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
展开5.部编八上语文第五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同步作文教/学案
【话题导入】
很多时候,在看到一些新奇有趣的事物时,我们也希望让其他的同学了解它们。这个时候怎么办呢?除了让同学们看照片、自己去参观外,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把它们写成文字,给同学们描述出来。
此物非彼物,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征,这也正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区别所在。当我们向别人介绍某一事物时,我们就要抓住特征,把这一事物的独特之处突出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对我们说明的对象有着更清晰更准确的把握。
如要说明“猫为什么会捉老鼠”的问题,我们就要认真观察与仔细分析猫的特点,以得出科学的结论: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在夜间也能清楚地看到东西;有一对灵活的耳朵,能分辨非常细小的声音;有特殊的爪子,既能疾走如飞,也能爬树上房;脚底上有特别厚实的肉,走路不会发出声音,行动十分轻灵;有感觉灵敏的胡须,可以测量洞口的大小,这些介绍,都从本质上说明了猫善于捕鼠的原因,如果这样进行说明,就做到了抓住事物的特征。
【目标要求】
1.掌握什么是事物的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2.能够在观察和比较的基础上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3.养成仔细观察,善于辨别,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写作说明文的水平。
【名家导航】
“神奇”的黑蒜
范志红
最近,一种叫做“黑蒜”的保健品有神奇的保健功效,如控制“三高”、抗癌、减肥等。黑蒜是什么东西?它是如何制作的?真的有神奇的保健作用吗?(运用疑问句引出下文 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黑蒜也叫黑大蒜,它是将新鲜生蒜清洗后带皮放在高温高湿的发酵箱里自然发酵60 – 90天后再杀菌包装制成的食品。发酵之后,整个蒜瓣会从白色变成黑色,因此叫做黑蒜。其生产方法来源于日本,目前我国相关产品出口国外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因为产量低、价格高,国內消费还比较少。(用下定义的方法对黑蒜进行说明,筒要介绍其整体特点。)
经过发酵之后,大蒜所发生的变化真可以用“奇妙”二字来形容——除了颜色从白变黑,质地从脆变绵,味道从辣变甜,那些让人刺激的辛辣气味不见了,大蒜臭味没了,对肠胃也没有刺激性了,基本上人人都可接受,甚至可以用于餐后甜食。(将大蒜与黑蒜对比,抓住黑蒜色、味、口感等特点进行具体说明。)
由于高温发酵之后,水分降低了50%左右,黑蒜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浓缩,含量明显上升。与新鲜大蒜相比,黑大蒜中糖分和总酸含量较高,挥发性有机硫化物含量较少。因为发酵和浓缩两方面的作用, 多种B族维生素明显上升。原本大蒜就是蔬菜中维生素B1含量最高的品种,发酵后进一步上升。(采用作比较的方法,跟新鲜大蒜进行对比,从而凸显出黑蒜蛋白质、矿物质及B族维生素高的优点。)
日本研究者首先发现黑蒜具有抗氧化能力。国內近期研究表明,黑大蒜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是新鲜大蒜的8倍以上,而且随着储藏时间延长,活性增强。也有研究证明,黑蒜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表明,饲喂含5%黑蒜的饲料在基因缺陷肥胖小鼠中起到了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胆固醇和血甘油三酯的作用;黑蒜提取物在高脂膳食造成的肥胖糖尿病小鼠中起到保护肝细胞、控制血脂、减轻肥胖等有益作用,但没有降血糖作用。(采用列数宇和举例子的方法,用具体准确的教宇和真实的事例详细地介绍黑蒜具有抗氧化能力及免疫调节作用等优点。)
大蒜原本富含低聚糖类,但发酵之后,它转变成为果糖,从而增加了黑蒜的甜度。同时,大蒜可能增加肠道气体的问题也被消除,但同时也很可能会部分丧失低聚糖对肠道细菌的调整作用。由于发酵之后起杀茵作用的大蒜素的含量有所下降,挥发性有机硫化物总量减少,吃完之后不会有强烈的口气,但在抗茵杀菌方面,估计黑蒜不及新鲜大蒜的威力。(“可能”“很可能” “估计”“目前”等词语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黑蒜的吃法不少,目前有报道的包括黑蒜粉、黑蒜饮料、、黑蒜果酱、黑蒜泥等。由于多数人不会每天吃很多大蒜,所以它并不是营养成分的主要来源。如果所吃的黑蒜数量不那么大,它对于供应氨基酸或维生素不会起到那么明显的作用。(筒单介绍黑蒜的吃法。)
人体每天所吃食物的干物质大约在400 – 500克之间。按400克计算,则5%相当于20克,换算成黑蒜大概需要40克。在动物实验当中,黑蒜用到5%总干物质的量才达到明显的控血脂效果,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吃40克黑蒜的成本比较高,做到的人也很少,所以也不能指望偶尔吃几瓣黑蒜就达到预防或控制“三高”的效果。(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绍吃黑蒜对预防或控制“三高”的作用。)
其实,对于不爱吃蒜、讨厌蒜味的人来说,除了价格高昂的黑蒜,其他很多吃蒜的方法也能间接地得到蒜的好处。比如我国传统食用的糖蒜和腊八蒜,也都部分保留了大蒜的健康性质,在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中表现出抑制癌细胞的作用和抗氧化作用。(引入“糖蒜”和 “腊八蒜”的例子,对文章作补充说明。)
(选自《老人报》,有改动)
点评:本文讲述了黑蒜名称的由来、生产方法、营养成分以及营养价值和吃法等。在讲述黑蒜的特点时 作者娓娓道来,不但讲述了黑蒜的各方面特点.还拿黑蒜跟其他的大蒜进行比较,从而体现出黑蒜具有更大的优越性,这既可以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黑蒜各方面的知识,也能很好地对读者进行了科普教育。
天下乌鸦并非一般黑
赵序茅 马鸣
①中国遥远的西北有一片荒凉的沙漠,叫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中有一条孤独的公路贯穿南北,公路的周边我们随处可以看到一些可爱的精灵——白尾地鸦。它告诉人们这样一个真理,随着认识的深入,原有的谚语有时是不准确的,比如“天下乌鸦一般黑”。白尾地鸦的出现,让流传千年的谚语无地自容。(开头用白尾地鸦例子说明“天下乌鸦并非一般黑”设置悬念,引出下文。)
②白尾地鸦是我国的特有鸟,是典型的沙漠鸟类,身上打上了沙漠的烙印。白尾地鸦的体羽呈沙褐色,十分接近环境的颜色;嘴峰较长,并稍向下弯曲,具有挖掘和埋食的功能;鼻孔被稠密的羽毛覆盖,极其适应生活在荒漠干旱的环境,翅短而圆,很少长距离飞行;跗蹠长而强健,善于在沙漠中奔跑。当地维吾尔族称其为“克里尧丐”,指的是这种鸟有“大步流星,奔跑如飞”的特征。(筒要介绍白尾地鸦的身形、颜色、嘴巴、羽毛、体格等特点。)
③白尾地鸦在茫茫沙漠中吃什么?无数人对此充满了好奇。研究表明,白尾地鸦的食物包括金龟子、漠王甲、象甲、伪步行虫、金针虫等,繁殖季节以鞘翅目的昆虫为主。这些昆虫大多数在地表活动,统称“甲壳虫”。其他时间也食蝗虫、蜥蜴、植物果实、种子、苇叶、双翅目幼虫及其他昆虫的幼虫等,对胃检发现马粪、玉米及甲虫,因此,白尾地鸦属于杂食性鸟类。(采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白尾地鸦的食性特点。)
④相对于它们的食物来源,白尾地鸦的觅食策略更是神奇!(过渡段,承上启下。)
⑤观察发现,白尾地鸦储藏食物的行为与其他鸦类十分接近。当把馕(新疆的一种特色食物)的碎片丢弃在路边时,机警的白尾地鸦很快发现并开始搬运食物,它们似乎不急于填饱肚子,而是先运输和埋藏,在最短的时间里清理完现场,不给其他动物或风沙留下太多的机会。
⑥那么,在狂风肆虐又变幻莫测的茫茫沙海中,白尾地鸦是如何找到储藏的食物的?根据实验,鸟类不可能像兽类通过嗅觉去找回食物,更不会像食肉类动物撒尿来标记埋藏地。那么唯一的方式就是视觉定位,而在沙漠中这种定位是否管用?目前,关于鸟类储藏食物的研究仍不够深入,在中国国内几乎没有人从事这项研究,有许多仍是未解之谜。(采取作比较的方法,说明白尾地鸦储藏食物的特点。)
⑦白尾地鸦面临的威胁来自许多方面,比如人口增加所带来的环境变化、石油开采、猎杀和天敌等。虽然,在白尾地鸦分布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人烟稀少,人为环境破坏相对较小,但50年来周边地区的开发活动日益增多,对沙漠植被、河流、湖泊、地下水位、气候都有深刻的影响。(讲述白尾地鸦面临的各种威胁, 同时呼吁人们对白尾地鸦进行保护。)
⑧受传统中医的影响和迷信野生动物的特殊滋补作用,人们经常四处寻找“秘方”,以求强身健体,据说白尾地鸦就是被选择的目标之一。特别是白尾地鸦生活在及其恶劣的环境中,其骨肉、血液、脑子被认为有滋补特效,几乎可以包治百病。白尾地鸦具有发掘珠宝的能力。造成这种误会的原因是,白尾地鸦喜欢在沙漠古城附近活动,是唯一能引起沙漠行者注意的生灵,成为“盗墓贼”的“指示鸟”。(说明人类对白尾地鸦的各种谈解,从而引发人奖对白尾地鸦的各种捕杀。)
⑨此外,石油开发造成的污染,公路上的汽车尾气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也会对白尾地鸦造成伤害。白尾地鸦目前的数量已不足7000只,被列为“世界濒危鸟类”和“全球狭布鸟种”,也被收入《亚洲鸟类红皮书》之中。(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再次强调白尾地鸦的生存危机,引人注意。)
(选自《百科知识》)
点评:本文抓住白尾地鸦的特征,有条理地进行说明,第②自然段立要讲的是白尾地鸦的外形特点,③④⑤⑥自然段讲的是白尾地鸦的觅食方法,第⑦⑧⑨自然段讲述的是白尾地鸦的生存危机。为了把特点讲清楚,作者还运用了各种手法,如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鸟类跟兽类和哺乳动物在寻找食物方面的区别进行对照,来使人更直观地了解到白尾地鸦发现并储藏食物的方法。又如运用列数字的方法——“白尾地鸦目前的数量已不足7000只”,通过这一确切数字可更如直观地了解到白尾地鸦所面临的生存危机之大。
【发散思维】
1.写生活中的科学,如: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对自己的眼睛似乎格外地放心,认为它永远是“一点五”。他们在看书写字时,从不注意自己的姿势,甚至经常为了一时的舒适而趴在桌上或躺在床上阅读书报。时间一长,晶状体就无法把物象投到视网膜上,致使视力下降。还有一些人,在长时间用眼以后,仍不间断地继续学习,使得眼睛过度疲劳。常此以往,眼睛自然容易近视。另外,不少人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常常在颠簸的车上看书,或者一边走一边看书,这其实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因为要使文字落到视网膜上,眼球的晶状体就必须不断调节。而如果眼部肌肉长时间处在紧张状态中,视力就会下降。另外,经常在太强或太弱的灯光下看书,或者看电视时眼睛离得过近等,也是导致视力下降的原因。
2.写熟悉的物品, 如:
中国结的每个基本结都是以一根绳从头到尾编制而成,一根数尺长的彩绳通过绾、结、穿、缠、编、抽等多种工艺技巧,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章法编织而成,不同的基本结代表不同的含义,如“盘长结”表示相依相随,永无终止;“同心结”表示恩爱情深,永结同心;“蝴蝶结”表示福在眼前、福运迭至等。不同基本结的组合,配以简单的饰物,既形成完整而精美的艺术品供挂饰、佩戴,又表达美好的祝愿,如在佩玉上装饰一个“如意结”引申为称心如意;在扁平瓷珠上扣结,表示岁岁平安;用“蝙蝠结”加上“金钱结”可组成“福在眼前”的意思。
3.写自然界的生物, 如:
方竹长得非常特别,主干成纯圆角的四棱形,一般高3至8米,主干的叶子背后点缀着紫色斑点。花枝无叶,小穗常在花枝每节上簇生成团状,呈淡绿色或黄色,可供观赏。它是竹子家族中的“美男子”。
凤尾竹身体又细又长,近两人高却只有小指头粗细,节间呈绿色,每节有枝条,叶子容易脱落。凤尾竹极像一位弱不禁风的美丽少女。特别是在月光下,凤尾竹随风婆娑起舞,更是妩媚动人。
高只有1米多的箬竹,是竹子家族中的“小弟弟”;而可以长到15米高的撑篙竹可谓名副其实,它是这个家族中的“巨人”;另外还有美丽传说中的斑竹,传说舜帝南巡死去时,他的两个妃子悲痛万分,哭了九天九夜,眼泪洒在竹子上形成斑纹,所以叫斑竹。据说斑竹是竹子家族中最多情的。
可见,竹子家族也像万事万物一样,它们既有其共性,又各具特色,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4.写新奇的科技, 如:
看过电影《超能陆战队》的朋友都想拥有大白,而由MIT教授Cynthia Breazeal所研发的Jibo机器人让你的梦想实现了。Jibo机器人是一款和大白一样的暖心管家,它能够记录家庭中每个人的面孔,帮助家人做备忘提醒,甚至打理日常生活。如果一个残疾者能够拥有这样一个贴心的家庭助手,那么生活中的很多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Jibo帮你订餐,Jibo帮你告别脸盲,Jibo让你不再孤单。
5.写大众关注的健康问题, 如:
最近,美国眼科医生道格拉斯·弗雷德里克又重新提出丹麦眼科医生恩斯特·戈德史密特早在1990年就提出的理论:过旱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
戈德史密特医生对近视问题做过全面的研究。他举过这样一个例子:芬兰北部的拉普人20世纪50年代时还生活在远离现代文明的纯朴环境中。他们捕鱼狩猎,只有在织补渔网和吃鱼的时候才会近距离地看某个物体,眼睛不需要经常地调节焦距,因而不易疲劳。那时候,芬兰北部的近视率只有1%。后来,拉普人的孩子开始读书写字,到1982年的时候,这一地区的近视率已经上升到12%。这就是戈德史密特医生最早提出的“阅读使人近视”的理论依据。
6.写关系人类生存的热点, 如:
所谓低碳,英文为“low-carbon”,即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具体地说,比如,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选择小户型居住,不过度装修,少开车,选小排量车,随手关灯,关掉不用的电脑程序,不坐电梯爬楼梯,等等。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涉及到了“低碳”。
【写作点拨】
所谓特征,就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所涉及的方面也很多,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真正认识事物。而我们在写作说明文时,也只有抓住一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别之处,才能把事物介绍清楚。比如,《中国石拱桥》重点抓住了我国石拱桥的两个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苏州园林》则突出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整体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那么,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呢?具体有以下方法。
1.认真观察,把握事物,“异处”
要准确地把握特征,一要靠观察,二要靠比较。观察就是要运用各种感官来了解说明对象的外显特征,如颜色、质地、空间位置、形状等,只有深入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了解得透彻。例如《中国石拱桥》在介绍赵州桥时,列举了赵州桥的特点:全桥只有一个大拱,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这样说明体现了石拱桥设计的巧妙,也让读者抓住了赵州桥的特点。
比较则是将说明对象和类似的事物进行对比,存同求异,重点抓住“异处”加以说明。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如同样是建筑,有的以雄伟著称,有的以精巧见长,有的简朴自然,有的典雅华丽;同是动物,有的凶猛,有的温驯,有的娇小,有的巨大……写作时,要重点突出“异处”,这样才能把握写作的重点,让读者获得比较确切的认识。如采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中国是一个大国,可以将中国与法国比,有17个法国大;与日本比,有25个日本大;相当于整个欧洲……这样一比较,既具体生动,又有说服力。
2.明确类别,条理清楚
事物往往有多方面的特征,不同类型的说明对象,其特征表现也各不相同。事物说明文以介绍事物特征为主,写作时要抓住其外形特点和应用来介绍;事理说明文,要从它的本质属性、内部规律、原理等方面介绍;操作程序类说明文,则要重点突出其操作顺序和方法等。写作时,要区分说明对象的类别,根据需要,有的放矢地介绍事物特征,以做到重点突出,中心明确。切不可面面俱到,那样反倒说不清楚。
《苏州园林》就是一篇条理清楚的范文,作者在经过精细观察和梳理的基础上,透过各个园林独出心裁的布局,找准了它们的共同点一“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接着根据园林景物的种类,指出园林的“画意”主要表现在“四个讲究”上,然后依次用四段文字,详细阐述每一方面园林景物体现出来的图画美。随即又以“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发端引起下文,分别说明园林的画意还表现在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和雕镂美、屋内布置的色彩美。总之,文章采用了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以“图画美”这一总体特征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后面的具体内容则围绕这一中心与线索从不同侧面展开,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3.深度挖掘素材,写出事物新意
说明文的写作对象一般是我们平时所闻所见的事物或现象。要使自己的作品能为读者所青睐,这就需要在确定写作对象时,务必要选取那些自己最熟悉、最喜爱的事物。因为,只有熟悉才能把握特征,只有喜爱才能写出动情点。即使是非常熟悉的事物,也不要仅写那些人尽皆知、千篇一律的特征,而应写人们尚不了解或还未注意到的地方,这样才能吸引读者,令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有所收获和思考。
总之,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一方面靠亲身实践、细致观察,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向书本和有经验的人学习,同时还要周密思考。学会比较,努力去熟悉所要说明的事物。
【经典示例】
○好句
★在动物的鼻子里,各种植物的花香就是明确的路标和招牌,指引它们前往合适的花朵上面进餐,同时为花朵提供传播花粉的服务。
★植物与各种夜行性昆虫和其他动物夜晚活动相对应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在夜晚开放,在夜晚释放香气,并且在花朵的构造上也是适应于夜行性动物——各种夜来香都有长长的花冠管,就是匹配于嘴巴长长的蛾子。
★昙花和火龙果是典型的夜晚开放的植物,太阳落山之后花蕾才慢慢展开,到太阳升起的时候,花朵就开始萎蔫凋谢了。
★为什么大自然中的蓝色更多是由于结构色?因为创造蓝色色素需要全新的化学反应,而直接在它们的基因中添加这种“反应秘方”是不可能的。
★人们喜欢鸟,不仅是欣赏它们飞翔的身姿与动听的歌喉,更是痴迷于它们色彩靓丽的羽毛。
★商晚期,王室为了占卜和记事把文字契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成就了穿越3000多年而不朽的甲骨文。
★“涂朱甲骨”是把朱砂磨成红色粉末,涂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给人以光艳醒目、红润亮丽的感受。
★对青少年来说,睡眠严重不足会造成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影响生长发育,会降低记忆的储存、重组和整合能力,容易造成学习能力降低。
★八宝印泥作为我国民间艺术奇葩,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增添光彩。
★桥,像雨后天上的虹,是岸与岸连接的一条虹。家乡有这么一座桥一清河桥,它是水上的虹。
★原来是桥本身的特点:桥的结构为拱上加拱式,发大水时,水有一部分从大拱流过,还有一部分从两个小拱流过,这样,减轻了对桥身的冲击,桥自然安然无恙。
★菊花的颜色五彩缤纷,以黄、白、红、紫为主——黄的金色灿烂,雍容华贵;白的淡妆素裹,清洁怡雅;红的绚丽夺目,热情奔放;紫的苍劲有力,凝重浑厚;还有的花呈绿色,青翠欲滴,真像是碧玉。
○好段
★比起颜色和花瓣,花朵香气的形成更为复杂。虽然花香的主要成分大多是芳樟醇或者香茅醇这样的物质,可是能影响花朵气味的物质却是相当复杂的。例如百合中有19种挥发性成分,茉莉花中有40 – 50种,有些产地的玫瑰香气甚至是由70多种成分混合而成的。这里面涉及各种不同醇、醛、酸、酯、杂环化合物等挥发性物质的相互作用。
★天文学常识告诉我们,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火球。太阳中心产生的能量传递到太阳表面,成为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为主的辐射,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太阳就是可见光辐射。这些光从太阳表面发出,我们因此将发光的球面称为“光球”。更深入的研究发现,太阳的光球外面还笼罩着一层若隐若现的“色球”,呈玫瑰色,非常漂亮。色球外面还有一层像帽子一样形状的稀薄气体,密度只有地球海平面大气压的百万分之几,这层稀薄的气体就是日冕。
★自然界的生物具有避免食用有毒食物的本能。在我们的认知里,就将紫色、蓝色等视为可能致命的有毒食物色,连影视节目中,中毒之人嘴唇一般都是蓝紫色的。如果植物的果实多是这种颜色,恐怕没有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显然不利于植物“开枝散叶”。而红色则恰好相反,红色的果实能够诱人去品尝,如此一来种子便能够随着人的活动到处传播,有利于植物的繁衍。
★石墨烯是什么呢?它是一种二维晶体,是目前已知的最薄、强度最高、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新型纳米材料,被称为“黑金”,是一种有“新材料之王”之称的奇迹材料。它看似神秘,实际上,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1毫米厚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留下的痕迹就可能是几层石墨烯。它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
★睡眠不足还会损害人的注意力。据统计,因疲劳驾驶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20%左右,重特大伤亡事故中约40%是疲劳驾驶造成的。有专家称,“睡眠不足,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道路安全问题”。
★同学送我一些蚕卵。在一张纸上,蚕卵小小的,一粒粒紧挨着,如同小芝麻。我找了一个干净的小纸盒,把它们装进去。蚕卵起先为黄色。一到立春,蚕卵变为黑色;不久,一条条极小的蚕宝宝爬出壳外。
★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通风口放上三个纸簡,分别为:温暖的、潮湿的和既温暖又潮湿的,并把二氧化碳散发在三个纸簡周围,以引来蚊子。检测结果是:温暖纸筒里有7只蚊子,潮湿的纸簡里有22只,而358只蚊子竟都挤在那既温暖又潮湿的纸筒里。这个实验揭拜了蚊子喜爱温暖潮湿的生活环境这一秘密。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对症下药,进行有效驱蚊。
★其实,日落的景象和日出同样壮观、绮丽,而且神秘、迷人。如果有机会观日落,它会使你神往:太阳静静地躺在西方地平线上,变得如此之大,颜色是那样深黄、殷红;它缓缓坠落,接近地平线时竟缩身变扁。若天空有云,你会看见灿烂的晚霞;全天无云,不要忘记回头,你会发现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灰色暗弧,暗弧外面还镶有明显的亮弧。而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时,西方天空还会出现迷人的紫光,随着太阳的坠落,紫光下移,接近地平线时才消失。可惜这种美丽的紫光并不多见。
○好开头
1.设置悬念
炎热的夏天,是蚊子猖獗的日子。白天,蚊子东溜西窜地跟着你转;晚上,它又在你耳边“嗡嗡”乱飞,搅得人们无法入睡。应该怎样消灭蚊子呢?还是让我们先探求一下蚊子的秘密吧。
2.谚语导入
“丟了西瓜去捡芝麻”,这是在大与小之间相对的比较。其实西瓜真是很大的,据说现在利用高科技,已经生产出了重达几十斤的超级西瓜。
3.开门见山
“窗”字,初创时为“囱”,是个象形字。《说文解字》中说:“囱,在墙曰牖,在屋曰囱。象形。”远古先民的穴居之口开在屋顶,既是门,又是窗,所以,甲骨文的“窗”为原始形态“洞口”的直观白描。后来,“窗”字才变为由“穴”和“囱”两部分组成的字形。
○好结尾
1.总结深化
在投票选举中,人们最希望的是公平公正,从外形到内涵,“正”字都是完美的计数工具,无怪乎人们称赞它是高大上的计数方法了。
2.真情抒怀
清河桥,家乡的翅膀,一座年轻的桥,一座漂亮的桥,愿你带着家乡的人民,飞向世界!
3.自然收束
面对越来越超标的PM2.5,在雾霾天气下我们该怎么做呢?在中等和重度雾霾天气下,近地面空气中积聚着大量有害的气溶胶粒孚,抵抗力弱的老人、儿童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外出需戴口罩。早晨空气质量较差,最好不要锻炼,锻炼应选择空气质量好、能见度高的时段进行,同时也应适度减少运动量与降低运动强度。
【升格作文】
[病文展示]
可爱的西瓜
每到夏天,妈妈每天都会为我准备很多水果。放学回家,我都会把眼光投向那被称为“夏天的可口‘菜’”的西瓜上。(开头引出说明对象,虽然筒洁,但不够生动,可在遣词造句上下点功夫。)
听爸爸说,西瓜属耐旱作物,在比较干旱的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因而许多地方都是西瓜产区。当然,我们的家乡——冀东平原更是盛产西瓜的好地方。(介绍西瓜的产地,指出当地是盛产西瓜的地方,但没有点明盛产西爪的原因,应该用平实的语言做一下说明。)
现在西瓜已经走进了家家户户,成为炎热的夏天不可缺少的水果。(西瓜是如何走进千家万户的?应该做具体说明。)
西瓜一般都是圆形的,也有的呈椭圆形,刚摘下来时还带着一个小小的柄,看上去很是可爱。西瓜的全身都长满绿色或者黑色的花纹,花纹整整齐齐地排列着,非常好看。(介绍西爪的形状,语言平实,如果运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润色一下,效果会更好。)
一家人坐在一起,杀开一个十几斤重的西瓜,哇!瓜瓤是红红的,里面还有很多黑色的小瓜籽整齐地分布着,看着都好吃。于是,大家你一块,我一块,一会儿就将大半个西瓜送进了肚里,真是既解渴又甜润,给人一种美妙的感觉。西瓜不仅是解渴佳品,还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经常吃西瓜,会让我们健康。(可以将红色与黑色进行联想,想到宝石,这样就会使说明的对象更为生动形象。)
吃西瓜是我的一种享受,也是解渴的妙方,我怎能不爱它呢? (可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感觉具体化,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的惑觉。)
西瓜,真是一种可爱的水果,有了它的夏天,我们感觉不到炎热!(突出主题,画龙点睛。)
[成功升格]
可爱的西瓜
每到夏天,妈妈每天都会为我准备很多水果。放学回家,那果盘里的水果们就像天上的繁星眨巴着双眼,争先恐后地向我发出邀请。挑来选去,我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将目光投向那被称为“夏天的可口‘菜”’的西瓜上。(开头点明对西瓜的喜爱 ,总领全文。)
听爸爸说,西瓜属耐旱作物,在比较干旱的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因而许多地方都是西瓜产区。当然,我们的家乡——冀东平原更是盛产西瓜的好地方,因为这里土壤肥沃,雨水调和。每到夏天,马路的两边总是摆着长长的一溜西瓜摊,刚摘下来的西瓜又甜又水灵。(点明西瓜的生长环境,语言筒洁。)
“卖西瓜喽!”一声声清脆高亢的叫卖声,在大街小巷中回荡,西瓜就这样走进了家家户户,成为炎热的夏天不可缺少的水果。(类似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充满画面感。)
圆圆的西瓜上长着一个小小的柄,好像那刚出生的胖娃娃一样,闪着明亮的大眼睛傻傻地看着你,似乎还冲着你微笑,那样子,令你不由地心生喜欢!再看看它那大脑壳上“绣刻”着的美丽花纹,用绿色或黑色那么一包装,很像追逐潮流的少女那美丽的裙幅。(运用两个形象的比喻,写出了西瓜的外形特点,生动形象。)
一家人坐在一起,杀开一个十几斤重的西瓜,哇!那红红的内瓤,整齐排列的黑籽,就像是那红色背景上镶着一个个黑色的宝石,漂亮极了。(“宝石”的比喻形象真实,写出了西瓜籽的形状。)大家你一块,我一块,一会儿就将大半个西瓜送进了肚里,那清凉甜润的“天然汁液”像一股细细的泉流,沁入心田。(写吃西瓜之后的清爽感受,如临其境,真实可感。)西瓜不仅是解渴佳品,还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经常吃西瓜,会让我们更健康。
吃西瓜是我的一种享受,也是解渴的妙方,我怎能不爱它呢?
随着科技的进步,听说现在西瓜的品种更加丰富了。电视上报道说,有的地方种植的大西瓜一个都有几十斤重,真是太神奇了。另外,还听说现在人们正将西瓜种植向空中或水中发展,这大大节省了耕地,也提高了产量。(写西爪最近几年的发展情况 使文章内容更加完整、丰富。)
西瓜,真是一种可爱的水果,有了它的夏天,我们感觉不到炎热!(照应开头 再次点明对西瓜的喜爱。)
点评
升格后的作文在保留原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对相关的环节做了适当的修改 便使原文锦上添花,文采出众。
将西爪的形状写成一个胖娃娃,那种可爱的神情比原文要生动多了,将外形的花纹比作少女的裙幅,恰当不过;将红瓤黑籽比作红色背景上的宝石 境界大开。小小的几处改动,简单的几个比喻,只是随机地加以点染,便增加了文章的形象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人教部编版写作 学写游记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写作 学写游记教案,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话题导入,目标要求,名家领航,思维发散,写作点拨,经典示例,升格作文,病文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写作 学写传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写作 学写传记教学设计,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话题导入,目标要求,写作点拨,名家领航,思维发散,经典示例,升格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任务三 新闻写作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任务三 新闻写作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话题导入,目标要求,名家领航,思维发散,写作点拨,经典示例,升格作文,病文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