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守护生命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守护生命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守护生命的内容,知道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2.懂得爱护生命,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3.知道要发掘生命的力量,克服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维护健康,守护生命。
(二)能力目标
1.增强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书面及口头表述能力和模仿、创造能力。
3.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思考自己的生命价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2.进一步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激发学生的生命情感,提升生命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守护生命。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置,启动思维
方法1: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1.多媒体展示两则材料。
材料:美国一小学发生火灾,一小学生勇敢地去救小伙伴,结果,伙伴逃离,自己却葬身火海,而这位小学生不仅没有得到表扬,相反,校方因没有教会学生如何逃生,如何保护自己而受到地方当局严厉处罚。
材料二:据报道,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人自杀,自杀已成为人类的五大死因之一。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谈想法、说感受。
3.教师小结: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材料一中那位小学生的行为虽然高尚,但在火海中救人显然超出了他的能力,结果无谓地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而材料二中的轻生行为根本不可取,是忽视自己生命的轻率行为,也是一种对生命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既然生命是可贵而美丽的,那么我们对仅有一次的生命应当如何对待呢?
教师板书,导人本课。
方法2:创设情境,感知生命。
1.多媒体播放视频《天堂里有没有车来车往》。
2.师生互动。
师:同学们,你们是否亲眼目睹过一场车祸?你们是否亲眼目睹过一场火灾?你们是否亲眼目睹过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活生生地从你眼前消失?
师:这位女孩永远地离开了,所有的快乐,所有的笑声,都在一声刺耳的刹车声中,灰飞烟灭……这样的惨剧,每时每刻不知发生了多少……
师:同学们,你们看了刚才的画面和数据,又有什么感想呢?
生:哎呀,真是太惨了。好可怜啊。他们的亲人一定伤心死了……
师:你们意识到了什么吗?
生:生命是宝贵的,更是脆弱的,时刻受威胁……
师:既然我们知道生命是宝贵的,是脆弱的,那应该怎么办呢?
生:爱护生命。
3.教师小结:
世界是美好的,我们周围有蓝天和白云,有父母和朋友,有生活和理想。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困难,守护自己生命。
(板书:守护生命)
方法3:图片导入,感受主题。
1.图片展示:地震、火灾、车祸、海啸……
2.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3.教师小结:
同学们,世事无常,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灾难的无情,相信你们对生命的感受会更深刻。生命是脆弱的,同时也是坚强的。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我们看到的是留下的真正重要东西:这就是生命的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守护生命。(揭题、板书)
二、自主探究,信息探索
1.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中“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和“相关链接”等板块,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2.教师提问:
(1)守护生命为什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2)我们为什么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3)为什么说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4)物质生活与精神需求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5)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精神史诗,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怎么做?
3.学生回答,教师纠偏。
4.师生共同归纳:
(1)因为我们的生命是以身体为基础的,守护生命就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所以我们守护生命,就要爱护身体。
(2)因为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非人力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一些人为灾难,对我们的身体构成严重的威胁或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3)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所以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4)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和外部环境的制约。一方面,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另一方面,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5)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三、全员互动,交流共享
问题:
1.“运用你的经验”中几个同学的讨论,对我们守护生命有着怎样的启示?
2.“探究与分享”中“小伟的行为”及“相关链接”材料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当我们面对客观存在的自然灾害或一些人为的灾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过程:
教师:生命是短暂的,如何对待有限的生命,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无论是得过且过,还是轻率放弃,都是对生命不负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人们普遍赞赏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只有珍爱这有限的生命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她更美好,才能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更绚丽,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下面请同学们针对提出的问题,展开活动。
(一)多媒体呈现相关案例和材料,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探究。
捍卫生命
巴尼•罗伯格是美国缅因州的一个伐木工人。一天早晨他照常去森林里伐木,就在他用电锯将一棵粗大的松树锯倒时,树干反弹回来重重地压在他的右腿上。剧烈的疼痛使他觉得眼前一片漆黑。他努力地保持着清醒,并试图把腿抽回来,可树太重了,腿抽不回来。于是,他拿起身边的斧子,狠命地朝树干砍去,砍了三四下后,斧柄断了。他又拿起电锯开始锯树,但他很快发现一个很糟糕的情况:倒下的松树呈现45度角,巨大的压力随时会把锯条卡住,如果电锯出了故障,这里又人迹罕至,时间一长,就没有生还的希望了。要保全生命,唯一可行的办法:自行截肢。
思考:
1.伐木工人遇到了什么事情,他是怎样做的?
2.为什么伐木工人知道这样做,自己就要终生残疾,但他仍没有放弃对生的渴望?
(1)要求学生分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2)小组代表交流,教师纠偏。
(3)角色模拟,设计救护手册。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以后应该在哪些方面注意安全呢?
生:校园生活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家庭安全……
师:对,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那你们知道,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校园里,火灾也会对我们的财产和生命构成严重的威胁。现在假设我们正在教室里上课,这个教学楼着火了(出示情境图),我们应该怎么对付?
1.四人一组,设计一个应急方案。
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教师巡回指导。
3.模拟表演。一个组来表演(其中一名同学担任指挥),其他同学注意认真观察,并考虑方案可行不可行,是否切合实际,找出误区。
4.用幻灯片展示火灾逃生的图片,强调火灾报警注意事项。
5.全班齐读口诀(幻灯出示)。
6.教师出示四个紧急情况,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科学的自救方案,小组长写在自救卡片上,然后集体讨论,完善救护手册。
(三)教师总结、归纳。
1.因为我们的生命是以身体为基础的,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所以我们守护生命,就要爱护身体。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所以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2.小伟的行为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爱护自己的身体,合理安排和调整好作息时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对自己、对亲人、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当我们面对客观存在的自然灾害或一些人为的灾难时,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四、精讲点拨,知识整合
问题: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你认为守护生命为什么要爱护身体?为什么说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点拨:该题是一道以本课课题“守护生命”为核心综合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维护健康的要求、爱护生命的方法等知识的全面理解;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珍爱生命。解答此题首先要知道该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爱护身体的要求,需要学生准确把握教材第一部分内容“爱护身体”来回答,尤其是要抓住“我们还有很长的人生道路,无论如何都不应轻易伤害身体,更不能放弃生命”和“维护健康不仅是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且要关心他人的健康”等内容来思考和归纳;二是爱护生命的方法,需要学生从教材的第二部分“养护精神”内容来寻求答案,并进行总结。
知识整合:
1.因为我们的生命是以身体为基础的,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所以我们守护生命,就要爱护身体。
2.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所以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五、典型题目分析
简要分析题
2012年5月29日,一块突如其来的铁片使司机吴斌肝脏破损,肋骨骨折重伤后的短短几十秒,吴斌先把汽车稳稳地停在路边。然后他艰难地站起来疏散乘客,保全了车上24名乘客的生命安全,自己因伤势过重而溘然长逝,大家公认他为“最美司机”。
请运用所学知识,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爱护生命。
【分析】此题通过选取现实生活中“最美司机”吴斌的典型事例,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在对生命问题的思考和评析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内化思想品德。解答此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教材第一部分“爱护身体”中“如何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非人力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一些人为灾难”这一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参考答案】“最美司机”吴斌这种不顾个人安危、挽救众多乘客生命的举措,是爱护生命的表现。爱护生命,需要我们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生命的希望;面对灾难,我们需要提高安全防范的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在可能的条件下,运用最有效的方法向周围的人求助,及时获得他人和社会的帮助;爱护生命,还需要我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健康救护常识。
六、课堂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古人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说法,自杀则是对父母的不孝。所以,我们要倍加爱护自己的生命。爱护生命就应该( )。
①永不放弃生的希望;②肯定生命,尊重生命;③体会生命的价值;④只爱护自己的生命。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你看到一群小孩在水塘里游泳,只见水塘中央有一小孩在慢慢地往下沉,其他小孩只顾自己玩,都没有看到这一情形。这时的你应该( )。
A.装得若无其事,匆匆赶回家去做作业
B.顾不得自己不会游泳,立即跳下水塘去救人
C.吓得惊慌失措,只会哭哭啼啼,支支吾吾
D.大声呼喊,请求有游泳经验的成年人来救人
3.公安部决定,自2009年8月15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开展这项行动( )。
A.能彻底杜绝酒后驾驶行为 B.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
C.能从根本上消除交通违法现象 D.—定能使生命得到维护
4.“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不珍爱自己生命的行为 B.这是不道德的行为,但并不违法
C.这是盲目从众心理影响的结果 D.这是法律意识淡薄、不文明的表现
(二)简要分析题
酒后驾车,伤及无辜,甚至致人死亡,血案触目惊心!目前,依法严治“酒驾”已成为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守护生命的基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B 4.B
(二)简要分析题:
我们的生命是以身体为基础的,因此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所以我们守护生命,就要爱护身体。
七、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交流,我们了解了维护健康的重要性和要求,学会了自救自护,因此我们要维护健康、守护生命。下面,请拿出心灵卡片,写一写你对生命的感悟。
(播放《真心英雄》音乐。)
全班交流:
学生A:生命是平凡的,让我们去创造出不平凡的生命吧。
学生B:生命似色彩,为世界增添一份生机。
学生C: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学生D:生命因生活而精彩。
学生E:浪费时间就是慢性自杀。
教师:也许我们的理解还太感性,还不太成熟,还有待完善。但不容置疑的是,我们一定要爱护生命,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个阶段,积极进取、奋勇直前、充实人生。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守护生命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守护生命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第九课 珍视生命守护生命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第九课 珍视生命守护生命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守护生命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守护生命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