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
展开3.部编八上语文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同步作文教/学案
【话题导入】
景物“包括“景”与“物”,再细分,“景”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如江山风月、丽日晴空等;人文景观如亭台楼阁、小桥人家等。“物”可分为有生命之物与无生命之物。景是由物构成的,但不是所有的物都可成为景,只有那些成为人们审美对象的物才能称之为景物。
所谓景物描写,是指人们以自已的所见所闻为基础,把见闻中的某些自然风光景象,或是社会环境的风俗景观,用形象生动的文句表达出来。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此外,景物描写还可以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气质、个性等,因此作家注意用景物来展示人物性格。
我们中学生在文中写几句景,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老舍先生说:“把任何景物都能恰当的、简要的、准确的写成一景,使人读到马上能似身入其境,就不太容易了。”至于,在以景为主的文章里,就更需要多下功夫了。
【目标要求】
1.养成观察的习惯,学习从多个方面观察景物的方法,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2.运用多种写作手法,结合各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3.体会情景交融的感染力,尝试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人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
【名家领航】
一去二三里
丁立梅
春天去乡下,最适宜。不定哪里的乡下,江南的自然好,江北的也不错。哪里的春天,都是鲜嫩着的,簇新着的,是转世轮回,重新投胎。(开篇点矗 筒洁明了。)
绿最出众,那是春天的底色,浅绿,翠绿,葱绿,深绿……(看似筒单的列举,突出了春天欣欣向荣、 一派生机的‘绿’惫。)不一而足。草色遥看近却无。然你别急,且待春风再吹一吹,那些草们,就漫天漫地舒展开来,绿手臂摇着,绿身子摆着,摇摆得人心里痒。这边刚提出:踏青去?那边立即呼应:好啊。一呼百应。(以拟人的笔法写出了春天的草带给人视角的独特的愉悦,以及内心的别样的温暖与向往。)
那么,放下手头的杂务,去吧,随便沿着一个方向,出城去。一去二三里?对。这段距离,多么恰当,不远,亦不近,春色正好。你想起后面的续句来: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化诗入文,呼应文题,别具诗意。)很写意,素描样的。而事实上,你见到的村庄,远比古人诗里描写的有声有色。
现在,你就站在离城二三里的地方。烟村远不止四五家。一排又一排农舍,高低错落地挨着,在大把颜色的簇拥下。那是麦子的绿,菜花的黄,桃花的红,梨花的白。(多种颜色的渲染,增添了色彩感,给人以美的惑受。)你真想走进任何一家去,讨一口水喝,那水里,应该也满是春天的味道吧。
亭台六七座——亭台是没有的,桥倒是不少。有桥必有河,有河必有柳。随便站一座桥上吹吹风,看看杨柳吧。春天的杨柳,是羞答答的新娘,它们轻移莲步,慢扭腰肢。细小的绿苞儿,米粒样的黏在枝条上,蓄了一冬的心思,开始一点一点地往外吐。(运用拟人手法来写杨柳 别具情味。)怎一个风情了得。
八九十枝花?呵呵,哪里数得过来。满田的油菜花,千千万万朵啊,烈火焚烧般地蔓延开去。想这菜花,真像烈性女子,爱恨情仇都立场分明着的。这个春天的天空下,它的回响,不绝于耳。(以“烈火焚烧般的蔓延”动态地表现出菜花的一望无际以及热烈与奔放的美; “回响”“不绝于耳”更是运用通感手法,以听觉写视觉感受,新颖别致,富于表现力。)只听得它在说,我胸腔里只有这一腔血,只管拿了去洒了去罢!你忽然有种冲动,想跳进这菜花地里打个滚。路边提一篮子羊草的妇人,看着你,笑问,看菜花呐?你抑制住了要在菜花地里打滚的冲动,笑答,嗯,看菜花呢。
转过一个路头,又见一排青瓦房比肩而立。在黄灿灿的油菜花映衬下,那些略显粗笨的青瓦,居然秀气起来,眉目生动。这边眼睛看半晌恋恋不舍地才收住,那边屋后突然探出一株桃来,花开得正好,浅浅淡淡的粉红,一抹一抹的,像轻染上去的云烟。(一个“探”字动态地写出了桃花灵动的美。赋予桃花以俏皮的人格色彩;“突然”二字则让赏景的人始料未及,惊喜无限。)
一个老农从屋内走出。老农在油菜花盛开的田埂边停下,蹲下来。你也走过去,蹲下来。老农指间夹一支纸烟,他慢悠悠吸着,不错眼地望着一片麦苗和油菜花。他想的是,不久的将来,那金灿灿的麦粒和黄澄澄的菜籽。你想的是,这翠绿,这鹅黄,这色彩何等的奢侈铺张。
一只狗,不知打哪儿钻出来,绕着老农的腿摇尾巴,欢快得不得了的样子。时光在村庄这边拐了个弯,停下来了。你的思绪也跟着停下来,不再想日子里那些愁人的事。名如何,利如何?都是负重。你到底明了,纯粹的追求,不是没有的,关键是你,能不能放下。(结尾生发议论 耐人寻味。)
摘自《扬子晚报》
点评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 文章主要描绘了乡村的美丽迷人的春光。作品巧妙地以一首描绘乡村风光的富于意趣的古诗贯穿全文,并统领写景的层次。从“二三里”处观“四五家”烟村景,到“亭台六七座”旁看烟柳依依、小桥流水, 于“八九十枝花”处感受一片菜花的热烈与奔放……鲜嫩而清新的乡村春天俯拾间尽皆美景。
清明的心弦
王蒙
我喜欢北方的初冬,我喜欢初冬到郊外,到公园去游玩。
地上的落叶还没有扫尽,枝上的树叶还没有落完。然而,大树己经摆脱了自己沉重与快乐的负担。(写冬天的树叶)春天它急着发芽和生长,夏天它急着获取太阳的能量,而秋天,累累的果实把枝头压弯。果实是大地的骄傲、大树的安慰,却又何尝没有把大树压得直不起腰来呢?
湖水或者池水或者河水,凌晨时分水面也许会结一层簿冰,薄冰上有腾腾的雾气,雾气倒显得暖烘烘的。(写初冬的湖水。)然后,太阳出来了。有哪一个太阳比初冬的太阳更亲切、更妩媚、更体贴呢?(反问句加强语气,体现了作者对初冬阳光的热爱与赞美。)雾气消散了,薄冰消融了,初冬的水面比秋水还要明澈淡远。不再有游艇扰乱平静的水面了,也不再有那么多内行的与二把刀的贪婪的垂钓者。连鱼儿也变得温和秀气了,它们沉静地栖息在水的深处。(运用拟人手法贴切形象地写出了鱼的沉静。)
地阔天高,所有的庄稼地都腾出来了,大地吐出一口气,迎接自己的休整,迎接寒潮的删节。当然,还有瑟缩的冬麦,农民正在浇冬水,水与铁锨戏弄着太阳。场上的粮食、油料早已拉运完华,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在整理谷草。在初冬,农民也变得从容。什么适时播种呀,龙囗夺粮呀,颗粒归仓呀,那属于昨天,也属于明天。今天呢,只见个个露出笑脸,户户冒着柴烟。炕头已经烧热,穿开裆裤的小孩子却宁愿待在家门外。(通过写初冬人们的行为,体现了初冬特有的神韵。)
这时候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游人与过客已经不那么拥挤。大地、花木、池塘和亭台也显待悠闲,它们已经没有义务为游人竭尽全力地展示它们的千姿百态。当它们完全放松了以后,也许会更朴素动人,而这时候的造访者才是真正的知音。连冷饮店里的啤酒与雪糕也不再被人排队争购,结束了它们大红大紫的俗气,庄重安然。(写初冬郊野的景象。)
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野鸽子在天空飞旋,野兔在草丛里奔跑。和它们一起告别盛夏和金秋,告别那喧闹的温暖;和它们一起迎接漫天晶宝的白雪,迎接盏盏冰灯,迎接房间里跳动的炉火和火边的沉思絮语,迎接新年,迎接新的宏图大略。排比句的运用增添了文章的气势,读来朗朗上口。)
初冬,拨响了那甜蜜而又清明的弦,我真喜欢。(结尾照应开头,深化主旨。)
选自《读者》
点评
文章极富发现之美。作者把目光锁定在“郊外、公园、田野”这一最真实的自然背景中,发现并展现了初冬景物的特点。选取冬日里各具特色的景物,既有季节性的特征,又给人一种宁静祥和、轻松愉悦的意境。
文章也不乏语言之美。在注重语言气韵的同时,更注重语言的气势。如结尾,在两个“告别”之后,有五个“迎接”,这五个“迎接”并非平列的铺陈,其内涵各有意境:由白雪冰灯——宁静的美,进入炉火边的沉思絮语——温和的美,再到新年的宏图大略——波澜壮阔的美。
【思维发散】
1. 认真观察,描绘自然美景,如:
我游览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登临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这“云奇山异”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玲珑隽秀,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看,云在脚下飘浮;黄山可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几乎是90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即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积云,飘在天空中的浮云,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像滔滔流水似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可真白啊,自得就像一匹白缎,又恍如刚下的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的飘动;黄山的云可真长啊,长得无法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来了;黄山的云真妙啊,妙就妙在它缥缈恍惚,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引起美感。这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
2.精雕细琢, 捕捉生活图景, 如:
没有城市的高楼大厦,没有川流不息的汽车,没有嗜杂的声音,有的只是一种让城里人久违了的宁静。漫步乡村路上,享受着空旷的阳光,感受着乡村独有的气息,有点令人陶醉。听鸟儿清脆的歌声,观池塘鲤鱼闹波,踏着石板路,感受着难得的闲散自在。柳枝在柔和的春风下随风飘摇着,空气好像也是清澈的透明的,透露出的是让人沉醉的清新,沉醉于浓郁的乡村味之中。
夕阳西下,看太阳慢慢地从山边落下去,在村的清河旁,一些妇女正聊着天,洗着衣服,在淡淡的夕阳的映衬下,似乎在她们脸上可以看到那种农村最纯朴的微笑。突然间人多了起来,是一家村办企业的工人下班了,都纷纷匆忙地赶回家,这也是这一个宁静的村庄最热闹的时候。
3.化虚为实, 书写人生百态,如:
那是一名衣衫褴褛的老人,捧着手中的破碗不断哀求道:“行行好吧,给我一点钱吧……”他边说边向人群走去,非常惹人注目。行人看到老人,纷纷绕道而行,脸上还露出嫌恶的表情,有的家长甚至还出言不逊,想要赶走老人。
这时,一名戴着红领巾的小男孩闯入了我的视线。他微笑着来到老人面前,温柔地说:“老爷爷,来,给你这个……”我的心中一阵暖流涌上,心想,原来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一种叫做爱的美好情感,它其实并没有消逝……小男孩伸出紧握的拳头,平放在碗上,那位老人马上开口不断道谢。可是,落入碗中的却出乎意料地是一块嚼过的口香糖!
它就那样软绵绵地粘在碗底,映着老人受伤的神情和小男孩得意的大笑,显得格外讽刺。这时,小男孩的妈妈走了过来,看见那位老人,妈妈不仅露出鄙夷的神情,还忙叫小男孩回家,在他耳边小声嘀咕着什么,目光却不断瞟向老人那边。那位老人在这样的目光中手足无措,最终垂下眼帘……
4.以小见大, 讴歌时代新风, 如:
眼前的故乡的街市,已教我认不出昔日的容颜:一幢幢新起的砖房瓦屋代替了草棚,一条条新铺的柏油马路代替了黄土路,满山新栽的婆娑绿树、婀娜翠竹,经冬不衰,犹是生机盎然。恰逢集日,乡间公路上、石板小路上、田埂土路上,走来一群群肩挑手提的父老乡亲,有卖香菇、笋干、银耳的,有卖鲜鱼、活虾、大肉的,人人都喜滋滋地涌往街市。一瞬间,整条街市人头攒动,呼朋唤友,市声嘈嘈。
【写作点拨】
一、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人们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此话有理。虽说“杏花春雨江南”与“骏马秋风塞北”本来就景色迥异,那么即便同属江南名湖,也有西湖明丽,太湖浩淼,玄武清秀之别;单说同是一个绿色,也会在人们的眼中人们的心里唤起各自不同的感受,不是吗?梅雨潭的绿奇异且醉人,虎跑寺旁的“绿”浓艳略带俗气,西湖的绿波多有明亮让人觉得浅薄,秦淮河的绿水又深暗厚重令人莫测……其实,这只不过就是一个“绿”,几处景罢了。试想一想,这“绿”如果不是这般多姿多彩呈现在作家笔下,我们读者的眼中这几处名胜不就都一个样了吗?因此,观察不出特点,描写不出特点,此物与彼物的区别就将被泯灭,景物固有的个性就将丢失。描写要抓住特点,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描写景物而未能突现其特点,就无法发挥描写的作用,不能突现特征的景物描写,也决不会精彩感人。因此,要求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中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特有的变化,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为此,一要注意不同季节的特征,二要注意时间变化的特征,三要注意气候不同的特征,四要注意不同的地理特征等。
抓住景物的特征描写景物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绘出远景近景,:让景物有层次感
景物描写,一定要用多彩的笔,绘出景物的远景近景。可以时间为经,既可以从大的时间,如春、夏、秋、冬各选一个画面,也可以艺术地选取一天各个不同时间段景物的变化,如写出太阳升起或落下的几个片段,既可以直接描写太阳光线变化,也还可以借助云彩的变化间接地写太阳,中间还可以穿插写人物的活动和感受。也可以空间为序,山峦、田塍、湖面……抓住各个画面最主要的景物,精心选择,注意色彩的变化,动静结合,高低景物搭配,努力使画面有声有色。
2.描出联想想象,社景物有诗意性
要让笔下的景物使读者如临其境,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就要善于调动你的感觉器官,从视、听、嗅、尝、感等多种感觉去描写,将景物真切再现,富有立体感,做到绘形、绘声又绘色,令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妙。从视觉上写树木的翠绿,花的芬芳;从听觉写声音的悦耳或嘈杂;从触觉来写太阳的温暖或炽热;从嗅觉写早晨空气的清新,花的芬芳……如朱自清《春》的“春风图”,调动多种感官写春天:春风中的各种气息,混合着鸟儿歌唱的婉转的曲子,轻风流水的声音,牧童暸亮的短笛声,把读者带入了音乐的境界。
3.勾出动静色彩,让景物有表现度
古人认为最妙的景色,要有其灵动之处,既有生命,又有灵性,而这“活”与“灵”若是通过文字这一载体表现出来,其主要的手段就是写景时的动静结合,二者是相互衬托,相辅相成的作用,以静来凸显动的活力与灵动,以动来衬托静的柔婉与淡雅,这样的景色才会传神动人。
动静结合,是最常见的手法。景物描写要动静结合,自然现象、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有的处于变化状态,既要写出它的静态,如景物的位置、形态、大小、色彩等,又要写出它的动态、景物瞬间的形态、位置、声音、色彩等方面的变化。写景要做到有动有静,动静结合,逼真传神,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社戏》写春夜出航时连山之景:“淡黑起伏的连山,仿佛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一句,化静为动,以动写静,衬托出想看社戏的急切心情。
4.写出虚实相生,让景物有感染力。
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景物为实,情感为虚;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虚实相生”是指以眼前之景引发联想凸显出已逝之景,或引发联想、想象创造出未来之新景象。虚与实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和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
写景时,仅仅停留在对景物本身的描写,即使描摹精细,用语生动,文章会略显单薄。描写实景,适当加入丰富想象,虚实相生,才会更加丰满,更具感染力。如《济南的冬天》: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实写同时还融人想象和联想,充分展现雪后小山的秀美。
二、写景要融入情感。
因为写景状物离不开抒情,而抒情又往往需要借助景和物,这就是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清代著名的画家和诗人郑板桥写过这样的诗句:“一枝一叶总关情”,强调的就是以情带景。同为秋天,何其芳说:“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字里行间溢满丰收的喜悦。马致远却说:“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极力渲染萧瑟苍凉的气氛,以表达游子的乡愁。我们也要把我们的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中,流动着情感的语言才富有感染力,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当然写景、状物和抒情在具体的一篇文章中,视其倾向性不同有时可以有所侧重:或以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抒情只是投影在具体景物上的某种感受,即作者既尊重所写景物的特征,抓住特征进行描写,又在景物描写的同时带上“我”此时此地的主观感受。
那么我们平时在写作过程中又该如何做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呢?
1.深入自然,提高自己的领悟能力。
抓住景物的第一步就是要深入自然,用心去感悟自然独特的美。只有抓住所写景物与众不同之处,才能绘出它特殊的形象 ,写出它内在的韵味。而这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观察。只有多观察,并且加以比较和思考,才能找到别人没有的感受,将景物的特征新颖别致地描绘出来。因此,我们在学习、工作之余,要走进自然,把自己释放于其中,能与自然对话,日积月累,我们就能听得懂“山语”“水语”……净化你的灵魂。
2.善于借鉴,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说通俗一点,就是要从别人的作品里吸收“营养”。虽然人对大自然的情怀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不同的人,对自然的感悟有深浅不同,情趣也有高下之分。对“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审美不是人人都有,对“高峡出平湖”的胸襟也不是人人都能理解。前人的经验不是每个人都有,别人的经历也不是每个人都经历了的。所以,我们在走进自然的同时,还必须善于向别人借鉴,寻找共鸣之感。名家们给我们贮藏了可贵的精神食粮,许多写景名篇已经给人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多读、多看这些作品,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陶冶性情。
3.以情感为纽带,善于进行“由此及彼”的相似联想。
自然风物有其自身的特性。且自身的特性具有多面性的特点,这样也让欣赏者捕捉到了不同的美。比如,关于月亮就有多种解读,月光照在地上是银白的,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霜”,有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为证。李白由此地之月想到家乡之月,表达了思乡之情。
可见,这种“由此及彼”的相似联想的纽带是欣赏者的主观感情。感情不一样,景物的外在表征也就不同。同样是流水,在装满快乐的人看来,“小溪在欢快地唱歌”;在盛满忧伤的人看来,“河水在呜咽”。
总之,以不同的心情面对自然山水时会有截然不同的反映,我们在描写景物时决不能只是单纯地描形摹态,而应该在其中渗透自己的情感。只有注入了“情的活水”,我们笔下的山水才会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才会“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用王国维的话作结,即“以我观物,万物皆著我之色彩”。
【经典示例】
○好句
★我的故乡静悄悄地躺在春阳里,慵懒,舒坦,阳光灿烂地笑着,笑着故乡的慵懒,笑着我的贪婪——东张西望总也看不够的贪心。
★阳光下的花朵,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满树的花香铺满整个河床,惹得蜜蜂嗡嗡飞舞。那满心的喜悦与畅快,若不走近,你是寻不来,也找不到的。
★麦苗上的霜,沟沟坎坎中的雪,河沟里厚厚的冰,增加着冬天的寒冷。
★清晨,东方显出鱼肚白,鸟儿从窝里飞出,露珠在庄稼的叶子或草尖颤动,炊烟散淡在一座座老屋的上空,拥抱那乳白色的晨雾。
★正午的阳光下,炊烟似有似无,农人顶着太阳回到村庄,一缕缕淡淡的炊烟牵动着他们的饥肠。
★清凉的河水穿过堤岸流向田野,在起伏的麦浪的根部奏出了丁丁冬冬的乐音,没有人能看清它怎样流向每一片麦叶,但当月亮升起来,你分明从每一片被夜风摇曳的麦叶上都看到了河水粼粼的波纹。
★金黄的麦浪一波推着一波涌向天边,接着是豆荚开门,玉米吐穗,棉桃“噗”地咧开绷了一个盛夏的笑脸,红薯秧子密密地绞缠着,贴地扎根,仿佛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村爱情。
★潜藏在薯叶叶下孕育小生命的云雀突然飞起来,欢叫着,盘旋着,越升越高,把你痴痴的目光一直带向无限透明的蔚蓝。
★矗立的农家新居精髓般地描绘着村落的新颜,浓浓的乡土气息刺穿层层叠叠的墨绿充溢了村庄的角角落落时,城市里的剪影被勤劳智慧的手采撷揉落在红砖青瓦的空隙间。
★春雨婀娜多姿,巧笑倩兮,步履轻盈,委婉含蓄,率性天然,没有夏雨的暴烈,没有秋雨的忧愁,没有冬雨的冷酷,像位清纯、含蓄待嫁的新娘,充满对生命、对世间万物的爱恋……
★为了履行前世约定,春雨悄无声息地把睡梦中的大地山川抚摸一遍,滋润着每一寸土壤、每一棵小草,令人悄然想起“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美妙佳句。
○好段
★夏天嘛,很豪华,很盛大的。远田近树,绿雾一样的叶子把全村都笼罩了。蛋圆的小叶子是槐树,巴掌大的叶子是杨树,还有丝丝垂柳,向日葵开满黄花,玉米怀里抱着娃娃,娃娃戴着红缨帽,齐刷刷站立着。
★秋天接着就来了,玉米也该收了,高梁红通通的,天蓝得像水,风渐渐变凉,使人忧伤。夜夜有如德富芦花的诗:“日暮水白,两岸昏黑。秋虫夹河齐鸣,时有鲻鱼高跳,画出银白水纹。”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淮河柳,质朴的柳。它虽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不论什么季节,什么环境,只要有一截生命的枝条插进泥土,便会生根、发芽、吐绿,焕发出一株勃勃的生机。它恬静而不俗,纤丽而不妖,既能泛绿旷野山冈,又能滴翠溪畔地头。故而,有人美其名曰“山川柳”、“百姓柳”。
★故乡有一棵老五花槐树,奇特地开着五种颜色的花。这种树方圆百里远近闻名,即便在全国也没有几棵,它所在的村庄也就顺理成章地叫做五花槐村了。冬去春来,老槐树发出嫩芽,五颜六色的花照例绽放。虽几经风雨,却依然枝繁叶茂,花香怡人。每到夕阳西下孩子们放了学,就会在这里捉迷藏,或是围着它跑来跑去。孩子们的笑声响遍整个村庄,那情景印刻在脑海里,不会丢失,只有收藏了。
★回去的路,还是一路曲折,其实世间总有一个开始一个结束。太多的人喜欢把中间的这段分成段落,把每个段落再斩钉截铁地割开,让其落幕。而世间有多少无法落幕的期待与希冀会在臆想的落幕之后仍然纠缠不清?会有多少几度痴迷的景象在一份谦卑的憧憬里饱满新生?
★是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的意境么?是凉风习习、菊香飘逸的别致么?是镰刀飞舞、双手挥动的辛勤么?秋,一位经验丰富的妇女,悄然而至,染黄了田野,丰收的果实挂满了枝头,丰盈的富足飘荡在天空,那是秋的情节么?万花齐落,独留清菊。是秋的侍女么?万物丰收,一片欢声笑语,耕耘总有回报。
★傍晚时分,光的影渐渐散去。黑暗渐渐加深,及至一树的白,也没在黑里头。天便完全黑下来了。这时候,赏花变得纯粹,周遭的黑暗做了底子,槐花的白,跳跃出来,是黑布上绣白花。
仰头望向那树白,心莫名被一种情绪填得满满的。说不清那情绪到底是什么。那一刻,时间停顿,风不吹,云不走,仿佛什么都想了,又什么都没有想。这是人生的态度,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本能,是由不得你的。
★黛色的夜幕,泛泛地垂着,布着满天繁星,缀着无尽宝石。星儿,闪闪;月儿,静静。星儿洒下一片彩光,月儿撒下一片银辉。璀璨、耀眼的星星,在夜幕上熠熠生辉,却不乏清纯。月儿撒下的银辉,直泻入明净的湖中。湖面泛着淡淡的银光,与天上那轮玉盘相映衬,显得淡雅,清新,却不乏明丽。这幅空朗湖碧星月图,够清纯、淡雅。
○好开头
1.环境渲染
夜幕深深,四周一片寂静,月儿渐渐低垂,鸟儿已经归巢,江边的枫树林里,不时传出一两声乌鸦的啼叫,这淒凉的叫声更显得深秋的清冷、空寂。满天清霜,一片皎洁,寒霜打在一片片枫叶上,枫叶在黑夜里仿佛也透出片片红艳。在这深沉的夜幕里,这红枫,这白霜,这清冷的月光,融为一体,更使张继感到孤独和空寂。远处,从江中的渔船上,不时跳动、闪耀着、两点灯火。远处的寒山寺在夜幕中隐约地透出一点身影。张继辗转反侧,久久无法入睡。
2.设置悬念
春天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太阳是红灿灿的,天空是湛蓝的,树梢是嫩绿的,迎春花是娇黄的……难怪诗人爱吟咏春天,画家爱描绘春天,因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一切色彩的总会。我很奇怪,这五彩缤纷的色彩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选择春天来到大地?
3.开门见山
很多人喜爱春天,喜欢它的千枝吐蕊,百花齐放,而我却喜欢秋天。我不仅喜欢它的秋高气爽,更喜欢那丹桂飘香、硕果累累的景象,因为它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给人带来希望,带来喜悦。
○好结尾
1.情景交融
谢谢你,初春的早晨。是你让我聆听到你的旋律,让我感受到你的萌动。而我也记住了麻雀,记住了公鸡,记住了花苞,记住了垂柳,还有小河、石子,还有那片温柔的阳光。
2.真情抒怀
我爱大自然,尤其爱大自然的风,它是大自然的呼吸,是大自然的灵魂。风带给大自然灵、真、趣,使大自然有了生命力。
我陶醉于风,陶醉于风的虚实、劲静,陶醉于风的疾缓、刚柔。我真想蘸一笔自然之色来谱写一曲《风之颂》。
3.感悟收束
秋天,不像春天那样鸟语花香、繁花似锦,不像夏天那样烈日酷暑,也不像冬天那样银装素裹、死气沉沉。它自有一份恬淡的秋的韵味,我喜欢这迷人的秋。
【升格作文】
[病文展示]
我爱家乡的高泽湖
我的家乡日照,处于山东半岛,风景优美,我对这个小城有着浓厚的感情,特别是对高泽的四季和高泽湖的莲情有独钟。我喜欢它们的美、真实。(开篇点题 写出白己对家乡的喜爱,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高泽湖景区内湖水清澈,碧波荡漾, 自然环境优美、宁静,空气清。高泽湖的四季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类。(总写高泽湖美丽的自然风光,给人一个整体印象。)
春天,人们在高泽湖边可以看到花草树木返青,湖水解冻,便知春天已经来临,便开始了辛勤的劳动。在水中开始投放一些鱼苗、水产品。过了一些日子,岸边就会是一片树木葱郁、水杉垂柳郁郁葱葱的景象,使人流连忘返。(从气温、湖水、草木、渔人、荷叶等多方面进行描写 ,但语句不够优美,描写不够具体, 更不用谈情感。)
夏天,高泽湖万亩莲塘郁郁葱葱,绿的荷叶,红的荷花,白的莲藕,煞是好看。远远望去,一望无际的绿色使人心旷神怡。近看,在微风中,一点一点星星般的荷花点缀其中,有绽放着的,有含苞待放的,像一位少女,展现自己的美丽。站在湖边,起风的时候,一阵阵香味袭来,沁人心脾,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湖乡风景线。人们或泛舟荷塘中,欣赏美景,或瓶插荷花,满室生香。(夏天的景色是文章的重点,小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来写,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但可以具体细腻一些,凸显对高泽湖的喜爱。)
秋天,莲子硕硕,水欢鱼跃,看看那劳动者脸上的笑容,就知道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可具体描绘秋天的高泽湖的特点。)
冬天,白雪皑皑,冰封湖面。(冬天的高泽湖应该有独特的风采, 应着墨加以描绘,使文章更扣充实。)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的高泽湖。(结尾点题,表明了对家乡的喜爱之情。但情感不够丰富。)
[成功升格]
我的自传
我的家乡在山东日照,地处风景优美的山东半岛,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我对她有着浓厚的感情,尤其是对高泽湖的莲藕情有独钟。我喜欢它美丽的花、更喜欢它实用的果。(开篇点题,写出自己对家乡的喜爱,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高泽湖风景秀丽,湖区烟波浩森,杨柳婆婆,芦苇丛生,荷浪接天,鸥鸣鸭逐,鱼翔浅底,呈现出一派迷人的水乡风光,使人流连忘返。(总写高泽湖美丽的自然风光,给人一个整体印象。)
春天,湖水已经解冻,草木开始返青,此时您会看到许多忙碌的身影,那是渔民在辛勤劳作。他们在水中投放一些鱼苗和水产品,开始设计新的一年的愿景。三月三,你就会看到湖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而湖岸上则成了花儿的舞台,绿树的天堂。瞧,那洁白如玉的白玉兰,鲜红似火的桃花,深黄若金的迎春花……岸边的垂柳,一排排,一片片,吐出嬓芽,伸出枝条,婀娜多姿,迎风招展,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湖乡风景。(从气温、湖水、草木、渔人、荷叶等多方面描写湖区春天的景色。语句优美。)
春踏着轻快的脚步走了,夏活蹦乱跳地来了,高泽湖又是一片新景象。湖区万亩荷塘郁郁葱葱,色彩艳丽。有绿的荷叶,红的和白的荷花,远远望去,好像无边的碧海。在蓝天的映照下,使人不觉心旷神怡。轻风吹来,此起彼伏,错落有致,那一圈圈绿色的波浪向远方荡去。其中隐隐约约闪现出红的和白的色彩,像夜空中的萤火虫,一闪一闪的。它时而很沉稳,像一位老道的画家,潇洒地挥动画笔;它时而很顽皮,像一个凫水的童子,躲在水下匿笑。近看,在微风中,点点星星般的荷花点缀其中,有绽放着的,将绿涛红波尽情舒展;有含苞待放的,像一位害羞的少女,脸上泛起浅浅的笑靥。站在湖边,起风的时候,一阵阵清香迎面袭来,沁人心脾。人们或泛舟荷塘中,欣赏美景,或坐在凉亭里,引吭高歌。(湖区夏天的景色是文章的重点,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来写 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夏在秋的催促下不舍地走了,秋急急忙忙地赶来,高泽湖又是另一番美景。迎着秋风坐在湖边的石头上,静静地看着高泽湖,心情会格外舒畅。湖那么静,像一面还未打磨的镜子,波光粼粼。一道太阳光射来,向湖中湖中撒下无数珍珠与宝石,金光灿灿。莲子低垂,颗颗饱满;鱼儿欢跃,个个精神。那些闻到腥味的鱼贩子老早就盯上了这里,准备在这里大捞一把。看看那渔人脸上的笑容,就知道今年一定又是一个丰收年。(多处运用比喻的手法来写湖区秋天的景色, 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份喜悦之情。)
冬天,湖水很浅,这时正是莲藕上市时。只见到处都是挖藕的人,他们穿着橡胶下水衣,手握铁锹,在湖里寻找他们的宝宝。刚挖出的莲藕一身污泥,一旦在水中淘洗,就马上变成白白净净的哪吒三太子,胖嘟嘟的,可爱极了。(运用比喻,把“洗净的莲藕”比喻成“白白胖胖的哪吒三太子”,活泼可爱,非常形象。)至于下大雪,则会出现白雪皑皑、冰封湖面的景象,许多孩子就会在上面滑冰、赛跑。不过这样的情景比较少。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如今,高泽湖已成了家乡有名的风景旅游区。每年夏天,五湖四海的游客纷纷来此避暑,他们划着小船,哼着民谣,采摘着莲蓬,吃着龙虾,喝着莲心茶,真是“其乐无穷”,“欢乐开怀”。
这儿的花,这儿的草,还有这儿的水,这儿的船,都那么使人陶醉,使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家乡的高泽湖,是我梦里的水乡,我愿一辈子停留在她的心扉!(结尾再次点题,表明了对象乡的喜爱之惰。感情真挚,语句诚恳 令人回味。)
点评
本文通过对高泽湖四季的描绘,依次写出了高泽湖的特点:水域广、景色美、渔家乐。写作思路清晰——先写家乡的地理位置,再写高泽湖的秀丽风光,最后抒发对高泽湖的喜爱之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细致的描写中找到感悟点,就可以深化文章的主旨。本文通过对高泽湖的荷花和渔产品进行具体的描写。 写出了高泽湖的美丽和富饶。文中景物描写恰如其分,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情感,达到了情景文融的效果。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写作 表达要得体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写作 表达要得体教案,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话题导入,目标要求,写作点拨,名家领航,思维发散,经典示例,升格作文,精彩点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写作 学写传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写作 学写传记教学设计,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话题导入,目标要求,写作点拨,名家领航,思维发散,经典示例,升格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任务三 新闻写作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任务三 新闻写作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话题导入,目标要求,名家领航,思维发散,写作点拨,经典示例,升格作文,病文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