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部编版2 走月亮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2 走月亮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 走月亮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阿妈牵着“我” 的手在云南洱海畔的月光下散步的场景。全文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具有浓郁的民 族特色。 四年级学生接触抒情散文的机会很少,课前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作者和散文的有关知识,再力争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设情境,促进感悟。这样学生不仅能感悟到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美,而且还可以体会到月色下的意境美。 学习本文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想象能力,激起阅读的欲望,再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哪儿美,怎么美”。抓住重点词语、句子,品味语言,体会月色下的静谧、祥和以及人与自然交融和谐的意境。 【知识与技能】 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4 自然段。 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第 6 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 【过程与方法】
指导预习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语。 阅读和想象画面、品味语言结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描绘的画面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幸福与快乐。
重点 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4 自然段。 难点 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第 6 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月亮船》的歌曲。 学生:搜集一些关于月亮的古诗或一些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小短文。
2 课时 第一课时
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主要内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新课导入 1.(出示月亮图片)同学们,看到月亮,谁能吟诵几句有关月亮的诗词? 古人仰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头创作了许多流芳百世的诗词,也让我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除了这些古诗,还有许多美妙的歌曲陶冶着我们的情操。你们想听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动听的《月亮船》,希望大家静下心来, 认真地听,细细地品,让月夜的温馨、月光下妈妈浓浓的爱走进你我的心田。(播放《月亮船》)吟过古诗,赏完歌曲,我们的心情也如同月夜一样平静,伴着妈妈的笑眼弯弯,我们感觉好幸福!让我们在这种心境下跟随作者一起到月光下去散步,一起走月亮吧!板书课题:走月亮。 教师简介云南地区走月亮的风俗。二、学生自读课文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文字障碍。 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 点名分段读课文,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三、集体交流,了解主要内容 教师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白族,出示有关云南风景的图片,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月下散步) “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经过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 读完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走月亮 走月亮:月下散步第二课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4 自然段。 能边读边想象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 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
重点 能边读边想象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 难点 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自读了课文,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来仔细品味, 感受月光下的景美、情美。
二、初步感知课文 1.朗读课文并画出重点词句: (1)“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用“——”标记出来。(2)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句子,用“——”标记下来。2.引导学生汇报:(1) 教师相机板书:“我”和阿妈走过了小路、溪边、田埂…… (2)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在课文中反复出现,共出现了 4 次,把“我” 和阿妈到过的地方巧妙地串联起来,使文章自然地分成了四个部分。三、细读品味,理解感悟 (一)月亮升起图(第 1~3 自然段) 引导理解“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重点体会“从洱海那边升起来”的意境。(1)要想走月亮,必须在月光下,文中哪儿写月亮升起来了?谁来读读。 (2)月亮已经升起来了,为什么偏偏还要加上“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呢?为什么不说“从花园那边升起来了”? (3)引导体会美景:天上一轮月亮,水中一轮月亮,天上的月亮静静的,水中的月亮随波荡漾。 指名读第 2 自然段。重点体会:“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1) 下面,我需要教室特别安静。注意听!这四个“照亮了”,你能听出什么味道?是从远处照到近处了,还是从近处照到远处了?(2) 生回答。(从远到近)
(3) 师小结:从“点苍山”到“大青树”再到“大道和小路”,作者是按照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描写的,画面具有次序性、连续性,从中让人感受到月光的明亮、柔和。(4) 有感情地朗读文段,注意边读边想象画面。 指名朗读第 3 自然段。思考:“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散步, 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配乐朗读。总结:多么温馨的月光小夜曲呀! (二)月下溪边图(第 4~5 自然段) 师配乐朗读,学生想象,体会。(引:听!溪水在唱歌,老师仿佛看见一位阿妈牵着孩子的手,来到了小溪边。同学们,轻闭你的双眼,放飞你的想象, 赶快到小溪边去看一看,闻一闻,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重点引导:(1)你闻到了什么?画出描写小溪流香的句子。(2)你看到了什么?(重点体会“抱”的温暖) (3)此时此刻,文中的“我”想到了什么?(4)假如你是文中的孩子,此刻和妈妈在一起,你会做些什么?(结合生活经验感悟) 小结:是呀!其实,只要我们和阿妈在一起,不管做什么游戏,都会感到快乐和幸福!互相读一读,将快乐传递给你的同桌。 (三)自学月下田园图、月亮牵星图(第 6~9 自然段)
老师领大家学习了第一、二部分,接下来请同学们独立阅读和分析,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部分自学。 默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要求:把你感受深刻的地方标记下来,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小结:是呀,“我”和阿妈走在这样柔和的月光下,伴着虫鸣、鸟飞以及果园那边飘来的甜香,边走边聊,多么甜美,多么幸福呀!即使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只是静静地走着。课文为什么反复出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呢? 明确:串联全文,一咏三叹让画面有了流动感。同时,充分表达了“我”和阿妈在月光下散步时的幸福和喜悦之情。四、播放歌曲《母亲》,升华情感 看到作者小时候和阿妈在一起度过的幸福时光,让我们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其实,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会,就会发现,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让我们怀着甜蜜、幸福、感恩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母亲》, 一起回忆妈妈带给我们的温馨、快乐、幸福……五、布置作业 仿照课文第 6 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
走月亮
小路:点苍山 大青树溪边:溪水 月光 鹅卵石 小水塘村道、田埂:秋虫 夜鸟 鱼儿 果园 种油菜找兔草 吹蒲公英 栽水稻《走月亮》是一篇如诗、如梦、如画的优美散文,人与自然交融和谐的意境, 温馨、幸福、快乐的脉脉亲情溢于字里行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重点句子去体会,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我先把文中优美的句子一一找出,并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去读,让学生在范读中身临其境,培养了自己的语感。同时我还引导学生回忆和妈妈一起散步时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妈妈的爱,对妈妈表达出自己发自内心的感谢与感恩。这样情感不知不觉地渗透到作品中,能够做到用心读书,用情读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册16 麻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习作:写信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 观潮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