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质量的测量_2(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3909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4章 物质的特性第2节 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质量的测量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表述质量的概念;恰当使用质量的单位;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能够说出天平各部分的结构,熟练正确地运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物观察以及实验的操作,深化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测量,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动手操作能力。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树立学生唯物辩证主义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单位之间的换算。
难点:天平各部分的结构、天平的正确使用、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
托盘天平、待测的小铁块、一元硬币若干、烧杯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
按照教材知识结构,以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实物观察——演示实验——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的形式进行教学。
【设计意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构建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通过教学过程,学生逐渐学会学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主要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同样大小的棉花和铁块,请问哪一个重呢? 同学们,你们又如何知道呢? 称一称。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要测量物体的质量。那么,什么是物体的质量呢?所有的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质量常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我们上节课学过长度的单位有“米”“分米”“千米”等,那质量的单位是什么呢?单位之间该如何换算?1千克(kg)=1000克(g) 3.科学研究中质量的测量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出示图片,让学生认识。引出实验室用的比较多的是托盘天平。出示托盘天平的实物,让学生观察,请学生说出观察到的天平的结构。 4.强调天平各个结构的正确名称,一边现场演示天平的操作,一边强调天平的正确使用。 5.出示教学准备好的实验材料,请学生讨论,不同状态的物体该怎样测量。得出结论以后,请学生代表上台进行现场操作,在座的其他学生进行观察,便予以指正。教师在旁指导,强调重点细节。
作业布置 思考:在用天平测量的过程中,若水见到水平托盘上,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 拓展:你能用天平测出一枚回形针的质量吗?请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 不假思索:铁块!
踊跃讨论发言
讨论、发言
回答:千克,克!
仔细观察,归纳总结 |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巩固前后知识,让学生及时回顾,形成知识网络。
图片展示,对学生进行科学美的教育。
出示实验器材,培养学生直观观察,归纳总结能力。
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用实验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动手操作、正确评价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用于猜想,有自己独到见解。
运用多媒体,提高效率,及时巩固,使知识系统化。
作业量适中,注重应用,循序渐进。根据学生水平差异,布置有梯度的作业 |
【板书设计】
质量的测量
一、质量
概念:所有的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质量常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单位:千克(kg) 克(k)
1千克(kg)=1000克(k)
二、托盘天平
基本结构
正确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质量的测量优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质量的测量优秀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板书,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第4章 物质的特性第6节 汽化与液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4章 物质的特性第6节 汽化与液化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设计理念,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