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精创】3.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第1课时) 导学案-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Ⅰ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227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精创】3.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第1课时) 导学案-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Ⅰ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2272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精创】3.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第1课时) 导学案-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Ⅰ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2272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第1课时学案设计
展开第三单元 大气变化的效应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第1课时
1.运用资料,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2.运用示意图,识记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3.结合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填空版】
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大气环流
①概念: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②影响:大气环流能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分布,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要影响。
③类型:常见的大气环流有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等。
2.气压带
①概念:由于地球表面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气温和气流的运动情况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压区域,这些气压区域大致平行于纬线呈带状分布,故称之为气压带。全球有七个气压带。
②气压带的成因及分布
气压带 | 分布 | 成因 |
赤道低气压带 | 赤道地区 | 接受太阳辐射多,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带 |
极地高气压带 | 极地地区 | 终年太阳辐射弱、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带 |
副热带高气压带 | 30° | 30°纬度附近高空的大气辐合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带 |
副极地低气压带 | 60° | 从极地高气压带来的极地东风,与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来的中纬西风相遇,在60°纬度附近形成锋面——极锋。此处大气辐合上升,近地面成为一个相对的低气压带 |
3.风带
①概念:地球近地面七个高低气压带之间,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的作用,在不同地区形成了呈带状分布的大气水平运动,称为风带。
风带 | 分布 | 成因 |
信风带 | 低纬地区 | 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存在着较稳定的水平气压梯度力,驱动大气长年向较低纬度地区运动。由于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的影响,在南北半球分别形成东北信风带和东南信风带 |
盛行西风带 | 中纬地区 | 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驱动大气向较高纬度地区运动,并在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的影响下,西风在北半球偏转为西南风,在南半球偏转为西北风。 |
极地东风带 | 高纬地区 | 由副极地低气压带与极地高气压带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而形成。在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的影响下,东风在北半球偏转为东北风,在南半球偏转为东南风。 |
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①原因: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
②规律: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二、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1.气压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全年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空气湿热,对流显著,往往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森林高大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
全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云雨产生,太阳辐射强,往往形成炎热干燥的气候,多出现荒漠景观。
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受极锋影响,雨、雪天气多,但降水总量不大,太阳辐射较弱,形成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温暖而短促的气候特征,以亚寒带针叶林景观为主。
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太阳辐射最弱,干冷气流下沉,形成了酷寒干燥的冰原气候与景观
2.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信风控制的地区,气流由副热带地区向赤道方向流动,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气候干燥,多荒漠景观;但是,如果信风经过广阔的海洋和暖流,就会带来温暖湿润的气流。
西风控制的大陆西岸地区,全年盛行西风,近海区域受海洋影响大,终年温暖湿润,气温年变化小,形成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如西欧地区。
极地东风控制的地区,偏东风起源于极地高压区,性质干冷,主要形成苔原气候与景观。
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气候的作用
南北纬10°〜25°地区,当受赤道低气压影响时,气流上升,降水丰沛;当受信风影响时,干燥少雨。形成全年高温、干湿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与稀树草原景观。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炎热少雨;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温和多雨。形成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与常绿硬叶林自然景观
【答案版】
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大气环流
①概念: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②影响:大气环流能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分布,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要影响。
③类型:常见的大气环流有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等。
2.气压带
①概念:由于地球表面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气温和气流的运动情况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压区域,这些气压区域大致平行于纬线呈带状分布,故称之为气压带。全球有七个气压带。
②气压带的成因及分布
气压带 | 分布 | 成因 |
赤道低气压带 | 赤道地区 | 接受太阳辐射多,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带 |
极地高气压带 | 极地地区 | 终年太阳辐射弱、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带 |
副热带高气压带 | 30° | 30°纬度附近高空的大气辐合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带 |
副极地低气压带 | 60° | 从极地高气压带来的极地东风,与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来的中纬西风相遇,在60°纬度附近形成锋面——极锋。此处大气辐合上升,近地面成为一个相对的低气压带 |
3.风带
①概念:地球近地面七个高低气压带之间,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的作用,在不同地区形成了呈带状分布的大气水平运动,称为风带。
风带 | 分布 | 成因 |
信风带 | 低纬地区 | 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存在着较稳定的水平气压梯度力,驱动大气长年向较低纬度地区运动。由于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的影响,在南北半球分别形成东北信风带和东南信风带 |
盛行西风带 | 中纬地区 | 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驱动大气向较高纬度地区运动,并在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的影响下,西风在北半球偏转为西南风,在南半球偏转为西北风。 |
极地东风带 | 高纬地区 | 由副极地低气压带与极地高气压带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而形成。在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的影响下,东风在北半球偏转为东北风,在南半球偏转为东南风。 |
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①原因: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
②规律: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二、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1.气压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全年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空气湿热,对流显著,往往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森林高大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
全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云雨产生,太阳辐射强,往往形成炎热干燥的气候,多出现荒漠景观。
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受极锋影响,雨、雪天气多,但降水总量不大,太阳辐射较弱,形成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温暖而短促的气候特征,以亚寒带针叶林景观为主。
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太阳辐射最弱,干冷气流下沉,形成了酷寒干燥的冰原气候与景观
2.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信风控制的地区,气流由副热带地区向赤道方向流动,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气候干燥,多荒漠景观;但是,如果信风经过广阔的海洋和暖流,就会带来温暖湿润的气流。
西风控制的大陆西岸地区,全年盛行西风,近海区域受海洋影响大,终年温暖湿润,气温年变化小,形成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如西欧地区。
极地东风控制的地区,偏东风起源于极地高压区,性质干冷,主要形成苔原气候与景观。
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气候的作用
南北纬10°〜25°地区,当受赤道低气压影响时,气流上升,降水丰沛;当受信风影响时,干燥少雨。形成全年高温、干湿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与稀树草原景观。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炎热少雨;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温和多雨。形成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与常绿硬叶林自然景观
【合作探究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桌山景观(左图)被誉为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迹之一。桌山位于开普敦附近,山顶如削平的桌面,只要天气睛朗都会有大片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当地人形象地把它称为“上帝的餐桌”。桌山的奇特还在于这座由石灰岩构成的“餐桌”上,溪流几乎绝迹,呈现一片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而它中部的洼地里却是一片生机盎然其植株密度仅次于热带雨林。右图为南非桌山地理位置示意图。
(1)2020年暑期,上海的王老师计划前往开普敦。请指出该季节当地的盛行风向。
(2)推测在北半球夏季时,当地风浪大的原因。
(3)“餐桌"顶部荒芜的戈壁滩与植被茂密的中部洼地景观迥异,试选择其一分析其成因。
【答案】(1)盛行西北风。
(2)海面宽阔,没有陆地的阻挡;海面摩擦力小,风力大,所以称为“魔鬼西风带”。
(3)桌山顶部平坦,虽受西风影响,但水汽不能受到地形的抬升降水较少;风力侵蚀强烈,蒸发旺盛。水源短缺,植被稀少,形成戈壁滩景观。或桌山顶部环绕的云团含有大量的水汽山顶昼夜温差大,夜间水汽冷凝汇集到洼地使得洼地水源充足,植被茂盛。
【合作探究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左图为非洲及周边地区略图,右图为维多利亚湖及周边地质构造示意图。
(1)简要说明图中1月份风向的形成原因。
(2)比较维多利亚湖7月东岸和西岸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3)甲地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里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的原因。
【答案】(1)该地1月份北半球受东北信风带控制形成东北风; 1月太阳直射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南移 ,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南半球形成西北风。
(2)差异:西岸多于东岸。
理由: 7月,东南风经过维多利亚湖的增湿作用到达西岸;西岸地处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所以比东岸降水多。
(3)这里,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地处低纬地区,气温高,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
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20°盛行东南风
C.20°~30°盛行西北风 D.30°~40°盛行西南风
2.甲、乙两图反映的月份与季节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3月份、春季 B.乙图表示7月份、夏季
C.甲图表示9月份、秋季 D.乙图表示1月份、冬季
读全球降水量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②处降水偏少的原因是( )。
A.多上升气流 B.多下沉气流
C.多气旋控制 D.受寒流影响
4.图中③处的盛行风向是(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2019.吉林梅河口市第五中学二模)下图际意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某个气压带位置关系。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该气压带( )
A.在南半球纬度范围变幅较小 B.滞留北半球时间小于三个月
C.徘徊的纬度范围小于200 D.与太阳直射点位置完全一致
6.推测该气压带是( )
A.副极地低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读世界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分布图,回答7~8题。
7.图中M地降水较多的季节及原因是( )
A.夏半年 受东北信风影响 B.冬半年 受东南信风影响
C.夏半年 受西南季风影响 D.冬半年 受西南季风影响
8.N地地处沿海但降水稀少,其原因最不可能是( )
A.夏半年受西南季风离岸风影响 B.冬半年受东北信风影响
C.受索马里沿岸的上升流影响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9.读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影响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为________________气候,成因:终年受________控制;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为________气候,成因:终年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
(3)C为________气候,成因:终年受________________控制;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
(4)D为________气候,成因:冬季受____________控制,夏季受________________控制;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为________气候,成因:受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交替控制;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1-8DBBAABCD
9.答案:(1)温带海洋性 西风带 终年温和湿润或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均匀
(2)热带沙漠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 终年炎热少雨
(3)热带雨林 赤道低气压带 终年高温多雨
(4)地中海 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少雨
(5)热带草原 赤道低气压带 信风带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湘教版2019 高中地理 选修一 3.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导学案(含答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2019 高中地理 选修一 3.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导学案(含答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关注,知识清单,课上检测,知识清单答案,课上检测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优秀第1课时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优秀第1课时导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工业,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区位选择的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鲁教版 (2019)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第2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鲁教版 (2019)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第2课时学案设计,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合作探究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