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4.4 角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45391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4.4 角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45391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4.4 角 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45391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4 角教学设计
展开4.4角(一)
教材分析:
本课时主要有角的概念,角的表示方法,各类角的概念机相互之间的大小关系。关于角的概念教材是结合图形表述的。角的第一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便于学生理解角,角的顶点,角的边等概念。角的第二定义(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有利于学生理解角把平面分成两个部分——角的内部和外部。有助于平角和周角的两个概念的教学。这种用运动的方式定义角,也有利于今后角的概念(大于周角的角,负角)的扩展。关于角的表示方法,重点在用三个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角,当顶点处只有一个角时,也可以用顶点的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这个角。
学情分析:
学生对点,线,角,这些基本的几何元素在小学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些几何元素进行再认知,再探索,通过螺旋上升的方式加深拓展。学生对于角的第二定义可能难于理解。角的表示方法中的用三个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的方法学生易错。
教学构想:
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感受角,然后提出问题:如何给角下定义?紧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1 什么是角?2 角有哪些表示方法呢?阅读课本。让学生上黑板边画图边讲解角的定义,同时出示课件里角的定义。再问:还可以怎样给角下定义?进入到角的第二定义。在黑班上画出一个角让学生到黑板上表示角,从而讲授角的表示方法。然后进入牛刀小试,讲授平角,周角集他们的范围,再回到练习:探究创新最后小结。
教学目标:
1认识角及角的概念
2 理解角的三种表示方法
3 认识角的分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角的定义及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分类
难点 角的第二定义及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引
请同学们看看这几幅图片(课件出示)。这些图片都给我们以角的形象,如何给角下定义呢?
二 读
1 什么是角?
2 角有哪些表示方法呢?
三 探
师:哪位同学说说如何给角下定义呢?
生:角可以看作是从一点O出发的两条射线OA、OB所组成的图形(如下图)。
师:一定要注意从同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还可以怎样给角下定义呢?
生:角也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起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终边。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好。这个定义也称为角的第二定义。那么如何表示一个角呢?
生1:〝 ∠〞读作“角”, 〝 ∠〞是角的符号。
生2: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BAC或∠CAB
师:这里要注意顶点字母必须写在中间。还可以怎样表示呢?
生3:用一个阿拉伯数字表示∠1。
生4:用一个希腊字母表示∠α。
师:这两种表示方法一定要在原图中标注。
生5:用顶点字母来表示∠A。
师: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用角的顶点字母来表示这个角.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几个小练习如何来做呢?
牛刀小试:
1 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角 ?
2 将图中的角用不同方法表示出来并填写下表
师:同学们完成的很好!那么什么叫平角和周角呢?
生1:如果一个角的终边继续旋转,旋转到与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生2:当旋转到终边与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师:回答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看个练习。
四 练
1 填表
2 探究创新
如果在∠AOB内部以O为端点引1条射线,那么以O为顶点的角有几个?
如果在∠AOB内部以O为端点引2条射线,那么以O为顶点的角有几个?
如果在其内部以O为端点引3条射线,那么以O为顶点的角有几个?
如果在其内部以O为端点引n条射线,那么以O为顶点的角有几个?
五 结
1 角的定义 定义1和定义2
角 2角的表示方法
3角的分类
六 作业
课本第144页练习1,2两题
板书设计:
一 定义 二表示方法 三 分类 四 练习
定义1 1 3
定义2 2 4
教学反思:
1、 要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
教材提供的素材、问题不仅仅是为了帮助教师传授知识,更重要的的是给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数学课堂知识的传授应该在学生各种思维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自然的完成,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应以怎样创设合适的思维情境,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为核心目的展开。
2、 怎样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思维热情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除了教师的课前准备以外,教师应注意适当的使用激励、讨论、合作交流等手段,要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品质为目的来综合使用这些手段,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不要肤浅的流于形式为了讨论而讨论和不分对错言过其实的表扬,要用适当的方式帮助暴露其思维过程中的问题,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高。另外,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时机促进学生的思维纵深发散。
3、 注意改进的方面
- 学生的小组讨论过程教师要参与,在给学生思维自由和空间的同时,教师应作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指导者,保持和学生的交流,及时发现问题,把握时机促进思维活跃学生的思维向更高层次提升,同时关注困难学生的思维问题答疑解惑,提高其思维效率帮助其保持学习热情。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图形引入,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有了对角的认识基础,从这些图形中能感受到角的形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给学生提出什么是角,学生对这个问题不是太清楚,然后我就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自学之后,师生共同探究角的两种定义。这个过程我是找学生来说,其他同学纠正问题,我再进一步点评。角的定义探究完后,我提出如何表示角呢,然后找几个学生上黑板画出图形来表示角,其他同学在下面表示。然后给黑板上的同学指出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动手动脑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新知识探究完了之后,开始出几道角的定义和表示方法的题目加以巩固,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给了一道探究题找角的个数问题。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最后带领学生一起把这节课的知识点总结一下!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应该说本节课把数学的几大核心素养贯穿整堂课!这是我设计的思路和上课后的感受!
数学4.4 角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4.4 角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创设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第4章 直线与角4.4 角教案: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第4章 直线与角4.4 角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4 角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4 角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