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八年级下册5 明暗的造型教案设计
展开1、初步了解基本形体的明暗变化规律,认识光影两大部、三大面、五调子是明暗造型素描最基本法则;
2、通过临摹、写生,进一步学习明暗造型的素描技法,从整体出发,塑造写生物的形体和明暗,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
3、学会掌握基本的作画步骤与经验,培养学生整体观察、分析事物和表现事物的造型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对线造型的练习较熟悉,认识光影两大部、三大面、五调子是深知识点。
3 重难点
1、认识基本形体的明暗变化规律。
2、学会运用明暗造型素描的作画步骤。
3、难点、能否整体观察,整体描绘的作画方法。
4教学过程
1、初步了解基本形体的明暗变化规律,认识光影两大部、三大面、五调子是明暗造型素描最基本法则;
2、通过临摹、写生,进一步学习明暗造型的素描技法,从整体出发,塑造写生物的形体和明暗,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
3、学会掌握基本的作画步骤与经验,培养学生整体观察、分析事物和表现事物的造型能力。
4.1.2学时重点
1、认识基本形体的明暗变化规律。
2、学会运用明暗造型素描的作画步骤。
4.1.3学时难点
难点、能否整体观察,整体描绘的作画方法。
4.1.4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课堂常规及学习用具准备。
活动2【导入】导入新课
学生观摩线造型素描和明暗造型素描作品,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找出明暗素描与前面的线造型素描的区别。
(明暗造型素描不仅要准确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还要通过明暗调子较真实地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质感。)
活动3【讲授】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
《明暗的造型》
1、光、明暗调子的关系及其变化。
大家观察一下教室内外呈现不同程度的明暗,这种明暗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黑夜里我们在室内什么也看不见,开灯以后,一切都显
现了,我们看到物体的大小形状、明暗、色彩,这就说明现象的形成是光源作用的结果。
物体根据自身的结构,而呈现出不同的体面,在光源作用下,物体表面表现出深浅不同的调子,素描的明暗调子是以明暗块面来表现物体形象的方法或手段。
用聚光灯一盏,(可用手电筒代替)实践(出示图片)
光与明暗的变化可以从有关四个方面来说明:
(1)与光线投射到物体表面的角度有关:呈垂直角度时最亮,小于直角则渐渐变灰,光线照不到的物面为暗面(背光面)。
(2)与光线本身强弱和距离物体远近有关:房子里面灯泡支光大,房内物体照得亮,支光小就暗,离灯近的物体亮。离灯远的物体暗。
(3)与对象物和写生者的距离有关:在一定的光照下,距离画者越远,物体越暗,明暗对比弱;反之,更亮,明暗对比越强。
(4)与物体固有色的深浅有关:光照下,物体固有色浅,物面的明暗对比越明显,物体固有色越暗,其物面的明暗对比则不明显。
活动4【活动】授课活动
根据光照射在物体上的明暗关系及其变化,我们可以用两大部分、三大面,五大调子来概括:
(板书:两大部分、三大面、五大调子)
两大部:
物体的受光面和背光面。
三大面:黑、白、灰三大面
立方体是一切形体的基本,掌握立方体的明暗造型规律,是学习明暗造型素描最重要的前提。
方形物体的体面转折明显,不论处在什么角度,只要能看到三个面时,由于三个面受光角度不同,必然会产生明暗深浅变化直接受光的面最亮,称为白(亮面),受侧射光照射的面为中暗色,称为灰面,光线照射不到的面最暗;一般称为暗面,这就是通常说的黑、白、灰三大面。
五大调子: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圆球体,圆桩体、圆锥体在光照下,从受光到背光明暗变化非常丰富,明暗调子比较微妙复杂,因此,可以归纳为五个基本调子;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亮面:指光线最强的物面;
灰面:指光照较强的物面;
明暗交界线:指明暗转折的物面;
反光:指暗部受环境影响,受反射的物面;
投影:指光线被物体遮挡后,投下的阴影。
明暗是靠对比存在的,要画好一张画的明暗调子,必须用比较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从整体出发,首先找到最深和最浅的两极色调,再从两极中分析出中间色的丰富变化。
活动5【练习】学生作业
临摹教材的立方体范画
以石膏立方体为对象,作明暗调子的练习。准确画出各种物体的黑、白、灰调子关系,是明暗造型素描的基础。
初中岭南版5 明暗的造型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岭南版5 明暗的造型教案,共3页。
初中美术岭南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光与影的交响曲5 明暗的造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岭南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光与影的交响曲5 明暗的造型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难点解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美术5 明暗的造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美术5 明暗的造型教学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