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 第3节 汽化和液化》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507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 第3节 汽化和液化》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507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 第3节 汽化和液化》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5073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3节 汽化和液化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3节 汽化和液化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夯基达标,培优促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夯基达标
第 3 节汽化和液化
下列事例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
A.用扫帚将地面上的水扫开B.将盘子中的水倒入瓶中 C. 把湿衣服上的水挤掉一些D. 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夏天,贝贝同学游泳时,在水中不感觉冷,而上岸后却感觉冷。这是因为( )
A.人体皮肤上的水蒸发时从人体吸收热量B.
人刚上岸,还没有习惯岸上的环境
空气温度比水的温度低
人体热量一部分传到空气中,所以人感到冷
妈妈在炖骨头汤时,水沸腾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地让骨头变熟 B.
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妈妈的做法不科学
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要继续吸热,但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
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 A中产生的现象是 , 同 时 看 到 温 度 计C 的 示 数 升 高 , 这 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要 热量。
二、培优促能
★1.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滴B.
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水蒸气
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2.(2018·山东济宁中考)在某些干旱缺水的地区,人们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收集土壤中的水分。土壤中的水分在接触塑料薄膜前发生了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水蒸气在塑料薄膜下凝结成水珠的过程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作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它在加压下 (填物态变化名称),又在皮肤上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 同时 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瘀血。
★4.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观察下图,结合生活实际,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a.液体表面积大小;b.液体
高低;
c.液体 的快慢。(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 a)
Ⅰ.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
Ⅱ.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使两滴酒精表面大小明显不同,如图所示。
Ⅲ.保持酒精的温度和酒精 相同。Ⅳ.若干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
(4)分析与结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的大小 (选填“有关”或“无关”)。(5)本实验采用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 法。
★5.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过程中,依据观察到的 的现象,判定水开始沸腾。(2)图乙是实验第 5 min 时温度计的示数,将其读数记录到表中。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9
99
99
99
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通过实验可知,水沸腾时,温度 (选填“逐渐升高”“保持不变”或“逐渐降低”);停止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沸腾过程中水需要持续 。
参考答案
一、夯基达标
1.AA 项中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可以加快蒸发。B、D 两项中都减小了水的表面积,都能减慢蒸发。C 项中直接挤掉水分,不属于蒸发。
2.A在水中,夏天水的温度和空气温度、人体温度相差不大,而且皮肤表面被水覆盖,可以防止蒸发。 但上了岸,空气不断流动,体温随着皮肤表面水分的蒸发会降低,所以才会感觉到冷。故本题选 A。
3.D水沸腾时温度保持在沸点,故使用“小火”“大火”均不能提高水的沸点,所以 A、B、C 错误,D 正确。
解析 汽化现象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沸腾,其二是蒸发;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在沸腾的过程中,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答 案汽化不变
解析 试管 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 B内,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 A,遇冷液化成小水 珠附着在试管壁上,水蒸气在液化过程中不断放热,所以会看到温度计 C的示数升高。
答案 试管壁有小水珠(液化)放出二、培优促能
1.C 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用眼睛看不到;生活中所见的“白气”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悬浮于空中形成的;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温度低,冰棍周围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就液化成小水滴,所以冰棍周围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壶外的温度比壶内温度低,壶嘴喷出的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解析 土壤中的水分先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塑料薄膜后液化成小水滴,液化需要放出热量。
答案 汽化 放出
解析 氯乙烷是气态有机物,加压则液化;液态氯乙烷喷出后迅速汽化,则会吸收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瘀血。
答案 液化 汽化 吸收
解析 本题考查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由图中所给信息可以提出如下猜想:液体蒸发快慢跟液体表面积大小,跟液体温度高低,跟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要想探究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就要控制液体的温度和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的快慢相同,再使表面积大小不同;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的大小有关;在进行本实验探究过程中,由于影响因素较多,所以要采取控制 变量法。
答案 (2)温度 表面附近空气流动(3)表面附近空气流动快慢
有关
控制变量
解析 (1)水沸腾时的现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到达水面处破裂,所以由气泡的情况可判断水是否已经沸腾;(2)温度计上每 10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 1 ℃,即此
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 ℃,此时的温度为 98 ℃;(3)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连线作出水沸腾的图象;(4)由图象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 (1)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并上升到水面破裂
(2)98
如图所示
保持不变吸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节 光的色散课时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夯基达标,培优促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课后测评,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夯基达标,培优促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第1节 质量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夯基达标,培优促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