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展开语文园地六
1.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句子时,养成勤查字典、查资料的好习惯;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集思广益,交流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采取的方法,学以致用。
2.通过“读一读”的方法,认识一些新字。识记“旭、屿、瞭、巡”等字,重点讲解“瞭望”一词,引导学生根据字词意思展开自己的想象,描述想象到的画面。
3.通过“读一读,写一写”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同一个字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这些字的多层含义,理解“一词多义”。
4.学习用不同的话描述同一个意思,引导学生领悟什么是中心句,以及“如何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5.能够背诵课本中的名句,理解名句的意思,积累这些名句,养成爱好积累的好习惯。
1.(重点)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归纳运用多种理解句子的方法,并能运用表达。
2.(难点)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多媒体课件。
一、交流平台。
同学们,你们在平常的学习中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的时候你们是怎么做的呢?有哪位同学可以讲一下你的方法?
1.教师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交流探讨,然后请各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点评补充。
2.教师出示本单元课文中的语句,引导学生分析例句,探究如何理解不懂的句子。
3.请学生总结方法,写在练习本上。
二、识字加油站。
1.教师用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的生字。同学们,今天老师从海边上给你们带来几个生字朋友,相信其中有你们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先看看,你们认识几个?出示:旭、屿、瞭、巡、缆、锚。
2.教师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
3.小组同学对比读生字,互相交流,组长记录小组成员的发现。
4.交流理解词语意思。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小组讨论查字典的方式,解释词语的意思,按组分配词语,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讲解词语意思。
5.请几名同学讲一讲读词语时想象到的画面。
三、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一词多义”的理解方法。
(1)读读这些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指引学生默读句子,教师让学生自主交流解释词语的意思。分别指名交流两个“熟”和两个“味道”的意思,全班探讨总结。(这些句子同一字词,但是意思却不同。)
(2)让学生分享用了什么方法理解的这些字词的意思,在交流思考中总结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夯实理解词语的方法技巧。
2.读一读,围绕中心句写一写。
(1)让学生尝试说出课本中例句所表达的意思,交流自己的看法。
(2)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如何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
(3)巩固练习,让学生照样子选一句,在练习本上写句子。
四、日积月累。
1.教师用课件出示“日积月累”的名句: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2.学生随教师诵读。
3.说一说,你对这些话的理解。(点拨:这四句话都强调了人有错就要改正。)
(1)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指君子因此见到美善的品行就倾心追随、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迅速改正。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指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意指劝导人改过。
(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一个人谁没有错,有了过错能够改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事情了。
(4)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
4.尝试背诵这四句名句。
5.思维拓展。
告诫人们要知错就改的句子还有:
(1)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五、教学反思。
在语文园地的教学中,我尽量放手让学生去交流、议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使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汉语的丰富。“识字加油站”的教学,我让学生自己去想象感受词语中包含的画面,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日积月累”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诵读,理解名句的意思以及告诉我们的道理,可以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爱好积累的习惯;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学习的权利放在学生的手中,充分发挥交流沟通的能力。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全班风险交流的过程中,没有顾及到平时不太积极的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注意到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等奖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等奖教案,共7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