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 笔墨千秋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绘画时用到的一些常见物品
中国画的流变 ——线描
比较工笔画和写意画,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
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极其细腻地描绘物象。
写意画笔墨豪放简练,高度概括,以少胜多。
名称:宋代吴炳《出水芙蓉图》类别:中国古画、扇面画年代:宋代现属:北京故宫博物院
在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中,《千里江山图》的“知名度”显然不是最高的。无论是《洛神赋图》、《步辇图》、《唐宫仕女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汉宫春晓图》、《百骏图》似乎都比它更让民众耳熟能详。 但却无人因此否认这幅北宋山水画杰出的艺术价值。在其近12米的长卷中,连绵群山与浩淼江湖一一展现,既气势雄丽,又严谨细腻。《千里江山图》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清明上河图》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比《清明上河图》长一倍还多)绢本,青绿设色。画卷之上,描绘了峰峦叠嶂、江河湖水、野渡渔船、亭台村舍以及捕鱼、游玩、行旅等人物活动。画家笔法精密,虽景物繁多,点画晕染一丝不苟。 尤其令人叹惋的是,据卷后权臣蔡京题跋可知,该画出自年仅18岁的王希孟之手。他是北宋画院学生,绘画方面曾得到宋徽宗赵佶亲自指点。史料载,此画完成不久,王希孟即去世,《千里江山图》是其唯一传世作品。 作为北宋时期的一幅青绿山水孤品,《千里江山图》的画面色彩爽朗富丽。石青石绿是矿物颜料,本来覆盖性就很强,经层层叠加,更是质感凝重,艳而不俗。
此立轴上画上着一条游鱼,空无所依,白眼向天,不仅最完美地体现了中国画中以空灵、含蓄、减省为最高审美的艺术法则,更透过游鱼的白眼将八大山人一己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八大山人,名朱耷,谱名统*(*为上林下金),江西南昌人,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清初画坛“四大高僧”之一。 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法名传綮,字刃庵。又用过雪个、个山、个山驴、驴屋、人屋、道朗等号,后又入青云谱为道。 通常称他为朱耷,但这个名字用的时间很短,晚年取八大山人号并一直用到去世。其于画作上署名时,常把“八大”和“山人”竖着连写。前二字又似“哭”字,又似“笑”字,而后二字则类似“之”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
《送子天王图 》(局部)
"书画同源",绘画笔墨技法与中国书法用笔密不可分。比较绘画线条和书法线条,你有什么发现?中国画的线不仅仅是用来句画形象的,线条运行的本身也流露着艺术家的情感。不同质感的线条给予我们不同的视觉感受,并主宰着画面的整体风貌。 笔墨既是状物传情的手段,其本身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体现了中国书法的意趣。
《五牛图》,麻纸本,20.8×139.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 韩滉(723~787年),字太冲,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经历玄宗至德宗四代。他是唐代宰相韩休的儿子,在唐德宗时期历任宰相、两浙节度使等职,封晋国公。是一位拥护统一、反对分裂割据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擅画人物和畜兽,以绘田家风俗和牛羊著称。 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整幅画面出最后右侧有一小树除外,别无其它衬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画家通过他们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态,表现了它们不同的性情:活泼的、沉静的、爱喧闹的、胆怯乖僻的。在技巧语汇表现上,作者更是独具匠心,作者选择了粗壮有力,具有块面感的线条去表现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行动迟缓。其线条排比装饰却又不落俗套,而是笔力千钧。比起曹霸、韩干画马、周张萱画仕女,似乎在线条独立性展现方面有更多的追求。由于其线条茁壮昉、如此故尔五牛姿态虽有平、奇之不同,但在深美趣味上是同样的厚重与生拙。 本图无作者款印,本幅及尾纸上有赵孟頫、孙弘、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十四家题记。。画中五只不同形态的牛,从琐的角度表现了牛的生活形态和习性,结构标准,造型生动,形貌真切。这幅《五牛图》是一幅纸本设色画,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用纸作画的作品。
国画传统上有墨分五色之说:“‘运墨内五色具”。主要是说明墨的从浓到谈有五个色阶的差别。像极了l、2、3、4、5、6、7七音控节寻声,形成整个音如一样.这样才能浓淡分明,画出色调层次,不过墨的音符从靠水来调节罢人过去对墨的五色,意见很不一致—— 第一说:黑、浓、湿、干、淡;第二说:浓、宿、焦、退、埃;第三说:焦、浓、重、淡、清; 第四说:浓、次浓、淡、次淡、最淡。 还有用墨,浓、湿、干、淡、白作为墨的大彩。五色是概数,是形容层次多的意思,所以不要拘于怎样办法,我们只要认识到用墨由浓到谈要有墨色层次就行了。 墨的变化实际上就是水的变化,墨的干湿度也就是水的干湿。所以画什么效果,当没有把握时,最好通过试纸试一下再画,这样实践久了,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为了掌握果法之变化,亦盯试做各种浓淡干湿的练习,以对笔头的水份能够控制自如。
卧锋,一笔下去有浓有淡
《山水图轴》(黄宾虹)
《容膝斋图》是容膝斋晚年的精品。图为纸本,纵74.2厘米,横35.4厘米,作于去世前两年,笔墨炉火纯青。典型的“三段式”构图:下方土坡上画杂树五棵,二棵点叶,二棵垂叶,一棵为枯槎无叶,树后是平坡茅亭;中间空白,茫茫湖水;上方画远山数叠。自署“壬子岁(1372)七月五日云林生写”。二年后再题谓:“赠寄仁仲医师。且锡山予之故乡也,容膝斋则仁仲燕居之所。”“他日将归故乡,登斯斋,持卮酒,展期图,为仁仲寿。”方知此图乃是寄放在医师仁仲之“容膝斋”,以备他日为仁仲祝寿之用。比之17年前画的《渔庄秋霁图》,虽章法相似,但用笔更刚劲洒脱,“折带皴”更显得老辣纯熟,风神飘逸。
对于“折带皴”,清代郑绩曾言:“折带皴如腰带折转也。用笔要侧,结形要方,层层连叠。”用这种皴法画出的山石,和太湖地区沉积岩地层断面的地貌十分相似。可见倪瓒的画,虽然他自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但其“不似”,乃是在扎实的“似”的基础上的千锤百炼,去粗取精,删繁就简,决不是信手涂鸦,不然何来他早年的自述:“见物皆画似”? 倪瓒的个性特立,为人孤僻狷介,嗜洁成癖,被称作“倪迂”。所画山水构图简逸,从不作重山复林,墨色清淡,干笔皴擦多于渲染,绝少设色,也几乎不画人,虽然题得一手好字,却又从不盖一方红印。他的画在生前并不被人重视,直至明初,才逐渐引起画界注目,声价渐高。“江南人家以有无云林画为其清浊”,成为一种时尚。
归纳黄宾虹的艺术特点:①浑厚华滋,笔墨上注重“黑、密、厚、重”。 ②主张创造,即使是学习别人的画,也要有创造性地学。
黄宾虹认为画在意不在貌,主张追求“内美”,认为国画最高境界就是“有笔墨”。他在前人“墨分五色”的主张上,晚年总结出“五笔七墨”的绘画技法,在浓墨、淡墨、破墨、泼墨、焦墨的基础上另增“渍墨”“宿墨”,并酷爱以后两种墨色作画,画作形成了诸墨荟萃、浑厚华滋的独特气象。此幅作于1934年的《山水轴》,正是展现黄老笔墨特色的代表作。当年,黄宾虹六十九岁,他在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之后,笔墨更趋奔放、浓重,积墨法的娴熟掌握使其运笔用墨酣畅淋漓。此画取自南方的丘陵山地,山间茅屋数间,人物临水静坐,宅后树木葱茏,山间云气环绕,构图平稳但错落有致。笔墨上,以重墨细笔勾画树木茅屋,再用墨层逐渐积累,由轻而重,直至浓墨打点,表现出极为丰富的层次,远山则淡墨信手而就。这幅典型的山间田园生活图,以其如诗如画的境界构成了中国文人心中理想的一片净土。
黄宾虹画山水画经历的三个阶段: 大约60岁以前以师古人为主; 60—70岁以师造化为主(以游历山川,写生为主); 70岁以后,自立面目,渐趋成熟。风格浑厚华滋,意境郁勃,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第一步: 淡墨勾勒花头,中墨勾反叶、枝梗 。浓墨勾正叶。 宋人原作用线尤其是花头的用线非常细,墨色也非常淡,临摹的时候应该避免平时的用线习惯,尽量向原作靠拢。 正叶叶筋采用双钩方法为之,也有别于目前流行的正叶叶筋两边留水线的处理手法。
名称:《出水芙蓉图》 画种:工笔花鸟 尺寸:35×35厘米 纸张:安徽产四尺净皮熟宣 绘制时间:15小时 墨:一得阁瓶装墨汁 颜料:上海马利大盒国画颜料 笔:底纹笔、勾线笔、 大白云、小兰竹
第二步: 淡淡的赭墨色(朱磦+墨+少许曙红)底纹笔刷底色。 干后用隔夜赭石(朱磦+墨调和后放置一夜)平涂三次底色(花卉、叶子等部分不涂)。隔夜色有渣滓,能出现比较粗糙的肌理效果,对衬托出花瓣的水灵感觉有一定的帮助。 淡白色平涂花头。 反叶、枝干平涂赭石色(赭石中可略微加入微量草绿)。正叶、莲蓬平涂老绿色(草绿+少许胭脂)。
第三步: 花头用淡曙红多次分染(用色一定要薄)。 染色时需要注意反瓣可比正瓣多染一到两次。 反叶、枝干用草绿分染,枝干部分采用两边往中间染的“染低法”。反叶叶筋两边留水线,接近于近代通行的正叶处理手法。随后反叶用淡朱磦从叶子边缘往根部倒染。 莲蓬用赭石色分染,最深处略加墨分染。 花瓣根部即莲蓬周围可用胭脂略加朱磦整体统染,这样染一下以后点花蕊的时候就容易让花蕊亮起来。 正叶用花青多次分染,要有意识的挤出正叶叶筋。越是根部这种挤的感觉越明显,到了边缘部分要弱化一些,始终保持整体的明暗关系要和谐,避免局部刻画过分。
第四步: 正叶继续用墨青色(花青+墨)提染,淡墨青色(花青+墨)勾勒细叶脉。 花瓣互相掩盖的地方用极淡的灰绿色(三绿+少许墨)淡淡的分染一下明暗关系,千万不要染过了。 花瓣尖部用浓曙红局部提染后再用中等浓度的胭脂提染一下,胭脂为冷色,有别于曙红的暖色,提染一下胭脂,花瓣会红的更有层次,初学者在描绘别的粉红花头的时候也可以采用此法。 反叶。枝干整体罩染薄五绿(三绿+白色)。其中枝干是从中间往两边分染,反叶是从根部往边缘整体罩染。同时,用五绿提染一下莲蓬和莲子的亮面。 莲蓬周围的花瓣根部继续用淡胭脂色+少许朱磦整体统染。
第五步: 花瓣提染中等浓度的白色,这一步非常关键,处理手法不能雷同。有的地方是为了挤出反瓣,有的地方是为了衬托出上层的花瓣,所以有的地方可能提染在根部,有的地方可能提染在中间部分。总之,大部分的白粉还是提染在花瓣的中间部位,分别向根部和瓣尖分染开去。 淡曙红勾勒花瓣边缘、勾细花脉。 淡墨勾花丝,随后用桔黄色(藤黄+朱磦)复勒花丝。 淡花青复勒一下正叶的细叶脉。用笔可以略随意一些。 浓白色立粉点花蕊,干后用很淡的淡胭脂色在花蕊的中间微微再点一次,更好的表现花蕊的立体感觉。 正叶除了叶筋部分整体再次平涂一层偏绿的草绿色。 根据画面整体关系淡墨整体调整一下正叶的大明暗关系。淡赭墨色调整一下反叶的整体明暗关系。 浓胭脂点莲子的顶部圆点。
初中湘美版第1课 笔墨千秋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湘美版第1课 笔墨千秋备课ppt课件,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用笔和用墨,墨分五色,块状身体四对足一对螯,贪之祸,红了之后,送战友,生死恋,一字之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美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 笔墨千秋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湘美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 笔墨千秋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湘美版美术八上1《笔墨千秋》课件pptx、湘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1《笔墨千秋》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美术湘美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 笔墨千秋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湘美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 笔墨千秋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湘美版美术八上1《笔墨千秋》课件pptx、湘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1《笔墨千秋》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