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第2课时 季风与季风气候
课程标准 | 素养目标 | 任务设定 |
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 1.运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原理,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分布,掌握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分布。(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运用示意图,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3.结合资料,说明季风的形成、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 1.不同季节陆地气压有何差异? 2.北半球海陆分布对气压带有何影响? 3.南半球的气压带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 4.东亚季风是如何形成的? 5.什么是季风?季风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6.季风气候主要有哪些类型?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 |
一、季风的形成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1)不同季节陆地气压差异
季节 | 原因 | 气压 |
夏季 | 陆地升温快于海洋 | 低气压 |
冬季 | 陆地降温快于海洋 | 高气压 |
(2)北半球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影响
季节 | 切断气压带 | 亚欧大陆上的气压 |
冬季 | 副极地低气压带 | 亚洲高压(又称蒙古高压) |
夏季 | 副热带高气压带 | 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 |
(3)南半球
①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②影响:气压带基本保持着带状分布的特征。
2.季风的形成
(1)概念:大范围地区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盛行风,叫作季风。
(2)亚洲东部季风
①冬季:强大的亚洲高压与阿留申低压、赤道低压之间,形成干燥寒冷的偏北风。
②夏季:太平洋湿润气流沿着高压的西部边缘吹向陆地,形成暖湿的东南风。
(3)季风的成因
①主要原因:海陆热力差异。
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名师点拨] 季风的三大特征
(1)季风是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的更替而改变的现象,这里强调“大范围”是因为小范围风向受地形影响很大。
(2)随着风向的转变,控制气团的性质也会改变,例如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潮湿。
(3)盛行风向的转变会带来明显的天气变化。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夏季,亚欧大陆上气温高,形成高压中心。 ( )
2.冬季,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 ( )
3.蒙古高压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 )
4.风向随时间有规律变化的盛行风都是季风。 ( )
提示:1.× 夏季,亚欧大陆上气温高,形成低压中心。
2.× 冬季,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亚洲高压切断。
3.√ 冬季陆地气温低,气压高,在亚欧大陆上形成了蒙古高压。
4.× 大范围地区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盛行风是季风。海陆风风向在一天中也随时间变换。
二、季风气候
1.亚洲季风
(1)冬季风:来自高纬内陆,性质寒冷干燥。
(2)夏季风:来自低纬海洋,性质温暖湿润。
2.主要类型
自南向北依次是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3.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
[图表点拨] 教材第63页图3210,该图展示出:季风气候的成因和分布。由1月图可知,1月份北半球陆地气压高,海洋气压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东亚盛行风为西北风,南亚、东南亚为东北季风,南半球澳大利亚大陆为低气压,盛行西北季风(西北季风是由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转而形成的)。由7月图可知,7月份北半球大陆上为低气压,海洋上为高气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东亚盛行东南风。南亚、东南亚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而成),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大陆上是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受东南季风影响。
将季风与对应的风向连线。
季风与季风气候
材料一 公元208年农历11月,曹操率83万大军攻打东吴,刘备和孙权的联盟准备以区区数万之众与曹军在赤壁决战。周瑜与诸葛亮定下火攻之计,准备大破曹军。施苦肉、献连环、借雕翎、杀蔡瑁,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材料二 等压线分布图。
问题1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材料一中为什么会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说法?
提示:赤壁位于长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应盛行西北季风。
问题2 (综合思维)材料二图示气压分布状况为北半球什么季节?依据是什么?
提示: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形成势力强盛的冷高压,同纬度海洋上为低压。
问题3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图中A气压中心是如何形成的?哪个气压带被切断?
提示: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冷高压切断。
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活动中心的形成与分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会影响到海陆气压的分布,从而破坏气压带的带状分布。尤其是北半球的陆地比重相对较大,对气压带的影响更为明显。
(1)北半球7月份的气压中心
北半球,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特别是亚洲大陆夏季增温强烈,亚洲热低压(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这就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亚速尔高压。
(2)北半球1月份的气压中心
北半球,1月份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其是亚洲高压(又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控制范围最广。亚欧大陆的东部几乎都在它的控制之下。这就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也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
2.季风的形成
受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形成了季风环流,如下图所示:
(1)冬季
(2)夏季
3.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季风区 | 成因 | 冬季风 | 夏季风 | 分布地区 | ||||
源地 | 风向 | 性质 | 源地 | 风向 | 性质 | |||
东亚季风区 | 海陆热力差异 | 西伯利亚、蒙古 | 西北风 | 寒冷干燥 | 副热 带太 平洋 | 东南风 | 温暖湿润 | 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 |
南亚季风区 | ①海陆热力差异; 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西伯利亚、蒙古 | 东北风 | 低温干燥 | 赤道 附近 的印 度洋 | 西南风 | 温暖湿润 | 亚洲印度半岛和我国西南等地区 |
下图为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的季风风向。据此,完成(1)~(3)题。
(1)1月,图中A地盛行(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2)下列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3)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A.A地高温多雨 B.正值1月份前后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B地寒冷干燥
(1)D (2)D (3)B [第(1)题,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判断,A地位于亚洲东部,1月份是冬季,该地盛行西北季风。第(2)题,B地位于南亚,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来自热带印度洋地区,高温湿润,A错;B地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其形成主要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B错;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干旱灾害,C错;B地因受山脉阻挡,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D对。第(3)题,C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该地的西北季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的。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北半球是冬季,A地此时寒冷干燥,A错;正值1月份前后,符合北半球冬季,B对;C地形成低压中心,C错;B地此时温暖干燥,D错。]
课 堂 小 结 | 课 堂 速 记 |
1.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2.冬季,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夏季,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 3.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保持带状分布。 4.大范围地区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盛行风,叫作季风。海陆热力差异是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 5.冬季风来自高纬内陆,性质寒冷干燥;夏季风来自低纬海洋,性质温暖湿润。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的地区,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自南向北因热量差异依次形成了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
题组1 季风的形成
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1~3题。
1.图中所示的季节应为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亚洲低压中心出现在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3.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为(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1.B 2.A 3.C [第1题,由图中区域轮廓可以看出,亚洲出现低压中心,为夏季。第2题,夏季亚洲低压中心出现在印度半岛附近,为图中①处。第3题,我国东部地区属于东南季风区,夏季盛行东南风。]
读图,回答4~5题。
4.有关右图所示月份和A气压中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7月份,亚洲低压
B.1月份,亚洲高压
C.7月份,亚洲高压
D.1月份,亚洲低压
5.①②两处盛行风相同的一项是( )
A.成因相同 B.风向相同
C.性质相同 D.势力相同
4.A 5.C [第4题,此时东亚盛行东南风,南亚盛行西南风,亚欧大陆上应被低压控制,由此可判定图示月份为7月份,A气压为亚洲低压。第5题,①处是东南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②处是西南季风,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形成的。两者性质相同,都是温暖、湿润,但势力不相同。]
题组2 季风气候
下图为世界主要季风区分布图。据此完成6~8题。
6.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季风气候区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
A.成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B.两季风气候区7月份均高温多雨
C.风向具有反季节相同性
D.两季风气候区均形成了典型的热带季雨林带
7.丙地盛行图示风向季风的时间约为(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8.(易错题)下列对于P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盛行季节为北半球冬季
B.其成因是北半球的西风带南移
C.风将印度洋水汽吹向沿岸大陆,抬升致雨
D.使沿岸地区形成了众多的荒漠景观
6.A 7.C 8.D [第6题,甲、乙两季风气候区中,甲为澳大利亚的西北部,其盛行风为西北风和东南风,1月份的西北风带来丰富的降水,7月份盛行东南风,气候炎热干燥;乙为印度半岛,其盛行风为东北风和西南风;二者的成因都有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这一因素;在季风的影响下,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为热带季风气候。第7题,结合丙地所处的位置及图示的风向,可判定该季风是由赤道南部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偏转而成的,据此可判断时间。第8题,P所示风向出现在北半球夏季,是由赤道南部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偏转而成的;P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其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不易给沿岸地区带来降水,致使沿岸地区气候干旱,荒漠广布。本题易错选C项。]
(教师用书独具)
教材P64活动
提示:结合教材插图,即可完成。充分考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教材P65活动
提示:1.略。
2.回顾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能够总结对应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一般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到30°之间的大陆内部与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3.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4.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55°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大陆东岸。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纬10°~25°大陆东岸。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球自转的意义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球自转的意义背景图课件ppt,文件包含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1单元第1节第2课时产生时差课件ppt、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1单元第1节第2课时产生时差学案doc、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后素养落实2产生时差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一节 碳排放与环境安全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节 碳排放与环境安全多媒体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2单元第1节碳排放与环境安全课件ppt、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2单元第1节碳排放与环境安全学案doc、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课后素养落实6碳排放与环境安全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二节 石油与国家安全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石油与国家安全课文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1单元第2节石油与国家安全课件ppt、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1单元第2节石油与国家安全学案doc、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课后素养落实2石油与国家安全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