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认识》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36724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认识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认识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并能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概括等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经历认识分数的过程,体验创造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设疑引入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分一分的问题,比如老师现在有4个苹果(出示苹果图片),
我现在想分给2个同学,我应该要怎么分?
生:每人两个。
师:(出示2个苹果的图片)分给2个同学又应该怎么分呢?
生:每人分一个!
师:像这样分法在数学上叫做平均分。
师:哦,看来我们班同学都是公平公正的小法官呀。每个人分得一样多,我们在数学上叫做“平均分”。那现在老师就想请各位小法官来继续帮老师分一分!
师:(出示1个苹果的图)现在老师只有一个苹果了,还是要分给两个同学,那我要怎么平均分呢?
生:切成两半
师:是这样切的吗?(出示把苹果不平均分的示例)
生:不!是从中间平均分开,分成两个半块。
师:哦!我明白了,是这样吗?(出示从中间分开的图)
生:是的!
【设计意图:以老师给两位同学分苹果的生活情境,展示分物品的时候,需要不同,分法也不同,有时候只需要分成几份,有时候不仅要分成几份,还要让每一份都一样多,自然的引入“平均分”,位下面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和“平均分”之间的联系的理解埋下伏笔】
二、认识“二分之一”
师:谁能用上平均分说一说我们刚才分一个苹果的过程呢?
生:把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一半。
师:“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一半”。(板书)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苹果(拿出图片纸),我要怎样才能找到它的一半呢?有没有同学能帮一帮我?
学生上来操作对折,后教师示范怎么确认一半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其他食物,请大家把这些食物都平均分成两份。
学生独立完成,并把学生完成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师: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分苹果的过程和分其他水果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呢?我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生:把图片先对折,找到折痕然后用画斜线的方式来表示一半。
师:同学们,2个苹果我们可以用数字2表示,1个苹果我们可以用数字1表示,那半个苹果呢?我们能不能用数字来表示呢?
学生自主发言。
生1:0.5
师:大家都见过0.5吗?在什么地方见过?还有其他数能表示吗?
生2:12
师:诶,大家都知道12这个数吗?你会写吗?
请同学上来写一写。
师:好,老师再来写一写12。(板书)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在写的过程中先写了哪一部分呢?
生1:先写下面的2
生2:先写了横线
师:请大家一起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我们在找一半的过程中就先找了这条线,也就是平均分,这条线叫做“分数线”;接着写2,也就是平均分成了2份,这个数叫做“分母”;最后才写了1,也就是其中的一份,这个数叫做“分子”。这样,我们就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数——分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分数。(引出主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师:其实早在古代,古人也遇到了我们今天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课件)
师:早在3000多年前,古埃及人用两条线表示平均分成2份,在上面画一个圆圈表示其中的一份;2000多年前,中国用算筹表示分数,用两个根算筹表示平均分成两份,在上面摆一根算筹表示其中的一份;后来,印度人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分数,把2写下面,把1写在上面,但是看上去依旧不像是一个数;直到公元12世纪,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就是在1和2之间加了一条线,这种方法一直延用至今。
三、深入认识二分之一,引出其他分数
师:我们现在已经认识了二分之一,知道它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一半,那我们现在就来闯闯关!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掌握了!
第一关:火眼金睛(图中的阴影部分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吗?)
学生判断,集体评议。
师:为什么第三和第四幅图不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呢?
生:没有平均分。
师:再看第四个图形,阴影部分不是它的二分之一,那么阴影部分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呢?
生:三分之一。
师:噢,看来你们有发现了一个新的分数——三分之一,如果格子变长了,再猜猜看,阴影部分占几分之一呢?
生:四分之一。
师:第三幅图呢?大胆猜一猜阴影部分占三角形的几分之一?
生:四分之一(课件演示)
师:通过认真地观察,我们有了新的发现,像刚才大家发现的12、13、14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恭喜大家第一关闯关成功!
第二关:心灵手巧(动手操作才能过关)
用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纸来折一折,表示一个你喜欢的几分之一。
学生折纸并合作交流,展示部分同学的作品。
师:这么多同学表示出了14,他们所用的图形不同,涂色大小也不同,为什么却能表示14呢?
生:他们都是将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师:看来什么图形也不是关键,只要将它平均分成4份,就会得到它的14。恭喜大家完美的通过第二关!
第三关:奇思妙想(估一估,果汁占杯子的几分之一?)
生1:第一个杯子大约占杯子的二分之一
生2:第二个杯子大约占杯子的三分之一
生3:第三个杯子大约占杯子的四分之一
师:请大家大胆的猜测了一下,这三个数,哪个数是最大的?
生:12最大,14最小。
师:如果果汁占杯子的八分之一、十分之一呢,同学们能用你们的收视比划一下吗?
师:你们发现什么?为什么呢?
生:我发现分母越大,分数就越来越小。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分母越大,表示几分之一的数就越小。恭喜大家连续三关都闯关成功!
总结
师:分数的世界好玩又有趣,分数的世界充满挑战,分数的世界需要我们动手动脑,分数的世界需要我们不断尝试,孩子们,让我们带着今天认识分数的方法走进我们的生活,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去思考、去尝试,相信你们一定会爱上分数,爱上数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1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数学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四 百分数1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探索问题 感受百分数的产生,充分感悟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1.认识百分数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百分数的读,教学百分数的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