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部编版(五四制)三下 语文园地一 课件 课件 3 次下载
- 部编版(五四制)三下 语文园地二 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部编版(五四制)三下 6 陶罐和铁罐 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部编版(五四制)三下 5《守株待兔》练习 试卷 3 次下载
- 部编版(五四制)三下 7 鹿角和鹿腿 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守株待兔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5 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1.会认“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株、待”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背诵课文。
3.能说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
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能说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第一至第二板块;第二课时完成第三至第四板块)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理解课题
1.回顾,了解文言文特点。
(1)板书“寓言”二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寓言有什么特点?
预设:揠苗助长、亡羊补牢;篇幅短小,用故事说明道理等。
(2)出示《守株待兔》题目:谁听过这个寓言故事?可以给大家讲一讲吗?
出示课文:这篇寓言和以前学过的寓言有什么不同吗?
预设:语言形式上不同,是文言文。
结合三年级上册小古文《司马光》,进一步了解文言文特点。
(3)学习文言文形式的寓言,应该怎样做呢?
预设:先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再理解内容,最后感悟寓言。
2.齐读,理解课题意思。
板书课题,齐读。 课题中有3个生字“守、株、待”,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守株待兔”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二 读通课文,理解内容
1.初读,读通词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词句时,与同学交流,或者自己多读几遍。
(2)检查预习,“开火车”读词语,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宋人 耕者 释其耒 冀
(3)展示朗读,随机纠错。
预设:“因释其耒而守株”。
若学生有困难,可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先理解意思再正确朗读——“因/释其耒/而守株”。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正确书写“释”这个字。
预设:“冀复得免”。
学生可能会误读“冀”的字音,教师强调正确读音。
预设:“而身为宋国笑”。
“为”是多音字,在这里读什么呢?引导学生凭语感或査工具书理解“为”在此处是“被”的意思,根据语境确定其读音为第二声。
(4)点拨:读文言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重音、停顿,读出古文的节奏。练读、指名读、评读,必要时教师范读。
2.再读,理解文意。
(1)借助注释,自主读懂内容。可将读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
(2)组内交流整篇寓言的意思。
(3)全班反馈:两个人合作,一个人读课文,一个人说意思,一句一句对应地说。 其他同学认真听,做好补充和纠正。
(4)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个小故事的内容。
3.细读,提出质疑。
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预计问题:
(1)兔子为什么不可复得?
(2)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
……
三、聚焦问题,感悟寓意
1.围绕问题,展开思考。
(1)理解“兔不可复得”:兔子为什么不可复得呢?再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
预设:兔子撞树而死是偶然事件,不会天天发生。
既然“兔不可复得”,为什么农夫还要守在树桩前天天等兔子呢?想象一下,他当时会是什么表情?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过渡:你觉得农夫的行为可笑吗?
(2)理解“而身为宋国笑”: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呢?(随机采访)
琐设:农夫太傻了,不会天天有兔子撞树而死;农夫想不劳而获,他不知道几乎所有的收获都要靠自己的劳动才能得到……
2.再读课文,感悟道理。
如果有机会让你穿越到古代,遇见这位还在“守株待兔”的农夫,你会怎么劝他,让他明白过来呢?
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试着说出寓言的意思,然后教师再引导概括。 只要意思对即可。
预设: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把偶然事件当成必然发生;不要想着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的未来。。
3.联系生活,深化寓意。
农夫的行为太可笑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或事呢?
预设:有的人不努力工作,就盼着天上掉馅饼;或者有人偶尔在路上捡到钱,就希望天天能遇到这样的事……
小结:联系生活理解寓意,是学习寓言的一种好方法。
四、背诵积累,拓展延伸
1.回归原文,积累背诵。
(1)配乐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故事的画面。
(2)这篇有意思的寓言故事,谁能背诵下来?同桌背诵、指名背诵。
2.再读故事,对比感悟。
(1)读一读课后的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预设:①努力方向错了,不听别人劝告,自以为是。②做事要先确定正确的方向,才能达成目标;不能背道而驰,否则,条件再有利,也只能离成功越来越远。
(2)《守株待兔》和《南辕北辙》中的两个人有什么异同点?
预设:相同点一一行为都很愚蠢、可笑,不动脑筋,不尊重客观现实;不同点一一一个做事不努力,想不劳而获;一个虽然努力了,但是方向不对,也是徒劳。
小结:做事一定要努力,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同时还要确定好努力的方向,这样才能成功。
3.拓展阅读,走进经典。
《守株待免》出自《韩非子·五蠹》。《韩非子》一书中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如《自相矛盾》《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课下用学习本课的方法读一读,理解其中的深刻哲理。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5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5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
小学5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5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三句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守株待兔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守株待兔教案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扫清障碍,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重点探究,拓展阅读,赏析体会,回顾积累,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