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八年级下册17.3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下册17.3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教案设计,共2页。
1、感悟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的产生的过程;
2、能运用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根的情况和进行有关的推理论证;
3、会运用根的判别式求一元二次方程中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
教学重点:
根的判别式定理.
教学难点:
根的判别式定理及逆定理的运用.
教学过程:
你们一定很想知道我的绝活是怎么回事吧?那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用公式法解,以下三个一元二次方程;你们会很快发现我的奥秘.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注:找三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位上做)
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方程的解题过程,可以发现:在把系数代入求根公式之前,每题都是先确定了a、b、c的值,然后求出它的值——,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1)由此可见:在解起着重要的作用,显然我们可以根据的值的符号来判断方程的根的情况,因此,我们把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符号“△(读作delta,它是希腊字母)”来表示,即△=.我们说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还会遇到:用一个简单的符号来表示一个数学式子的情况,同学们要逐渐适应这一点,它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3)通过解这三个方程,同学们可以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有哪几种,谁能总结出来?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果真有三种吗?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35的内容,书上从理论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解释
(1)由此我们就得出了关于
若△>0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若△=0则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若△<0则方程没有实数根.
(2)我们说:这个定理的逆命题也成立,即有如下的逆定理:
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0;
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0;
若方程没有实数根,则△<0.
定理与逆定理的用途不同
定理的用途是:在不解方程的情况下,根据△值的符号,用定理来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逆定理的用途是:在已知方程根的情况下,用逆定理来确定△值的符号,进而可求出系数中某些字母的取值范围.
(4)注意运用定理和逆定理时,必须把所给的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后方可使用.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两个定理的应用.
例1: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分析;要判别方程根的情况,根据定理可知;就是要确定△值的符号,
例2:求证关于x的方程(m2+1)x2-2mx+(m2+4)=0没有实数根.
分析:我先提出两个问题:
(1)是谁决定了方程有无实数根?
(2)现在要证方程无实数根,只要证明什么就行了?
例2是补充的一个用定理证明的题目,它含有字母系数,它的证明实际与例1的第(4)的解法类似,但学生易于出错,往往错用逆定理来证.
小结:
关于运用根的判别式定理来判断: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的一般步骤是:
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确定a、b、c的值,计算△;
②用配方法等将△变形,使之符号明朗化后,判断△的符号;
③根据根的判别式定理,写出结论.
归纳小结:
今天我们是在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基础上,学习了根的判别式的应用,它在整个中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考命题的重要知识点,所以必须牢固掌握好它.
(2)注意根的判别式定理与逆定理的使用区别:一般当已知△值的符号时,使用定理;当已知方程根的情况时,使用逆定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下册17.3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第17章 一元二次方程17.3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形成概念,强化概念,互动交流,课后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下册17.3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素质教育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步骤,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作业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