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鲁教版 (2019)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第2课时学案设计
展开第三单元 大气变化的效应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第2课时
1.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2.掌握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分布。
3.掌握季风气候的特点。
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填空版】
三、季风与季风气候
1.季风的形成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①海陆分布: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
②影 响:实际的气压带往往不能呈现出连续的带状分布,全球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③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形成
成因: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差异显著。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快,海洋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慢。
气压中心:夏季陆地升温快于海洋,往往形成低气压,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最为突出,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冬季陆地降温快于海洋,往往形成高气压。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以亚洲高压(又称蒙古高压)最为强盛。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
④南半球气压中心
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因此其气压带基本保持着带状分布的特征
⑤气压中心的影响:海陆上的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其势力随季节而消长,位置随季节而移动,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最显著的影响是亚洲东部季风的形成。
(2)季风
①概 念:大范围地区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盛行风,叫作季风。
②季风的形成过程:冬季,强大的亚洲高压与阿留申低压、赤道低压之间,形成了势力强大、干燥寒冷的偏北风。东亚形成西北季风,南亚、东南亚形成东北季风;澳大利亚北部由于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向左偏形成西北季风。
夏季,海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增强,太平洋暖湿气流沿着高压的西部边缘吹向陆地, 东亚形成暖湿的东南风;由于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南亚、东南亚形成西南季风;澳大利亚北部由于澳大利亚高压与赤道低压之间形成东南季风。
③季风的分布及成因
原因: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分布: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等。
2.季风气候
(1)亚洲季风性质
冬季风:来自高纬内陆,性质寒冷干燥
夏季风:来自低纬海洋,性质温暖湿润
(2)季风气候
①成因: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
②类型:自南向北因热量差异依次形成了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③特征:
季风气候 | 特征 |
热带季风气候 |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
温带季风气候 |
|
④我国东部季风区锋面雨带的移动
我国东部季风区各地降水的差异主要与来自太平洋上的夏季风的进退密切相关。正常年份,锋面雨带北进慢、南退快,并产生了南方雨季长降水多,北方雨季短降水少的现象。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北进速度快,北方较早进入雨季,易出现洪涝灾害;而南方则雨期变短,易受旱灾影响,江南地区易出现“空梅”现象。夏季风弱的年份:南方易出现涝灾,北方易受旱灾影响。
锋面雨带移动使我国东部季风区总体上形成夏秋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导致我国东部季风区越向北雨季时间越短、降水越集中、年降水量越少的时空组合差异;加上太阳辐射量的南北差异,从而使地表自然环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版】
三、季风与季风气候
1.季风的形成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①海陆分布: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
②影 响:实际的气压带往往不能呈现出连续的带状分布,全球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③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形成
成因: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差异显著。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快,海洋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慢。
气压中心:夏季陆地升温快于海洋,往往形成低气压,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最为突出,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冬季陆地降温快于海洋,往往形成高气压。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以亚洲高压(又称蒙古高压)最为强盛。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
④南半球气压中心
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因此其气压带基本保持着带状分布的特征
⑤气压中心的影响:海陆上的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其势力随季节而消长,位置随季节而移动,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最显著的影响是亚洲东部季风的形成。
(2)季风
①概 念:大范围地区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盛行风,叫作季风。
②季风的形成过程:冬季,强大的亚洲高压与阿留申低压、赤道低压之间,形成了势力强大、干燥寒冷的偏北风。东亚形成西北季风,南亚、东南亚形成东北季风;澳大利亚北部由于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向左偏形成西北季风。
夏季,海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增强,太平洋暖湿气流沿着高压的西部边缘吹向陆地, 东亚形成暖湿的东南风;由于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南亚、东南亚形成西南季风;澳大利亚北部由于澳大利亚高压与赤道低压之间形成东南季风。
③季风的分布及成因
原因: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分布: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等。
2.季风气候
(1)亚洲季风性质
冬季风:来自高纬内陆,性质寒冷干燥
夏季风:来自低纬海洋,性质温暖湿润
(2)季风气候
①成因: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
②类型:自南向北因热量差异依次形成了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③特征:
季风气候 | 特征 |
热带季风气候 | 全年气温高,旱、雨两季分明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
温带季风气候 |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
④我国东部季风区锋面雨带的移动
我国东部季风区各地降水的差异主要与来自太平洋上的夏季风的进退密切相关。正常年份,锋面雨带北进慢、南退快,并产生了南方雨季长降水多,北方雨季短降水少的现象。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北进速度快,北方较早进入雨季,易出现洪涝灾害;而南方则雨期变短,易受旱灾影响,江南地区易出现“空梅”现象。夏季风弱的年份:南方易出现涝灾,北方易受旱灾影响。
锋面雨带移动使我国东部季风区总体上形成夏秋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导致我国东部季风区越向北雨季时间越短、降水越集中、年降水量越少的时空组合差异;加上太阳辐射量的南北差异,从而使地表自然环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
【合作探究3】探究季风与季风气候
材料一 公元208年农历11月,曹操率83万大军攻打东吴,刘备和孙权的联盟准备以区区数万之众与曹军在赤壁决战。周瑜与诸葛亮定下火攻之计,准备大破曹军。施苦肉、献连环、借雕翎、杀蔡瑁,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材料二 某半球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
(1)材料一中为什么会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说法?
(2)材料二图示为哪个半球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此时该半球为什么季节?判断季节的理由是什么?
(3)此时亚欧大陆上形成了什么气压中心?是如何形成的?该气压中心切断了什么气压带?
(4)此时图中甲、乙、丙、丁分别受什么大气环流控制?
【答案】(1)赤壁位于长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应盛行西北季风。
(2)北半球 夏季 亚欧大陆上为低压中心,太平洋和大西洋上为高压中心。
(3)亚洲低压 夏季大陆升温比海洋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热低压切断。
(4)西南季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东南季风。
(2019·银川统练)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和气压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
A.海陆轮廓及洋流性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D.地势起伏状况
2.该季节( )
A.甲地盛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 B.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
C.丙地盛行偏西风,温暖多雨 D.丁地盛行偏东风,温暖多雨
(2019河北衡水中学模拟)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读图,完成3~4题 。
3.珀斯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原因是( )
A.地处沙漠,昼夜温差大 B.夏季多晴天,昼夜温差大
C.地处沿海,地形较平坦 D.植被常绿茂密,减弱风力
4.珀斯冬季风强劲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B.盛行西风带的迎风坡
C.海面广且西风带北移 D.高压控制,多下沉气流
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5~7题。
5.1月,图中A地盛行(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6.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7.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A.A地高温多雨
B.正值1月份左右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B地寒冷干燥
(2019·宁波市北仑中学高三期中)下表是我国干旱区多年平均水汽输送统计表。据此,完成8~9题。
8.影响我国干旱区水汽输入的主要气流与主要源地对应正确的是( )
A.东南季风——太平洋 B.中纬西风——大西洋
C.极地东风——北冰洋 D.东北季风——北冰洋
9.我国干旱区盈余的水汽主要储存于( )
A.河湖 B.植被
C.土壤 D.冰雪
【参考】1-9 CDBCDDBBD
湘教版2019 高中地理 选修一 3.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导学案(含答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2019 高中地理 选修一 3.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导学案(含答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关注,知识清单,课上检测,知识清单答案,课上检测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第2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第2课时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工业地域的形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第1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第1课时学案设计,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合作探究1,合作探究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