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音乐知识 力度记号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音乐知识 力度记号教案设计,共4页。
音乐知识 力度记号《力度的变化》教学内容 《力度的变化》——海顿《第九十四交响曲第二乐章》 教材分析 本课以海顿《第九十四交响曲第二乐章》为教学内容。通过乐曲强烈的力度变,让学生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感受力度在表现音乐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中去获得力度表现力的充分感受以及力度具有特殊震撼力的印象:认识力度、力度记号,了解世界著名音乐家的代表作品,同时了解力度这一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掌握和运用力度记号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于音乐知识、音乐感觉、音乐能力有了一定的积累和基础,但如何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在体验、感受和探索活动中进行运用是课标给老师提出的新要求,四年级孩子特别对于较为抽象的古典音乐缺乏浓厚的兴趣和耐心,如何更好地围绕音乐元素欣赏这些音乐,真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这一时期非常重要,因此,抓住四年级这个关键时期,围绕音乐元素培养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和方法,才能真正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喜好音乐打下基础。教学目标欣赏海顿《第九十四交响曲》第二乐章,了解作者通过力度变化传递的情感认识和了解力度、常用力度记号和力度术语通过演唱、表现、体验等音乐活动,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教学重点运用、体验、感受音乐中力度的强弱变化教学难点听辨不同力度的音乐主题,在活动中体验和表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力度卡片 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入,了解听音乐的要求(一) 随音乐律动师:请合着音乐的节拍和老师一块动起来!(师引导学生随着音乐一起律动)(二)谈话引入师: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参加音乐会,在听之前想想在听音乐会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要求?师:在音乐会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安静,除此之外还应该认真聆听,这样才表示对台上演奏家们的一种尊重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以听音乐会为题的谈话中让学生了解听音乐的要求和习惯,并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学会聆听音乐)二、 聆听音乐片段一,揭示课题,认识力度、力度记号(一) 聆听音乐片段一,揭示课题师: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会上的片段。请做个文明的小听众(生聆听音乐片段)师: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生:谈听音乐的感受过渡语:原来是声音突然变大把你吓坏了,我第一次听的时候也和你一样。在音乐中声音大称为“强”,声音小称为“弱”,声音的强弱就叫力度。这节课我们就一块去感受力度和认识力度!(二) 复听音乐片段一,认识力度记号从感性认识力度记号师:回忆一下,刚才这段音乐中力度有怎样的变化?你能随着音乐用自己喜欢的图形或者线条把力度的变化记录下来吗?拿出纸和笔,老师也和你们一块来记录!(师生随音乐片段一用自己的方式记录音乐中力度的变化)请一两个学生来说说为什么会这样记录?(你画的很有创意 ,把你怎么想的告诉大家让同学们与你共享)师:我也来说说我为什么这样记录,小草记录了弱,闪电记录了强。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力度记号过渡语:你们看我们各自用了不同的方式记录了音乐中的力度,但你有你的方式,我有我的方式,那怎么办呢?于是音乐家就统一用意大利文中的forte 和 piano的第一个字母来记录强和弱,强用f记录,弱用p记录,这种用来记录力度的符号就叫力度记号。(设计意图:聆听音乐片段一,学生初次感性的聆听;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音乐知识的教学)三、 认识音乐家海顿、了解音乐创作背景过渡语:音乐家们也常常在音乐中通过力度的变化来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情感,有位音乐家更是巧妙的运用了力度的变化跟他的听众们开了个小小的玩笑,想知道吗?播放音乐,师说故事故事背景:这位音乐家就是被称为“交响乐之父”的海顿。那是1791年,海顿最后一次到伦敦去演出。能来听音乐会的都是一些王公贵族们,可他们根本听不懂音乐,还要附庸风雅,不懂装懂,他们坐在那打瞌睡,音乐仿佛就成了他们的催眠曲。向来幽默的海顿为了给他们以警告和教训,于是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在乐章的开始用了极弱的力度陈述主题然后突然以全乐队的强奏令昏昏欲睡的贵族们惊跳起来,所以这首乐曲后来就被人们称为《惊愕》交响曲,这也是海顿所以交响曲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设计意图:认识音乐家海顿,以幽默方式让学生轻松了解海顿《第九十四交响曲》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聆听的兴趣)四、 完整欣赏《惊愕》交响曲,找出主题、用不同力度演唱主题(一) 完整欣赏乐曲,找主题、初次演唱主题完整欣赏,找主题师:我们来完整的欣赏这首乐曲。你能记住音乐中反复出现的那段旋律吗?(播放音乐会现场视频)师:谁记住了?哼给大家听听你的声音真好听能再大声哼唱出来吗?出示主题曲谱,跟琴演唱主题曲谱师:这段反复出现的旋律正是这首乐曲的主题。11 33︱55 3 ︱44 22︱77 5︱11 33︱55 3 ︱11 #44︱5 50︱ 请你们先默唱一遍,找找旋律中有没有你觉得不好唱或者是比较特别的地方?(注意#4及最后一小节连音)顿音记号是三角 角尖朝下不朝上 唱的时候跳一跳 牢牢记住不忘掉连音线象彩虹,彩虹下面相同的音要唱的连贯演唱评价(二) 用强和弱的力度演唱主题用强的力度演唱主题师:请你们把“嘣”字填进去试着用强的力度唱一唱生演唱师:老师有个提议,可以双手握拳提醒自己把它唱的强而有力生再次演唱加入歌词用弱的力度表现师:请你们在听听老师演唱,发现老师的演唱和你们有什么不同?(师加入歌词和动作演唱)生:加上了歌词师:加上了歌词的演唱,力度有变化吗?生:变弱了师:请你们也用弱的力度来演唱这段歌词(教师动作引导,在学生演唱结束时加入“突强”)1 1 3 3︱5 5 3 ︱4 4 2 2︱7 7 5︱1 1 3 3︱5 5 3 ︱1 1 #4 4︱5 5 0︱我们 一起 悄悄 的 不要 让他 们发 现 谁让 他们 来睡 觉 我们 吓吓 他 嘣师:我也邀请你们一起表现一下海顿的幽默!两段连起来唱,第一段用强的力度演唱“蹦”,第二段用弱的力度加上歌词,最后强有力的爆发出来!准备。(出示两段旋律的课件)生跟琴用两种力度完整表现主题(设计意图:整体欣赏乐曲,找主题并用两种力度演唱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在演唱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力度)五、 为主题力度排序,认识力度术语(一) 为主题力度排序1.聆听4次主题,了解力度是具有相对性师:我们用强和弱的力度演唱了音乐的主题,请你们听听下面4次主题在力度上还有变化吗?(播放四种f-ff-p-pp)生谈4次主题力度的感受过渡语:看来音乐中的力度是强中有强,弱中还有弱!强和弱是相对的。比强还强一些的叫很强用ff表示,比弱还弱的呢?很弱,用pp来表示为pp—p—f—ff主题力度排序师:考考你们!老师来为你们弹奏这4次主题,老师弹奏的这四次主题力度又该怎么排序呢?(教师演奏)师:每个小组有四张力度卡片,请根据听到的力度顺序依次排列出来。(生分组讨论,并为4次主题的力度排序)师:瞧,大拇指在向你们微笑,它在说你们是最棒的。生分组展示并评价(二) 认识力度术语从学生的力度拓展认识渐强、渐弱师:注意看!如果我再用两条线把它连起来,它又记录了力度的什么?生:渐强师:对,这两条线记录的就是渐强,那渐弱怎么记录?师:我们一块来读一读这些力度术语(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来朗读力度术语)六、 用动作表现4次主题的力度(pp—p—f—ff)师:我们再来听听这4次主题,你能随着音乐用4种不同的动作表现力度吗?(播放音乐 生随音乐自由律动)请一个孩子上台表演师:你真了不起,能想出这么好看的动作,表演的真好,我们一块跟你学(播放音乐集体表演)七、 小结师:请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今天我们一起聆听了海顿的《惊愕》交响曲,在触摸力度的过程中,感受了海顿的幽默,也认识了那么多的力度记号,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接触到更多的力度记号,今天的课上到这里!下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知识 力度记号教案,共6页。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知识 力度记号教案,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感受强弱,寻找强弱,拓展延伸,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音乐四年级上册音乐知识 F大调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