子。
运用图片分析:引导学生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
给出仿写练习我也会说,巩固对句子的理解掌握。
文言文只会读还不够,我们要熟读成诵。下面请大家试着背一背课文。(课后第一题)
熟读成诵
出示课文填空:运用小贴士的形式提醒学生知道根据提示入情入境地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杨氏之子招待客人的情境,背诵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解决问题一:杨氏之子是个怎样的孩子?
①待客热情。②反应敏捷聪明机智幽默风趣。③有礼貌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与之有关的句子。(“为设果”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夫子”)
解决问题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文言文,你能回忆一下我们都采用了哪些方法吗?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想象、多读。
四、课堂小结。
本文讲述了梁国一个姓杨的人家里面九岁的小男孩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板书设计:
拜见其父、逗
孔君平 杨氏之子
巧妙回答
甚聪慧
五、课堂练习。
(一)给加粗的字注音。
造诣( yì ) 家禽( qín )
为设果( wèi ) 应声( yìng )
(二) 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1.为设果,果有杨梅。
孩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三)课后作业
1、推荐阅读《世说新语》。
2、小练笔:以《X氏之子》为题,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篇文言
文。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的地方。在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力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与合作学习,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学生在读读、说说、思思、议议中不知不觉理解了课文。整个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让学生活动不够到位,担心教学内容没法按时完成,因此,有些体现学生主动性的动手、动口的活动还不够到位。个别学生的口头表达声音过小,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小学语文杨氏之子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杨氏之子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揭题入学,解读文言,初步感知,读出韵味,读中积累,感受机智,想象拓展 感悟人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