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共3页。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数学年级/册一年级上册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比大小难点名称认识符号“ >”“<” “ = ”,并用“ >”“<” “ = ” 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1~5)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知识点本身内容抽象,是帮助学生简历数感的继续。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学习抽象数的大小有一定困难。难点教学方法使用学生喜欢的动物小猴子导入新课,将猴子吃水果的故事与比多少的数学知识相联系,让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出谁多谁少,使学生在帮助猴子分水果的过程中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体会数学符号简洁、明了的应用功能。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小猴和它的2位好朋友一起去郊游,爸爸、妈妈帮它们准备了很多好水果,来看看都有些什么?(2根香蕉、3个桃子、4个梨)
师: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谁多谁少?
用学过的知识一一对应的把所有物品排列起来。知识讲解(难点突破)1.认识关系符号
(1)教学“=”
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说一说谁和谁同样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加以说明)
师:一只猴子吃一个桃子,桃子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只小猴的数量和3个桃子的数量同样多,可以写成3和3同样多。
师:数量一样多的情况用“=”表示?
当小猴和桃子的数量同样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来表示,读作“3等于3”。师:仔细观察,大于号有什么特点?大于号两边的数又有什么特点? (1)大于号的左边开口大,右边尖尖的;(2)大于号的左边是大的数,右边是小的数;(3)大于号的开口对着大的数,尖尖角对着小的数;所以我们可以说:开口大,朝大数。教学“>”
师:一只猴子吃一根香蕉,香蕉够分吗?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出猴子多,香蕉少。
猴子的数量比香蕉的数量多,也就是3比2大,我们就用“>”(大于号)来表示,把3写在前面,然后写“>”,最后写2。读作“3大于2”。
师:仔细观察,大于号有什么特点?大于号两边的数又有什么特点? 大于号的左边开口大,右边尖尖的;大于号的左边是大的数,右边是小的数;大于号的开口对着大的数,尖尖角对着小的数;师:所以我们可以说:开口大,朝大数。(3)教学“<”
师:分完了桃子和香蕉,现在咱们来分一分梨。一只猴子吃一个梨,梨够分吗?用一一对应摆图的方法比较猴子少,梨多。
猴子的数量比梨的数量少,也就是3比4小,可以用“<”来表示,写作3<4。表示3比4少,读作3小于4。
师:仔细观察,小于号有什么特点?小于号两边的数又有什么特点?小于号的左边尖尖的,右边开口大;小于号的左边是小的数,右边是大的数。小于号的开口也是对着大的数,尖尖角对着小的数。所以我们可以说:尖头小,对小数。
师:刚刚咱们认识了3个很棒的符号朋友,(4)辨析: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一对好兄弟,长得很像,该怎么区分它俩呢?(张着大大的嘴的一
边就是大数,尖尖的小尾巴的一边就是小数,大数在前面就是大于号,小数在前面就是小于号。)
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并教顺口溜:大数在前用大于号,小数在前用小于号。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还有一个小口诀:大口朝大数,尖尖对小数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1.比较大小2.比较数的大小5( )2 3( )5 4( )3 5( )5 4( )1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认识了“>”“<”和“=”。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可以用“>”“<”和“=”来表示比较的结果,描述它们的大小。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导入,探究新知,当堂练习,课堂总结,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动手操作,优化比较,应用拓展,全课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比大小教学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