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展开一、单选题
1.图为A、B两把刻度尺同时测量一个木块的长度,则A、B的读数分别为( )
A.A:3.80cm,B:3.80cmB.A:2.80cm,B:2.8cm
C.A:2.8cm,B:2.8cmD.A:3.80cm,B:3.8cm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相等时间的情况下,物体通过的路程s越长,其速度v越大
B.在通过相等路程的情况下,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t越少,其速度v越大
C.匀速运动的物体,其速度v由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D.匀速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3.在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长度时,下列情况属于误差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没有放正,导致刻度尺没有与物理课本的被测边平行
B.测量时,课本的左边未对准“0”刻度线,就把课本右边所对的刻度值当作课本的长度
C.读数时,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D.读数时,人的视线没有正对刻度尺的刻度线
4.飞机飞行过程中会经历起飞加速、定速巡航匀速飞行、减速降落等过程,如图所示为该飞机从上海飞到相距1500km某地时的s-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段的平均速度为14.3km/hB.CD段的平均速度为420m/s
C.DE段为匀速飞行阶段D.AE段的平均速度为750km/h
5.甲、乙两辆玩具小车一起向东运动的图像如图。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时,甲车在乙车前面处B.甲车速度是
C.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西运动D.甲车速度是乙车的1.5倍
6.如图所示是某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体始终在做匀速运动
B.该物体整个运动中的路程是16m
C.物体在整个10秒内的平均速度8m/s
D.3﹣5s内该物体是静止的
7.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蜗牛在慢慢地爬行B.花香扑鼻C.歼击机在空中飞行D.地球自转
8.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总路程为12m,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3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4.5m/sB.4m/sC.5m/sD.5.5m/s
9.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测量工具在使用前都应先观察量程、零刻度线、分度值
B.停表在使用前需先回零
C.刻度尺测量时有刻度的一边应紧靠被测物体
D.刻度尺零刻度线磨损后不能继续使用
10.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
A.甲乙两同学相遇时,甲行驶了4kmB.甲乙两同学经过15分钟相遇
C.相遇前甲的速度是相遇后甲的速度的1.5倍D.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如图所示的机械秒表,其示数为______s。
12.如图(A)所示的打点计时器是实验室里一种很有用的测量________的工具,通电时,振针每秒上下振动50次,每次打下一个点,这样,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是________秒。观察图(B)中两条纸带上A点到E点所用的时间,甲所用的时间_______乙所用的时间(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如图(C)是小球下落的频闪照片,若闪光灯每秒闪亮100次,小球从位置A到位置B经过的时间是__________秒。
13.2017年9月12日23时58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顺利完成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两者在空中飞行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______,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______状态,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______。
14.小帆同学从家乘公交车上学,公交车以54 km/h合______m/s的速度匀速行驶,以公交车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 “运动”)。经过了10 min,到达了目的地,汽车行驶了______m。
15.如图所示:
(1)图甲为用刻度尺测量一物块的长度,则物块的长度为______cm(本题要求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
(2)图乙中温度计所示温度是______℃ 。
三、实验题
16.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进行测量的;
(2)通过分析图中所给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3)小车在AB段运动的路程是_______cm;在 AC 段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17.如图所示,是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斜面和滑块做“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情形。当滑块自顶端A出发开始计时,分别滑至B和斜面底端C时依次停止计时,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
(1)实验中测量滑块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填写公式)___________;
(2)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减小测量___________时造成的误差(选填“路程”或“时间”);
(3)滑块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m/s;
(4)滑块在AB段的平均速度和在BC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18.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释放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从A点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测量原理是______。
(2)除了刻度尺,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______;
(3)实验测得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AB=1.6s,从A滑到C的时间tAC=2.4s,BC的距离sBC=__________cm,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______m/s;
(4)实验时小车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则应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斜面坡度;
(5)小楠实验时,又选用了形状相同、轻重不同的小车,在同一个斜面上做了多次实验,记录数据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车的平均速度与小车的轻重______(填“有”或“无”)关。
19.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和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去掉没有必要和错误的步骤,还缺少的步骤是F: _________。
(2)实验正确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
序号
小车的轻重
运动距离/cm
运动时间/s
1
较轻
80.0
2.5
2
较重
80.0
2.5
3
更重
80.0
2.5
参考答案
1.B
2.D
3.C
4.D
5.C
6.D
7.B
8.B
9.D
10.C
11.B 1.35 228.7
12.时间 0.02 等于 0.004
13.相同 静止 运动
14.15 运动 9000
15.1.84 -21
16. 不是 40.0 0.3
17. 时间 0.1 /
18. 停表(秒表) 40.0 0.5 减小 无
19.A和C 用铜丝的绕圈总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BEF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