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定律》 教案20(新人教版必修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428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万有引力定律》 教案20(新人教版必修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428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3.万有引力定律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3.万有引力定律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授新,小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 学内 容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第二节 万有引力定律教 学目 标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并会推导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教 学重 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教 学难 点推导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教 学方 法与教 具启发式综合教学法(重在引导、启发)投影仪、投影片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内 容内 容 一、引入(复习):开普勒第一定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内容。二、授新:(一)人们对行星运动规律的原因的认识发展的过程 牛顿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牛顿提出了行星运动规律的根本原因--万有引力定律。(二)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及基本内容 1、定律的推导(引导、启发学生共同推导) 将行星运动的椭圆轨道简化成圆形轨道来讨论。因为……,所以……,即:学生阅读课本P104第一段。
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内 容内 容 式中的r:距离;v:行星的线速度;m:行星的质量。又因为:所以有:由上节课可知:是个常量,所以得出结论:行星和太阳之间的引力跟行星的质量成正比,跟行星到太阳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由牛顿第三定律,这个引力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也应和太阳的质量成正比。如果用m' 表示太阳的质量,那么有: 写成等式有:G是一个常量,对任何行星都是相同的。从而得到普遍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2、基本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用m1 和m2 表示两物体的质量,用r表示它们的距离,那么可用下式表示: 学生思考如何推导, 并与教师共同推导。 思考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与其周期的关系 学生分析:为什么由牛顿第三定律就可以得出这个引力也应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 思考如何用公式表示引力的大小?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内 容内 容 式中的质量单位用kg,距离单位用m,力的单位用N。G为常量,叫做引力常量。引力常量的意义是:它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kg的物体相距1m时的相互作用力。G=6.67×10-11N·m2/kg2我们推导万有引力定律是将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简化为圆形轨道来讨论的,而牛顿是在椭圆轨道下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3、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引导学生思考:万有引力定律有没有适用条件呢,如果有,应是什么样的,并投影显示)(1)、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间引力大小的计算。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每个物体的尺寸时,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直接使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2)、当两物体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时,它们间的引力也可直接用公式计算,但式中的r是指两球心间距离。 (3)、当研究物体不能看成质点时,可以把物体假想成无数个质点,求出两个物体上每个质点与另一物体上所有质点的万有引力,然后求合力。4、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意义: 5、巩固练习: 思考:地面上的重力与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行星的力是不是同一性质的力?你有什么办法来检验? 根据引力公式总结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 思考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思考引力常量的意义? 学生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内 容内 容 三、小节: 四、作业: 1、一课一练 2、粗略计算:质量均为100kg的两人在相距1m时间的万有引力定律。 学生思考讨论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万有引力定律(一)认识过程(二)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及基本内容 1、定律的推导2、基本内容:3、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 教学效果分析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3.万有引力定律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教具,教学过程,课堂小结,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3.万有引力定律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23.万有引力定律教案设计,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